一個華人建立的國家,不講中文卻講英文,最後鬧成了這樣

2021-01-07 譚松說說

一個華人建立的國家,你猜到哪個了嗎?

沒錯,他就是新加坡,新加坡有75%的人是華人,但目前新加坡人不喜歡講中文,愛上英文,甚至自創「華語」。

新加坡2019年公布了一組數據,新加坡華人家庭說中文的比例從50%下降到30%,70%的華人不講中文而講英文。

新加坡人尤其是年輕一代,越來越不喜歡講中文了,而且不會講中文,反而從小接觸英文,成為英文的忠實者。

為什麼華人建立的國家,不喜歡講中文呢?

交流障礙,打破方言的選擇

新加坡的祖先大部分是來自中國福建和廣東等地區,他們南下來到新加坡,在當地生根落葉,形成了如今的新加坡國家。

所以早期的新加坡地區,他們主要講的也不是普通話,而是閩南語和粵語,並且形成了廣東幫和福建幫,各自講著各自的方言。

那個時候雖然也有普通話,但這只是在上流社會流行,而普通百姓和基層是沒有人去學普通話,也不具備條件去推廣普通話。

中國也是到了建國之後才有能力全面推廣普通話。

新加坡建國後,李光耀就著手消滅方言,努力推廣標準的普通話,並且把方言電視臺關了,改為普通話電視。

李光耀認為,如果全國都在講方言的話,那就會阻礙各地經濟和文化交流,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對於需要快速發展的新加坡來說,推廣全國統一的普通話,勢在必行。

李光耀是從政治經濟的角度來看待普通話推廣一事,但是從百姓的角度來說,可行不可行又是一回事了,百姓更願意用自己習慣的方言去交流,而不願意學習普通話。

隨著新加坡各地各省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彼此跨區域的交流也越來越多,打破方言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但是他們卻仍然沒有選擇普通話,而是選擇了英文。

政治考慮,撇清中國關係

新加坡建國之初,並不是自主建國,而是被迫建國,包括李光耀在內也並不高興。

新加坡原本是在馬來西亞聯邦之內,共同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但是後來為了反對馬來人至上的政策,於是新加坡不得不獨立開來,建立了這麼個國家。

作為一個剛建立的小國家,新加坡沒有資源,沒有金錢,但要發展必須想辦法。

於是李光耀出臺了幾項政策促進本國經濟發展,其中一條便是要快速融入歐美國家圈,借歐美國家之力快速發展。

但要融入歐美國家,首先就要撇清新加坡和中國的關係,於是中文便成為了最重要的撇清對象。新加坡在全國範圍內清除中文,包括中文學校。

1986年最後一家中文小學新民小學關閉。1980年,華人大學南洋大學被合併到其它大學。

至此中文學校在新加坡被全部清除。

那麼新一代年輕人講什麼呢?他們從小被培養講英文,就這樣新加坡順利進入了歐美國家陣營。

新加坡融入歐美陣營的結果,就是大量海外資本進入新加坡,幫助新加坡快速成長起來,新加坡也成為了亞洲四小龍。

重拾中文,卻成了四不像的「華語」

作為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他們對中文是沒有感情的,因為他們從小講的就是英文,接受的是英文教育,至於中文有什麼特殊地位,不可而知。

老一輩新加坡人可能還會想念家鄉,對中文也更有感情。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起來,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李光耀也看出了中國的發展潛力,認為中國才是新加坡追隨的國家,於是又開始推廣華語。

李光耀要求國家公務員在與華人接觸時必須講中文,40歲以下不會講中文的民眾更不受待見。

新加坡甚至淘汰方言節目,打造純華語頻道。

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

在李光耀這麼一推廣之下,中文真的成了「華語」,但這個語言夾雜著馬來語、方言、英語等,只有新加坡人才能聽得懂。

一種全新的語言誕生了。

不過,李光耀並不開心,他認為這種區域方言對於語言學家來說有一定的研究意義,但對於推動地經濟發展來說沒有差點作用,推廣語言的目的不是自己和自己交流,而是為了更加方便和周邊地區交流。自己創造自己的華語,只會束縛自己,而不是方便別人。

李光耀表示,新加坡只有300萬人,總不能為了這幾百萬人又去編華語詞典吧。

更令李光耀傷心的是,即使是這樣新加坡人更能接受的華語,在新加坡也越來越不被人接受,他們還是更接受英語。

你希望新加坡全面推廣中文嗎?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可能沒人再講中文了……
    作為一個華人建立的國家,75%都是華人族群,新加坡人卻不太愛講中文。是他們數典忘祖嗎?還是政府強制的結果?還是多年英美文化入侵的產物? 在這背後,是一個小國夾縫中求生的精彩故事。
  • 澳大利亞華人留學生被暴打!只因不講英文!種族歧視太噁心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最近澳大利亞歧視華人的新聞真的看了不少,2月22日,又一名無辜的華人留學生成為襲擊者在街頭要求Constantine說英文,但這位中國留學生講了普通話而沒有說英語,對方便揮拳毆打了他的臉!結果,Constantine面部顴骨被打碎,需要花費數千澳元做重建手術!
  • 香港老闆怒懟員工:別給我講英文,中文是未來
    最近,一個視頻刷爆網絡了。視頻中,一位老闆怒懟員工:你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你能講中文就不要跟我講英文,中文是未來。你知不知道啊?話剛說完,現場響起了熱烈掌聲。這個視頻是公司其中一個同事真實拍攝的。當時,公司開會,一名新來的同事用英文滔滔不絕地講話,老闆不停翻著手中的資料,顯然已經不耐煩很久了。這名新同事似乎不是很善於察言觀聲,仍然在用英文講個不停。終於,老闆按耐不住了,直接打斷了他:「等等,你會說中文嗎?」新同事還是用英文來回答:「是的,但我知道你是HK人,你應該聽得懂英文」。
  • 李小鵬妻子不講中文只飆英文,曾被吳京直懟,「中國娃」該咋教?
    就拿前奧運冠軍李小鵬的妻子來說吧,她參加中國節目從來不講中文,只飆英文。這樣的表現一直以來都爭議很大,就連硬漢吳京也忍不住在節目中直接回懟「不要和我說英文」。對此李小鵬多次解釋,也有人認為她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不講中文情有可原。
  • 講中文夾帶英文單詞,算裝逼嗎?
    @roaringbb講真。時至今日,我也不太確定presentation的中文翻譯是什麼。                                                                    ---這樣的情況我想不太會被認為是裝逼吧……
  • 給孩子講英文繪本時,需要翻譯成中文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
    現在英文繪本鋪天蓋地的到處都是,網上有免費的電子書,實體店、網上書店的資源也非常豐富。那麼,問題來了,講原版繪本到底應該怎麼講呢?需要翻譯成中文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呢?按照我給孩子英文啟蒙的成功經驗看,給孩子講英文繪本,不需要翻譯成中文。如果翻譯,就失去了看英文繪本的意義。
  • 扎心 ¦ 加拿大華裔女孩看完《花木蘭》後崩潰大哭:為什麼我不會講中文?
    媽媽對女兒Mikayla說:「你和木蘭有很多共同點,你們長得都一樣(華人面孔),你也和她一樣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而且你也和她一樣勇敢、誠實和忠誠。」就是在這個時候,女兒Mikayla問:「但是她講的是中文啊,不是嗎?」媽媽:「對,電影對白是英文的,但是真正的花木蘭是講中文的。」當媽媽Leanne告訴她,其實她的外公和外婆也講中文時,Mikayla徹底愣住了。
  • 坤燕親子日記第902天之外語篇:可以講不好英文但不能講不好中文
    心靈的家園是語言,當孩子建立起心靈的家園後,才能開始學習外語。這個我們和聊一聊,其實也有說過一些了。我陪陽,還有小豬這麼十多年,除了故事書,動畫片看一點英文之外,我不會教,也不會和孩子用英文對話的。不是我都不能講,而是我不講。因為我們是中國人,中國人講中國話。有人說,會講多少詞就和孩子講多少,不會的,才用中文代替。
  • 李安琪:在中國撈金卻拒絕說中文,被吳京直言:別和我講英文
    雖說她的父親是為我們國家爭奪過許多榮譽的優秀運動員,但是李安琪卻是一個美國人。因為當時,她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不過據李小鵬親自說,李安琪的中文其實也是不錯的。不過,如今在中國瘋狂撈金的李安琪卻是拒絕說中文的。
  • 蔡「英文」詭異的「中文口吃」
    說中文的美國人要和假裝不會中文的蔡英文說中文,假裝不會中文的蔡英文非要和說中文的美國人說英文。也不知,是說中文的美國人聽懂了假裝不會中文的蔡英文說的英文,還是假裝不會中文的蔡英文聽懂了說中文的美國人說的中文呃……小襄表示念完上段話已經虛脫。
  • 竇驍張韶涵飆英文獲贊,但李小鵬的妻子講英語卻被罵慘?
    但同樣在國外長大、在國內的綜藝上飆英文,有一個「名人」卻似乎不受待見,甚至被網友大肆吐槽「裝、秀優越感」。人家跟你講中文你說英語,人家覺得你不裝才怪。」事情越鬧越大,這個話題在微博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為此李小鵬還專門出來回應,上了熱搜。
  • 東南亞最小的國家,遊玩只需要幾天時間,地方能講中文交流
    "人的一生總有一天要走上靈魂或肉體的旅程"因為旅遊業的發展,很多人都喜歡到國外旅遊,去了解異國的不同風情,感受來自國外的熱情,但是很多人都會考慮到語言上的問題,因為交流不便去國外旅遊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尤其是不想跟團的時候,在東南亞有一個可以說中文的國家
  • 國外雙語環境長大,上節目卻全程飆英文,吳京:你不會講中文?
    而且她也聽得懂中文,但跟人交流一直是英文。難道是在國外待習慣了?一時間因為語言環境的改變還不適應。網友在之前就有這樣的疑惑,運動員李小鵬在節目上也是為妻子解釋了很多次。但貌似李安琪自己完全不在意網友的評論,在平時的交流中還是英文。
  • 奧利媽媽李安琪英文是有多好,被吳京懟被網友罵也打死也不說中文!
    所以是作為ABC的她不會講中文嗎?當然不是,早期的她已經多次在鏡頭前展現過自己流利的漢語了。感受一個錄製《極速前進》時做的一次採訪,很長的一段話,講得很流暢。加拿大人夏克立,每次微博都會很努力地發中文。
  • 東南亞一個華人眾多的國家,有上千萬華人,但是會說中文的人不多
    東南亞的泰國一向是中國遊客的熱門旅遊目的地,這個國家的旅遊資源是豐富多彩,離我國比較近,性價比高,加上泰國是佛教國家,當地人對中國遊客比較友好,很多沒有出國經歷的人都把泰國當成出國遊的首選地之一。泰國人口不到7000萬,卻有上千萬是華人,是除泰人之外最大的族群,這些華人已經是第二、第三代了、第四代了,大多數已被同化了,已經是不會說中文了。華人大批移居泰國主要集中在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30年代,20世紀以前的那一代華人大多已經完全融入當地社會,不算是真正華人了。
  • 她是體操王子愛妻,曾節目中狂飆英語遭吳京怒懟:不要跟我講英文
    ,瞬間引來了中國情懷頗深的「戰狼」吳京不滿,怒懟道:不要和我講英文。後來好在也被化解,不過這件事情也讓很多觀眾表示了不滿,認為她既然參加中文節目,而且也是華人,就應該用中文溝通,況且她的中文也沒有那麼差。
  • 中國人不會講英文問題再次被熱炒
    提示:點擊上方 中巴新華人金橋網 ↑↑快速關注        奧羅省省長蓋瑞.朱法最近讓他的手下在奧羅省做了一項調查,發現90%的外國人不會講英文
  • 面對中國收視觀眾,中文很好卻一直在說英文,吳京:不要說英文
    在娛樂明星圈中,很多明星或者明星的家屬都有不同的生活和行事風格,而作為體操冠軍的李小鵬和她的妻子李安琪包括兩個萌萌可愛的奧莉小寶寶都是很備受人關注的,這樣一家子的人經常一同出席各式的綜藝節目,不禁是撒狗糧秀恩愛,兩人的家庭也是很讓人羨慕。
  • 《刮痧》:講英文不是媚外
    前天下午,電影《刮痧》劇組經過全國10個城市的「南徵北戰」,終於到達了最後一站廣州。記者會進行得並非平淡溫和,其中最激烈的交鋒是因為「媚外」二字引起的,一位佛山記者當眾質疑《刮痧》用英文對白、起用香港攝影師有媚外之嫌,這個詞令鄭曉龍微笑的臉上皺起了眉頭。鄭曉龍耐心地解釋說:「從一開始我就認定,《刮痧》是拍給中國老百姓看的,從沒想過媚外。
  • 我愛講英文,這很裝逼嗎?
    本文來自公眾號蜜絲桃,ID:misstao413寫公號以來發現,但凡一篇文章裡多了幾個英文單詞,就會受到抨擊,「好好講中文」,「你好裝逼」。有時候,甚至評論裡讀者夾雜英文單詞的留言回復,都會遭到冷嘲熱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