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觀察者網史雨軒】
近來香港暴力活動不斷加劇,給香港經濟、社會運轉帶來極大幹擾。香港國際機場此前連續兩日發生非法集會,運作幾乎癱瘓。
《紐約郵報》(NYpost)8月14日報導,美國國務院13日更新赴港旅遊建議,稱由於「示威」,遊客前往香港要「更加謹慎」。
美方更新建議後,日本也將赴港警戒提高至1級,即「注意安全」。
然而香港暴力背後,總能看到美國幹擾中國內政的身影。美國務院首次定二級警戒時,就有香港網友質疑,騷亂出自美國「怎麼好意思升級」?
香港國際機場(圖源:東方IC)
香港三個旅遊業工會12日發布從業者問卷調查顯示,近兩個月來,受訪者平均收入跌幅接近八成,逾一成受訪者收入為零。
受訪者普遍表示,自6月以來,接待的旅遊團數量同比去年,平均下跌超過70%,收入平均下跌約75%,90%受訪者擔憂未來一年旅遊業走勢。
13日,美國國務院更新了香港旅遊諮詢,將警戒級別提高到2級,敦促遊客「警惕香港持續騷亂」。
美國國務院在新聞稿中表示,「2019年6月以來,香港多個地區發生了多起規模不一的政治示威活動,其中包括香港國際機場。」
新聞稿指出,「大多數衝突都是和平的,但某些演變為暴力衝突,警方採取了多種管制措施」,「抗議示威蔓延到某些警方不允許遊行或集會的社區,示威還可能在無通知情況下發生。」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日本外務省14日跟進美國,發布了赴港遊一級危險提醒,自香港1997年回歸以來屬首次。
日本外務省表示,「舉行遊擊式的抗議活動等,形勢可能有變化,還可見抗議者與警方衝突趨於升級」。
日本的危險提醒分為四級,數字越高越危險。一級是建議注意安全,二級是建議謹慎前往,三級是建議暫勿前往,四級是建議撤離。
美國國務院相關網頁(圖源:Travel.State.GOV)
美國國務院領事事務局(BCA)8月7日宣布,將香港旅遊警戒至第二級別,理由是發生了「內部騷亂」(civil unrest)。
對此,香港網友質疑,騷亂正是美國的作品,「怎麼好意思升級旅遊警示?」
此外還有網民懷疑,美國發布旅遊警示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
(圖源:臉書)
香港近來暴力活動不斷升級的背後,總能看見美國助紂為虐、試圖幹涉中國內政的黑影。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曾明確表示「香港問題應由中國自己處理」,但佩洛西、盧比奧等國會議員頻頻無視暴力、施壓港警。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質問,對在最近香港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中,美國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華春瑩表示,「我們奉勸美方儘早收手,停止玩火中取慄的危險遊戲」,稱美國欠世界一個交代。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