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經濟反壟斷之戰已經開啟!

2020-12-27 經訊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昨天的政治局會議其中強調了一點「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今天看輿論的文章,很多都指向了咱們一些網際網路巨頭「某寶」「某團」等等。

最近,「社區團購」又上了熱搜,網際網路巨頭憑藉龐大的資金實力,通過巨額補貼,讓菜價遠低於市場價,甚至成本價……其實,稍微有點思考能力的人就會知道:這些網際網路巨頭通過巨額補貼介入菜市場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普通老百姓享受到更低價菜,而是為了佔據市場,等它們壟斷了市場以後,就會提價。

資本家是慈善家嗎?當資本壟斷了市場以後,當初你貪的那點小便宜會連本帶利地被收回去,甚至可能要多付出無數倍的代價!或許,今天,我們確實是應該徹底的對中國網際網路經濟進行反思了。

從民眾對網際網路經濟的熱衷、支持,到政府寄予厚望、加以扶持,再到遭受普遍的質疑、批評乃至痛罵,不過匆匆數年時間……問題究竟在哪裡?

其實我們回顧這十幾年中國的發展路徑,與日韓新臺類似,都是政策主導下的產業追趕,也就是所謂「東亞模式」。日韓新臺的成功在於,受制於自身資源的有限性,在通過技術引進和模仿,追趕到一定階段後,為了維持外向型經濟和應對全球競爭,或主動、或不得已地走上了自主創新的道路,這種創新大到汽車、船舶,小到鉚釘、晶片。當最終突破了創新領域的高附加值部分,才真正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進入到高收入行列。我們所欠缺的,或者說近十年來都在經歷的,正是這樣一個十分關鍵的階段。

但是,當中國的網際網路經濟在大量的讚譽聲中「彎道超車」時,其實咱們中國的製造業,尚未達到頂峰就開啟服務業轉向的大門,那些曾經的局限性,曾經導致經濟結構不平衡的因素,一個也沒有減少。很顯然,網際網路經濟不能解決這些問題。而再看下咱們中國的網際網路經濟是非常典型的平臺模式。網際網路作為信息技術的應用,對經濟的促進作用並非只能通過這種模式。

信息革命對整個經濟形態的重塑,對農業、製造業以及服務業的影響,顯然不可能只局限於平臺模式。平臺模式之所以在中國成為網際網路經濟的典型甚至幾乎唯一的模式,正是由於它在承接製造業勞動力轉移的基礎上,契合了低附加值行業的規模化需求。具體而言,平臺經濟就是擴大了低附加值工業製品的消費規模(也就是將廉價產品通過網絡賣給更多的人),以及實現了低附加值服務業的規模化效應(家政、餐飲、外賣和出行等),而這些工業製品和服務行業的利潤率其實是非常低的,規模化並不能直接改善其利潤率。

尤其是當在網際網路平臺上的流量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網際網路平臺逐漸成為選擇產品的最主要渠道時,平臺對這些低附加值行業的盤剝還會進一步加重。而在其他很多領域,受限於製造業基礎的薄弱,信息技術對生產率和利潤率提升的貢獻甚微。在高附加值產業類型本身就十分有限的前提下,信息技術連與高附加值產業結合的前提都不存在,談何以信息化促進創新?

我們如果能夠充分理解,中國的網際網路平臺經濟,其實只是在基礎網絡、公共運輸這些堪稱舉國投入的基礎上,通過網絡平臺實現了本國低附加值工業製成品和服務業的規模化,那麼我們會非常清醒地認識到,網際網路平臺模式本身不會帶來真正的高附加值創新。我們需要的是更多像「華為」那樣的高附加值的企業,而不是把低附加值聚集到一起依靠規模獲利的低附加值企業。

然後,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實現本國低附加值產業規模化所產生的大部分收益,是由平臺去獲取的!也就是說,在歷次資本補貼大戰後形成的各大平臺,對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正向影響,也即對經濟結構失衡的調整作用,是極其有限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由於金融資本的廣泛介入,將規模化低附加值行業的平臺模式包裝成各種「革命性創新」,通過各種政策加持甚至財政補貼,最終在資本市場套現獲利,這種經濟形態讓整個社會的資金分配進一步扭曲。

本該投入到高附加值創新領域的資金,本該持續投入的產業創新資本,卻在網際網路平臺模式的上市套現預期中跑偏。長遠看,這與繼續投入地產領域能有多大本質區別呢?而低附加值工業品的惡性競爭,繼續造成對智慧財產權的不尊重,從而使這個關鍵階段所需的資本,不能進入它應該進入的創新需求領域。劣幣繼續驅逐良幣。 這就是當前中國「網際網路壟斷」帶來的本質問題。

還好,時至今日國家終於發現這個重大的漏洞,予以糾正。國家反壟斷法猶如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橫在了「網際網路巨頭」的頭上,隨時準備進行拆解。從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更大的作用只是威懾這樣的壟斷巨頭。實質性動作還要後續官網。

該法律第十九條明文規定:

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的;兩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三分之二的;三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四分之三的,可以推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同時按照該法律第七章第四十八條規定: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實施集中的,由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實施集中、限期處分股份或者資產、限期轉讓營業以及採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照當年美國的方法,勒令這些巨頭也們進行股份拆分、公司拆分,是最符合法治精神的方法。這既是讓「巨頭們」平安落地、功成名就的方法,也是讓億萬網際網路創業者甚至全中國人都重現活力的唯一方法。拆分是保持可持續競爭的方法,也只有促進競爭,才能讓中國恢復活力。

用反壟斷法將這頭巨獸進行拆分,不但是為了更多的創新型網際網路企業的健康發展,而且也維持了這些巨頭公司的投資者們的利益。

從資本市場來說,這也是個大利好,脫虛向實後,未來更多的資金會投入到咱們的製造業,晶片,等等卡脖子的科技方向上。給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的溢價下來,流入到更多值得長期看好的科技和製造方向上。

相關焦點

  • 反壟斷寫入明年經濟工作重點,網際網路巨頭將迎強監管時代?
    據新華社報導,12月16日-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關於平臺經濟反壟斷與資本無序擴張的工作要求在會上被再度重申,並寫入了2021年中國經濟的工作重點。 今年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反壟斷法>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稿)》,新增了網際網路經營者市場支配地位認定標準。
  • 網際網路反壟斷打響第一槍
    這種強烈的信號背後,就等於告訴中國投資者、網際網路企業和外國投資者,尤其是美國證監會,就是VIE架構企業在中國自始至終是有合法性的,所以不要再炒作說中概股VIE架構是不合法,有法律風險的。   早在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掛出一則公告《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其中「平臺」指的就是「網際網路平臺」。
  • 反壟斷:網際網路巨頭的命運轉折
    最近,對網際網路巨頭進行反壟斷監管的聲音,開始越來越多地浮出水面。反壟斷的出現,往往是產業生態變化的重要標誌,它意味著某種產業已經從充分競爭、充滿活力的活水走向寡頭統治、市場僵化的泥潭。甚至,由於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的壟斷地位,他們的產品已經具有了類似基礎設施的公共屬性,現在的我們,已經很難離開淘寶、京東、拼多多的電商網站,離開蘋果、谷歌的手機系統,離開微信、QQ的社交平臺,離開抖音、今日頭條等的信息交互。只要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在其壟斷產品中設置障礙,就已經能扼殺掉其他新生公司的生存空間。
  • 電商「二選一」屢禁不止網際網路平臺經濟反壟斷加速規制
    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起草的《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於近期結束公開徵求意見,該指南首次明確擬定將「二選一」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構成限定交易行為。專家認為,「二選一」違規行為不利於建立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實施,有望推動網際網路平臺經濟反壟斷加速規制。
  • 對網際網路「超級平臺」加強反壟斷監管是國際慣例
    事實上,面對網際網路這個「超級平臺」,世界各國和經濟體反壟斷執法機構均採取了強硬的監管態度和制約措施,加強反壟斷監管成為全球趨勢。 禁止限制競爭的捆綁銷售 歐美國家對於網際網路企業反壟斷爭議可追溯至上個世紀——1998年美國政府訴微軟案是最為典型的科技行業反壟斷案件。
  • 網際網路反壟斷第一槍:阿里騰訊系被罰
    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會上要求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應該講,這是自《反壟斷法》生效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把反壟斷的利劍指向了網際網路。主要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際網路巨頭業務邊界越來越廣,線上經濟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很多網際網路公司變成了投資公司,市場資源也加速向頭部平臺集中,資本的力量日益顯現,從而暴露出一些競爭風險和隱患,數據安全方面也頻頻被舉報。
  • 觀點|網際網路面臨反壟斷強監管,「自我優待」和「殺熟」或被禁
    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約一周前的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時,也首次明確表示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 阿里等3企業被罰,中國網際網路迎來反壟斷新時代
    雖然平臺經濟領域競爭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但網際網路行業不是反壟斷法外之地,所有企業都應當嚴格遵守反壟斷法律法規,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事實上,依法查處違法實施集中案件一直是加強反壟斷執法和市場監管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 肉雞的覺醒:反壟斷箭在弦上 網際網路巨頭夢醒時分
    中國人對反壟斷並無多少感知,直到家門口買菜的大爺都消失了,才意識到,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已經掌控了我們的生活每一分鐘。最為驚心動魄的案件發生在21世紀初的微軟反壟斷案,那時候網際網路和電腦剛剛興起。1990年代中後期,隨著Windows95作業系統佔據了九成的個人電腦,微軟設計的藍色瀏覽器IE也成了比爾·蓋茨力推的重要產品。該領域最初的霸主叫網景(Netscape),但隨著Windows的一統天下,微軟開始在每一份作業系統中預裝IE。
  • 新華網評論:全球為何都對網際網路企業發起反壟斷大招?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著重強調,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一時間,「反壟斷」話題大熱。不過,事實上網際網路企業反壟斷這種情況並不僅限於國內,在地球的另一端,尤其是歐美發達地區,「反壟斷」出現的頻率更高且更早!
  • 反壟斷一吹風,網際網路巨頭兩天狂跌2萬億,好日子到頭了!?
    關於「平臺經濟」納入到反壟斷審查和監管的徵求意見稿,一定將會比不久之前金融監管部門公布關於網絡小貸的徵求意見,對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產生更深刻的影響。因為沒有平臺就沒有網際網路應用生態,而平臺經濟幾乎就是網際網路經濟運轉的核心模式,幾乎我們所能夠數得上號、市值較高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是因為其平臺模式而備受資本市場青睞。
  • 專家評阿里被立案調查:強化反壟斷監管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
    依法對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的網際網路企業立案調查,是加強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的具體體現  時建中: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說明網際網路行業不是法外之地。
  • 阿里、閱文、豐巢被罰,網際網路反壟斷強監管來了
    雖然平臺經濟領域競爭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但網際網路行業不是反壟斷法外之地,所有企業都應當嚴格遵守反壟斷法律法規,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在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看來,這三家企業都在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交易涉及百貨零售、影視製作發行、快遞末端投遞服務等不同行業。該負責人表示,當前,線上經濟呈現出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的趨勢,市場資源加速向頭部平臺集中,關於平臺壟斷問題的反映和舉報日益增加,顯示線上經濟發展中存在一些競爭風險和隱患。
  • 網際網路反壟斷的蝴蝶效應:「巨頭買下整個賽道」一去不復返
    在搜索欄裡搜索「反壟斷」,出現在首位的便是「微軟反壟斷案」, 又稱「微軟反託拉斯案」,指1997年10月開始微軟涉及的一系列反壟斷案件,這開啟了美國對網際網路巨頭的反壟斷歷史。2014年10月,歷時4年的「3Q」大戰最終落下了帷幕。騰訊與奇虎360之間的訴訟戰,也被認為是中國網際網路首起反壟斷案。
  • Facebook遭反壟斷訴訟,網際網路壟斷行為受多國重視
    根據新公布的《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以壟斷協議的形式固定價格、限制產(銷)量或新技術;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價格歧視(大數據殺熟);低於成本價格銷售等等近年來常出現的網際網路平臺亂象都涉嫌違反《反壟斷法》。而今年一月,《反壟斷法》也進入了新的修訂程序,中國在立法領域逐漸開始重視經濟發展新階段以及網際網路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問題。
  • 阿里等3家企業被罰 監管總局:向社會釋放加強網際網路反壟斷信號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雖然平臺經濟領域競爭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但網際網路行業不是反壟斷法外之地,所有企業都應當嚴格遵守反壟斷法律法規,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儘管罰款額度較低,但是上述三個案件的處罰可以向社會釋放加強網際網路領域反壟斷監管的信號,打消一些企業可能存在的僥倖和觀望心理,產生相應的威懾效果。
  • 網際網路「超級平臺」的反壟斷:沒有「大而不倒」,只有公平公正
    然而三星的發展逐步綁架韓國的經濟,以至於形成現在的「大而不倒」,三星的經濟發展可謂是韓國經濟的「晴雨表」,影響韓國的經濟發展,甚至影響韓國政權的更替。近幾年來,韓國民眾對於三星的反壟斷訴求不斷加深,對於韓國的中小企業來說,三星無疑是橫在他們眼前的「喜馬拉雅山脈」,根本就邁不過去。這也使得韓國的中小企業面臨這樣的局面:要麼被三星收購,要麼在行業裡消失。
  • 「財經翻譯官」全球為何都對網際網路企業發起反壟斷大招?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著重強調,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一時間,「反壟斷」話題大熱。不過,事實上網際網路企業反壟斷這種情況並不僅限於國內,在地球的另一端,尤其是歐美發達地區,「反壟斷」出現的頻率更高且更早!
  • 怎麼看待平臺經濟?對平臺經濟反壟斷是必要的嗎?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如何看待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問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組織與戰略管理學系劉學教授接受媒體專訪時,談了他的理解。
  • 網際網路反壟斷打響第一槍,老二不再非死不可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羅超頻道(ID:luochaotmt),作者:羅超頻道,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多年後回頭來看,12月14日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在這一天,網際網路反壟斷真正打響了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