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琴派是中國古琴藝術的重要流派。源於江蘇揚州,其溯源悠久,風格獨特,為歷代琴家所重視。古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瑰寶。她以其歷史久遠,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人所珍視。
揚州古琴活動自唐、宋以來,流傳不絕,最盛於清代。清初以徐常遇和徐祺父子為代表的揚州琴家不僅操琴技藝精湛,還編輯了許多琴譜,流傳下來的有徐常遇的《澄鑑堂琴譜》,徐祺父子的《五知齋琴譜》,吳 灴的《自選堂琴譜》,秦維翰的《蕉庵琴譜》和僧空塵的《枯木禪琴譜》等。
藝術特點
廣陵派琴家一脈相承地保持了自身固有的特色,以清幽、恬雅、舒暢、灑脫作為琴曲的美學標準,注意內容和感情的表現,節奏跌宕多變,指法細膩靈活,操縵諧婉自如。
廣陵派既吸取了山派恬淡清雅的情味,又開蹊徑,盡情的抒寫樂曲的意趣,在著意發揮松活瀟灑的同時,在奔放豪爽中蘊含節制凝蓄,在活潑瀟灑中寓有恬靜幽逸的神韻,從而形成了恬逸灑脫的獨特風格。既存有北派的剛健之氣,又蘊和了南派的柔和之情。
派 名:廣陵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 人:徐常遇等
主要風格:跌宕、自由、悠遠。
代表人物:徐常遇、徐祜、徐祺、吳虹、秦維翰、釋空塵、孫紹陶、張子謙、劉少椿等
代表琴曲:《龍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瀟湘水雲》、《廣陵散》、《樵歌》、《墨子悲思》等
重要琴著:《澄鑑堂琴譜》(徐常遇)、《五知齋琴譜》(徐祺)、《自遠堂琴譜》(吳虹)、《蕉庵琴譜》(秦維翰)、《枯木禪琴譜》(釋空塵)等。
琴棋書畫,這是古代文人必備之藝,琴,更有伯牙子期遇知音的佳話。在現代繁華的都市中,更需要給自己內心一方靜土,可以讓自己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修身養性之法,亦是為了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國粹藝術得到更好的傳承,將定於2019年7月26日-28日在大連舉辦首期廣陵派琴學傳承研修班。
特惠:
兩人同行打9折!10月20日前交全款打八五折!
琴學提升班:廣陵派古琴藝術、精講《平沙落雁》:
大班:上課時間:11月16-18日
學習天數:3天
招收人數:20人(額滿為止,未能參加本次班的學員,可以參加下期班)
(教學光碟一張,課程結束後60天內寄送)
一對一班:
單獨報名,不佔用大課時間,曲目自選,可一人或兩人一起上課,兩人課時費總額不變,指導曲目需協商一致.
(贈教學光碟一張,課程結束後60天內寄送)
廣陵琴學傳承班:
入門班上課時間:11月22-26日
為滿足零基礎學員的需求,另開設廣陵琴學傳承班:
學習內容:系統學習廣陵派琴學理論與技法、心法
學員標準:零基礎學員
班次設置:此班分入門、初、中、高級三期班學完,每期5天,全天上課。
招收人數:每期班10人,額滿即開班。
註:每期班結業時都將為學員頒發廣陵琴學研修班結業證書。
報到及上課地點:遼寧省大連市(詳細地址開課前通知)
報名以交納報名費為準,報名截止後不予退還。
諮詢電話:18842856240劉老師
報名地址:西崗區365社會組織服務園210室
李家安先生藝術人生
不斷超越藝術人生
李家安(筆名李嘉庵),男,1957年生於古城西安。古琴廣陵派第十二代傳人、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古琴專業會員、江蘇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詩詞協會會員、南京曲學研究會理事、南京教育家協會民族音樂專家、金陵琴社及金陵崑曲社副社長、大連市國韻文化促進會特邀藝術顧問。
師承名家
師承梅曰強先生
李家安先生自幼受家學影響學習古典詩詞,十四歲拜名師學習中國花鳥畫,先後受過喻繼高、張正吟、趙良翰、徐純原等著名畫家指導。其彩墨山水畫重氣韻,講究水墨豐富的變化,線與面的對比。色彩調和、章法嚴謹,以詩為題。畫面中充分表達大自然蒼莽的氣勢與寧靜、祥和的生命本源。古琴藝術得自於廣陵派第十一代宗師梅曰強先生真傳,崑曲受益於北京已故崑曲泰鬥"紅豆館主" 之女愛新覺羅·毓綺先生。三十年來李家安翻譯、整理創作古琴曲二十於首,為一百餘首古詩詞譜曲,並為《論語》《中庸》《大學》《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等古文吟頌配曲。為挖掘和承傳古琴藝術和古代音樂文化藝術做出了突出貢獻。
藝術成就
李家安先生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逐漸形成了一套科學的古琴教學方法,即融理念、技法、修養三位一體,在教授古琴專業知識、表演技巧的同時,借鑑中華民族姊妹藝術如崑曲、詩詞、書畫等藝術門類,使學生更進一步開拓藝術視野,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領悟和把握古琴藝術所蘊含的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培養出了一批古琴藝術演奏人才,並在江蘇省藝術賽事及全國各項藝術賽事中多次獲得最高獎項。有的已在國外著名音樂院校創立了音樂學新學科。
研究複製失傳古樂器
李家安先生還致力於研究和還原失傳的中國古代樂器,比如周篪、楚篪、築、臥箜候、雅瑟等達十餘種。一九九三年他將具有七千多年歷史的中國古代陶製樂器 "壎"改進成功,並發展至一百多個品種,榮獲國家專利,得到了藝術界專家和社會的肯定,被新聞媒體譽為"中華第一壎"。
將傳承作為自己的使命從年輕人抓起
為弘揚和傳承民族文化,李家安先生先後在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審計大學、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以及金陵圖書館等舉辦中國古代音樂文化講座六百餘場。他參與了南京朝天宮大型朝拜天子禮儀展演,曾出任南京夫子廟孔子雅樂團、江蘇新天編鐘古樂團藝術總監等職。
足跡遍布全國
李家安先生在二十餘年的教學生涯中,帶著一把琴走遍大江南北,將古琴文化、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帶到他所到之處,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藝術的美好傳遞給遇見的有緣人。
用現代媒體傳播古琴文化
中央電視臺三頻道、中央電視臺國際部、鳳凰衛視亞洲臺、德國南德電視臺、法國國家電視臺、江蘇電視臺、南京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江蘇人民廣播電臺金陵之聲、南京廣播電臺音樂頻道,以及國家、省、市各級報刊、雜誌等曾多次向海內外報導過李家安先生的藝術人生。
報名須知:
1、報名截止日期:2019年10月31日
2、住宿:學員交通、住宿自理
3、樂器:所有學員報名成功後,如無特殊申請,樂器自備,主辦方提供琴桌。
4、 報名資料:報名學員認真填寫報名表,將報名表發送至xinsichuang2018@163.com.
5、 座位設置:根據報名繳費的先後順序安排學員學號和座位排序。
6、 上課紀律:上課時學員請勿拍照、錄音,現場有專人負責錄像。上課時手機調到靜音狀態,請大家相互尊重。
7、 安全事宜:請學員注意個人安全,保定好個人的財物,主辦方將對此不負相關責任,如發生意外情況,請走正常處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