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迎佛骨的韓愈和八仙韓湘子的傳說

2021-03-01 道教之玄門法壇

俗語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道教八仙的故事膾炙人口,其中呂洞賓呂祖的傳說更是遍布大江南北,在八仙中,除了呂祖爺這樣的「網紅神仙」外,還有一位默默吹著洞簫的「文藝青年神仙」韓湘子韓祖。

和呂祖爺一樣,韓湘子祖師也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韓湘子為唐代大文學家、刑部侍郎韓愈的侄孫。

而這位被蘇軾譽為「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韓愈也曾經留下一首詩歌,來記敘他和韓湘子祖師的往事。

甲 


那是大唐元和十四年的冬天。

佛教發展盛極一時,數量龐大的僧尼們不勞而獲卻生活奢靡貪圖享樂,佛寺佔耕地極廣又修建的富麗堂皇奢侈浮華,很多好吃懶做的人們為了過上僧尼的生活而加入佛教…

這一切既嚴重影響唐朝政府的財政收入,給徵兵、勞役、官吏諸方面都造成嚴重困難,也在百姓心目中,積怨益多。

這個大背景下,法門寺有一座佛塔,塔內藏釋迦牟尼指骨一節,稱為舍利,歷代當家大和尚每三十年開一次塔,把舍利取出,讓人瞻仰、參觀,同時昭告天下,說每逢開塔則歲豐人泰,因此,唐憲宗要迎佛骨也就是舍利入宮內供養三日。

(法門寺今貌)

這一事件在當時全國引發一場浩大而狂熱的禮佛風潮,上至王公貴胃下至販夫走卒,社會各階層趨之若鶩,甚至很多人廢業破產、燒頂灼臂燃指而求供養,釀成不少人間悲劇。

時任刑部侍郎的韓愈,眾人皆醉我獨醒,面對整個社會的這場佞佛狂歡,向最高領導唐憲宗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也就是流傳千古的《諫迎佛骨表》。

給最高領導人提意見,在咱們這塊土地上,那都是拎著腦袋才敢做的事兒!古時候這種人不多,現在更少,橫刀立馬的彭大將軍也只能桀然一笑。

果然,刑部侍郎韓愈因此觸犯龍顏,差點人頭落地,多虧宦海沉浮多年,還有一票好兄弟,多方遊說,總算保條命,被發配到潮州,這事還被當時法門寺的大和尚四處宣告,這就是和佛作對的下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心態悽涼的韓愈在去潮州路上,至藍關大雪阻行,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詩歌。

據北宋仁宗年間劉斧《青瑣高議》記載,韓湘從小就喜好道術,常常自己說會多少多少種法術,每每聽到這些,韓愈都不以為然。

有次正逢宴會,韓愈就讓韓湘在席間表演道術,韓湘隨手取來一花盆泥土,並用紗籠罩住花盆,片刻卻從中開出兩朵鮮花,眾人都讚嘆不已。韓愈仔細端詳,見每朵花上各有一句詩,分別寫著「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不解,韓湘則言天機不可洩露。

後來,前文交代過,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潮州。

行至藍關,天降大雪,人馬困頓不能前行。忽見一人冒雪而來,正是侄孫韓湘。

韓湘對韓愈說道:「此地便是藍關,您還記得當日花上的詩句嗎?」韓愈長嘆一聲:「今天才知你實非凡人,道術不淺。我正想作詩,就將這兩句嵌成七律一首吧!」,說罷,吟出了這首《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最後

一箋煙雨,半壑凝愁,又見繁華凋落盡,歲月滄桑不回頭,

華夏文明的浪花又一路前行千百年,韓愈在《諫迎佛骨表

》中曾經這樣寫道:「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鑑臨,臣不怨悔。」,歲月婉轉,法門寺歷代大和尚姓甚名誰,早已無人知曉,韓愈卻成了一輩輩讀書人心中的楷模之一。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相關焦點

  • 八仙故事:韓湘子藍關度韓愈
    韓湘子,名湘,字清夫,傳說為韓愈之侄孫。韓湘子神誕之日為十一月初九。相傳韓湘子自幼學道,追隨呂純陽,後登桃樹墜死而屍解登仙。韓愈官拜刑部侍郎時,賓客盈門,親朋、慕僚宴賀。韓湘子勸韓愈棄官學道,韓愈則反勸韓湘子棄道從學,將來弄個一官半職。
  • 古人修煉傳說系列之六:韓湘子(下)
    唐憲宗時,韓愈因諫迎佛骨,惹得憲宗大怒,貶韓愈為潮州刺史,限日動身。韓愈別離妻兒,往潮州而去。走了不到幾天,寒風急起,大雪紛紛。韓愈走到一處,雪有數尺之深,馬難以前行,附近不見一戶人家,不知路在何方。想循路而退,也無歸路。風颳得緊,雪飄得急,韓愈是全身溼透,難捱的凍餓,萬般愁苦無處訴說。就在韓愈絕望之時,只見一人冒著嚴寒,來到面前,一看竟然是韓湘子。韓湘子問韓愈:‌‌「您還記得那花上所寫之對聯嗎?‌‌」韓愈問:‌‌「這是什麼地方?‌‌」韓湘子答道:‌‌「這裡是藍關。‌‌」
  • 相傳韓湘子是韓愈的侄孫,他是如何成仙的呢?和韓愈是否有關?
    八仙中的韓湘子據傳說他本名韓湘,乃「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大文豪韓愈的侄孫,曾經官拜大理函,但史書上並無韓湘學仙成道的故事。而在道教徒的筆下,韓湘子則是一位不求功名,小技頗多,猶善養花,整天吹笛的仙人。元明之後關於韓湘的故事極多,因傳說曾從呂洞賓學道,所以被被列入八仙之列。
  • 山海仙神錄:韓湘子為何名列八仙?有一本領人間無雙
    八仙之名在民間可謂盡人皆知。
  • 八仙的傳說中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做為一個普通的常人,他看到的只是一般的文藝作品無異的故事情節,《西遊記》裡孫悟空的斬妖除魔、百變神通和那些吳承恩為讀者刻畫的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而作為一個修煉的人,則更看到的卻是人為何要修道、以及人成神之路的種種艱難。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韓湘子
    韓湘子,民間傳說八仙過海中第七位神仙,特點是手不離笛子,這笛子便是他的法寶,即紫金蕭。八仙裡的音樂家,相傳道教音樂《天花引》為他所作。
  • 冬月初九,恭賀韓湘子祖師聖壽!
    韓湘子祖師,字清夫,唐代人,相傳因跟隨呂洞賓學道而成為八仙之一。道教尊為瑤華洞天帝主、圓通早覺天尊,居瑤華洞天。韓湘子祖師與黃華洞天帝主超凡入聖天尊曹祖、萬華洞天帝主流光耀採天尊藍祖、西華洞天帝主超登蓮化天尊李祖、中條洞天帝主通玄應變天尊張祖、清霞洞天仙姑宏慈妙法元君何祖、正陽繼派終南洞天帝主飛行救劫天尊鍾祖、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呂祖合稱九天大羅八洞仙祖(即八仙)。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韓湘子祖師是唐代大文學家、刑部侍郎韓愈的侄孫。
  • 八仙中的哪一個歷史上真有其人
    八仙的傳說在我國民間可謂家喻戶曉。並且,八仙中,幾乎每一個神仙都有著其各自的身世和傳說。而在歷史上,八仙中有幾位,也是頗有來頭之輩。
  • 「八仙」並非傳說,都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 何仙姑與呂洞賓素無瓜葛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中國古代都是源自於民間故事,「八仙」也並非傳說,都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大部分神靈都是以歷史人物為依據產生,「八仙」也不例外。鐵拐李鐵拐李為八仙之首,書中稱其姓李,名洪水。他是唐玄宗開元至代宗大曆之間人,學道於終南山,一次元神出殼,不曾想屍體為虎所食,只得投身於一個跛乞丐。
  • 八仙的故事
    即鐵拐李(李鐵拐)、漢鍾離(鍾離漢)、張果老、何仙姑、藍採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人。八仙故事多見於唐、宋、元、明的記載和雜劇中,姓名不固定,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遊記傳》才確定為以上八人。傳說八仙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由於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晚近為道教中相當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迎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
  • 八仙神話故事中,八仙升仙后在天庭都掌管什麼職位?
    一.藥王-鐵拐李八仙寶誥:異相金仙,傳玄道祖。西華洞天教主,超登蓮花天尊。韓湘子是功德成仙的,他本是太上老君座下的一隻白鶴,下凡是帶著任務來的,就是度化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是不信道佛的儒家死硬分子,因為反對憲宗迎接佛骨而被貶八千裡。後世佛道都有度化韓愈的傳說,以顯示自己的神通廣大,佛教的是大顛禪師,道教的就是韓湘子。道教傳說韓愈本是天庭左捲簾大將軍衝和子,因三月三日在蟠桃會上與雲陽子醉奪蟠桃,打碎玻璃玉盞,衝犯元始天尊聖駕,被貶下凡,這是抄的西遊記沙僧。
  • 玉簫吹徹:韓湘子
    韓湘子和韓愈韓湘子成仙的事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圍繞韓愈展開的,因此如果抽離出韓愈,那麼湘子故事的精彩性要大打折扣。韓湘子和韓愈的關係如此的親切,以至於 在我們的敘述中,離開了誰都難以繼續進行。而歷史上他們都是真實人物,一個是被蘇東坡稱為「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韓愈,一個則是他的親侄孫,被人們尊為八仙之一的韓湘。
  • 韓湘子的「逡巡酒」
    農曆甲午年七月十七宜:祭祀 結網 入殮 移柩 忌:餘事勿取==================== 韓湘子的「逡巡酒」 「八仙」之中的韓湘子,是唐代著名文豪韓愈的侄孫,曾登長慶三年(823年)進士,官大理丞。
  • 八仙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
    藍採和屬於巽木之象,手拿蘭草,草本皆為柔木。韓湘子屬於坎水之象。小說中有民間大旱,韓湘子為民眾吹簫降雨一節。鍾離權屬於離火之象。漢鍾離性情猛悍,他的寶扇一扇則出火,火燒龍宮等皆漢鍾離所為。在民間傳說中,八仙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由於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晚近為道教中相當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迎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俗稱八仙所持的檀板、扇子、洞簫、漁鼓、寶劍、葫蘆、荷花、花籃等八物為「八寶」,代表八仙之品。文藝作品中以八仙過海、八仙獻壽最為有名。
  • 韓湘子學道成仙
    韓湘子唐朝韓愈的侄子。他生性放蕩不受拘束,也不喜歡念書。他只喜歡飲酒,後來又學道成仙了。
  • 厭勝花錢八仙系列套花賞析
    在我國許多神話傳說中,常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八仙」的故事。用花錢來表現八仙的形象,正是人們喜愛八仙的一種表示,更是人們藉助八仙的法力驅邪降魔、祈福頌安的一種期盼。剛好筆者通過多年的收尋與努力,近期終於集成一套以「八仙」為主題、圖文並茂、風趣生動的系列套花,可謂歷代花錢中的典型代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一一賞析。   鐵拐李  在民間傳說中為八仙之首,又稱李鐵拐。《歷代神仙通鑑》載:李凝陽從老子和宛丘生魂遊華山,囑弟子曰:「倘遊魂七日不返,方化我屍魄。」
  • 原來潮汕人與八仙還有這些故事,這緣分真不淺啊~~
    八仙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由於許多神話故事和影視劇作品的傳播,很多人對八仙的名字都很熟悉。不過,八仙之名,在明代以前說法並不統一,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到了明代吳元泰《東遊記》始定為:鐵拐李(李玄)、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張果)、呂洞賓(呂巖)、何仙姑(何瓊)、藍採和(許堅)、韓湘子、曹國舅(曹景休)。都知道潮汕人信奉許多「老爺」,道教神仙當然也是位於「老爺」的行列。那麼,八仙和潮汕人有著怎樣的緣分和故事,你又知道嗎?
  • 傳說中八仙的法器分別是什麼,有什麼用?
    八仙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八仙中共七男一女,分別是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曹國舅、韓湘子、呂洞賓、何仙姑及藍採和。八仙的故事廣為流傳。
  • 神話故事中的「八仙」,有些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你知道是誰嗎?
    八仙過海的傳說盡人皆知,但八仙在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比如老子,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莊子,是「南華真人」,又如關羽,在歷代王朝都被封神,諸如此類神話人物,實際上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有句老話說「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一個凡人,只要你道德品質高尚,對家國百姓有貢獻,得到人們的敬重,就會成為神。拿八仙來說,其中有真實的歷史原型,也有純虛構的人物形象。
  • 河南一市,是韓愈故裡,境內流傳著「一文一武一美一仙」歷史文化
    文/史間一壺酒韓愈是唐代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孟州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故裡。韓愈陵園是為紀念韓愈而建,始建於唐敬宗寶曆元年(825年),陵園主要建築有牌樓、神道、石階、山門、碑廊、雕塑、展廳等。韓愈墓前兩株側柏系建墓時所植,距今已1200年,被世人稱之為「唐柏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