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劇《清官圖》全集!

2021-03-05 海南瓊劇文化

《清官圖1》


《清官圖2》

劇 情:

清康熙(玄燁)秀才劉全定娶妻王桂英姿容美豔,因酹神太尉閔甲所見蓄意謀奪;惡奴安三獻計,請劉飲宴灌醉,誑婢送茶死,誣劉強姦斃命,呈送宛平縣,縣令王元懷疑,袖呈將入朝請為公卿,途遇閔甲搜出怒杖王死,幸得鐵冠道人救去習武,閔甲又具呈刑部,司寇王能察知劉冤,但無力抗閔,因設計令王桂英毀容絕閔邪念,判劉充軍潼關,囑親信吳庸押解,中途縱之逃。 
這時金槍火鷂子反,潼關侯馬元戰敗,王元、吳庸前往投軍,立功受封,欽賜王元劍、鍘,先斬後奏,吳庸又尋回劉全定,約會大臣公審得實,鍘了閔甲,碎割安三;康熙又賜劉全定官,勅繪「官圖」,親自題字懸掛午門。

更多瓊劇

海南瓊劇全集玉潔冰清06和07

海南瓊劇全集玉潔冰清02和04

海南瓊劇全集玉潔冰清01和03

海南瓊劇全集寒梅芳心(1-2)

海南瓊劇全集寒梅芳心(3-4)

海南瓊劇全集寒梅芳心(1-2)

海南瓊劇全集寒梅芳心(3-4)

海南瓊劇全集寒梅芳心5(結局)

海南瓊劇全集玉潔冰清01和03

瓊劇 刁蠻公主選節!

瓊劇戲曲《百花公主》唱段:暗喜此生遇英雄

瓊劇戲曲2018《三拜花堂》合上羅鞋共拜花堂

瓊劇《三看御妹》選段 細想前情真奇怪

海南瓊劇經典唱段演唱大賽決賽 張昌義《蘇東坡在海南》選段_

高清瓊劇《假鳳虛凰》全劇,第一到三部!

古裝大型瓊劇《女御醫》全集

相關焦點

  • 瓊劇《清官圖》就是實情又何妨,吳多東演唱!
    瓊劇《清官圖》就是實情又何妨    吳多東 1982年畢業於海南瓊劇學校,工小生。國家一級演員,國務院特貼專家,中國劇協會員,海南劇協理事。
  • 【瓊劇新秀推介】瓊劇舞臺上的閃耀新星——阮丹青
    2011年畢業於海南省文化藝術學校,工旦行,師承著名瓊劇表演藝術家、梅花獎演員陳素珍。曾在《五女拜壽》《張文秀》《百年蒼翠》《喜團圓》《江山美人》《倫文敘》《狸貓換太子》《浴血英雄》《清風亭》《圓夢》等劇中擔任主要角色。2016年在海南首部4K瓊劇電影《喜團圓》中飾演「周夫人」。
  • 珍藏海南瓊劇百年記憶:黑膠唱片紀錄瓊劇改革
    1950年代的瓊劇劇本和黑膠瓊劇唱片。 (本版照片均由原中倩攝)  黑膠唱片紀錄了瓊劇改革  「許多人說,瓊劇藝術源自於民間、發展於民間,或因其演出市場主要是在農村、墟鎮,服務對象也主要是農民、小市民。但我認為,若無吳發鳳這樣的『瓊劇文人』,沒有『文明戲』這段轟轟烈烈的瓊劇改革,瓊劇就不可能發展為今日盛況。」
  • 陳素珍:瓊劇新時代的新角色
    近日,記者一行在省博物館瓊戲臺展廳採訪了我省著名瓊劇藝術家陳素珍。展廳裡布置了兩面照片牆,上面展示著我省數十年來老、中、青三代多位瓊劇名伶。在自己的照片前,陳素珍擺出了照片中的造型。一幅幅照片記錄著海南瓊劇事業過去30年的發展,記錄著陳素珍等藝術家的瓊劇成長之路。
  • 瓊劇鼻祖李慶隆,定安龍弄嶺上的「戲魂」
    因為這座山上埋著一個人,他的名字叫李慶隆,被稱為瓊劇的鼻祖,李慶隆的墓也被人稱為「戲班墳」。1957年,毛澤東和《張文秀》演員握手(資料圖)瓊劇是海南漢族文化藝術最具代表性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海南島大眾百姓和東南亞華僑十分喜愛的一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它和粵劇、潮劇、漢劇同稱為嶺南四大劇種,屬南戲一支,具有悠久的歷史。
  • 瓊劇戲班:沉浮總在煙雨飄搖中
    這是目前能夠找到的最早的瓊劇戲班舊照,圖中有瓊劇界早期的幾位大腕——吳桂喜、鄭長和、三升半、陳烈三(後排自右向左)。 海南省瓊劇院 供圖  道光十五年(1835),「瓊城梨園班」應邀到越南西貢演出,開瓊劇出國演出之先河。圖為1985年海口市瓊劇團赴泰國演出受到華僑熱捧和僑領接見。 海南日報記者 陳怡 翻拍
  • 海南周刊|三位瓊劇名家的藝術傳承:一片冰心續瓊音
    日前,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黃慶萍、陳振安、吳梅、錢漢堂等資深老瓊劇人,聽他們漫談瓊劇往事。從他們跨越半生的瓊劇藝術生涯中,不僅可以窺見瓊劇發展之變,也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海南瓊劇傳承的不變初心和無私奉獻。黃慶萍線上指導學生唱瓊劇。
  • 瓊劇「生腳」競風流【文/潘心團】
    鄭長和扮演的海瑞。省瓊劇院提供 第二天晚上改演時裝戲,陳雪梨演《杜鵑怨》,鄭長和演《雙自由》,仍是難分輸贏,觀眾兩邊叫好,商家只好加制金牌一併獎勵。韓銳準說:「父親一生儉樸,好施樂善,整理他的遺物時,只有兩套舊西裝和92元人民幣。」  有「小文華」美譽的陳華(1924-2000),祖籍瓊海塔洋,他承襲師傅韓文華的衣缽,更是把瓊劇「生腳」的唱功做派推上了巔峰。陳華的名字幾乎是與「梁山伯」、「張文秀」、「文東和」緊緊連在一起的,他與名旦紅梅、王英蓉搭檔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張文秀》、《紅葉題詩》成為瓊劇難以逾越的經典。
  • 現代抗疫紀實瓊劇《最美逆行者》首演
    央廣網海口10月1日消息(記者朱永)昨晚,現代抗疫紀實瓊劇《最美逆行者》在美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首演,該劇以「獻禮祖國生日謳歌與弘揚新時代抗疫精神」為主題,生動再現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的抗疫故事,以此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弘揚抗疫精神。
  • 文苑品讀 | 塔洋·老市與瓊劇
    據介紹該屆活動共有來自全國24個省、區、市和中直機構、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美國、加拿大的154名選手參加終審,涉及劇種有京劇、越劇、黃梅戲、粵劇、瓊劇、晉劇等35個。陳春霞9歲起師從塔洋陳華瓊劇學園的馮輝學瓊劇,王茜11歲也是跟馮輝學瓊劇。2019年,13歲就讀於塔洋中學的王元詡又獲得了二十三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金奬。教授學戲的也是馮輝老師。
  • 瓊劇名家陳素珍:從《刁蠻公主》到《百年蒼翠》
    在海南,陳素珍的名字與瓊劇聯繫在一起的時間已有30年了。梨園內外,陳素珍的名頭很是響亮。就連和我們一同前來的文昌同事,在未見面採訪之時,就告訴我說,陳素珍在他們那裡,是比任何明星都要來的有知名度的,只要有她的演出,必定是場場爆滿。
  • 新竹鎮卜效村:「瓊劇村」裡故事多 老幼婦孺 皆可唱戲
    隨著年代的變更,木偶戲轉變為用人扮相演出瓊劇,這時候的瓊劇表演,不僅有了真正的行頭,還會使用一些簡單的樂器及鑼鼓伴奏。「那時在家務農日子也不好過,有些村民看到其中的機遇,便嘗試出去跟班演戲。沒想到,瓊劇竟慢慢成了他們的謀生之道。」卜效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英居說。
  • 瓊劇《抗疫仁醫》在萬寧連演兩場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袁宇 通訊員梁振瑋  12月5日晚,以「弘揚時代精神、凝聚前行力量」為主題的2020年萬寧市《抗疫仁醫》瓊劇匯演活動在萬寧市和樂鎮舉行。該劇以醫療工作者等一線抗疫英雄們在抗疫中的獨特表現為主線,演出一幕幕精彩場景,吸引了不少群眾趕來觀看。  鑼鼓鏗鏘,舞樂齊出。
  • 海南原創現代抗疫題材瓊劇《抗疫仁醫》在海口首演
    海南原創現代抗疫題材瓊劇《抗疫仁醫》演出現場。符宇群攝  中新網海南新聞11月1日電(符宇群)10月31日晚,海南原創現代抗疫題材瓊劇《抗疫仁醫》首演暨慰問援鄂醫護人員專場演出在海口舉行海南原創現代抗疫題材瓊劇《抗疫仁醫》演出現場。符宇群攝  李文亮生前為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主治醫師,也是最早發出疫情預警的醫務人員之一,後來他在接診患者時被感染而不幸犧牲。李文亮為我國和全世界抗擊疫情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忠於職守救治患者的高尚品德,也為人們傳頌。
  • 瓊劇《椰鄉兒女》入選2020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網絡會演
    瓊劇《椰鄉兒女》是以東閣鎮寶芳村委會甘團村農民黃良導一家為原型的故事改編,主要講述了黃良導為建設美麗鄉村,辛勤勞作,但不幸染上腎功能衰竭,生命極度危險,其女兒黃宏梅為了家庭和父親,捐出了自己的一個腎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原型黃宏梅入圍了中國「好人榜」,獲評為文昌市「道德模範」「文昌好兒女」稱號。
  • 海口秀英區禁毒宣傳進農村 瓊劇傳唱深入人心
    11月27日,海口市秀英區在石山鎮施茶村委會美社村鑼鼓叮咚,瓊劇唱得響亮,村民熱情高漲……一場由秀英區開展的創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宣傳活動在這裡拉開帷幕。禁毒宣傳活動現場(符武平 攝)為打造禁毒宣傳的新亮點,提高禁毒宣傳的實效性、教育性和接受度,創新禁毒宣傳新模式;海口市秀英區政法委禁毒辦在禁毒宣傳活動現場,以自編民謠演唱的禁毒曲目《禁毒民謠》《遠離毒品民安康》《吸毒百害無一利》和自編的禁毒瓊劇這些群眾喜聞樂見的創新模式來強化宣傳禁毒工作效果,收到很好成效。
  • 經典民歌《清官圖》完整版歌詞,歡迎演唱
    貢生遠遠來看見,吩咐安童出門迎。就把公子來請進,二人坐下把茶吞。吩咐酒宴擺齊整,款待公子姓王人。黃酒內面對燒酒,夾黃酒兒多醉人。7,文正吃了多一陣,毒藥放進酒壺瓶。文正越吃越有勁,霎時喊叫肚內痛。大喊一聲要交命,七孔流血喪慘生。貢生一見文正死,忙把安童問一聲。
  • 拍攝瓊劇電影《紅葉題詩》的幕後故事
    2005年11月,第十四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三亞舉行,勾起我對30多年前採訪拍攝瓊劇電影藝術品《紅葉題詩》的往事。
  • 清官之惡
    然而在筆者看來,李達康是清官,但算不上好官,相對於以權謀私、鑽營取巧之徒,李達康的清廉、耿直實在是難能可貴,但實際上,作為一個官員,李達康的缺點同樣顯而易見。去年有一部網劇《識汝不識丁》,主人公陶墨胸無點墨,是個花錢買官的富家少爺,卻對師爺說出了「我要做好官,不要做清官,清官不一定是好官」。前半句對錯暫不議論,後半句確十分有見地——清官不一定是好官。
  • 瓊山區舉辦古詩詞 瓊劇戲歌進校園匯演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近日,瓊山區舉辦「小學古詩詞瓊劇戲歌與課程」進校園活動階段性成果匯報演出。龍塘鎮中心小學等八所鄉鎮學校作為海口市「小學古詩詞瓊劇戲歌與課程」項目的第一批試點學校和本次參演單位輪番登臺亮相,為現場500餘名師生代表奉上一場精彩的文藝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