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失敗的紙幣「實驗」

2021-01-18 史海漫談

如今的世界,金融最為發達的是歐、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這與其率先開啟資本主義時代,邁入近現代文明時期有關。但是,可能有些人並不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卻並不是發明於西方,而是公元10世紀的東方。

最早的紙幣「交子」誕生於中國的巴蜀地區。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蜀地較少受到唐後期與五代十國時期的戰亂波及,經濟相對獨立,得益於西鄰吐蕃、南鄰大理,蜀地的貿易相對繁榮。

而蜀地卻又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缺乏鑄造錢幣的銅料。北宋滅後蜀後,將原後蜀境內的銅錢等全部運抵京師,這就使得四川地區變成了徹底的鐵錢流通區域。鐵錢相對於銅錢最大的劣勢在於鐵的單位價值大大低於銅,這就造成鐵錢單位購買力低、相對沉重臃腫。馬端臨所著《文獻通考·錢幣考》中對此描述道:「小錢每十貫重六十五斤,折大錢一貫,重十二斤,街市買賣,至三、五貫文,即難以攜持」。類似描述鐵錢沉重、使用不便的文字在兩宋時期的史料中多見。

與吐蕃諸部、大理之間旺盛的茶、馬、鹽、布等貿易,加上四川作為北宋境內極絕無僅有的純鐵錢流通區域、地理環境相對封閉,使得「交子」得以出現在10世紀的四川。

「交子」的最初發行是純粹的民間行為,是由於鐵錢沉重、流通不便的客觀困難導致的民間自發行為。這實際上是一種作為一種私人票據,作為絲綢、金屬錢幣等貨幣的替代品。「交子」從一開始實際上就是仿照唐代的「飛錢」,實際上是一種民間使用的商業匯票。

等到宋真宗鹹平六年(公元1003年),張詠就任益州知州,對民間盛行的交子業務進行了整頓。第一,將交子的貨幣單位規定為「緡」,也就是每單位的交子代替千枚鐵錢行使流通職能;第二,規定交子的有效流通期限為3年,三年為一界,到期以舊換新;第三,交子集中統一發行,由官府授權當地十六家富戶聯合發行,淘汰那些財力不足的交子發行戶,確保交子的兌現能力。

這也是官方力量第一次介入交子發行業務。

但之後不久,由於聯合發行交子的十六家富戶財力衰弱,不足以全額兌付民間持有的交子,導致出現了訴訟。在這種情況下,朝廷開始出現將交子發行權力收歸國有的呼聲開始愈演愈烈。宋真宗大中祥符末年的益州轉運使薛田就曾奏請朝廷正式設立交子務,實現官營交子的發行業務,但並未被採用。等到宋仁宗繼位之後,薛田轉任益州知州,再次提出交子官營的建議。

宋仁宗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北宋朝廷正式批准了薛田等人奏請於益州設立交子務的建議。自此,私營交子徹底轉為官營交子。如同之前私營交子一樣,在官營交子的發行和流通中,制定了相關的法規制度,比如發行限額、準備金、定期界兌、限定流通區域等等。

至此,世界上第一種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交子」誕生,比西方國家要早六七百年。首界交子的發行限額為125.6340萬緡,發行準備金則為36萬緡鐵錢,這和3.6億文鐵錢,用於交子的對象,準備金率約為28%。每一界交子的流通時限為3年,第3年初開始發行新一界交子以舊換新,至第3年末舊一界交子停止使用。

從表面上看,交子的發行流通如果能夠嚴格遵守貨幣發行紀律,自然對於經濟有害無利。但是,我們應當明白的是,對於壟斷紙幣發行權力的政府而言,通過增發鈔票補貼財政是一種天然行為,無論人民如何警惕,都沒有辦法制止。一旦財政收支狀況惡化,開動印鈔機就成為必然的選項。

官交子發行十多年後,就第一次迎來了超發。公元1038年,李元昊稱帝,由此,宋、夏進入戰爭狀態。四川地區第一次額外發行了多達60萬緡的交子用於宋夏戰爭前線的陝西地區的貨幣流通,而這些額外發行的交子是沒有相應比例準備金作為支撐的,對於陝西地區的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宋仁宗慶曆年間,由於宋夏戰爭的龐大消耗,陝西地區成為了繼四川之後的第二個鐵錢流通區域。而後,在宋神宗時帶,宋夏戰爭又起,北宋朝廷正式決定在陝西推行紙幣(與宋仁宗年間四川支援陝西的模式不同),在陝西地區發行的紙幣卻並無準備金作為後盾,從一開始就嚴重影響了陝西當地的經濟秩序。

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為了應對愈演愈烈的財政危機,北宋朝廷第一次打破了三年一界、到期收兌的交子發行制度,在四川地區額外發行了了一界交子,卻並不按照慣例將舊一界交子回收。至此,四川地區第一次出現兩界交子並行的局面,紙幣發行量由此陡增一倍,政府無形中從四川民間榨取了大量財富。紙幣信用由此大跌,交子出現了折價抵現錢的情況。

隨著紙幣發行數量的增加,交子的流通區域多次擴展到蜀地之外的陝西等地區,又多次為了避免通脹擴散,收縮回四川地區。等到宋徽宗即位之後,交子的流通區域已經擴展到陝西京西北、淮南等廣大地區。

等到宋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之後,紙幣發行量的失控已經是無法避免。北宋朝廷開始頻繁超限額發行交子,定期足額收兌舊幣的制度也形同虛設。

等到宋哲宗之弟宋徽宗即位之後,重啟與西夏的戰端。不同的是,這一次宋夏戰爭之中,北宋卻是佔盡優勢。為以資軍用,宋徽宗再一次把主意打到了交子上。交子的實際發行量達到每一界交子限額的20倍以上,每一界交子流通終結、以舊換新時,往往是以四換一的比例,貶值75%。每一界新交子在流通過程中都無法足額兌換現錢,故而造成了長期的貶值預期。

宋徽宗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宋夏戰後不久,宋徽宗下詔改交子務為錢引務,其目的自然是為了提高紙幣的信用。但是,更換名字實際上無濟於事,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貨幣發行紀律,才能保證紙幣不會出現大幅貶值的情況。交子改錢引後,貶值仍然在繼續。直到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張商英代替蔡京為相,同時宋徽宗詔令恢復紙幣發行限額。而後,經過長期的整頓,直到十年之後的宣和年間,民間對錢引的信心才得以恢復。

宋徽宗在位的二十餘年,宋夏戰爭、方臘起義、宋金聯合滅遼等等頻繁的戰爭,由於軍費浩大,為應付龐大的財政開支,大規模濫發紙鈔,致使交子流通制度走向徹底衰亡。

而伴隨著官營交子制度一起走向衰亡的,則是已經積重難返的北宋王朝。

相關焦點

  • 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下面就通過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來和大家一起探討紙幣是怎樣產生的。一、紙幣原理的最初運用早在北宋正式使用紙幣交子之前,我國就已經有過幾次使用紙幣的嘗試了。譬如西漢武帝時期的「白鹿皮幣」(以下簡稱「皮幣」)和唐憲宗時期的「飛錢」,可以說某種程度上已經具有了紙幣的性質,甚至有人因此認為它們已經是紙幣了。
  • 為何宋代之後,大家對「北宋無將,南宋無相」的看法根深蒂固?
    宋朝時期,經濟繁榮,出現了紙幣「交子」代替傳統銅幣、金銀等。可以說經濟的繁榮有目共睹。不過無論北宋,還是南宋一直被外敵環伺,兩宋都以「弱宋」聞名於後世。對於「北宋無將,南宋無相」也成為兩宋時局的代名詞。似乎對於北宋缺乏善戰的將領,南宋沒有傑出的宰相,在人們心中已經生根發芽,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
  • 回望北宋豐華,在仁宗時代
    一部以北宋為朝代背景的《清平樂》,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仁宗時代經濟繁榮、名士輩出的盛世,國有城兮,城四方,城有君兮,仁以長。
  • 中國最早的紙幣曾經笑傲天下,怎麼最後崩得那麼慘
    史料曾有過這樣的記載,說是北宋時期,某位商人想要在市場上買一匹布,折算下來,這匹布需要花費鐵錢2萬文;這兩萬文鐵錢您知道有多重麼?整整250公斤!好傢夥,就為了買一匹布,付一次帳,這商人就得拿馬車來拉錢,這買的東西要是再多點,馬都得累死了!在這個背景下,北宋時期的商人就想了個轍,發明出了名叫「交子」的紙幣。
  • 古代紙幣興亡史,白銀不是一直都是錢,它只是一種特殊商品
    在北宋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就發明了最早的紙幣——交子。交子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四川地區錢荒造成的交易困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扮演了重要角色。隨後在南宋、金朝、元朝、明朝都發行了相應的官方紙幣,卻也都沒逃出濫發紙幣造成紙幣貶值的命運。隨著元明時期海外貿易發展,白銀的大量流入,錢荒問題得到解決。
  • 紙幣和白銀是怎麼影響帝國命運的—帝國貨幣史
    ⑥可見當時交子鋪和交子流通的興旺景象,後世豔稱的北宋紙幣的種種防偽制度和流通製造,並非帝國官吏發明,而來源於普通的商人富民。當然,這種情況不久就遭到了官府的注意,帝國官吏們要主動來 「為人民服務」了。因為真實情況是,四川民眾為了解決貨幣短缺的現實問題,作為應對手段,才創造了紙幣;如果宋代官僚沒有在徵服後蜀後大量汲取四川民眾的銅錢和財富,他們是不是還會多此一舉地發明紙幣,都是一個問題。北宋交子的流通情況則顯示,雖然官方強力推動交子在四川以外的地域通行,但在各地都受到阻礙,除了缺乏銅錢的四川地區,北宋紙幣從沒有在任何地方獲得類似的接受度。
  • 北宋錢幣有哪些材質?怎樣辨別?
    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據考古研究發現,宋代錢幣種類繁多,北宋的錢幣主要有以下四種:銅錢為主,另有白銀,鐵錢以及改變歷史的紙幣「交子」。
  • 交子背後的「錢荒」,北宋後期的經濟危機有多嚴重?
    當然,如果我們回溯歷史,也不能不提我國北宋時期出現的「交子」。普遍認為,交子是我國最早的紙幣,甚至有人說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交子是宋朝商品經濟繁榮的產物,可以說是宋代經濟發展的一個標誌符號。歷史的有趣之處在於,一件事物你從不同角度去看,方寸之間就會給你完全不同的呈現。我們透過「交子」,觸及深處,總能發現背後隱藏的危機。
  • 北宋四川:做買賣要用牛車拉貨幣,是退步是進步?看民間銀行誕生
    假如真能穿越,不少讀書人都會選擇北宋,雖然不夠強大,但是文藝氣息極濃的北宋,不僅能讓文人過上嚮往的美好生活,更讓普通老百姓富得滋潤,活得愜意。 北宋的富庶不是口頭上說的,有數據為證。它的GDP在當時世界上的佔有量高達60%以上,每年國家稅收貨幣數是盛唐時的4.5倍。
  • 武功絕學火雲掌驚現科技館科學小實驗課堂
    小小實驗大奧秘,每個周末來相見! 武功絕學火雲掌重現江湖?!想做到和青青姐姐一樣玩弄火於手掌之間嗎?
  • 新版5元紙幣明日發行!有人3年沒用過紙幣了,紙幣還要保留嗎?
    不過,這一消息發布後,引發網友熱議的並不是新版5元紙幣,而是大家紛紛感嘆自己已經好久沒用過現金了,甚至有的網友留言講述說,自己曾經把收到的新版人民幣誤認為是假幣。 也有網友提出不少問題,比如:為什麼這次只發行5元的紙幣,其他面值的人民幣去哪兒了呢?還有,既然大家都不用紙幣了,那麼紙幣是否還有必要繼續保留呢?
  • 日本紙幣在2024年迎來三位新人物!(上)
    5000日元紙幣將採用教育家津田梅子的頭像。紙幣是一個國家的名片,也是一個接觸一個新國家最直觀最形象的東西。所以紙幣的印刷往往象徵的這個國家的形象。在全世界各個國家所流通的紙幣基本上都是大人物頭像。不是國家的政治領袖就是開國元勳,都是政治家的天下。
  • 紙幣收藏:兩美元面值的紙幣有收藏價值?
    兩美元現在對於我們來說,其實價值並不大,畢竟在咱們國家不能花,還得到銀行兌換成人民幣才能花出去,當然一些人會收藏這樣的紙幣,不過這種人還是非常少的,畢竟大家玩外國紙幣的還是少,所以這種紙幣的價值其實並不太大,目前早期的美元紙幣價值也不是很大,我個人覺著美元是沒有什麼收藏價值的,當然說美元紙幣有價值的也是一些喜歡收藏外幣的
  • 北宋仁宗朝的繁榮,得益於他老爹的一個妥協條約——檀淵之盟
    大力推廣「佔城稻」,使其到達江浙和淮河流域,貨幣領域裡,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兩宋時期的海外貿易十分發達,「海上絲綢之路」興起。仁宗朝,科技文化也是星輝燦爛,一大批文人學士匯集在仁宗朝,範仲淹、蘇軾、歐陽修、韓琦、富弼、柳永……文風各有不同,卻各自驚艷后世。各種發明創造也嶄露頭角。
  • 回收紙幣價格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歷時71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截止到2020年,已發行五套人民幣,形成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 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於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紙幣和5角、1元硬幣除外)。
  • 一場失敗的英文原著閱讀實驗
    今天說說自己做的一場失敗的英文原著閱讀實驗。我想利用公益圖書館(由我發起的一公益項目,旨在推進英文原著閱讀,目前有圖書近300冊,均有網友捐助)的圖書開展一個英文原著閱讀的活動。於是,請高一年級部開了一個英語閱讀社的社團活動。恰好有十幾個學生原來報名參加的社團解散,就轉到英語閱讀社來參加這個英文原著閱讀的社團活動。
  • 富裕的北宋為何最終窮途潦倒?
    穿越是一個許多人都津津樂道的話題,而許多人的穿越首選,莫過於北宋時期的東京汴梁。東京夢華錄和清明上河圖裡描繪的繁華與熱鬧,唐代的長安尚且不及,畢竟人家宋朝可沒有宵禁這回事。根據統計,北宋全盛時期的GDP佔世界總量近一半,超過當時整個歐洲的總和。
  • 樹碑立傳全球徵文,還要創立節日,這張紙幣到底有何魔力?
    交子誕生於北宋,是世界上首次用紙幣取代金融貨幣作為支付工具。周衛榮表示,探討交子有著深刻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第一,由貨幣產生的信用和金融,必須為實體經濟服務;第二,金融的特性,要求每一個金融活動的參加者都必須守信用;第三,信用不僅基於道德,更基於規則,基於法律。圖片由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提供
  • 一張紙幣能頂一輛車,老版十元紙幣,為啥能價值幾十萬
    存世量少的紙幣,其市場價格都是很高的,我國發行的人民幣價值萬元以上一張的,大部分都是屬於第一套人民幣,但是在第二套人民幣中,有一張紙幣市場價格可以和第一套人民幣中的一些紙幣相比,這張紙幣的市場價格高達十六七萬元一張,其價格可以頂上一輛汽車的價格了,大家不要看這張紙幣的市場價格非常高
  • 新版5元紙幣,來了!
    與現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元紙幣相比,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元紙幣的防偽技術和印製質量在多個方面進行了提升。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元紙幣與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0元、20元、10元、1元紙幣和2015年版100元紙幣的防偽技術及其布局形成系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