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 玉嬌 剪輯:玉嬌 配音:張靉雲
一個故事,一部電影,講述一種信仰。
聖經上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所以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部由二戰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拯救大兵瑞恩》。
該影片講的是二戰中,前線組織一支八人的小隊,
在槍林彈雨和人海茫茫中,尋找不知生死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
影片是以瑞恩帶著一家人來到米勒上校的墳前開場,隨後的20多分鐘片長裡,將諾曼第登陸的戰爭場面表現的淋漓盡致。在這場戰役中,瑞恩的三個兄弟全部犧牲,為不讓他們的母親承受喪子之痛,參謀長馬歇爾決定派一個小分隊把瑞恩帶回來。於是米勒上尉帶著七個士兵出發了。剛上路他們就在發牢騷,為什麼要八個人救一個人,是職責呢還是順從命令?
從這段談話中也展現出了幾個任務的性格特徵,厄本似乎是不討人喜歡,米勒是很有擔當有責任。傑克森是信靠上帝的,這也為後來故事變化發展做了鋪墊。
緊接著他們來到一個小鎮上,士兵卡帕佐為了救一個小女孩而犧牲。這是拯救小組失去的第一個戰友。臨死前,他掏出一封信,讓戰友抄一遍再寄給他爸爸,因為他不想讓爸爸看到上面的血跡。在與敵人交鋒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101前導部隊,隊長漢米爾帶他們到自己的部隊裡尋找瑞恩,好消息是他們找到了瑞恩,當幾個人以為順利完成任務時,沒想到卻搞了個烏龍,這小子並不是要找的詹姆斯瑞恩,無奈之下,他們只好繼續上路尋找。
接下來從八分鐘的夜戲裡,能看出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誰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像卡帕佐一樣,毫無意義的死去。包括米勒的心中也拿不準用八條生命換一條,到底值不值。休息了一會他們就去了瑞恩所在的空降師。一個軍官給了米勒一包東西,裡面是陣亡士兵的軍牌,他們在所有的軍牌裡,尋找瑞恩的名字。可是並沒找到,於是米勒開始大聲喊瑞恩的名字,恰巧有個瑞恩的戰友給他提供了線索,米勒現在在一個叫蘭姆勒的地方,他們計劃前往。
路上經過了一個德軍的機槍陣地,在這裡展開了一場搏殺,雖然順利的奪取了陣地,但軍醫韋德中槍犧牲。他口中喊著媽媽直到死去。
在快到蘭姆勒的時候,事情出現轉機,他們和另一個美國小分隊合作,一起幹掉了一輛德國的坦克,恰巧小分隊裡有一個叫詹姆斯瑞恩的二等兵,他們終於找到了自己想找的人。米勒將事情的原委都告訴了瑞恩,準備帶他走,但瑞恩卻要留下來完成自己軍人的職責。現在米勒面對的,不止是找到瑞恩,還要保證他不死在戰場上,所以幫助瑞恩打贏這場守橋戰,是完成任務的必要條件。他們面對的是裝備齊全的德國兵團。守住這座橋成為了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儘量拖延時間,以等來援軍是他們惟一的指望。
在經過一系列的備戰後,導演安排了一場很安靜的戲。留聲機裡播放出了哀怨的歌聲,戰士坐在臺階上,有說有笑,陽光撒在他們的臉上,戰爭前的寧靜總是顯得那麼美好。很快歌聲被遠方的炮火聲打斷。他們各就各位,萊賓開個小摩託去把德國人引過來,希望把德國的重型機甲困在廢墟之間的小道上。德國人雖然遭到了伏擊,但他們的武器強大。
狙擊手傑克森死後,戰士們就開始節節敗退。最終他們沒有頂住德國人的炮火,被壓制到了橋頭。厄本躲在一個彈坑裡,他看見了一個熟悉的面孔,就是那個他放掉的德國俘虜,俘虜歸隊,又開始殺美國兵。他毫不猶豫地扣動扳機,有一槍還打在了米勒的身上。德國戰線很快突破防衛,米勒上尉危在旦夕,這時,美國援軍終於到了。厄本此時從彈坑裡跳出來,用槍抵住了俘虜,俘虜想打感情牌,可是厄本毫不猶豫的扣動扳機。看著漫天飛舞的美國飛機,米勒知道自己完成了任務,他在彌留之際,在瑞恩的耳邊說了一句話:「別辜負這一切。」
墓地裡那一排排整齊而又潔白的十字架,向我們顯示出戰爭帶來的苦難,這些士兵們用生命換來了世界的和平,就像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一樣,用寶血贖買了我們,又賜給我們全新的生命。
約翰福音 14:6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那麼今天我們應該怎樣回應他這樣的愛呢?我們今天的電影解說就到這裡了,下期再見。
福音工作的推動就在您動動手指間,若您有感動可以將這篇文章分享在您的朋友圈和其他群內,讓別人也得到祝福吧!
喜歡可以掃碼打賞我們!
您的每一分奉獻都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