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人,他們究竟是誰?——聊聊那些遊戲裡的斯巴達人

2021-01-11 東方體育

斯巴達人,他們究竟是誰?——聊聊那些遊戲裡的斯巴達人

2018-09-04 18:42  遊戲機實用技術

本文是撰稿人投稿,僅代表作者觀點

還有一個月的功夫,年度大貨《刺客信條 奧德賽》就要跟我們見面了,無論這個用「起源」的瓶子裝出來的新酒香不香,《奧德賽》的爆料裡面都展示出了育碧的野心:繼《彩虹六號 圍攻》和《榮耀戰魂》放長線釣大魚取得成功之後,育碧打算將《刺客信條》這個自家的金字招牌同樣變成一個能夠長期留住玩家的世界,更多的RPG內容,更多的在線更新,甚至可能還會有後續的PVP任務,《奧德賽》明顯被賦予了超過前輩們的使命。

而關於《奧德賽》的眾多爆料中,早就提到了我們本次扮演的角色「阿萊克西歐斯」或者「卡珊德拉」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父親,那就是斯巴達人的傳奇國王列奧尼達斯,這一次我們終於不用再假惺惺地扮演一個刺客,而是可以光明正大的亮出自己的狂戰士血脈了:「來啊!老子就是!斯巴達!」

斯巴達,一個神奇的稱謂,在古希臘眾多的城邦裡,它沒有留下太多昔日的輝煌造物。然而,在後人的詩篇、歌謠、戲劇,乃至到今天的影視遊戲裡,「斯巴達」都成為了力量的象徵,它代表著強大、勇猛、壓倒性的戰鬥力,以及最為重要的萬夫莫敵。

不過,雖然我們都知道斯巴達血統在遊戲中就意味著「猛男」,但是斯巴達人,他們究竟是誰?除了《刺客信條 奧德賽》之外,還有哪些遊戲裡出現過神勇無敵的斯巴達血脈呢?

以歷史上的時間為標記,我們來聊聊那些遊戲裡出現過的斯巴達人。

最初的斯巴達人,在特洛伊戰場上開過無雙

真要從歷史上來說,斯巴達人的出處還真是個謎,根據正史的說法,後來我們熟知的斯巴達人,其實是來自希臘北方的遊牧民族「多利安人」,他們因為旱災和饑荒舉族南遷,穿過希臘中部,毀滅了曾經顯赫的邁錫尼文明,最後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上建立了包括斯巴達在內的新的城邦。

這也是為什麼「斯巴達」明明在古希臘語當中代表的是「播種」的意思,但最後出來的卻不是老實巴交的農民,而是一群強得逆天的戰士——「斯巴達」這個名字,已經給了一群新的住民。

不過,如果丟開歷史課本,那我們可以將斯巴達人這個群體的初次亮相定位在《特洛伊無雙》上,不過這個亮相主要是作為背景板。

相信作為一名遊戲玩家,你一定在看到「無雙」的時候就猜到了是哪家的作品,沒錯,正是大名鼎鼎的光榮為了開拓海外市場,在當年傾力打造了這樣一款以希臘神話為背景,主打血腥硬派動作的另類無雙。

相關焦點

  • 斯巴達人真實戰鬥力評估
    長矛尖、圓形盾牌、科林斯式頭盔、護膊和護脛甲——這身行頭是cos斯巴達人的「標配」。昨天,一群打扮如此的「斯巴達人」出現在北京街頭,引起圍觀後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警方「就地正法」了。那麼,真正的斯巴達人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真的只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代名詞嗎?不妨走進斯巴達,一探究竟。
  • 這就是斯巴達人《全面戰爭:競技場》斯巴達士兵
    斯巴達區別於其他希臘士兵最大的不同,是身披鮮紅色的披風,這一點在史載中是真實存在的。當然,與大家印象中的斯巴達步兵不同,歷史上真實的斯巴達士兵,當然不會像傑拉德·巴特勒和他的300個基友兄弟一樣裸體作戰,這在以文明著稱的希臘人看來是野蠻人的做法,斯巴達人通常身著青銅胸甲,部分還裝備腿部脛甲,這一點在遊戲中得到很好的還原。
  • 這才是斯巴達?《AC:奧德賽》的斯巴達漫遊指南
    在過去幾千年,他們的形象感染了整個西方世界,甚至在21世紀也是如此。在好萊塢電影《300》中出現了他們高度藝術化的形象;在遊戲《戰神》中一位來自這座城邦的戰士血洗了奧林匹斯山;甚至科幻作品也不例外,遊戲《光環》塑造了一群凌駕於常人的超級士兵,他們和數千年前的人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斯巴達戰士」。
  • 斯巴達人叫你過來學習——斯巴達和雅典的教育史
    在大戰時期由雅典牽頭搞了一個提洛同盟但是戰爭結束後雅典卻打著同盟的名義四處擴張那麼斯巴達人自然就不幹了而古希臘是文明古國(因為出現較晚未算入四大文明古國)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文明和教育當然是密切相關的其次他們都實行奴隸制因此教育也相同
  • 狼性少年養成記:斯巴達人是如何訓練他們的兒童和青年人的?
    但是不可否認,各種優生優育策略,確實讓斯巴達人在一出生時,就具備了比其他希臘人更加強健的體魄,為他們武德充沛的一生奠定了基礎。古希臘的鞋也是斯巴達較早有了健身食物的概念,他們反對大吃那些容易讓人增肥、積累脂肪的食物,主張吃那些簡單樸素、烹調方式簡單,但可以迅速補充體力的食物,這樣吃任何食物,就都不會挑剔了。但是為了保證年輕人在長身體的期間獲得足夠的營養,所以斯巴達還鼓勵年輕人去偷竊食物,補充體力。
  • 斬釘截鐵:古代斯巴達人的犀利修辭學
    但事實上從他們在歷史上留下的隻言片語來看,這個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傳世文獻的民族雖然簡樸,但他們的表達方式與思維方式有獨到之處,他們的語言體現了語言學中的經濟原則,而這種簡短有力的語體,與斯巴達所處的國際環境和地理環境是密不可分的,這種語體風格是時代語境的產物。替換概念和預設前提
  • 300人打五十萬?被誇大的溫泉關戰役,斯巴達人實際上有7000!
    最終300勇士殞身,波斯軍隊也損失超過兩萬人。電影的情節十分精彩,我猶然記得當年拿著MP4看這部電影時心中的激動。但是在看後我不由得想,這場戰鬥真的是300vs500000嗎?今天這篇文章,日航君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斯巴達三百勇士這一故事。一、被擴大的波斯軍隊波斯軍隊和斯巴達軍隊究竟有多少人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 斯巴達人尚武卻不大舉侵略擴張,那他們的軍事力量用在哪裡?
    斯巴達人尚武卻不大舉侵略擴張,那他們的軍事力量用在哪裡?這是一個關於國家意志的問題。斯巴達人,是公元前八世紀,居住在希臘半島南部的拉哥尼亞平原的古希臘人。拉哥尼亞平原三面環山,中間有一小塊平原。「斯巴達」原來的意思就是:可以耕種的平原。因為斯巴達人既沒有城牆,也沒有像樣的城市,所以斯巴達人實際上是一個部落。
  • 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
    可是,「斯巴達人的力量源泉來自於與他並肩作戰的勇士」。這些倨傲的使者,將再也走不出這片土地,再也走不出這條看似寧和的街道。 ­Respect and Honour. 「在你說話之前,波斯人,你必須知道,在斯巴達王國,每個人,包括國王的信使,對他所說的每句話負起責任。」——這是斯巴達王對波斯信使說的第一句話。
  • 荷爾蒙動作爽片《斯巴達300勇士》中那些真實的歷史
    >一直瞧不起那些缺乏男子氣概的雅典人(相對斯巴達而言),其實在歷史上斯巴達與雅典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只不過這次因為需要面對共同的異族敵人他們才站在了一起。,所有的斯巴達女性也是整天鍛鍊身體準備生娃,誰來從事生產活動呢?
  • NO.409|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
    這是斯巴達城邦的法則——實際上是祭司的「君權神授」。所以他必須要要爬上入雲的神殿,去面對那些相對人來說更像異形的祭司。可是他收穫的,是「卡尼亞節,月圓之時不能發動戰爭。」這就是這些類人生物的全部藉口。它們還說,「你的褻瀆的話已經讓我們損失慘重,別再讓它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它們一文不值,汙言穢語,臭氣瀰漫。墮落之極。
  • 影片推薦:《斯巴達300勇士》
    看到後面,我想起了巴老在課上提到過的那個情節:那個駝背人希望能成為一名戰士而被國王拒絕。斯巴達國王與巫師的那段劇情也特別有意思。斯巴達300勇士英勇善戰自不必多說,我想重點說的是那個王后。那個演員演過《權利的遊戲》裡面的王后,在那部電視劇裡,她是個「壞人」,而在這部電影裡,她很英勇。兩者都演得很好,演技確實不錯。她鼓勵丈夫殺死波斯使者,又在送丈夫去戰場的時候,說要麼活著回來,要麼戰死沙場,為了能使議員們支持出師,她忙著遊說,甚至接受了一些很過分的要求,最後殺死了背叛者塞隆。好希望那個國王在派使者帶話回來的時候能說句軟話,可惜國王沒有。
  • 電影中的斯巴達三百勇士
    從這裡充分體現了斯巴達人輕視哲學和對雅典人的嘲笑態度,認為他們都不是男人,是軟骨頭,只會風花雪月,舞文弄字。在斯巴達人的字典裡,只有「戰鬥」二字。不死之士。給很多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戰爭中那些讓人不寒而慄的不死之士。
  • 《斯巴達300勇士》——斯巴達人從不問敵人有多少,只問敵人在哪裡
    斯巴達人殘酷的制度訓練出了很多的英勇的斯巴達人,在這些殘酷的訓練中一個偉大的國王——列奧尼達,誕生了。 而波斯使者被國王列奧尼達一腳踹下了深井,列奧尼達代表斯巴達對波斯宣戰。列奧尼達本要派兵去鎮守溫泉關,但神殿被收買的祭祀不允許斯巴達出兵,發誓遵守斯巴達法律的列奧尼達只能挑出300名已經擁有後代的斯巴達戰士以旅遊的名義前往溫泉關。列奧尼達告別了自己的妻子——斯巴達城王后歌果,帶領300斯巴達人,與路上加盟的友軍總計7000人率先來到了溫泉關,開始了戰前準備。
  • #斯巴達王一博#客串《快樂大本營》,金句「斯巴達」洗腦整場
    當何老師在介紹快樂大本營的時候,謝娜調侃何老師要小聲一點,這裡有天天兄弟的人,暗指王一博再一次的串門,這句話也是引起在場人大笑,可以看出他們之間也是很熟悉了。在物品聯想——雨傘,這一環節上,王一博以傘為盾,繞場大喊了一句「斯巴達」,這個動作引起全場人的大笑,不得不說,這個大男孩也是一位鐵憨憨,想像力也是極其豐富的。
  • 斯巴達犬業吧友:愛上斯巴達的理由!
    關於這一點,相信去過犬舍的人都有同感!為什麼我會覺得斯巴達乾淨呢?因為我有個乾爹,在上海開了個農莊,主要是繁殖狗的,雖說是自家人,但說實話,工人真的是懶惰,犬舍真的是不乾淨,大便都不會及時清理,。夏天去了就看到狗身上會有大便粘著,有些呢則是已經幹了,伴隨著的是陣陣臭味,可想這是不及時清理的結果。要知道,狗狗是最愛乾淨的!而且我知道,這種狀況的犬舍在上海是主流的。
  • 世界歷史故事:尚武的斯巴達
    每年,都要由斯巴達青年組織成別動隊,身藏短劍,白天埋伏在希洛人村莊附近,夜裡突然出來襲擊那些體魄強健、富有反抗精神的希洛人,將他們秘密處死。 有些希洛人希望通過在戰爭中立功來贖身,就拼死替斯巴達人作戰。在斯巴達和雅典的一次戰爭中,2000希洛人立下戰功。斯巴達奴隸主給他們戴上花冠,答應給他們自由。彈簧,希洛人被帶到一個大廟中去向神謝恩。
  • 斯巴達++ Primer Plus:從出生到實戰
    典型的方陣對抗《刺客信條 奧德賽》中徵服戰裡雙方戰士分成大量三五個人的戰團進行混戰的情況是為了遊戲性而做出的妥協,古代戰爭顯然不會是這種形式。斯巴達人充分利用這一傾向,把方陣右側向左偏轉,以此攻擊敵方掩護薄弱的側翼,以此擊敗敵人。不過相比底比斯在軍事作戰中的謀略,斯巴達人的戰鬥方式依然顯得簡單,以至於在底比斯人看來,斯巴達人的戰術簡單到「對戰略一無所知」——儘管底比斯人經常吃敗仗,他們依然這樣認為。
  • 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
    剛開始,我以為是因為裡面的人不好好穿衣服,那些勇士們穿個小內褲,披個紅披風就走來走去的,太暴露了。後來,我又覺得可能是女孩子穿的太暴露了,穿的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若隱若現。總之,肯定是穿著上的問題,不能是兩性關係上的,因為在處理兩性關係時手法十分隱晦抽象,不至於因為這個被禁。
  • 斯巴達300勇士守溫泉關,阻擋30萬波斯大軍,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希臘範圍內有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城邦,因為他們的種族、信仰和文化都是源於同宗,因此相互之間就如兄弟、鄰裡,關係相對融洽。也正是因為唇齒相依,所以一旦發生戰爭就能團結在一起抗擊外敵,前兩次的希波戰爭就是聯軍取得的勝利。很明顯,希臘方面是一個相對民主的協商會議體制,無論領袖是誰,都必須兼顧各個城邦的利益;而波斯方面則是純粹的君主獨裁,薛西斯的話就是法律,就是不可違抗的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