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之前提及的問題嗎?為什麼要用一個小分隊的性命去換取瑞恩的性命?這是否值得呢?以下,我想分角度,從這幾個方面來分析:
從上級的角度看,起初他們的目的,看似是出於一種溫情和人文關懷,是為了慰藉一個失去三個兒子的英雄母親的心靈,這是出於人性化的考量,來自軍方的溫情,但是我認為,這不僅僅是這樣,其背後有著更深的含義:如果不能拯救一個英雄母親的唯一兒子, 如果可以把他的性命看做一粒塵埃般渺小,那麼,這樣的國家可以使人民信服,可以對得起千千萬萬個為國捐軀的戰士嗎?
一滴水珠雖小,卻可以匯聚成磅礴大海;螢火的光芒再弱,也可以連成萬丈星河。而匯聚在一起的核心是信任,是對生命的尊重,是信服力。
還記得影片中一處看似不起眼的小片段:一個飛行員述說一次造成22人傷亡的飛機墜毀事件,起因是為了保護飛機上的一名將軍而在機腹部裝了一塊加厚鋼板,導致飛機過重最後墜毀,這樣的事實令人深思,生命的不平等看似是為了贏得勝利,但卻造成了真正的失敗,回到影片中的任務,軍方的決定,也是基於尊重生命,認可生命的平等,而這,也為日後人心的凝聚打下基礎。
從米勒等八人小隊的角度看,他們起初也不能理解這次任務,一路上牢騷不斷,但是他們作為軍人,要嚴格服從上級的命令,就這樣勉強維繫著。後來所有人都選擇留下來,與敵人戰鬥。這樣的改變不是沒有原因:
記得米勒說過:每當一位弟兄死去,我都告訴自己,這或許能救三,四……甚至是一百人的性命…這個瑞恩最好值得我們去救,要麼他以後行醫救人,或者發明長壽燈泡什麼的…
用自己的性命換取另一個人的生命的延續,然後拯救更多的人,這或許就米勒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吧。
後來,他們終於見到了瑞恩,他堅守陣地,堅持要與戰友們同生死共患難,然後一起打完仗回家,這樣他是有擔當的,應該也是值得救的。經過一番深思,米勒上尉決定留下了守橋,在守橋戰役的前夕,霍爾特中士對米勒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或許我們留在這裡,也許會締造出一個奇蹟。
他們自發的拓寬任務的範圍,主動參與守橋任務,他們或許想拼盡全力,然後贏得勝利,拯救所有人,這是他們心甘情願,達成共識的一點。
他們是真正的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其他人繼續活下去的權利。在戰爭勝利後,身中重傷,處於彌留之際的米勒上尉,最後對瑞恩說的話:別辜負大家,這不就是最好的見證嗎?
如果說戰爭有好處的話,我想其中一點一定是,讓我們見識到了戰場上的人們所展現的人性光輝吧,真的,很美麗,很偉大,很感人,也很催淚。印象很深的一個地方:一名士兵點燃手中炸藥向坦克衝去,神情裡看不出一絲猶豫,好像顧不得一切,只想快點完成任務,似乎已經忘記了自己也會被炸藥炸死,結果,觸碰到坦克瞬間的他瞬間炸成肉泥,這種忘我犧牲的氣魄真的給了我深深的震撼,除此以外,還有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體諒,也同樣感人肺腑,給人以絕望中的希望,上級體諒瑞恩的母親,選擇救人,瑞恩體諒國家的危難,選擇留下,米勒一行體諒瑞恩的選擇,選擇守護……這樣的理解和體諒,又何嘗不讓人感到欣慰呢?
可以說戰爭勝利的信心,人們戰鬥的動力來源便來源於此吧。
最後,我想說,珍惜和平,珍惜現在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生活,好好活著,去創造更好的未來,讓生命延續,讓愛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惟此,才不會辜負先烈們為此付出的鮮血,懷著對他們的無限敬仰,再次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