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作詞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引發的兩極分化評論,事實上幫阿里音樂實現了為即將推出的新娛樂平臺——阿里星球來進行造勢。目前,天天動聽名稱已改為「阿里星球」。
近日,筆者收到了阿里星球的內測邀請。在試用之餘,筆者先就其「自媒體內測邀請函」中的模式設定做一番拆解,供各位參考。
|這可能是娛樂行業史上最複雜的商業模式
阿里音樂官方用這張圖來定義阿里星球——
在這張包含藝人、用戶和商家的關係圖中,囊括了粉絲經濟,演藝活動,粉絲互動,商演代言,衍生品等娛樂產業環節。
對於這個宋柯口中「獨一無二」的史上最複雜商業模式,筆者有兩個感覺:
1.深度涉足音樂的巨頭在面對轉型中的音樂產業,通常沿用各自賴以起家的商業思維套路來應對。海洋音樂沿用傳統的「線下+資本」路徑、QQ音樂則沿用大IP戰略,阿里星球雖然號稱「史無前例」,但這種試圖無死角覆蓋娛樂業背後,仍有「萬能淘寶」的電商影子。
2.「阿里系」的社交功能再度豐富。主打泛娛樂的阿里星球也是個有潛力的「興趣社交」工具,它不僅提供粉絲互動,還為Twitter、Instagram、微博等提供接口,意在為其導流。社交為媒體提供生存土壤,這才是娛樂自媒體在阿里星球上存在的理由。
|阿里星球眼中的娛樂媒體:徹底渠道化
在上述「藝人-商戶-用戶」的三角商業關係中,並沒有樂評人/娛樂媒體等角色設定——這並不是阿里星球有意忽略,而是專為這些媒體人開起了小灶。
接著來看這張圖:
以粉絲+交易的「名利場」模式,吸引來自微信娛樂大號與主題粉絲貼吧的自媒體大號、粉絲。這是阿里星球對「娛樂媒體號」的預設,它與那些主打「娛樂八卦」和「泛娛樂產業評論」的微信公眾號定位並無二致。
儘管阿里星球未將娛樂自媒體納入其「商業三角」,但它在邀請函中用大篇幅講解娛樂媒體入駐的好處。阿里星球這次真把娛樂媒體人當成了座上賓,但這會是「上座賓」嗎?
我們再來看這張圖:
阿里星球為娛樂媒體人設定的「入駐-發聲-互動」的發展路徑,也與微信自媒體公眾號類似(但內測版的阿里星球中,用戶在選擇了「自媒體人」和「樂評人」的標籤獲得身份通過之後,後臺並沒有發布原創內容的功能,遑論互動或收益)。任何人進駐這個「交易平臺」都需要有相應「收益」,這將成為娛樂媒體人後期持續產生優質內容的動力。考慮到了這一點,阿里星球針對「收益」模式作了如下設計——
若論自媒體人的收入模式,微信是個範例。微信自媒體的收入模式:微信導流(打賞、廣點通)、植入(俗稱「軟文」)、企業年單、線下活動、創投(FA與基金)、接受投融資或被收購。大部分自媒體停留在前三個階段。
再來看阿里星球的收益模式,看得到現金的只有商家對自媒體的「廣告採買」與「欄目冠名」,未見類似微信打賞功能的承諾——阿里星球的變現承諾依然只是簡單粗暴的廣告。
從「內容」到「粉絲」資訊的設定,阿里星球與微信/今日頭條的思路一致,而從「粉絲」到「圈子」的互動,思路與貼吧一致。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圈子」是娛樂媒體人的粉絲圈子(而非藝人粉絲圈子),我們不妨將之理解為自媒體人的主題貼吧+朋友圈。
官方在演示Demo中特別提示了其「平臺認證標識」和「原創保護功能」,不過並未詳述原創保護功能的原理,其做法可能依然參考微信或今日頭條。
|這張圖體現了阿里星球對媒體本質的理解:媒體即渠道
阿里能給娛樂自媒體的,不僅僅是一個發稿渠道,還能打破以往大部分微信娛樂公眾號利用「二手信息」加工、提煉和寫文章的現狀。但阿里星球能在多大程度上來打破娛樂圈裡信息不對稱的現狀,還有待正式發布之後再觀察。
|總結:阿里星球給娛樂媒體人的選擇題
在簡單拆解完自媒體內測邀請函後,我們談談對阿里星球的總體看法:
①既想做「綜合平臺」,又不舍「垂直媒體」。這個號稱「中國最大的泛娛樂交易平臺」,商業模式集合了阿里巴巴(B2B)、阿里媽媽(導流)、淘寶(B2C交易)的精髓;產品功能形態則集合了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個性化新聞app、直播app等當下諸多熱門內容app。在產品和內容日益「垂直化」的今天,阿里星球反其道而行之,將阿里星球做得「包羅萬象」,將給運營帶來相當大的挑戰。
不過阿里星球試圖聚攏娛樂自媒體人的想法,倒是個做「垂直化媒體」的架勢。
②娛樂媒體人在這個星球上的終極進化形態是IP。如果說阿里星球試圖以「去中介化」,令在藝人和商家之間的「演藝掮客」們失業,那麼它也欲以粉絲與明星直接的交流,來打破「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新聞斷檔和口水八卦。
自媒體人在阿里星球一開始不得不「渠道化」,只有粉絲突破量變之後,他們才有可能實現「平臺化」和「中心化」,因此娛樂媒體人在這裡的最終進化形態可能是「微信娛樂大號+主題貼吧」的媒體IP綜合體;
③娛樂媒體人的圈層與分野。因關注對象不同,阿里星球的娛樂媒體可能出現明顯的分化。偏重關注藝人的媒體,將獲得巨量的粉絲和收入;偏重用戶/商家的媒體,可以成為娛評或用戶福利號。
但這並不絕對,媒體圈的一個特點是,一個成功媒體的用戶群體審美、品位都將趨同,有著清晰「畫像」,因此,具備較多用戶數的媒體,編發什麼文章都可以得到多數用戶的理解,簡單點兒說:Top級別的媒體內容更容易泛化,其圈層與分野反而並沒有那麼清晰。
④文字與視頻時代,阿里星球如何進化。目前還不清楚阿里星球是否會開通視頻媒體功能,但既然已經如此對標微信、今日頭條和百度貼吧,而且阿里生態中也不缺乏視頻板塊,那麼視頻功能也許是在情理之中。畢竟,這個時代的文字產品,是比視頻、音頻都要原始、低效的引流/增粉工具,它所能帶來的付費用戶也極為有限,但它的生產、互動的成本和門檻都極低,只適合初期打基礎。在2016年,如果一個媒體還停留在文字形態,則它一定是不完美且註定會吃虧的。
如果阿里星球能積聚足夠的藝人、商家與普通用戶,那麼這封邀請函全部疑問將落到一個關鍵詞上——「利益分配」。因而娛樂媒體人所關心的終極問題是:他們如何在微信公眾平臺等現有平臺和阿里星球上權衡,並實現利益最大化。筆者給各位的建議是:先入駐,再調整,觀望只可能會錯過一個內容商業化的機會。
文:李拓 來源:虎嗅
·往期精彩內容·
———— 點擊文字連結,即可查看相關詳情 ————
▼
▲
[掃一掃]藍莓會訂閱號
中國領先的品牌公關與營銷傳播高端社群,
致力為營銷精英提供學習、
交流分享與跨界合作
的資源分享平臺
·藍莓會已經入駐以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