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晚,古琴音樂家李家安先生,於江寧圖書館為廣大書友普及古琴的知識。
李家安(筆名李嘉庵),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中國琴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古琴專業會員、江蘇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詩詞協會會員、南京曲學研究會理事、南京市民間藝術家協會理事、南京教育家協會民族音樂專家、金陵琴社及金陵崑曲社副社長。
古琴,在2003年被列為第二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1980年末,1981年初的時候,學古琴的人中,老師加學生不到20人,到現在學習古琴的機構,註冊的不註冊的,達到幾百個,這幾年的文化復甦,帶領古琴,這讀書必修之工具,越發火熱,李家安老師如是說。作為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希望把古琴這個孔廟宮廷雅樂必修樂器,推廣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能文化自信、修身理性。
文化自信,修身理性。琵琶有琵琶曲,二胡有二胡曲,屬於琵琶的曲為什麼不改編成二胡曲,每種樂器都有這麼多厲害的名家,不是不能,是不該。每種樂器都有自己的音色,於是每種樂器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譜子。而琴為百器之首,它獨特的音色,令人沉醉。
我們認識古琴,既可以讓我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產生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也可以洗滌自己的心靈。彈琴是對自己彈的,一絲絲的韻味,只能自己聽到,是最好的精神療養曲。
海上之人有好鷗鳥者,每旦之海上
從鷗鳥遊,鷗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其父曰:『吾聞鷗鳥皆從汝遊,
汝取來,吾玩之』
明日之海上
鷗鳥舞而不下也
古琴是這樣一個東西,最古老的古琴是用絲弦的,比鋼絲弦柔、低沉。而板的厚,讓聲音延長,於是多出了一種叫韻的東西。
詩有詩韻,文有文韻,同樣,琴有琴韻。而中國的文化裡,講究一種留白的空,就是這種韻。於是一唱三嘆,於是餘音繞梁,於是安靜寧和。而現在的快節奏的生活裡,人們追求快,張揚,響,就像琴音一樣,輕撫出一個音的時候,立即停住,又彈起下一個,聲音就碎了,本來的一句變成兩句,韻就沒了。
中國古代的時候,諸子百家談及自己思想的時候,不是用哲學理論,而是用寓言故事,不說結果,自己反省。用韻洗滌自己的心靈,於是道家說:修身理性,泛起天真。
鷗鷺忘機就是這樣一個故事,沒想抓鳥的時候,鷗停在船邊,隨手可以觸碰;可心一起想要抓的念頭,鷗不再來。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剩下的讓自己去體味。古琴,在彈起這首曲子的時候,像一個老者在諄諄教誨,講故事,用自己彈奏的曲子,自己醒覺。
藉嘆道之不行,與時不合
故忘世慮於形骸之外
託興於酗酒以樂終身之志
其趣也若是
豈真嗜於酒耶?有道存焉!
妙妙於其中,故不為俗子道
達者得之。
古琴用的技巧叫「點琴」,一個弦做空弦,一個音在響,其他音接著響。這可是最古老的混響啊。
古琴有12律,對應一年的12個月,古時候,琴律又叫自然律。《史記.律書》中說「所謂『律中』就是『音律的對應』,其徵驗的方法則是憑『吹灰』。」據說古人將十二根律管裡塞入葭莩的灰,只要到了某個月份,相對應的那一隻律管中的灰就會自動地飛揚出來,那時候發出的聲音,就是音準,這便是「吹灰候氣」、「夷則為七月之律」等詞彙的典故。
最早的古琴有五根弦,對應五行,對應宮商角徵羽 ,對應天地君(國家) 親師,隨後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紂時,為了增加將士的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
而琴上的每一個八度相對應的音正好八個,對應八卦。
這種種映照,似乎就寄託著文人的宇宙觀,與文人的情懷。而這種文人的態度也一點一滴的反應在了琴譜之上。
《酒狂》的由來是這樣的,當時朝政昏庸黑暗,士大夫阮籍深感與時不合。他為避免禍患,便隱居山林,彈琴吟詩,樂酒忘憂,引以為樂,做為《酒狂》。
看來,《酒狂》就是阮籍的人生觀的寫照吧,飲酒詩狂,映照天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
終身不復鼓琴
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古人太謙虛,謙虛的不自信了。在漢語裡,「樂」有五種讀音lè,yuè,yào,lào,古音luò,五聲八音緫(zǒng)名。象鼓鞞。木,虡(jù)。3500年前,古人就創造了樂,這樣一個蘊含和天道共鳴的事物。
《高山流水》在唐代的時候就被拆分成了《高山》和《流水》,《流水》講的是生命的狀態。春天冰雪融化匯成小溪最後匯成長江在三峽中達到鼎盛而後又在大海裡平靜。三峽開閘那一天,受邀去最豪華的三艘遊艇上,彈的就是這首《流水》。當時彈的時候,心裡只有一個想法:好好彈琴,好好做事,好好做人,好事會來的。大概這就是古琴的教化吧。
現在想要出名,用稀奇的方式吸引別人的注意,立刻就能達到目的,而中國文化告訴我的,是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物安安靜靜的去精深。
扎紮實實做事,帶著對傳統文化憧憬和新奇感,去學習,這就是文化的傳承。
《陽春》取萬物知春
和風淡蕩之意
《白雪》取凜然清潔
雪竹琳琅之音
《白雪》表達的是這樣的,冬日裡白雪茫茫,又有綠竹青翠,雪與竹相互應襯,一輪紅日照下,冰冷中帶著暖意,寂寥中帶著生氣。
這就是古調,古調簡,以虛為美,一唱三嘆,留下空白,這就是大道至簡。
從小在充滿文化氛圍的地方生活,古琴帶來的,是對於美好事物的想像,是對美的境界的品。
陽春白雪,和風淡蕩,雪竹琳琅,大道至簡,一唱三嘆。
琴是一種文化,洗滌心靈,寧靜安詳。鷗鷺忘機,酒狂,高山流水,陽春白雪,古琴曲的名字沒有小調,這就是文化底蘊。對於愛琴之人來說,琴能教化自己,在鷗鷺忘機中學會不起貪念;在酒狂裡學會文人的肆意情懷;高山流水中帶著對傳統文化憧憬和新奇感學習,踏實做事;又在陽春白雪裡一唱三嘆,讓心靈肆意流淌。
誰愛琴,我愛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