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為建國七十周年的獻禮影片,震撼人心的中國大片終於開播啦!它是在2019年由劉偉強導演傾情製作,是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理空中突然真實事件進行改編。
在機組正常執行航班任務的時候,突然嘣的一聲,在萬米的高空突然遇到駕駛艙擋風玻璃爆裂脫落機艙內氣壓過大的罕見險情,在這時,從心底感謝在生死關頭,機組人員臨危不懼,沉著果斷應對險情,通過及時的正確處理才造就了整個機上人員的安全,最後帶著全機組人員凱旋而歸,這一場高空中的生死對決,造就了世界民航歷史上的偉大奇蹟。
這部影片,它具備了災難片應有的元素與伸張力。在這個奇蹟的背後,是機組人員日常反覆訓練的結果,更是機組人員將乘客放在第一位置的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優良品質的體現,更是體現了中國人民的血性,中國服務行業的精準到位彰顯了中國的國家精神。
我覺得《中國機長》這部影片非常真實,在我看的過程中,有幾次真的被代入到影片中,我會設身處地的想,若是我遇到了這次險情,我會在這個不知道能否抵達的機艙裡想些什麼,我的家人?我的財產?我的貴重物品?我的知識?我想了好久一會兒,可遲遲沒有得到答案。
電影的情感線很真實,突出的映射出機長的工作執守非常嚴苛,反應過於迅速,頭腦靈活,臨危不懼。集優秀品質於一身的中國機長,乘務員的鏡頭剪輯也相當到位。當一名乘客突然離開座位站起來吵鬧質疑時,乘務長飾演者袁泉放下了對待乘客應有的心平氣和,笑容滿面,反而是瞪大雙眼,嚴厲的制止,以免引發其他乘客的躁動,也會對其他乘客的警醒。
可我們仔細想想,在遇到真正的災難時,誰可以一言不發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相信在那種情況下,即使乘務員的嗓子喊沙啞了,也真的很難讓整個機艙的所有乘客穩定情緒。
《中國機長》中的特效導演將特效設計的很"燃",能突出情況的險要,在飛越雪山和擋風玻璃破裂時,這種情況並不能由真是道具進行拍攝,縱然是全靠五毛錢特效進行維持。即使這樣,也沒有覺得特別假,反而特別入戲。在特效部分,視覺效果達到了我們想要的,音效也極其震撼,飛機飛行的壓迫聲很環繞立體。
《中國機長》在這部影片中出彩的莫過於劉長健機長,在閨女六歲生日的當天,帶著女兒期盼回家團圓過生日的願望登上了飛機,帶著對女兒的承諾堅持到最後,敬佩機長的專業程度,以及信念足夠強大。劉機長的"敬畏生命,敬畏職責"堪稱完美,這足以彰顯他對這份工作的尊重與僅為負責的態度,這一場生死決鬥,他是一把劍,主導權在他的手上,頂著巨大壓力,在困難中砥礪前行。
當然,不可或缺的是機組人員的相互配合,乘務員在不知生死的情況下,選擇了相信機長,在其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她們賦予了極大的信任,並且面對乘客的無理指責與謾罵,她們必須忍氣吞聲,時刻注意機艙裡乘客的安全與情緒,她們代表了中國乘務員的最高素質,也看到了她們攻破萬難後的內心歡喜。所以,人生在世,必須要有強大的信念,守好本分,盡好職責,與她們團結協作才可互利共贏。
通過這部影片,讓我了解到了小事它其實並不小,而且作用非常浩大。我們可以在小事中錘鍊出新的大本領。中國機長劉長健說道:"飛行事務,不能有半點含糊,只有一絲不苟的把每一個動作做好,才能保證安全"。所以我們無論作為基層幹部還是商業大佬,一定要將小事落實到心裡,落實到實處,因為小小的事情到最後很可能涉及某位公民的利益,這就很切實際,所以我們絕不能敷衍了事。正所謂"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我相信,任何事物的變好都是量變引起的質變,所以無論我們效力於怎樣的環境,一定要從心改變,從心幹好這份工作,我們先不說我們要造福於多少人類,但是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薪資面前,我們問心無愧。基層是嚮往星辰大海的一小步,也是一大步。讓我們當代青年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響應號召"擼起袖子加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