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界面新聞 譯者:潘淼
在街角翻垃圾箱的,除了撿破爛的,也有可能是餐廳老闆娘。
比如,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位。
23歲的Gabby Holmes,在平日裡有著一份體面的工作,她專攻私人養老金業務。但是,一到周末,她就戴起了圍裙,利用從垃圾箱裡回收的垃圾當起了廚娘兼侍應生。
她與她的合伙人,23歲的Natalie Crean,一起在利物浦的街角開了一家名為「垃圾食品」的小餐館。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呢,是因為她們店裡做的是真正的「垃圾食品」,食材都是丟到垃圾箱裡的那種。
合伙人Natalie Crean平時是一位社工,她周末和Gabby一起在她們的小餐館為顧客提供「垃圾食品」。
由於二人從周一至周五都要為正業忙碌,所以她們只能周末到小餐館來做飯、端盤子,也就是說,「垃圾食品」小餐館只有周六周日才營業。
當然,利物浦這家店並不是英國第一家「垃圾食品」餐館。
英國第一家「垃圾食品」餐館是由一個叫作Adam Smith的小哥在利茲開的,呶,就是這位:
也就是他鼓勵這兩個姑娘也開一家這種餐廳。
Adam Smith還告訴她們,一些被扔掉的食物並不是變質了,而是因為長得太醜,或是家裡買太多吃不完,或是在超市擺放了一天有點蔫。反正就是那些已經被扔掉的食物中有超過90%其實是好的、是可以吃的。
妥妥的證據就是,Adam Smith在利茲的餐廳已經接納一萬多顧客了,目前還沒聽說過誰吃壞了肚子。
Adam Smith在利茲的小餐館
在了解到這麼可怕的數據之後,23歲的Gabby和Natalie決定自己也開一家回收垃圾食材的小餐館。
她們還了解到,就在英國食物銀行哭著求市民們貢獻點糧食的時候,35%的食物最後都進了垃圾箱。
於是,Gabby和她的合伙人決定從各種垃圾箱回收還可以吃的「垃圾食品」。她們將手伸向了蔬菜店、各大餐廳、超市的垃圾箱裡,也確實收穫滿滿。
由於每次拿到手的食材都不同,所以她們不得不採取靈活的烹飪方式,那就是根據拿到的可利用食材來確定當天的菜單。最常出現在她們菜單上的食物是自製燉菜、湯、燻肉三明治,以及清爽檸檬凝乳等甜品。
用「垃圾食品」做成的飯菜
看似簡單的菜餚,但是菜品承載的環保理念不容小覷。
Gabby希望她和小夥伴的「垃圾食品」小餐館做的不是生意,而是一個傳遞著珍惜食物信息的小社區。
歐洲街頭的流浪漢
原本是社工的Natalie曾在一個流浪漢避難所工作過,她深切地明白那些被隨意丟掉的食物對於飢餓的人的重要意義。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她才願意加入這個項目,和Gabby一起用被浪費掉的食物為需要的人們做些善意的事。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食材來自垃圾箱,「垃圾食品」小餐館在付款方面非常靈活,顧客想給多少錢都可以。除了接受付款之外,顧客還可以用物品來交換食物。
通過社交媒體結緣的Gabby與Natalie,雖然都才23歲,可是她們正在通過自己的行動默默改變利物浦的那個街角。如果每個人都受到她們一點點影響,那或許就離改變世界不遠了……
你想更好地了解公益,參與公益,監督公益嗎?
公益傳播官,為你傳播!
歡迎點擊閱讀原文支持【眾籌公益傳播官工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