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湘子,民間傳說八仙過海中第七位神仙,特點是手不離笛子,這笛子便是他的法寶,即紫金蕭。八仙裡的音樂家,相傳道教音樂《天花引》為他所作。玉皇大帝賜他三道金書、三面金牌,上管三十三天、一十八重地獄,中管人間善惡、四海龍王,下管地府冥司、府州縣城隍,又賜其縮地花籃、沖天漁鼓等寶物,並封為開元演法大闡教化普濟仙。那麼,韓湘子吹笛子——不同凡響,他的笛子法力如何呢!
韓湘子,本名韓湘,是唐代大文學家、刑部侍郎韓愈的侄孫。清代學者俞樾在《茶香室叢鈔》說韓湘「固功名之士,世傳為仙,非其實也。」
據說韓愈有一位侄子,幼喪父母,由叔叔韓愈撫養長大。這傢伙自少調皮搗蛋,在學堂折騰別人無法讀書,韓愈只好送他到廟裡念書。沒過幾天,寺主便前來告狀,說他輕狂不好好念書。韓愈十分惱火,斥責他說:「市井小民都要有一技之長來謀生,你如此胡鬧,將來能幹什麼?」
其侄道:「我有一藝,恨叔不知。」他指著臺階前的牡丹說:「叔父想要此花開成青、紫、黃、赤,憑你吩咐。」於是他用物遮起牡丹叢,不讓人窺視。七日後,這株紫牡丹開成了白紅綠三色牡丹,最奇的是花朵上有紫色字跡,成一聯詩:「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大為驚異,其侄辭歸江淮,竟不願仕。
韓愈這位會搞魔術的侄子,自然不是侄孫韓湘。但這位侄子倒是有的。韓愈曾寫過一首《徐州贈族侄》詩:「擊門者誰子?問言乃吾宗。自雲有奇術,探妙知天工。」指的可能就是這位會魔術的侄子。後人就把這位族侄安到了韓湘身上,尊稱為韓湘子。
故事接下來是,後來韓愈上表諫阻佞佛的唐憲宗迎「佛骨」進京,憲宗大怒,將他貶到荒遠的潮州做刺史。途中有一人冒雪而來,此人正是韓湘,對韓愈說:「您還記得當年花上的詩句嗎?說的就是今日事也。」韓愈一打聽這裡地名,正是「藍關」。韓愈嗟嘆不已,對韓湘說:「我為你把它湊成一首完整詩吧!」於是賦道: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此乃著名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寫得很棒。這段故事,又一說法是韓湘子在度韓愈,最後沒有成功。玉皇大帝賜予韓湘子那麼大的權利,手裡的法寶笛子怎麼就不管用了!
韓湘子手中的笛子,名為紫金蕭,據說是用南海紫竹林裡的一株神竹做的。還有一說,紫金蕭是東海龍王公主贈送的。原來,美少年韓湘子與公主都喜歡音樂,墜入愛河。韓湘子吹笛,公主翩翩起舞,天生地配的一對幸福人兒。最後卻被龍王棒打鴛鴦,公主就送給了韓湘子一根竹簫,韓湘子手不離笛,經常拿著笛子吹奏,以睹物思人。
俗話說:韓湘子吹笛——不同凡響。八仙過海時,韓湘子神簫收蛇妖,妙曲鎮鰲魚,大顯仙家神通。韓湘子的笛子功能,在現今拍攝電影《笑八仙之韓湘子捉妖》中,千年狐妖重出江湖,攝人魂魄修煉魔功欲稱霸三界,藍橋鎮鬧妖,韓湘子與獵妖師林英和小妖女阿玉之間的情節,曲折而有趣,韓湘子的笛子功能表現得比較淋漓盡致。在古代傳說中,他的笛子最大功能是:可使萬物滋潤生長。但法力再無邊,韓愈畢竟沒有度過來,說明不是萬能的,也許這是留給我們的思考,權力是有籠子的,好事也應避親。韓愈是韓湘子的叔叔啊!說笑了,不過值得留意,做事應該有個原則。(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