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尋味畢節大方味道裡的故事

2020-11-18 澎湃新聞

美食 |尋味畢節大方味道裡的故事

2020-01-02 2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座城市飲食習慣的養成,是數代人甚至是數十代人的味蕾累積,它所散發出的香味,也是對城市味覺的溯源。在貴州,如果按九大地州市的味覺劃分,可能各自都有值得為之自豪的美食。

今天帶你走進畢節大方縣。

活油烙鍋 一場關於豆乾的狂歡

用大方話感嘆人生到達了巔峰的毛毛姐,在把自己送上流量寶座的同時,也讓大方話紅遍網絡,如果要追溯誰才是大方的網紅鼻祖,那口感爽滑的豆乾,可能要傲嬌了。這個早就被各地食客膜拜的爆款美食,很多時候甚至遮住了大方的其他味道。

在大方縣城,無論是街頭巷尾,還是市井裡弄,都少不了豆乾的影子,它是當地人的日常。在物質並不豐盈的年代,殺豬過年推豆腐,是大方人獨有的年味,他們把無豆不歡與無肉不歡,輕而易舉地劃上了等號。

選豆、泡豆、磨漿、煮漿、點酸、包塊,傳統豆乾做法有超過十道工序,但製成的豆乾,無論是蕎灰的,還是手撕的,抑或是蔥花的,仿佛都有巫術般的魔力,讓人慾罷不能,食客則以花樣吃法,致敬工序的繁瑣。

歐啟菊的彝家驛烙鍋屋,藏在奢香古鎮的民房當中,外地食客很難徑直找到,但靠六龍活油豆乾這個金字招牌,她的店鋪並不冷清。端出特製的砂鍋,一碗活油蘸水扣上,火力滲透,水分消散,豆乾便舒展出豐滿的身段,活油蘸水也翻滾出該有的性感。

澆上菜油,給豆乾鍍了層金,滋滋聲由遠及近,食客的期盼,最終在油星炸裂後得以滿足。等待的煎熬,像是早年村莊裡,站在路口盼著父母趕集歸來的孩童,那種夕陽之下的踮腳,驚喜從來不會落空,糖果和平日裡吃不到的美食,是那個階段的親情道具。

一塊小小的豆乾,見證了大方由單一變為豐富的味覺歷史。卑微的豆渣,高貴的豆腐,大方人總能將它們完美分離,又在餐桌上讓它們毫不突兀地交融。從黃豆到豆乾,大方人用精湛的手藝,延續著古老的點化功力。

燒紅爐火,端出砂鍋,拿起碗筷,每塊豆乾,都是你我之間的故事。

繡球蹄筋 藏著講究的老味道

讀懂一座城市,最簡單的方式,可能是吃一桌滿是當地舊時味道的美食。在大方,這場宴席要從四盤四碗開始。冷熱相搭,葷素相從,甜鹹相配,這是大方人酒席裡和年夜飯上的講究,也是黔菜大師李佔春,留給大方人獨有的味覺密碼。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田園牧歌的景致,過去是農村的象徵,但現在它是時令輪轉之後,自然生出的種種食材。蒸、燉、燒、炸、炒、爆、煎、滷,四盤四碗幾乎集結了所有的烹飪方法,也涵蓋了涼菜、熱菜和湯菜,而食材則全由時令決定。

在奢香古鎮裡,取名 " 四盤四碗 " 的店鋪,經營的自然是最為地道的四盤四碗。這種面向傳統的餐廳,上下透露恰到好處的樸素的高級感,讓人有在這裡尋找老味道的衝動。四盤四碗當中,繡球蹄筋最為複雜,響皮、木耳、香菇、蛋卷、生薑切絲,和肉末圓子一起,交織在煮透的高湯當中。從食材準備,到最後上桌,一盤繡球蹄筋,有時候要花上整天的時間。

大方人的熱烈,都在留在烤豆腐當中,四盤四碗這桌入選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美食,味道更像是川味和廣味的結合,有耿直的麻辣,有內斂的鮮香,有勾人的甜美。它是過去大方人美好生活的樣本。

涼粉火鍋 用想像去顛覆想像

提起大方,很多人自然地想到烤豆腐,這不過是立體的大方,極少被外界發現罷了。在吃的想像力上,天南地北的人們,往往會用暗黑菜品,來拓寬想像的邊界,極端的如大學校園裡的橘子燉肉、青椒炒月餅、李子燒大腸等。

但在大方,有道美食可能也會重構你的認知。涼粉涼麵米豆腐,蔥花蒜末折耳根,這些食材搭配,能做出碗色香味俱全的涼拌,在大方人看來可能都算不上是吃貨,因為他們要另闢蹊徑——用涼粉涼麵,煮個小火鍋。

王家涼粉店,在大方縣城的小水井附近,這條街道過去曾遍布粉麵店,如今不少居民追隨繁華而去,剩下的都是市井的樣子。王家涼粉店守在這條街上有十八年了,爽口滑嫩的涼粉,香辣提神的湯底,這道看似簡單的美食,總能讓人想起舊時的味道。

並非所有人的記憶,都是從前車馬郵件慢,因為吃貨的記憶永遠都是美食——光滑透亮的涼粉,金黃勁道的涼麵,綿軟清香的米豆腐,撒上姜蔥蒜,澆上特製的油辣椒,一口下去,酸辣中帶有絲甜意,像極了愛情。

大多數時候,涼粉涼麵米豆腐,留給我們的印象,都是夏日裡的清爽,但當你圍爐而坐,從熱氣騰騰的小鍋中,夾出涼粉涼麵米豆腐,那種季節交錯的穿越感,本身就令人意外。涼粉火鍋的精髓,還藏在酸菜裡,那種涼熱雜糅之後的共通,讓酸菜有了不可言喻的美感。

大方人以顛覆想像的智慧,重新定義了涼粉的吃法。

內容來源:ZAKER貴陽

原標題:《美食 |尋味畢節大方味道裡的故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尋味故事 · 孝義的味道 | 蒜蓉炒菜心
    談及味道,我們心中總有一道熟悉而又溫暖的味道,是關於家庭、親情和孝義的味道。
  • 《尋味東莞》多角度探索城市美食
    《尋味東莞》多角度探索城市美食  《尋味東莞》節目組不僅用多樣的記錄視角豐富了食物的內容,也努力去探索和挖掘這座城市的「精、氣、神」,屬於東莞這座城市的人口遷徙文化更是值得觀眾細細品味。白天過後的餐桌,到了夜晚依舊充滿活力,夜晚街邊大排檔焗花蛤的喧囂,凌晨之後小巷子裡深夜食堂一碗排骨飯的寂靜,同樣擁有東莞人心中的頂級風味。而在做法與味道都不變的本土美食之外,也有東莞年輕人將傳統的火麻仁茶進行改造,製成新式火麻仁茶,還有很多年輕人將千裡之外的美食帶到了東莞發揚光大,這些也為東莞餐桌上帶來了很多變化與創新。
  • 周口有故事:尋味周家口 記憶中的老城味道
    那麼,周口到底是座什麼樣的城市,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記者探尋過往的歷史煙雲,穿過周口的大街小巷,希冀用筆鋒描繪、還原一個生動鮮活的「周家口」。尋味周家口 一種味道即是一種人生河流是一座城市的幸運。除了在全國「開枝散葉」的胡辣湯,老周口人喜歡的還有牛肉燒餅等美食。好的燒餅外焦裡頭嫩、筋道牛肉新鮮有嚼勁,要說,周口人實在太愛牛肉,要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牛肉品牌。
  • 美食紀錄片螢屏接力,陳曉卿團隊開啟嶺南尋味
    《尋味東莞》試圖通過東莞的地道風味折射一方水土,管窺廣府美食文化,帶領觀眾探索風味流轉背後的歷史更迭與時空碰撞。解鎖「世界工廠」的美食地圖漁民在翻滾的海浪上張網捕撈,遠處是依稀可見的林立高樓。《尋味東莞》的定檔海報就將東莞的地理位置和飲食特色展露無疑。
  • 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昨晚你看了嗎?
    《尋味東莞》是一部為東莞量身打造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分為《得天獨厚》、《山水相逢》、《歡宴流轉》三集,每集50分鐘,分別從順應天時、依山傍海和遷徙交融三個角度展現東莞美食風貌。適時而食是從古至今人們順季應時的體現,人們在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中找尋一種平衡的生活方式;而山地、丘陵、水鄉、海洋等多樣的地貌為東莞美食帶來了更豐富的味道,山水相逢,碰撞出獨特的風味;近幾十年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人流交匯,也源源不斷地為東莞美食的流變注入活力。
  • 【每日食譜】畢節湯圓
    每天更新畢節商家打折優惠,搶購,開業,活動信息大家好!今天小編給美食朋友們說說畢節湯圓,畢節湯圓是貴州畢節地區的一道美味小吃,它有著自己獨特的味道,深受貴州各地的盆友的熱愛。小編喜歡上畢節湯圓是一個偶然的機會,那是2015年冬天我在小賣部賣湯圓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畢節湯圓的存在,比其它湯圓要大的多,小編抱試一試的態度吃了一次,味道各方便都可以,從此喜歡這道美食小吃。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畢節湯圓吧!
  • 《宅人食堂》尋味北京 胡同裡的美食才是這個城市的味兒
    昨晚21:00,深圳衛視原創治癒系美食紀錄片老恆和《宅人食堂3》播出了第二集-北京,「豆瓣女神」南笙帶著「宅人美食榜」,開始了深入北京胡同的尋味之旅。在縱橫交錯的北京胡同中,在古樹老牆之間,「宅人美食榜」也和觀眾一起,透過美食,來探討一個不一樣的北京、不一樣的胡同。
  • 遙控器|美食紀錄片螢屏接力,《尋味東莞》接檔《風味人間》
    記者獲悉繼《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後,陳曉卿團隊的又一部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即將於6月21日晚接檔而來,再次挑逗食客味蕾。《尋味東莞》試圖通過東莞的地道風味折射一方水土,管窺廣府美食文化,帶領觀眾探索風味流轉背後的歷史更迭與時空碰撞。
  • 尋味順德,愛上一座城,愛上它的味道
    這一次大口組從順德出發,一路感受美食的魅力,探尋歷久彌新的順德味道,每一秒都是期待,每一幀都是美味。 尋味順德的首映儀式是此行的重頭。該紀錄片是舌尖團隊的又一力作,由央視紀錄頻道和佛山電視臺共同打造。現場各路美食媒體記者簇擁,美食界重量級大咖們坐鎮,一同圍坐觀看了這部濃縮了30多位順德人美味人生的紀錄片的精彩片段,共同感受順德美食的前世與今生。
  • 大方豆製品、織金竹蓀等畢節農產品以後在貴陽這裡就能買
    大方豆製品、織金竹蓀等畢節農產品以後在貴陽這裡就能買 2020-06-09 0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獲豆瓣超高口碑
    《尋味東莞》聚集北漂一族與疍家人:最好吃的永遠都是人  地理物產形成的味覺基因早已深?9?2血液。無論身在何處,它都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飲食偏好和生活習慣。透過鏡頭,《尋味東莞》要尋找的不僅是被大眾忽略的東莞美食,更是人們難以割捨的飲食習慣和習慣之下的煙火故事,彰顯了東莞在「世界工廠」之外的別樣魅力。
  • 甬媽媽:尋味四季 找尋媽媽菜的味道!
    這些「味道」,要麼瞬息即逝,要麼隨心而定,在記憶中並無標準而言。而唯獨家的味道,媽媽菜的味道,卻好似特殊的記憶符號,在腦海中始終如一,並成為我們魂牽夢繞的味道。「把菜做出媽媽菜的味道,真好!」在唐山,喜歡美食的朋友都知道甬媽媽,這是一家主打寧波菜的地方菜連鎖餐廳。
  • 中國首部財經美食紀錄片《尋味.王家沙》今晚開播
    由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與老字號王家沙聯袂打造的中國首部財經美食紀錄片《尋味.王家沙》於近日殺青。8月29日,在南京西路王家沙總店二樓舉辦了隆重的新聞發布會。
  • 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第二集本周日播出
    《尋味東莞》是一部為東莞量身打造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分為《得天獨厚》《山水相逢》《歡宴流轉》三集,每集50分鐘,分別從順應天時、依山傍海和遷徙交融三個角度展現東莞美食風貌。 該紀錄片通過近20個人物故事,串聯展現了130多種食材和菜式,不僅呈現了大量傳統風味濃鬱、地方特色鮮明的東莞美食,更通過一系列鮮活的人物與故事,體現了東莞傳統與現代融合、本土與異域輝映的獨特人文氣質和城市基因,可以說是對東莞地道風味和人文風情的全方位展示。
  • 畢節地標產品 重構烏蒙山區
    眼下,威寧蘋果已成為當地的一張「名片」,其國字號的身份以及來自大山深處的味道受到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消費者的追捧。與其一同受到市場認可的,還有威寧「三白」、赫章核桃、織金竹蓀、納雍烏金豬……搭乘著現代化交通網絡的便利,畢節56件地理標誌產品正在持續不斷地將產業觸角延伸,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讓更多人感受到貴州味道。
  • 畢節雪花啤酒音樂節暨龍蝦美食狂歡節8月18日盛大開幕,送萬千福利!
    2017畢節雪花啤酒音樂節暨龍蝦美食狂歡節,8月18日盛大開幕,攜手成百上千的蝦兵蝦將空降畢節,屆時國內外網紅美食家親臨現場
  • 《尋味東莞》製片人李潔:像人類學家一樣追蹤城市美食
    已經播出兩季《風味原產地》系列、上周日剛剛大結局的《尋味東莞》,都出自她手。  中青報·中青網:為什麼選中東莞?  李潔:其實做《尋味東莞》前,最大的顧慮是,「東莞這地方還有吃的」?當時已經出了一部《尋味順德》,順德已經那麼好吃了,而且在烹飪上有傳統;對東莞,大家覺得是一個工業發達的城市,在美食上名不見經傳。
  • 尋味重慶|市井街巷裡讓人慾罷不能的盅盅面
    開欄語:有人說,生活在重慶,幸福指數是相當高的,因為重慶有吃不完的美食。在重慶這座美食之都,每天都有許多美食故事在身邊發生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你對重慶美食情有獨鍾,那麼「尋味重慶」將會滿足你對重慶美食的各種想像,在這裡,你能看美食裡所包含的地道的重慶文化;在這裡,為你展現一幅別具特色的重慶美食地圖
  • 【資訊】美食品鑑月啟動!「順德味道」香飄香港
    昨晚(6月15日),「順德美食品鑑月」啟動禮在香港灣仔瑞安中心鴻星海鮮酒家舉行,「順德味道」飄香整個宴會廳。現場,擺放在展示區的順德菜吸引了嘉賓、媒體圍觀拍照,大夥說,「順德菜色香味俱全,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順德區辦公室副主任李少玲、順德區旅遊局副局長歐偉中等領導嘉賓,以及香港餐飲業界代表、媒體等參加此次啟動禮。
  • 老畢節故事 | 畢節鐵匠街——馬兒與鐵匠的故事
    聊完這個話題,獲知在空閒時,馮明兄正在創作一部網絡小說叫《同創》,已發表在故事中國《故事會》上連載的網絡小說有《眼睛兮汪星人》等作品,為其構思與靈性感動之餘,他給我講了畢節鐵匠街,一個關於馬兒與鐵匠的故事,很有趣味也很感人,聽完他繪聲繪色的講述,觸動我的靈感,返回家裡,追記下他口述的歷史故事,現整理奉獻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