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之惡

2021-02-23 國學時代

今年三月份,一部號稱最大尺度的反貪腐題材進入了大家的視野,並且受到了廣泛的好評,無需贅言,《人民的名義》,評論將這部劇稱為「當代的《官場現形記》」。這部劇筆者也在追,很好看,政治鬥爭和家長裡短都拍得很有意思,很真實,有生活氣息。

目前為止,市委書記李達康這個角色成為了這部劇的「流量擔當」,為人正直,行動力強,脾氣火爆,幾乎成為了人民心中的好官榜樣。然而在筆者看來,李達康是清官,但算不上好官,相對於以權謀私、鑽營取巧之徒,李達康的清廉、耿直實在是難能可貴,但實際上,作為一個官員,李達康的缺點同樣顯而易見。

去年有一部網劇《識汝不識丁》,主人公陶墨胸無點墨,是個花錢買官的富家少爺,卻對師爺說出了「我要做好官,不要做清官,清官不一定是好官」。前半句對錯暫不議論,後半句確十分有見地——清官不一定是好官。

這在如今算不上一個新奇的觀點,一百多年前劉鶚的《老殘遊記》早已提出了「清官誤國」、「清官害民」的現象。

 

權力階層是容易被神化的,人們常常以為官員若不是被金錢美色所誘惑,便不會做壞事,但實際上,官員也是人,人性也遠比神性複雜,更可怕的是,官員一旦陷入對自己的清廉的自我陶醉,往往更加剛愎自用,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甚至不如貪官謹小慎微。

在《老殘遊記》中,剛弼是「清廉得格登登」的清官,他曾拒絕巨額賄賂,但卻倚仗不要錢、不受賄,一味臆測斷案,枉殺了很多好人。他審訊賈家十三條人命的巨案,主觀臆斷,定魏氏父女是兇手,嚴刑逼供,鑄成駭人聽聞的冤獄。毓賢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以「才能功績卓著」而補曹州知府,在署理曹州府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衙門前12個站籠便站死了2000多人,九分半是良民。於朝棟一家因和強盜結冤被栽贓,毓賢不加調查,一口咬定是強盜,父子三人就斷送在站籠裡。董家口一個雜貨鋪的掌柜的年輕兒子,由於酒後隨口批評了玉賢幾句,就被他抓進站籠站死。東平府書鋪裡的人,一針見血地說出了玉賢的真相,「無論你有理沒理,只要他心裡覺得不錯,就上了站籠了」。毓賢的邏輯是:「這人無論冤枉不冤枉。若放下他,一定不能甘心,將來連我前程都保不住。俗語說的好,『斬草要除根』。」這「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架勢倒頗有汪精衛的「風採」。

 

回看《人民的名義》,肯定有人要說,《老殘遊記》裡批評的「清官」,實際上是「酷吏」,怎麼能將達康書記與之相提並論呢?世道變了嘛,時代是在進步的,總有同與不同,貪官值得警醒,清官的有些言行,同樣值得警醒。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開頭,丁義珍潛逃,李達康問有沒有要「伸冤」的,省公安廳長祁同偉就說了山水集團董事長高小琴要匯報工作,李達康帶著幾位領導去視察,僅聽高小琴一面之詞,就勒令大風廠拆遷七天內完工,竟沒有考慮到一千多名員工護廠背後是否有隱情。11.6事件當晚,李達康確實做得不錯,陪陳老待了一宿,然而別忘了,祁同偉攛掇後李達康是同意了趁亂拆廠的,直到陳老坐在推土機前,這廠肯定拆不了了,李達康這時開始承認陳老對工人們的承諾有效力了。可以說,沒有陳老,李達康是一定會重蹈當年呂州修路鬧出人命的覆轍的;而實際上,重用丁義珍,他已經重蹈了在林城重用李為民的覆轍。急功近利,用人不慎這兩個錯誤,他二十年前犯過,這二十年裡,大大小小仍不知犯過多少次。

丁義珍逃跑後,李達康質問部下:「我手下的副市長不是個好東西,怎麼都沒有人告訴我?」這一句話,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乾乾淨淨。會見高小琴為處理大風廠事件他當場任命孫連城區長接替丁義珍的工作,很有效率,我有兩個疑問:孫連城之前負責什麼工作?李達康對孫連城的職業素質了解嗎?前一個問題還沒得到解答,後一個問題已經出「問題」了,在後面的劇集中我們都看到孫區長是一個不收錢也不辦事的主兒。李達康用人的另一個問題是,為了避免任人唯親,他卻忘記了有句話叫舉賢不避親,易學習二十年沒有晉升,他也從來沒有推薦也沒有去了解過這個人,一把手不推薦自己的老搭檔,我猜別人一定以為兩人有仇。後來沙瑞金去呂州考察,回來後提名了易學習,李達康卻認為易學習能力不夠——他還用二十年前的印象來看這個人。都說李達康是背鍋俠,在筆者看來,身為一把手卻對手下官員們的能力品性無知到這種地步,李達康一點也不冤!

前面說得有點多,筆者一向認為,經典之所以經典,在於其文化內涵,在於其中揭露的一些不會為時間而改變的東西,約束官員,貪官需要約束,清官同樣需要約束!《老殘遊記》是部內涵十分豐富的小說,社會問題的根源在社會制度,我們萬幸已走出了封建社會,但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提醒著我們,制度仍需完善。

文 | 立心 圖 | 度君

【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未經國學網授權,不得轉載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焦點

  • 「清官尤可恨」
    如今的廣州城隍廟中,海瑞即是三位城隍爺之一。包拯則成了陰間東嶽大帝屬下專掌善惡因果報應的機構「速報司」的司主,《續夷堅志》中有這樣一則故事:一被劫掠的女子頗有姿色,娼家欲高價買之,女子誓死不從,但奈何主家貪財。有一巫女對人說:「我能救此女子脫險,嫁與良人。」於是來到主家,閉目籲氣,屈伸良久,作神降之態。少之,瞑目咄吒,呼主人出,大罵之。主人俯伏請罪,問何處觸犯尊神。巫女大罵:「我速報司也!
  • 漢學|「清官尤可恨」
    談遷說秦紘「剛直嫉惡,通籍五十餘年,屢挫不屈,惠澤及民,始終全節,稱一代完人」。而包拯和海瑞則更甚,海瑞死後,「今江南郡邑相傳公已為神」 ,不少地方建有紀念祠堂,海瑞化為城隍爺的神話也廣為傳布。如今的廣州城隍廟中,海瑞即是三位城隍爺之一。
  • 雍正非同一般的用人之道:不喜歡用清官,清官難堪大任
    那便是雍正的用人之術,因為雍正在位期間寧用「能吏」不用「清官」。即使在特別討厭貪官的康熙帝年間,也曾出現貪官橫行的場面,更別說有著和珅這一大貪官的乾隆時期,之後的嘉慶道光等人更加吼不住那些居心叵測的貪官汙吏。
  • 乳山清官 | 李尚卿:天下清官第一
    他到湖南上任時,母親對他說:「兒呀,你是老百姓的後代,事事要為民做主,當清官,別當貪官。你的俸祿是從百姓身上出的,大部分要用於給百姓辦事。我給你立個規矩,每年按時派人回家取錢糧,彌補你家務開銷的不足,以保清廉。」
  • 拉姆之死:「清官難斷家務事」無異於助紂為虐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9月14日,四川阿壩州金川縣「網紅」拉姆在家中直播時被前夫唐某用汽油焚燒,致全身大面積燒傷。經過半個多月的搶救後,拉姆不幸於9月30日去世,而在數天前,拉姆曾一度「有了一點意識」。
  • 雨村原來是清官
    雖才幹優長,未免有些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員皆側目而視。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尋了個空隙,作成一本,參他「生情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這一段是「文眼」,值得細品。書中所寫,賈雨村的倒黴是兩個原因,一個是「有些貪酷之弊」,一個是「恃才侮上」。先看「貪」。
  • 一個小人物的回顧與反思——親歷當年《海瑞罷官》和「清官」問題討論
    一種意見認為「清官」和貪官是一丘之貉, 否定「清官」就是粉碎封建主義加在人民頭上的思想枷鎖;另一種意見認為「清官」比貪官好, 「清官」能減輕剝削, 「清官」是封建時代的精華, 「清官」是忍冬科植物, 否定「清官」就是否定歷史, 與修正主義是一路貨色。第五, 關於如何評價「清官」的問題。
  • 瓊劇《清官圖》全集!
    《清官圖1》《清官圖2》劇 情:清康熙(玄燁)秀才劉全定娶妻王桂英姿容美豔,因酹神太尉閔甲所見蓄意謀奪
  • 清官難斷家務事,可能是清官不清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務事之難,家務事之複雜,想斷、能斷、會斷要求之高,讓人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感慨。我非「清官」,也想斷明白一些家務事。3吾非「清官」也要斷家務事事情發生後,妹妹和我通了個電話。問了當天飯桌上發生的事情。就該不該讓妹夫知道父親拒絕的原因這個問題,進行了溝通。妹妹的意見是他和妹夫說,我的意見是由父親直接和妹夫說。
  • 性本善性本惡
    既不愛錢又不怕死,這就是清官了。可是,韓非就說的很清楚。作為皇上,你不應該喜歡清官,而且清官對你有危險。為什麼呢?因為,你之所以能夠維持統治,最主要的就是你有賞罰這兩個工具,人們為你辦事,你賞他;違背你,你可以罰他。韓非是從來不相信有什麼「忠」這種東西的。
  • 清官與貪官,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經典臺詞片段... 演員經紀匯.乾貨.詞兒...
    和:行行行行,君忠我奸,君廉我貪,君賢我惡。行吧?天下清名被你佔光,天下惡名被我佔光。那你我豈能不飲上一杯啊?紀:好好,飲上一杯。和大人,咱們還是得說點正事吧。和:說。紀:燕城這幫貪官啊,把人吃的糧食換成了牲口吃的麩糠和草料,這件事和大人可知道?和:我知道。紀:那和大人不覺得慚愧嗎?和:我倍覺欣慰!
  • 周慧敏電影:《清官難審》 免費在線觀看
    清官難審 (1994)導演: 張之鈺編劇: 海滴 / 張之鈺主演: 周慧敏 / 金超群 / 何家勁類型:
  • 手繪清官故事 | 丁川:代天郊祭 剛正不阿
    手繪清官故事 | 丁川:代天郊祭 剛正不阿 2020-09-25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廉吏于成龍:被康熙稱為「清官第一」,去世時南京人民為之巷哭
    在中央一套播出的歷史劇《于成龍》獲得了廣泛好評,大有成為經典古裝劇的潛力,劇中主人公于成龍愛民如子、心繫百姓,又清正廉潔、兩袖清風,儼然是新時代清官能吏的代表。其實,很多年前,《成龍一代清官》、《成龍清官》等作品就已經出版。
  • 家暴、「沒事的」、「清官難斷家務事」、「各人自掃門前雪」
    看過《喜劇之王》 的諸位,大概都記得這個:張栢芝是個暴脾氣,被周星馳一句話得罪了,已經面無表情,在挑傢伙準備揍周星馳了。
  • 漢文帝和張釋之:一個賢明的君主和一個清官良臣,是彼此成就的
    古代像包青天這樣的清官良臣並不少,但是也有很多公報私仇、自私自利又貪慕虛榮的貪官。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對比起來,當然有清官也會有貪官,但是我們會發現,清官與貪官的形成與當時政治統治以及思想文化都有很大的關係。
  • 這位「明朝天下第一清官」怎麼在官場上行走?
    明成化年間,有一人被稱為「明朝天下第一清官」。「清」到何種程度,一件小事,就知道他是何等嫉惡如仇。
  • 清官修《明史》對萬曆朝鮮之役的歷史書寫
    ②對於萬曆朝鮮之役的歷史書寫,王崇武曾作《讀〈明史·朝鮮傳〉》,以《李朝實錄》補訂其誤。③李光濤指出清官修《明史》「潦亂無據者有之,湊合成篇者亦有之,總而言之,有甚多史事正如朝鮮所云『不據事直書』而已」,④因此他用朝鮮史料,辨正《明史》與日本史書的錯誤。
  • 每一個清朝清官的綽號後面,都有一把辛酸淚
    于成龍畫像01半鴨知縣于成龍,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康熙朝著名清官。早在順治十八年,于成龍就走上了仕途,那一年,他被任命為廣西羅城縣知縣,雖然在任上幹得很出色,但是直到康熙六年,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 鹿子霖之惡是人人之惡
    鹿子霖在劇中表現出的惡,真是集中了普通人心中藏著的惡的全部內容,這也符合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道理。第一,嫉妒。無論是原著還是電視劇中,鹿子霖和白嘉軒兩家並無深仇大恨,可是鹿子霖卻總是變著法子想整垮白嘉軒,其實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嫉妒。這一點很奇怪,可是生活中又很常見,因為嫉妒,有時甚至可以讓人不惜犧牲一切利益,就為了整垮別人,讓人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