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金秋,組閣僅兩個多月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帶著一眾日本高官成員,應邀訪問中國。
那一年,他作為日方代表,與中國政府正式籤訂《中日聯合聲明》,宣告中日邦交正常化。
一度走到冰點的中日關係,終於面臨緩和。
但田中角榮,這位對中日關係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首相,回日本後沒多久,就下臺了,罪名是收受一家美國公司的賄賂。
負責調查田中角榮的,是權力滔天的日本特別搜查部(號稱從首相到平民,無限制進行調查取證),簡稱特搜部。
除了田中角榮,栽在特搜部手裡的,還有小澤一郎、竹下登……這些都是曾經登上國家權力巔峰的日本政客。
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想和周邊國家搞好關係。
因此,有人將特搜部稱作美國伸入東亞的「攪屎棍」,只要「攪屎棍」一天不除,日本就別想和周邊國家搞好關係。
事實真是這樣?
01
美國一手扶植起來的日本「西廠」
特搜部的權力到底有多大?
日本政界曾有句調侃的話:「8樓只要跺一跺腳,整個永田町都要發抖」,這個8樓就是指國會議員會館8樓,特搜部曾經的辦公地。
如果說非要找個中國機構來對標日本特搜部的話,非明朝著名的「西廠」莫屬,而永田町這個權力中心,就好比當時的紫禁城。
明朝中期,內閣大臣權傾朝野,官場腐敗,貪汙成風。
成化帝朱見深被逼得不行,就設立一個由太監統領的特務機構——西廠,來監督百官,維護統治。
▲《龍門飛甲》關於西廠的描述
特搜部的功能和西廠幾近相同,監督範圍上至日本首相,下至普通百姓,權力之大,不言而喻。
這樣一個日本司法體系中的核心機構,卻是被一個美國人攢起來的。
他就是前美軍駐日盟軍最高司令,五星上將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
這位徵服了日本天皇,用棍棒和蜜糖控制著戰後日本民眾的美國上將,離開日本時,不僅留下了數百萬擁護他的日本百姓,還留下了西方的政治制度。
特搜部就是麥克阿瑟留給日本人的「禮物」之一,那時它還叫做「隱匿退藏物資事件搜查部」。
二戰結束後,戰敗的日本軍隊還偷偷藏匿了大批物資,為可能情況下的「東山再起」做好準備。
而日本當時的話事人其實是勝者那一方的麥克阿瑟,在收到相關情報後,他決定果斷採取行動。
為了搜查出這些藏匿物資,麥克阿瑟專門成立了一個特別行動隊——「隱匿退藏物資事件搜查部」,裡面成員大多是在原美國領事館和盟軍司令部工作的日本人。
這些日本人經過了美英資本主義的考驗,比美國人更加熟悉日本。最終不負眾望,為美軍查獲了不少日軍藏匿的物資,立下了赫赫功勞。
1951年的韓戰中,麥克阿瑟被派去指揮前線,在遭遇挫折後,一度妄言要往中國東北投放原子彈,甚至屢次違反軍令。
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一怒之下,撤了麥克阿瑟的職務,並將他召回了美國。
即便如此,麥克阿瑟離開日本的那天,依然有數百萬日本民眾走上街頭為他送行。
麥克阿瑟離開後,「隱退藏事件搜查部」改名為「日本特搜部」,變成日本司法體系下的一個機構,隸屬檢察廳,類似於中國香港的廉政公署,專門處理重大偷稅漏稅、經濟賄賂、日本官員貪汙瀆職等案件,令百官聞風喪膽,並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據《讀賣新聞》調查,日本青少年的偶像排在前三的,除了美國牛仔和未來世界的英雄,剩下的那一個就是日本特搜部的檢察官。
在年輕人眼裡,他們就像是懲惡揚善,專門與政界黑勢力鬥智鬥勇的英雄。
畢竟,日本特搜部的戰績太過輝煌。
02
槍下「亡魂」
日本民間有個說法,「沒有當過首相,都不好意思說曾被日本特搜部請去喝茶。」
這是個玩笑話,但卻側面反應了特搜部辦的案子到底有多大。
而有關日本特搜部是美國控制日本的爪牙等相關言論,也從上世紀就開始廣為流傳。
雖然有明顯的誇大成分,但卻不是毫不根據。
田中角榮,是日本特搜部拉下馬的第一位親華首相,他也是讓中日關係跨入新時代的關鍵人物之一。他甚至在訪華期間的晚宴上針對侵華戰爭向中國道歉。
事實上,除了促進中日邦交正常化,田中角榮還同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籤署聯合聲明,雙方就締結日蘇和約進行談判問題達成了相關協議。
在執掌首相之位前,田中發表的「日本雖是戰敗國,但美國不能干涉日本內政」的著名演講,更是實打實地戳到了美國的痛點。
然後他就因為特搜部的調查而下臺了。
田中的罪名是收受一家美國航空航天製造商洛克希德公司的賄賂,也就是如今著名的軍火大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前身。
這家公司不少人應該都聽說過,在今年美國批准向臺兜售的「愛國者3型飛彈」的事件中,洛克希德馬丁作為軍售主要承包商,受到了中國的制裁。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洛克希德公司行賄案曝光的時機耐人尋味,恰好就處於日本在日美外交爭鬥上首次居於主動的轉折點。
而這樁震驚日本國民的「洛克希德事件」,也因此成為了日本戰後四大醜聞之一。
但田中角榮的下臺僅僅撕開了「田中派」的一角。
包括我們所熟知的鳩山由紀夫、小澤一郎等知名政客,他們在政治生涯早期,都是「田中派」的成員。
後來登上首相之位的竹下登也是,1972年,他曾公開支持田中角榮競選日本第一大黨自民黨黨首。
1987年,竹下登執掌日本首相寶座,他的執政理念和老大哥田中幾乎一脈相承。
他多次強調,要將發展中日關係和美日關係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促進中日友好往來。
▲前日本首相竹下登
好景不長,1989年竹下登就因為收受日本房地產公司「裡庫路特公司」未上市子公司股份,被迫下臺。
像「洛克希德事件」一樣,「裡庫路特事件」也順理成章地位列日本四大醜聞之一。
這幾個人都經由日本特搜部調查出來的。
有些人可能會說,都是上世紀的事情了,那時候美國嚴重的鉗制了日本國內的政治,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日本已經實現了獨立自主。
真是這樣嗎?
在日本政界有一段至今仍然廣為流傳的「佳話」:在總體和平的國際大環境下,日本在2006到2012年這七年間換了七個首相,也算是一樁奇聞了。
如果簡單地歸結下那一段歷史:
06年安倍晉三當首相,同年訪華,07年下臺。
07年福田康夫當首相,同年訪華,08年下臺。
08年麻生太郎當首相,09年訪華,當年下臺。
2010年鳩山由紀夫計劃訪華,還沒成行就被搞下臺。
緊接著菅直人上臺,還沒來得及訪華,又下臺了。
安倍晉三一直到2018年才再次訪華,中間時隔7年。
而彼時的安倍,已經坐穩了位置。
那些被淘汰的首相中,鳩山由紀夫值得一提,他是日本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為日軍侵華歷史而道歉的日本首相。
2015年8月,鳩山由紀夫在參觀了韓國首爾「西大門刑務所」,這所見證了日軍侵韓歷史的博物館時,下跪禱告。
▲鳩山由紀夫之跪
這一幕與當年西德總理勃蘭特向猶太人紀念碑下跪極為相似,有人說這是一場「政治作秀」,但是就衝他能把一場秀作得如此逼真,我也要給他點個讚。
可惜,這位首相上臺不久後就被曝出「政治獻金」醜聞。
一位日本友人曾說,稍有外交常識的人都知道,日本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親華派」,有的只是這些願意為日中關係做些善舉的理性政治家。
02
中國、日本、韓國
另一個檢察機關權力如此之大的亞洲國家是韓國,比日本更慘。
相比日本首相動不動被調查逮捕的結局,韓國總統有過而無不及,一度被宣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崗位,甚至有「青瓦臺魔咒」一說。
有人疑惑,同屬於中華文化圈的中日韓三國之間,為什麼總是談不攏。
事實上,中日韓三國不是沒有想過合作,但總是會遭到一股神秘力量的阻擾。
以中日韓自貿區為例,作為世界第二、第三、第十一大經濟體,中日韓三國GDP佔全球20%以上,佔亞洲70%以上。
自貿區一旦建成,對中日韓以及東亞地區,乃至對全球經濟貿易發展和產業布局都將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對中日韓三國都有著巨大的好處。
▲中日韓自貿區已經過十數輪談判
拖了十幾年都沒談成,何時是個頭
結果呢?
2012年,中日兩國剛籤署了貨幣互換協議,同年9月份,日本內閣突然通過釣魚島「購島」協議,兩國關係降至冰點,甚至引發民眾遊行抗議,自貿談判中止。
同一時段,兩位曾倡導中日自貿區、支持中日經貿發展的高官,不到半個月時間裡相繼離奇暴斃。
▲截圖來自觀察者網
之後幾年又發生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韓國部署薩德事件,讓中日韓三國之間的關係趨於破裂。
2019年,中日韓成都峰會這邊剛圓滿落幕,日本特搜部突然以「從中企受賄」嫌疑,逮捕現任眾議員秋元司。
秋元司在接受NHK採訪時表示:「我從未受過企業方面的拜託,也從沒有收過錢。」
▲秋元司
這一切都是巧合嗎?
也正是因為在東亞局勢穩定上,日本特搜部始終帶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色彩,讓大家不免產生聯想。
但如果簡單地將日本特搜部歸結成美國控制日本的手段,也過於偏頗。
事實上,特搜部也抓過一些仇華的日本政客,比如田母神俊雄,曾聲稱「日本首相應通過參拜靖國神社向海內外展示守護國家的強烈意志」。
至於一些人提出的,所有進入日本特搜部的檢察官都在美國CIA進修過,直接隸屬美國,由美國獨立指導,就更加玄幻了。
日本政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國影響,無論從當年的日美兩國歷史,還是如今的日美同盟,以及美國駐日軍事基地來看,這都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美軍駐日基地
作為日本政治體系中的一環,特搜部受到兩國政治關係影響也是理所當然。但與其說日本特搜部是美國的陰謀,倒不如說更像是一個陽謀。
深諳政界潛規則的《讀賣新聞》社長渡邊恆雄曾在回憶錄中披露:
沒錢不政治,和韓國何其相似。
可問題是,只要政客們一旦踏入權錢交易的陷阱,就必須擔負事跡敗露的風險。
日本特搜部這樣的日本檢察機關,就像懸在日本官場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只不過這把劍所貫徹的卻不全是所謂的正義。
從表面看,日本特搜部在某種程度上,是橫在東亞一體化面前的一道障礙。
但中日韓關係要想更進一步,本質上還得邁過美國這座大山。
參考資料:
1.《日本特搜部讓貪官發抖》,環球人物,薩蘇
2.《我所知道的日本特搜部》,時政現場,魏語
3.《被美國無死角深度控制的日本 》
4.《選誰都治不好日本政壇亂象》,環球時報,趙衍龍
緩緩說(huanhuanshuo520):一個有趣有用又有溫度的公眾號,這裡會有不正經的胡扯,會有無趣的深刻,也會有熱氣騰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