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教序》好就好在這裡!

2020-12-23 騰訊網

《聖教序》匯總了王羲之字法精髓

王羲之不但精筆法,且於結字處理也是鮮人能及。後來也不少有用筆一流的大家,但細品其單字,尤其是在縱橫取勢、對比變化、奇肆古風等方面比起王羲之來,水平總歸有限。

王羲之寫字,遵法守律而合於自然。《聖教序》則完美地收錄王羲之行書精華,單字最多,變化最為豐富,歷來學者,無不奉為圭皋,可謂高峰。今天,我們為大家分析《聖教序》究竟好在哪?

《大唐三藏聖教序》,簡稱《聖教序》,由唐太宗撰寫。最早由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稱為《雁塔聖教序》,後由沙門懷仁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刻製成碑文,全稱《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

《聖教序》雖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為拼接組合而成。但因懷仁功力精鑿,又是謹慎從事,終能各盡其勢,完好地再現了王羲之書法的藝術特徵,用明人王世貞的話來說,是「備盡八法之妙」,成為王字的一個大寶庫。此碑於宋以後中斷,傳世以未斷宋拓本為佳,字跡稍肥,筆鋒使轉處瑩絲可見。

一、字法無常,盡得其勢

在《聖教序》中,王羲之結字表現淋漓盡致。該方的方,該圓的也一定圓,長的長短的短,字形特徵被強調,字體動感十分明顯,字和字之間字形區別變化無常,如下圖,方圓盡得其勢。

二、外定內變,大開大合

外形既定,內部的點畫就可以儘可能多的尋求分割變化,以增大同類外形字的細部區別,使通篇變化更加豐富。如下圖「載」字的幾個橫畫,「來」字的兩個橫畫和兩組左右連帶點的開合對比;「降」字的右豎斜曲,有意空開中下部等等,猶如篆刻的布白,大開大合,各顯手段,盡求變化。

三、經心無意,自然意外

三角形的字形不論欹側,外形特徵鮮明,猶如天然幾何。此亦非巧合,更不是有心計算,乃長期經心致無意而成。不僅整個字的外形如此,就連字內分開的偏旁部首也同樣遵守這種外形規律。如「明」「復」等字:

四、收放自如,無有雷同

通篇大、小、收、放,字字變化,無有雷同。正如王澍所論:「魏晉人書,一正一偏,縱橫變化,了乏蹊徑。」這便是王羲之的大本事。不信可試試,能在書寫的片刻之間,在筆下生出如此豐富的變化,並且一氣貫注,自然和諧,古今以來,通法之極則,一人而已。我們知道「有」字不好處理,而王羲之《聖教序》給出了6種解答。

五、楷正之法,端莊古雅

如下圖中的一些字所示:「寺」「神」「東」「白」「皇」「部」等字,方正剴切,如壘牆之磚,使結字有著端正結實的內質,細節的變化,使之熠熠生勢。這些楷法功夫在聖教序得到了精湛體現。

六、形質高古,意趣難求

我們看看今人筆下的字形,同樣以此方式來檢驗,則相去真不可以道裡計。筆下無形,縱稱筆法如何了得,也是枉然。所以今人之字,給人總感覺入古不深,少一種古人筆下的骨鯁之氣,今天的研究者多將原因歸結於用筆,字形問題也非常關鍵。

七、集字高峰,後世典範

懷仁集《聖教序》高就高在理解到此規律後,依此規律來安排收集到的每一個字。從後來得《大觀帖》中所保留下來的王羲之《追尋傷悼帖》和《建安靈柩帖》中能窺見懷仁心目中集字《聖教序》的理想。

比起同時人所集的《金剛經》(下圖)來看,《聖教序》要高明不少。

《聖教序》中的字,來自於王羲之不同的帖中,我們通過現存的王羲之帖可以知道,王羲之是一帖一面目,將這麼多規定內容的字收集起來,並要做到風格大致協調。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懷仁採取了避免連帶,字字分開的方法,解決了這一問題。

因此,學此帖,最大的好處是解決字形,而最大的障礙在於字和字之間的連貫和行氣的暢達。後來凡是打通此障礙者,易成大氣候。

相關焦點

  • 《聖教序》到底好在哪?
    《聖教序》則完美地收錄王羲之行書精華,單字最多,變化最為豐富,歷來學者,無不奉為圭皋,可謂高峰。下面,書思為大家分析《聖教序》究竟好在哪?在《聖教序》中,王羲之結字表現淋漓盡致。我們知道「有」字不好處理,而王羲之《聖教序》給出了6種解答。
  • 聖教序的缺點
    大家參考下圖,對比一下《聖教序》和《蘭亭序》中的同一個字,你便會看出身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其實並不夠完美,也能看見更完美的《聖教序》,丟了多少東西?而《聖教序》呢,細節丟失太多,使得臨習者注意力不知不覺就集中到了結字上面。當然這也是因為它的結字太經典,結構易學,稍微模仿一下就效果可觀,很有成就感。而書法裡的「易學」,本身就是個誤區。
  • 孫曉雲:我是這樣學《聖教序》的
    使用起來不順手、不見效的筆不要勉強為之,多試幾種為好。來源書法屋,書法屋中國書法學習網。總之,筆是宜小不宜大,鋒是宜短不宜長,筆桿是宜細不宜粗,毫是宜尖不宜禿。能夠選擇一支合適的筆,等於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 寫好偏旁部首,是寫好行書的關鍵。王羲之聖教序是這樣寫的
    每一個複合結構的漢字必不了少的偏旁部首,寫好字首先把部首寫好。在書法的各書體中,行書的部首相對簡化而書寫也相對自由,因此寫行書的一點特點就是要寫出各部首簡省與特點。漢字的部首,是指的標誌性部件。寫好行書必須先把部首寫好,重要的是把行書各部首簡省與特點寫出來。行書的偏旁部首寫法突出了對另一邊的呼應,因此在書寫行書時,點畫間連寫縈帶、改變筆順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 孫曉雲:我是這樣學《聖教序》的 ​
    使用起來不順手、不見效的筆不要勉強為之,多試幾種為好。來源書法屋,書法屋中國書法學習網。總之,筆是宜小不宜大,鋒是宜短不宜長,筆桿是宜細不宜粗,毫是宜尖不宜禿。能夠選擇一支合適的筆,等於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 畢羅談《集王聖教序》
    那時我還沒有正式開始研究《集王聖教序》,最熟悉的是《書譜》與《九成宮醴泉銘》。我回答說:絕對的書法作品,就是有明確的書法目的的作品,實際上就是《集王聖教序》。這是我最早公開談到對《集王聖教序》的看法。也就是說,明確以書法目的來立碑、力圖呈現最好的書法家的作品,就是《集王聖教序》,至少在現存作品中是這樣的。
  • 《集王羲之聖教序》圖解
    《聖教序》則完美地收錄王羲之行書精華,單字最多,變化最為豐富,歷來學者,無不奉為圭臬,可謂高峰。 一、字法無常,盡得其勢 在《聖教序》中,王羲之結字表現淋漓盡致。
  • 書法名家精講:王羲之行書聖教序解析字帖,從這裡了解王羲之
    中國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很多書友都非常喜歡書法藝術,今天分享這本《王羲之行書聖教序解析字帖》給各位書友,這不是一般的字帖,書法名家精講的專業教材,來看看老師怎麼解析王羲之的筆法的。
  • 撇似蘭葉勁如刀一一趣談聖教序撇畫筆法
    撇似蘭葉勁如刀一一趣談聖教序撇畫筆法趙國俊談撇畫之前,已在前文談聖教序中字聖王羲之所寫橫有六種筆法,稱之為橫行天下。豎有七種筆法,稱之為豎起脊梁。其實遠在東晉,衛夫人所著《筆陣圖》就早對各種點畫作過評論。
  • 書法提高帖:孫曉雲談臨聖教序心得
    使用起來不順手、不見效的筆不要勉強為之,多試幾種為好。來源書法屋,書法屋中國書法學習網。總之,筆是宜小不宜大,鋒是宜短不宜長,筆桿是宜細不宜粗,毫是宜尖不宜禿。能夠選擇一支合適的筆,等於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書法風格產生的思想背景
    《雁塔聖教序》則是世人公認的褚遂良晚期書風的代表作。《雁塔聖教序》亦稱《慈恩寺聖教序》, 凡二石, 皆楷書, 萬文韶刻字, 現均藏於陝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為序, 全稱《大唐三藏聖教序》, 唐太宗李世民撰文, 18行, 行42字;後石為記, 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 唐高宗李治撰文, 20行, 行40字, 文右行。
  • 養眼,集王聖教序書法春聯來了!
    春節來臨之前,書法理想為大家整理這份《王羲之聖教序書法集字春聯》,集得相當不錯,春節有了它,春聯創作更方便,並且你會發現:原來寫春聯也是在臨帖學書法啊!王羲之聖教序書法集字春聯喜居寶地千年旺福照家門萬事興財運亨通全家樂事業有成滿堂春佔天時地利人和聚五湖四海財寶門迎曉日財源廣寶納春風吉慶多歲月更新人不老江山依舊景長春人逢盛世豪情壯節到新春喜氣盈
  • 行書必學,王羲之聖教序單字解析,硬筆行書也可以臨摹的字帖
    各位書友大家好,這裡是落筆齋,我是安和。唐代書法家懷仁集摹王羲之行書字跡成《大唐三藏聖教序》。碑石高9.4尺,寬4.2尺,共30行,每行80餘字不等,現存於陝西西安碑林。今天這篇文章,分享一下《集王羲之聖教序》的一些單字見解。
  • 懷仁集王聖教序碑刻畫出了一個民族永久的生命線
    這就是西安碑林博物館著名的石碑——懷仁集王聖教序碑,碑林藏石編號624號。1996年此碑被國家定為國寶級文物。它曾散落在山野間 北宋初期被保護懷仁集王聖教序碑立於唐鹹亨三年(公元672年),碑題《大唐三藏聖教序》。螭首方座,碑身上小下大,碑文30行,行83字至88字不等,共有1904個字,是由初唐時期長安弘福寺僧人懷仁經過24年的努力從王羲之的若干墨跡中輯集出來的碑刻。
  • 為何學王羲之,必自懷仁始,詳解《集王羲之聖教序》的前世今生
    《宣和書譜》有雲: 「昔太宗作《聖教序》,世有二本,其一褚遂良書,一則懷仁書,集羲之諸行字法所成也,二本皆為後學之宗。模仿羲之之書,必自懷仁始。」在講懷仁所作的《集字聖教序》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聖教序》的前世今生,《聖教序》為《大唐三藏聖教序》的簡稱,為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撰寫,頌揚了玄奘法師赴西域各國求取佛經功業,碑文則由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稱為《雁塔聖教序》亦作《慈恩寺聖教序》,唐高宗永徽四年立石,凡二石,兩塊碑石分別鑲嵌在大雁塔底層南門洞兩側的兩個磚龕之中。
  • 「文化隨筆」字字驚心——馬蓉的書法臨帖《集字聖教序》
    馬蓉也不甘示弱,推出了書法力作《集字聖教序》。雖遭吐槽,但也有力挺者稱讚這幅字價值十萬。撇開那些是是非非不提,我們單一馬蓉《集字聖教序》的書法價值來討論一下:書法的價值無非兩種體現,一是藝術魅力,二是名人效應。《集字聖教序》是王羲之的行書經典,飄逸灑脫,力藏千鈞。其書法造詣登峰造極,出神入化。作品價值體現在實實在在的書法功力上,沒有半點浮誇和造作。
  • 《集王聖教序》單字解析二(視頻)
    書法的學習入門首先必從臨摹開始,尤其是學習王字,對《聖教序》這種筆法森嚴、結構完美、變化無常、刻工精良的碑帖,臨習時必須心平氣和,細緻周到。無論從氣勢、章法,還是從用筆、結體,都須注意觀察,細細體驗。版主火熱招募中——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趣解聖教序,經典真是美」單字解析圖文之五~沙門懷仁
    「趣解聖教序,經典真是美」 單字解析圖文之五~沙門懷仁 趙國俊《集王羲之字聖教序》是學習行書的經典碑帖,為與書法愛好者共同學習經典,分享經典,特別推出聖教序系列圖文講解第五講,解析
  • 愛情,停在這裡就好
    這裡,有你需要的情感共鳴!
  • 從《集字聖教序》看王羲之如何炫結字技巧!
    從《集字聖教序》看王羲之如何炫結字技巧!這裡是改變了捺畫的位置和角度,改變了常規的處理方式。我麼一般寫這個字,捺的下筆是從橫與撇的交叉點處,或者附近下筆。首先是橫畫取仰勢,撇從橫的左側穿過來,而不是中間,捺變成了平的,如果寫一下,和一般的處理方法比較一下,會感到,這個捺是向右走,而不是向右下了。藏:精彩處在於疏密,下面一堆筆畫,「臣」、戈勾和小撇,擠在一起,與上面寬闊的的空間形成了鮮明的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