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書法迎娶「白富美」,皇帝是其「迷弟」,他的書法境界有多高?

2020-12-23 題庫在線

書法從商代幾千年的演變到如今,書法裡讓人沉醉的東西,美的東西太多太多。寫得一手好字,是非常受歡迎的。尤其是在古代,那個時候社會節奏很慢,能練得一手好字更是相當了得。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人稱「書聖」,他是中國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書法家之一,他的書法藝術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讚許,自成一家,不僅作為中國書法史上一座極具象徵性的豐碑深遠影響著中國一千多年的書法,還留下了豐富多樣的書法佳作。

古時候書法寫得好很有可能討一個好老婆。據說,王羲之的婚事就是因為書法而結緣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導是當時朝廷的宰相,他的同朝好友太傅稀鑑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兒,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白富美」。有一天,稀鑑對王導說,他想嫁女兒並且想在王導的兒子們和王羲之中選一位做乘龍快婿。王導很痛快地答應了,回到家中把消息告訴了王羲之和他的兒子。備選的新郎官兒們久聞稀家小姐德賢貌美,都想得到她。這天稀家來人相面了,也就是把把關的意思。之後回去向稀鑑稟告說:「王家的兒子們都不錯,就是有些不自然。東廂房那位在床上一點不上心,手裡一直在比劃著什麼」。聽完後高興地說:「東床那位公子,一定是在書法上小有成就的王羲之了,潛心學業,做我女婿非他莫屬」。後來,就把女兒嫁給了王羲之,王導的兒子們羨慕不已。可見書法在當時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作者的風度、襟懷、氣質、情操,也寫進了作品之中。《蘭亭序》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標誌著王羲之的書法藝術達到了最高的境界。王羲之的追捧者眾多,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其中一位。作為王羲之的超級迷弟,唐太宗親自為王羲之撰寫傳記並且花重金搜尋墨寶三千六百紙。一代帝王的推崇,確立起了王羲之「書聖」的地位。不過也有人覺得,是王羲之實力的原因,「書聖」地位實至名歸。

你覺得王羲之今日在書法界的地位跟這位迷弟「唐太宗」有關係嗎,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王羲之的超級迷弟李世民,書法究竟怎樣
    王羲之作為一代書聖,從古至今,俘獲的迷弟迷妹自然不在少數,但要說到頭號真愛粉,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屬。
  • 22字書法對聯拍出1610000元,一字7萬多,啟功書法憑啥這麼貴?
    啟功22字書法對聯,拍出1610000元,憑啥這麼貴?在剛結束不久的嘉德四季第56期拍賣會書畫專場拍賣上,啟功先生一件行書對聯作品拍出1610000元的高價。這件作品為一副十一言對聯,正文部分有22個字,算下來要7萬多元一個字。
  • 畫壇巨擘鄭乃珖四子鄭大幹書法賞析——解析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
    鄭大幹預父親畫壇巨擘鄭乃珖書法追求一種樸質古拙的意境,其書的古拙是其敦厚耿直、溫文儒雅的人格精神的反映,在他繪畫、篆刻、詩文中 皆一再流露,而在書法中表露得最為直接且更完善。書法是一個人思想的外在表現形式,當我們看到一個人的書法作品時,恰好可以看到他的人格、品行一樣,正如「字如其人」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 @遼中書法迷 共賞沈延毅大師書法風採
    ■其父沈慶颺作品(圖一)沈延毅先生其父的影響下,早歲習顔,旋而學習柳、歐,用筆結構逐次分明,尤其對何紹基用功尤多,我們從其早年的書作中清晰可辨,(如圖二)直到四五十歲時還明顯地有何體的面貌「形美感目,意美感心」沈先生奇崛古拙的結體可能多不為大眾所接受,但其獨特的結體卻來源深廣,雜糅百家,不是簡單的將甲、乙碑簡單架接的小技巧,而是上考其源、下尋其流,上下縱貫、廣收博採地將眾體諸家中能為已用者掌握於手、融會於心、化而為我,遂成自家面目,表現出了他獨特的藝術個性與追求。
  • 最「醜」書法作品獲特等獎,書法創新到底是藝術品還是皇帝的新衣
    不過說起來,最近書法界對「創新」這個哏確實挺看重的,「醜書、吼書、射墨」、重筆書法、人體書法等層出不窮,屢屢獲得非常高的關注,甚至還拍賣出天價。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把書法寫正確都不太容易,要怎麼理解和接受那些東倒西歪的字呢?寫得那麼醜,居然能上拍,它真的有價值嗎?
  • 他是溥儀的「總理大臣」,他的書法作品一字千金
    對於他的書法,就連網友也不吝讚美:不愧是末代皇帝的總理大臣,有魏碑的味道,又有點像蘇東坡,筆畫粗細變化錯落有致,自成一派,真是好字啊!鄭孝胥雖晚節不保,但其前半生還是以文人的形象面世,其文才,詩才,都是有目共睹的。有人說鄭孝胥「集敗筆之大成」,並不是指鄭孝胥的書法,而指的是他晚年的汙點。對於他的後半生的從政經歷,在這裡不做評價,本文主要探討他的書法。
  • 清代書法名家的這句話,道出了乾隆皇帝臨王羲之字帖失敗的原因!
    乾隆皇帝是一個喜歡附庸風雅的人,他寫有非常多的詩詞書法作品。由於皇帝的身份,乾隆皇帝能夠得到很多名帖真跡,這是其他書法學習者,難以相比的。不過,名帖易得,筆法難覓。書法家對於筆法往往不輕傳授,即使對皇帝也不例外。
  • 書法系列人物之武則天:我的職業是皇帝,愛好卻是書法
    在位前後,「明察善斷」,多權略,知人善任,開創殿試、武舉及試官制度;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才,使得賢才輩出。同時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闢,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唐朝後,為其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
  • 顏真卿書法的三重境界:字內精細,字外雄偉
    「顏體」是顏真卿在楷書書法領域獨創的一種書法境界,這一境界由顏真卿的書法靈性所形成,使卓越的書法天賦獲得了充分的施展、豐富的人生閱歷在他的書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而他的字中又融人了自己的性格特徵,雄健而自然、廣闊而浩瀚
  • 王羲之四世族孫王僧虔,書法淳樸有骨力,書論揭示最高審美境界
    祖父王殉,乃東晉名家,為後代留下了著名的晉人法書真跡《伯遠帖》;父王曇首善書,秉承家法,其傳世草書《服散帖》振迅痛快,筆力驚絕。王僧虔博學工書,於書學和書法藝術創作實踐皆有相當的造詣。王僧虔相繼在南朝劉宋和梁齊兩朝為官。在劉宋朝代歷任武陵太守、太子舍人、吳郡太守等職。曾仕於豫章王劉子尚、新安王劉子鸞帳下,又因為擅長書法而被當權者所欣賞。
  • 把行書寫到極致,能有多好看?看看乾隆大秘書的書法,就知道了
    而對於行書書法作品,大家最為熟知的應該就是東晉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了,此書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也難怪後世人稱其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在王羲之之後呢,歷朝歷代也有不少的行書大家湧現,如王獻之、米芾、顏真卿、歐陽詢、蘇東坡等等,這些人都曾寫出了流芳百世的行書作品。
  • 書法 | 信步墨海似閒庭 ——李鋒先生書法賞析
    信步墨海似閒庭——李鋒先生書法賞析王炳學 很早就關注李鋒先生的書法,接觸不多,見到他多是在天津書協組織的有關活動上,作為中國書協理事、天津市書協副主席,很多活動,都能見到李鋒先生的身影。謙遜、熱情是李鋒先生給我留下的比較深的印象。
  • 各大書法名家千字文,真乃百家爭鳴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宋徽宗在藝術上的造詣非常高。宋徽宗對繪畫的愛好十分真摯,他利用皇權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是古代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型皇帝。
  • 他不寫書法,他是書法界的搬運工
    因太宗推崇玄奘佛法造詣,委任其在長安弘福寺中翻譯經書。貞觀二十年,玄奘將《大菩薩藏經》二十卷、《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及翻譯的《諸經論》呈現太宗,並請他為《諸經論》欽賜一篇序文,但太宗卻以佛學深奧,才疏學淺予以拒絕。
  • 弘一書法境界:從不卑不亢到淡泊寧靜
    印光大法師的這段話,對弘一觸動極大,不久,再看到弘一所書時,印光便有了「接手書,見其字體工整,可依此寫經」的贊語。印光法師的點撥,使弘一日後書寫更增加了一絲不苟的寫經意味,這大概就是他的書法被人譽為「佛書」的緣起吧。一法萬緣五言聯 桐鄉錢君匋藝術館藏釋文:一法不當情,萬緣同鏡象。丏尊居士。已未八月,弘一演音客靈苑。
  • 蘇東坡書法的意義
    書法隨之起伏跌宕,將詩句心境情感的變化,寓於點畫線條的變化中,或正鋒,或側鋒,轉換多變,順手斷聯,渾然天成。其結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輕有重,有寬有窄,參差錯落,恣肆奇崛,變化萬千。寒食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黃庭堅為之折腰,嘆曰:「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 右軍書法晚乃善!
    新城上面,有個池子低洼呈長方形,說是王羲之的墨池,這是苟伯子《臨川記》裡說的。王羲之曾經仰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精神,現在說這是羲之的墨池遺址,難道是真的嗎?當羲之不願勉強做官時,曾經遊遍東方,出遊東海,在山水之間使他的心情快樂。莫非他在盡情遊覽時,曾在這裡停留過?羲之的書法,到晚年才特別好。那麼他能達到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並不是天生的。
  • 書法大師有多野?
    除美術外,書法是最「形而上,不行就上不了」的玄妙東西。一幅業界叱吒風雲的高規格作品,在外人看來,竟能產生「我上我更行」的狂妄心境。竟然有濺射效果激進派的「大力書法」為溫婉派所不齒,畢竟人力有時而窮,一味追求筆力終會遭遇瓶頸。書法名家梁巘曾說: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溫婉派認為,現代人應尚技。
  • 這才是蘇東坡最好的書法,字字神鬼莫測,達到了人書合一的境界!
    中國的文明史,如果按史學界的標準來算,到今天已經有3700多年的歷史了,而中國的書法史如果從甲骨文的成熟時期算起,也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蘇軾行書《李白仙詩卷》蘇東坡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學問,他一生的際遇,他留給後人的詩詞文章以及書法作品,無一是中國文化史上上傑作,尤其是他的書法,更可謂是後無來者的存在
  • 你們見過乾隆兒子的書法嗎?華麗秀美,超過乾隆皇帝
    成親王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一個兒子,名為愛新覺羅·永瑆(1752-1823)字鏡泉,號少廠,別號詒晉齋主人。他也曾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嘉慶皇帝的一大對手,其聰明過人,滿腹經綸,才華橫溢,有主見,又比較年長,深得乾隆皇帝喜愛,尤其是一手精美書法,就連乾隆都讚嘆連連,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