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家李家安先生親授]廣陵琴學傳承班大連二期 招生進行中……

2021-02-12 大連市國韻文化促進會

     廣陵琴派是中國古琴藝術的重要流派。源於江蘇揚州,其溯源悠久,風格獨特,為歷代琴家所重視。古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瑰寶。她以其歷史久遠,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人所珍視。

       揚州古琴活動自唐、宋以來,流傳不絕,最盛於清代。清初以徐常遇和徐祺父子為代表的揚州琴家不僅操琴技藝精湛,還編輯了許多琴譜,流傳下來的有徐常遇的《澄鑑堂琴譜》,徐祺父子的《五知齋琴譜》,吳 灴的《自選堂琴譜》,秦維翰的《蕉庵琴譜》和僧空塵的《枯木禪琴譜》等。


藝術特點

廣陵派琴家一脈相承地保持了自身固有的特色,以清幽、恬雅、舒暢、灑脫作為琴曲的美學標準,注意內容和感情的表現,節奏跌宕多變,指法細膩靈活,操縵諧婉自如。

廣陵派既吸取了山派恬淡清雅的情味,又開蹊徑,盡情的抒寫樂曲的意趣,在著意發揮松活瀟灑的同時,在奔放豪爽中蘊含節制凝蓄,在活潑瀟灑中寓有恬靜幽逸的神韻,從而形成了恬逸灑脫的獨特風格。既存有北派的剛健之氣,又蘊和了南派的柔和之情。


派 名:廣陵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 人:徐常遇等

主要風格:跌宕、自由、悠遠。

代表人物:徐常遇、徐祜、徐祺、吳虹、秦維翰、釋空塵、孫紹陶、張子謙、劉少椿等

代表琴曲:《龍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瀟湘水雲》、《廣陵散》、《樵歌》、《墨子悲思》等

重要琴著:《澄鑑堂琴譜》(徐常遇)、《五知齋琴譜》(徐祺)、《自遠堂琴譜》(吳虹)、《蕉庵琴譜》(秦維翰)、《枯木禪琴譜》(釋空塵)等。

      琴棋書畫,這是古代文人必備之藝,琴,更有伯牙子期遇知音的佳話。在現代繁華的都市中,更需要給自己內心一方靜土,可以讓自己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修身養性之法,亦是為了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國粹藝術得到更好的傳承,將定於2019年7月26日-28日在大連舉辦首期廣陵派琴學傳承研修班。


特惠:

兩人同行打9折!10月20日前交全款打八五折!

琴學提升班:廣陵派古琴藝術、精講《平沙落雁》:

大班:上課時間:11月16-18日

學習天數:3天

招收人數:20人(額滿為止,未能參加本次班的學員,可以參加下期班)

(教學光碟一張,課程結束後60天內寄送)

一對一班:

單獨報名,不佔用大課時間,曲目自選,可一人或兩人一起上課,兩人課時費總額不變,指導曲目需協商一致.

(贈教學光碟一張,課程結束後60天內寄送)


廣陵琴學傳承班:

入門班上課時間:11月22-26日

為滿足零基礎學員的需求,另開設廣陵琴學傳承班:

學習內容:系統學習廣陵派琴學理論與技法、心法

學員標準:零基礎學員

班次設置:此班分入門、初、中、高級三期班學完,每期5天,全天上課。

招收人數:每期班10人,額滿即開班。

註:每期班結業時都將為學員頒發廣陵琴學研修班結業證書。

報到及上課地點:遼寧省大連市(詳細地址開課前通知)

報名以交納報名費為準,報名截止後不予退還。

諮詢電話:18842856240劉老師

報名地址:西崗區365社會組織服務園210室

李家安先生藝術人生


不斷超越藝術人生

      李家安(筆名李嘉庵),男,1957年生於古城西安。古琴廣陵派第十二代傳人、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古琴專業會員、江蘇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詩詞協會會員、南京曲學研究會理事、南京教育家協會民族音樂專家、金陵琴社及金陵崑曲社副社長、大連市國韻文化促進會特邀藝術顧問。

師承名家


師承梅曰強先生

      李家安先生自幼受家學影響學習古典詩詞,十四歲拜名師學習中國花鳥畫,先後受過喻繼高、張正吟、趙良翰、徐純原等著名畫家指導。其彩墨山水畫重氣韻,講究水墨豐富的變化,線與面的對比。色彩調和、章法嚴謹,以詩為題。畫面中充分表達大自然蒼莽的氣勢與寧靜、祥和的生命本源。古琴藝術得自於廣陵派第十一代宗師梅曰強先生真傳,崑曲受益於北京已故崑曲泰鬥"紅豆館主" 之女愛新覺羅·毓綺先生。三十年來李家安翻譯、整理創作古琴曲二十於首,為一百餘首古詩詞譜曲,並為《論語》《中庸》《大學》《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等古文吟頌配曲。為挖掘和承傳古琴藝術和古代音樂文化藝術做出了突出貢獻。

藝術成就

       李家安先生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逐漸形成了一套科學的古琴教學方法,即融理念、技法、修養三位一體,在教授古琴專業知識、表演技巧的同時,借鑑中華民族姊妹藝術如崑曲、詩詞、書畫等藝術門類,使學生更進一步開拓藝術視野,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領悟和把握古琴藝術所蘊含的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培養出了一批古琴藝術演奏人才,並在江蘇省藝術賽事及全國各項藝術賽事中多次獲得最高獎項。有的已在國外著名音樂院校創立了音樂學新學科。

研究複製失傳古樂器

李家安先生還致力於研究和還原失傳的中國古代樂器,比如周篪、楚篪、築、臥箜候、雅瑟等達十餘種。一九九三年他將具有七千多年歷史的中國古代陶製樂器 "壎"改進成功,並發展至一百多個品種,榮獲國家專利,得到了藝術界專家和社會的肯定,被新聞媒體譽為"中華第一壎"。

將傳承作為自己的使命從年輕人抓起

      為弘揚和傳承民族文化,李家安先生先後在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審計大學、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以及金陵圖書館等舉辦中國古代音樂文化講座六百餘場。他參與了南京朝天宮大型朝拜天子禮儀展演,曾出任南京夫子廟孔子雅樂團、江蘇新天編鐘古樂團藝術總監等職。


足跡遍布全國

       李家安先生在二十餘年的教學生涯中,帶著一把琴走遍大江南北,將古琴文化、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帶到他所到之處,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藝術的美好傳遞給遇見的有緣人。

用現代媒體傳播古琴文化

       中央電視臺三頻道、中央電視臺國際部、鳳凰衛視亞洲臺、德國南德電視臺、法國國家電視臺、江蘇電視臺、南京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江蘇人民廣播電臺金陵之聲、南京廣播電臺音樂頻道,以及國家、省、市各級報刊、雜誌等曾多次向海內外報導過李家安先生的藝術人生。


報名須知:

1、報名截止日期:2019年10月31日

2、住宿:學員交通、住宿自理

3、樂器:所有學員報名成功後,如無特殊申請,樂器自備,主辦方提供琴桌。

4、 報名資料:報名學員認真填寫報名表,將報名表發送至xinsichuang2018@163.com.

5、 座位設置:根據報名繳費的先後順序安排學員學號和座位排序。

6、 上課紀律:上課時學員請勿拍照、錄音,現場有專人負責錄像。上課時手機調到靜音狀態,請大家相互尊重。

7、 安全事宜:請學員注意個人安全,保定好個人的財物,主辦方將對此不負相關責任,如發生意外情況,請走正常處理程序。

相關焦點

  • 廣陵派琴家--李家安
    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中國琴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古琴專業會員、江蘇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詩詞協會會員、南京曲學研究會理事、南京市民間藝術家協會理事、南京教育家協會民族音樂專家、金陵琴社及金陵崑曲社副社長。李家安先生自幼受家學影響學習古典詩詞,十四歲拜名師學習中國花鳥畫,先後受過喻繼高、張正吟、趙良翰、徐純原等著名畫家指導。
  • 國學堂-梁冬對話李家安3:慧眼識琴
    繼續請李家安老師,李家安 古琴音樂家 中國古琴廣陵派第十二代傳人 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李家安老師說從丘處機的《青天歌》裡發現了這個:「三尺雲璈十二徽」。實際上他把這琴就比作一個人體,然後也是個宇宙體。
  • 本周六李家安老師聖博古琴講座開講啦!
    由徐州六工坊古琴與聖旨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李家安老師古琴文化講座《琴與道》將於1月11日徐州聖旨博物館報告廳舉行,歡迎廣大琴友參加
  • 查阜西:琴學小史
    清代時期,一方面追求技巧,一方面改變徽位和弦法,使琴家避談音律。加之西樂傳來,自卑感驅使琴家放棄操縵,古琴音樂幾乎絕響。查先生認為,隨著新時代的到來,諸多小型作品已由老琴人和新生力量合作,展現了推陳出新的良好開端。
  • 平陽琴社一周年琴會——和靜清遠
    報名電話18636937120     13653575210微信同手機號溫馨提示:為保證活動順利進行,請參加者著素衣,勿遲到,敬請諒解!君若想來,請先預定席位,重器之地,沒有邀請,您也無法空降。
  • 音樂會|古有華山論劍,今現海藝「鬥」琴!妙哉!
    同一琴派中的所謂共同特點,一般取決於地方色彩、師承淵源、本派所依據的傳譜、琴學觀點及基本演奏風格。自唐朝起,琴學流派就已見於著錄。如隋唐趙耶利所述:「吳聲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延,有國士之風。蜀聲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時之俊。」北宋時,亦有京師、兩浙、江西等流派,並有著錄評價說:「京師過於剛勁,江南失於輕浮,惟兩浙質而不野,文而不史。」
  • 【琴派、琴風、琴境】老桐
    虞山派繼初祖嚴天池《松弦館琴譜》之後,又有徐青山《溪山琴況》問世,集古來之大成,以二十四況總結琴學精奧,被推為琴學正宗。徐青山本人也名重當時,被譽為「今世之伯牙」。清代又形成了在近現代影響極大的廣陵琴派,以飄逸跌宕、綺麗纏綿之琴風為眾多習琴者所喜愛。《澄鑑堂》《五知齋》《蕉庵》等廣陵琴譜,流傳相當廣泛。
  • 全球華語金曲獎|熊雲韻《琴氣 • 廣陵散》榮獲 「年度最佳民樂專輯」 獎
    拿到獎盃後熊雲韻接受採訪表示:"感謝華語金曲獎,感謝紅音堂(國際)唱片公司林爍先生及其團隊!感謝騰訊視頻;感謝多年來喜愛我的聽眾朋友和琴友們!感謝家人的支持,深深感謝所有培養過我的各位恩師們和母校!感謝大家的厚愛,感謝組委會把這個獎項頒發給我,今後爭取多出好的作品,把愛與音樂分享給大家,為古琴音樂事業做更好的規劃,藝術人生,一路與大家愛相隨。"
  • 琴家唐健垣:於琴弦間追尋心靈的寧靜
    在中國古代文明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而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更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魏晉時期的嵇康給予古琴「眾器之中,琴德最優」的至高評價,並終在刑場上彈奏《廣陵散》作為生命的絕唱。  如今的都市,忙碌與浮躁幾乎無處不在。
  • 鐵匠音樂家的廣陵絕響
    他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提到:「但欲守陋巷,教養子孫,時時與親舊敘離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意畢矣」,這樣閒適的生活是嵇康一直所嚮往的。嵇康還特地作《琴賦》,對琴的製作、演奏等進行了全面描述,在他看來「眾器之中,琴德最優」。他創作的《長清》、《短清》、《長側》、《短側》,也即「嵇氏四弄」,與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為中國音樂史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 《廣陵散》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知道嗎?
    而嵇康,將刑東市,平靜如常,「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嵇康說:「袁孝尼曾想學這個曲子,我沒有教給他。《廣陵散》,從此絕矣!」嵇康,讓死亡變得悽美而絢麗。他生命的最後一刻,卻讓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
  • 古琴大家幾歲學琴?
    十三歲學彈古琴,後在長沙、姑蘇、上海等地從事琴學活動,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建議安排「今虞琴社」,曾編纂《存見古琴曲譜緝覽》,並擔任《琴曲集成》等巨作的主編。管平湖:12歲管平湖,1897年出生於北京,名平,字吉庵、仲康,號平湖,自稱門外漢,祖籍江蘇姑蘇吳縣。祖父為姑蘇商人,父親管念慈,號橫山樵客,字劬安,晚清聞名宮殿畫家。
  • 【琴曲示範】全本《廣陵散》
    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太學生三千人上書,請以為師,不許。
  • 松風吹解帶 山月照彈琴——石湖琴社2018招生簡章
    學古琴,也許你可以來石湖琴社感受一番……石湖琴社自2016年3月開館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雖偏居小區一寓,但兩年來,經師友們口口相傳,琴社得以穩步向前發展。目前在學學員近40名,均由琴社創辦人呂繼東先生以一對一師徒相授的模式進行教學。重基礎,重方法,根據學員不同情況,因材施教,使得不同年齡段的學員們均可順利入門。
  • 【用一顆清微淡遠的心傳遞古琴文化】2016市民音樂會—— 李鳳雲王建欣琴蕭壎音樂會!
    琴、蕭、壎帶您進入空靈精緻,清虛騷雅的意境。演出名稱:中國電信天翼客戶俱樂部之夜·2016市民音樂會——李鳳雲王建欣琴簫壎音樂會演出單位:李鳳雲、王建欣演出時間:2016年3月1日(周三)19:300演出票價:VIP/100元/80元/50元/30元套 票:100元(50元*3張)/75元(50元*2張)天津音樂學院教授,古琴演奏家、中國琴會副會長
  • 龔萬裡先生珍藏三琴百年琴史鉤沉
    池、沼間鐫刻長篇行書銘文:「寧遠楊時百先生官邸曾居舊京丞相胡同以彈琴自娛,彈至合拍時輒閉目醒神,倡定板別吟唱弦注音四法,著琴學叢書四十三卷,梓印行世。其子乾齋能傳其學,而青衣中有秦華侍從,自父得窺奧秘,亦能鼓之,且善斫,不亞雷氏之制。甲子夏,餘客燕都,秦華以此琴相贈。逮辛未秋,餘自扶桑歸國經遼藩而至北平,與楊時翁話舊知秦華已去世。握別南旋未歲幾,而時翁之訃告亦至。
  • 二手小提琴轉讓&大連夏雪老師招生
    北京提琴廠出品,星海牌,標號01  93年購買價格8000  北京琴廠早期的琴,星海的琴現在已經很難買到了,已經算老琴,很老得木料了,有很大的收藏價值,忍痛急售 一萬八 可商議 聯繫方式:18647288725  張型號:4/4購買價格:6800轉讓價格:6000手機號13918789145在自由的音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