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星球才不是播放器思維,它瞄準的是音樂產業2700億產值丨專訪宋柯

2021-02-13 娛樂資本論


「老宋這模式,能行嗎?」這是自阿里星球四月份上線以來,不少人對宋柯說的話。

確實,阿里星球在誕生之初遭遇了一些非議,這裡面,有天天動聽原住民用戶對不適的吐槽;有對這款APP過於龐大複雜的質疑;也有李易峰粉絲見面會售票過程的一些「紕漏」。

但這些問題,都沒有動搖宋柯對於將阿里星球做成一個「可交易的粉絲娛樂交互平臺」的信心。


在接受娛樂資本論採訪時,他感覺大家還在用一個音樂播放器的思維在討論阿里星球,「大家暫時還沒理解我們,我們要解決的是整個音樂行業的問題,你想想國內年度音樂產值大概在2700億元,播放器才能佔多少?」至於音樂播放器的部分,則由阿里音樂雙輪驅動戰略中的另一輪——蝦米音樂來承擔。

至於之前的非議,宋柯表示,「李易峰那件事情就是賣票賣淤了,我們畢竟第一次做」,「我們接下來做吳奇隆歌友會就非常順了,整個團隊基本上3秒鐘解決戰鬥,票就賣光了」。


而給予宋柯更大信心的是阿里音樂這一年來的業績:從四月份到現在,阿里星球月成交量達到千萬級;阿里音樂前五個月收入是去年全年的六七倍;現在,蝦米音樂和阿里星球雙平臺加在一起的日活量翻了三倍。


但對於宋柯而言,這些都不是他願意選擇在阿里音樂「幹到退休」的原因,最核心的是,他和高曉松都相信阿里星球能改變傳統音樂行業,通過網際網路解決行業各環節的資源、效率和變現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和馬雲說,音樂行業有2000多億的產值,我們要做的是把這麼多產值的30%搬到阿里星球上來。」

而馬雲要求他們千萬不用急著賺錢的思維,也給了宋柯以信心,「今天外界對我們的所有疑問,都像當年淘寶被質疑一樣。」


在接受娛樂資本論採訪之前,李宗盛大哥剛剛在金曲獎上批評音樂從業者,「在坐各位的審美決定我們這個時代音樂的面貌。」,但是「你們都去餵豬食了」。

說到這些,宋柯苦笑道,「我就是大哥批判的那類人。」

「大哥是帶有精英主義理想的,這沒有錯,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大哥那樣能寫出《山丘》,他是大哥,所以他能說那樣的話。」相比於音樂人,宋柯給自己的定位更傾向於是職業經理人,願景是幫助音樂人獲得收入上的尊嚴,「音樂行業特別不愛講『賣』這個詞,但是音樂人和電影人一樣,需要養家餬口。」而他去到阿里星球的立意,就是幫助音樂人。


「應該有他(李宗盛)這樣的人,時常站出來告訴音樂行業從業者們『你們做的很爛』,但是我不同意他的後半部分,」宋柯直言,音樂圈既要生產好的內容,但也需要好的商業模式,網際網路不會蠶食音樂行業。「網際網路其實就是跟電網、高速公路網、高鐵網是一樣的,都是基礎建設,基礎建設是不會影響內容生產的,反而是會幫助內容的生產和銷售更加通暢。」

至於為什麼要把天天動聽從一個播放器,變成阿里星球這樣涵蓋了粉絲遊樂、星球直播、幕後英雄等多種功能板塊的形態?


主要還是解決音樂播放器變現困難的問題,宋柯說「因為這個領域至今沒有一個讓內容方滿意的模式,沒有一個良性的商業模式」。

他回憶道,「2014年,我和高曉松在洛杉磯一起吃飯,聊關於平臺的想法,最後聊出來這麼一個平臺模式」。但最初這個想法的起源,並不是建立在一個音 樂播放器上的,而是從MySpace的成功和衰敗引發的思考。

「MySpace裡的音樂人一度很火,他們解決了音樂人和粉絲的連結,但問題是沒在這個連結裡嵌入交易功能,它的所有變現過程都需要在其他平臺實現的。所以無論音樂人在這平臺上再火,無法變現,最終導致音樂人流失。」

第一次打開阿里星球的幕後英雄板塊,可能會感到來到了一個音樂淘寶店:詞曲作者、演出商、經紀公司等都可以入駐開店,明碼標價,提供試聽,並在線上實現交易閉環。


雖然娛樂資本論也採訪過鄭鈞的《合音量》、幕後圈等服務於幕後音樂人的獨立APP,但是他們都沒有做到阿里星球這樣的大而全。對此,也有不少音樂人表示疑問:「我要是需要找作詞、作曲或者錄音室,在自己的朋友圈子裡問一下就可以了,為何去一個APP上面找?」

但在宋柯看來,這個時代已經變了,正因為音樂資源依然集中於小圈子,所以有更多「偏遠地區的年輕人沒有資源」,好比成名前的民謠新生代陳鴻宇(點擊藍字複習)。


阿里星球很願意為年輕人提供支持,不久前,陳鴻宇為自己策劃了一個徵集賀詞的活動,阿里星球為他做了執行,短短一個月時間就收集到作詞投稿1000多份,宋柯表示:「如果只在自己的小圈子徵集,可能一個月只能收到10首詞」。

阿里星球希望能幫助年輕音樂人們整合資源。

「音樂的可交易平臺雖然不能幫草根成長為大明星,但是對於小音樂人來說,至少今年是可以有收成的,先把今年給過了」,陳鴻宇徵詞一次,交易額幾千塊,雖然金額不大,但阿里星球更看中末交易的份數。


而對於成熟音樂人來說,阿里星球能夠幫助他們更大程度上地實現市場化,宋柯說:「小柯的人脈資源可不少吧,他都需要阿里星球」。原因有二,「第一,他朋友再多,也比不上網際網路上的資源」,宋柯還談到,一定程度上為了避免創作的同質化,音樂人也需要跳脫自己原有的小圈子;第二,「小柯最頭疼的問題是,他不好意思開口要價,如果我去向小柯邀歌,我們可能都不會提錢的事」,但是通過阿里星球的平臺競價,能夠給到小柯一個更加市場化的報酬。

目前,阿里星球平臺上入駐歌手幾千人,包括從蝦米平移過來的2萬音樂人,阿里星球上有4萬音樂人,唱片公司、經紀公司和合作類商家也有近千家。

同時,線下交易線上化也為年輕音樂創作人節省了許多時間成本。

「樸樹開始寫音樂是在1992年,遇見太合麥田是在1996年,出專輯是在1998年,陳鴻宇比他幸運,成名只用了一年多時間,在他創作的每一個階段,從製作、宣發、銷售、演唱會等等都可以通過阿里星球解決。」

不少音樂行業從業者都已經做出了預測,隨著版權領域爭奪歸於BAT三家之後,下一輪音樂變現爭奪的焦點在於粉絲經濟。

談到粉絲經濟,宋柯十分興奮,他說自己在天涯潛水8年,貼吧深度潛水5年,常玩微博匿名小號,算是在粉絲的圈子裡的深度潛伏者,對於粉絲行為早有觀察,「我們是從粉絲需求出發,而不是從網際網路理論出發」。

從數據來看,「粉絲遊樂」確實是阿里星球各個板塊中需求最旺盛的一塊,目前為了刺激粉絲活躍度,阿里星球頻繁出手,推出各種粉絲權益包。粉絲在努力地為偶像打榜,阿里星球在和粉絲發生越來越多的聯繫。


而「粉絲遊樂」板塊為阿里星球帶來的收益,也佔了全部收益的絕大部分。

但阿里星球不只是販賣粉絲權益包和演出票務,粉絲在這裡還可以加入粉圈,查看偶像行程,做任務為偶像做貢獻賺積分,贏取福利。而裡面如蓋樓、衝榜、賺積分等設定,都能看出貼吧、天涯等粉絲聚集地的影子。

粉絲入駐阿里星球粉絲圈之後,在平臺上的任何消費都和其等級勳章相關,可以通過增加貢獻值為自己打榜,登上星球爭霸榜的用戶有機會優先接觸偶像,得到更多的粉絲福利。

在粉絲社群互動上面,阿里運營團隊也有很多花樣玩法,比如為了做一場李易峰粉絲見面會,阿里星球前期先策劃了一個英倫之旅來預熱,維持線上熱度。之後還策劃了一個蓋樓行動,號召粉絲留言,每100層、500層的粉絲,就會獲得權益包的贈送。同時還在平臺上做了「寫給李易峰的情書」徵集、「為李易峰填詞」等活動。

接著的吳奇隆上海歌友會,也同樣招式多樣,譬如跟粉絲徵集歌友會的玩法,讓粉絲來決定這場歌友會的內容。還策劃了一個許願池的活動,就是大家用留言的方式說出自己希望吳奇隆做的事情,最後吳奇隆會挑選一些適合實現的願望。


另外,此次田馥甄發布新專輯《日常》,阿里星球策劃了一個「衝榜有禮,赴臺看HEBE」的活動,在所有參加打榜的仙草中選出等級最高的一位赴臺觀看HEBE音樂劇,這輪活動也是為HEBE入駐阿里星球預熱。


林宥嘉新專輯發布,阿里星球上幫林宥嘉開了一個「願望商店」,粉絲們參與蓋樓就有機會獲得林宥嘉演唱會門票。

以上羅列的這些,都是阿里星球上線後短短一個多月裡,平臺上湧現的明星活動。表面看來,阿里星球只是在為各種演出、活動以及專輯作品在做推廣,但其實他們的目的,是為粉絲創造更多能與偶像互動的可能性,從而培養出一個新型的粉絲經濟的市場。

譬如,以前一場歌手見面會,粉絲可參與的方式就是去到現場,但現在有了阿里星球,可能在見面會還沒開始前的那段時間裡,粉絲就已經完成了N次跟偶像互動,所以對粉絲而言,這個過程可能比見面會當天去到現場還要好玩。

只是,從大眾的角度考慮,阿里星球的諸多做法顯得複雜,學習成本,無疑是擺在用戶面前最大的一道坎。

但從粉絲的角度來說,這些情況似乎並沒有成為問題,無論李易峰粉絲幾十萬的蓋樓,吳奇隆的幾千個訂單、汪蘇瀧的近千條留言,都能看出粉絲的活躍度很高。或者這也是為何阿里音樂近期瘋狂砸資源的原因,按李易峰的粉絲留言所說:「只要能見到喋喋,蓋幾百萬層都行。」


當然,阿里星球在初期的運作上,並不是一帆風順,談到之前李易峰活動中出現的「訂票不成功」、「頻繁退票」等現象,宋柯也承認,那是第一次對瞬間流量的應對不足,但之後的吳奇隆、汪蘇瀧等活動,都處理的非常快速。

目前,阿里星球在票務方面的合作方是大麥和永樂,另外,憑藉宋、高兩人在音樂圈的人脈,阿里音樂在上遊領域和大唱片公司、大經紀公司、大藝人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我們依然會花錢在演出的合作上面,因為演出是版權之外聯繫用戶和行業最強的紐帶,同時阿里星球也會開發新的產品形態」,不只是歌友會、演唱會、甚至握手會這樣的形態,至於具體會是什麼樣新產品,宋柯賣了個關子。

當小娛將阿里星球和鄭鈞的合音量作比較時,宋柯搖了搖頭:「星球管的是全部,合音量主要是創作領域,我們和合音量做的還是不一樣,合音量注重的是B端和C端的關係,而阿里星球雖然也涉及兩端,但是我們連接的是B端和B端,C端和C端」。

既2B又2C,阿里星球為什麼不將粉絲遊樂和幕後英雄做成單獨的APP?


宋柯認為,2B和2C也可以很好地進行連接。阿里星球中天天視聽和粉絲遊樂兩個板塊的交互在於,粉絲在聽歌的同時可以追星,而天天視聽包括直播的部分,幕後音樂人可以玩直播,粉絲同樣可以玩直播,偶像更可以在這裡直播。而一個熱愛音樂的粉絲,也可以去幕後英雄的板塊,尋找自己喜愛的團隊。

因為音樂行業與其他行業的不同之處,就在於C端的用戶對B端的生產過程有極大興趣和參與度,所以2B和2C完全可以打通,也應該要打通。

說到阿里音樂的兩大APP,蝦米音樂和阿里星球雖在音樂播放器的功能上有所重合,但是「兩個播放器並不會選擇合併」,目前兩個平臺的後臺數據已經基本打通,未來兩個平臺會更多地通過粉絲經濟的方式進行互動,比如粉絲在蝦米音樂上聽歌,如果過程中產生了購買的欲望,會有便捷的渠道被引流到阿里星球去購買相應的粉絲權益包。


前不久,阿里集團成立了文娛工作小組,宋柯和高曉松也在這個小組之內,阿里集團的大生態也為阿里音樂提供了很多便利,UC和優酷土豆會是阿里音樂的流量入口,和淘系的合作則是解決了產品出口問題。

對於阿里星球的新模式,宋柯很有信心,他說,「我自己大膽預測,阿里星球會有大量的跟隨者,模仿者」。

未來,宋柯希望阿里星球會是一個跨類目的平臺,不只是音樂,不只是粉絲娛樂,而且可以通過阿里星球聯繫生活場景,與生活方式類電商相關,比如聽歌做任務贏積分可以換取一張肯德基的早餐券,這樣,粉絲經濟就有了更大的空間。

不過音樂類APP涉及生活場景消費,還是從未有過的事,這絕對是對用戶消費習慣的一次考驗。所以宋柯說:「對於這麼一個全世界都沒有過的、創新的粉絲產品,我們不著急,有耐心。」


相關焦點

  • 阿里星球停止音樂服務,宋柯與高曉松顛覆音樂產業的豪言要落空?
    今年六月份,宋柯接受娛樂資本論專訪時就表示,阿里星球並不是音樂播放器思維(點擊藍字複習)。那時,阿里星球的定位是「可交易的粉絲娛樂交互平臺」,而現在它是一個「粉絲娛樂的互動交易平臺」。從「可交易」到「交易平臺」,關鍵詞先後順序的變化就可以看出阿里星球的策略重點正在默默發生調整。
  • 阿里星球正式停止音樂服務,是阿里音樂的一次「壯士斷腕」?
    這宣告著上線8個月的阿里星球,上線初時阿里音樂鐵三角(高曉松、宋柯、何炅)「顛覆音樂產業」的豪言猶在耳側,現在卻徹底與音樂播放器剝離,一路奔著粉絲運營社區去了。如果說這次改版是阿里星球在網絡音樂產業進程中的一次競爭戰略,那麼停止音樂服務大概就一個不可避免的環節——於阿里星球而言——拆卸掉身上無用的盔甲。這次變動一直是早有跡象的。今年6月,宋柯曾對媒體表示,阿里星球並不是音樂播放器思維,而是一個「可交易的粉絲娛樂交互平臺」,這個定位其實才是阿里星球的初衷。
  • 阿里星球首開產品上線發布會 ,CEO宋柯完整揭秘阿里星球
    而張宇、王長田、哈文等影視、體育、IT和投資界大佬組成的超級跨界組合的到來,更是讓人對阿里星球的未來充滿想像。發布會一開場,由阿里音樂集團CEO宋柯、董事長高曉松、CCO何炅組成的鐵三角即以太空人獨特造型登場,在所有嘉賓始料未及之時大跳太空舞。
  • 上線一個月後,阿里星球究竟怎麼玩粉絲經濟?
    這大概是一位行業老炮在歷經傳統音樂工業的興衰榮辱之後,給出的網際網路時代音樂產業發展的解決方案。而支撐整個星球體系運轉的,就是近年的「風口詞彙」之一——粉絲經濟,也正是基於粉絲經濟連接起了阿里星球泛娛樂產業的上中下遊,實現了內容價值的傳遞、增值和轉換。
  • 高曉松和宋柯,兄弟消失在2020|高曉松|宋柯|蝦米音樂|刀郎|阿里音樂
    2015年的阿里星球發布會,是兩人最後一次雙打配合。二人與何炅別彆扭扭地在臺上跳完一支太空舞之後,開始輪番上臺講述阿里星球的雄謀大略。當時在高曉松眼中,阿里星球格外崇高,它是一種商業的理想主義樣本。投資大佬徐小平評價音樂賽道:「音樂是藝術,投資也是藝術,除了懂音樂、愛音樂的必要,創業團隊中一定要有懂音樂的管理者。」而高曉松是中國民謠的旗手,宋柯是內地唱片業的頂尖操盤手。藝術和管理,倆人都佔了,阿里音樂,似乎不成都難。阿里音樂的醞釀,足足八個月,阿里星球也被寄予厚望——但半年之後,它就涼了。
  • 別說阿里星球放棄夢想了,阿里大文娛生態的協同大幕已經拉開!
    近期,正式運營半年多的阿里星球因「全面停止播放器功能」再次走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 阿里星球的發布會把大半個娛樂圈都請來了,又透露了哪些信息?
    阿里星球在上線一個月後,阿里音樂為它辦了一場流行音樂裡響兒最大的發布會,阿里星球的仨高層:高曉松、宋柯、何炅靠刷臉刷人脈的,把當紅的大腕兒都用上了。現在阿里音樂這鐵三角,CEO宋柯負責管理、運營,董事長高曉松負責招商、國際業務,首席內容管何炅則更多負責阿里音樂的泛娛樂業務。
  • 高曉松、宋柯聯手打造的「阿里星球」是個什麼鬼?
    目前,天天動聽名稱已改為「阿里星球」。近日,筆者收到了阿里星球的內測邀請。在試用之餘,筆者先就其「自媒體內測邀請函」中的模式設定做一番拆解,供各位參考。|這可能是娛樂行業史上最複雜的商業模式阿里音樂官方用這張圖來定義阿里星球——
  • 蝦米音樂關停,高曉松和宋柯,兄弟消失在2020
    作者丨尹磊   編輯丨江嶽來源丨首席人物觀(ID:sxrenwuguan) 當蝦米音樂傳出要關閉的消息,輓歌就開始不絕於耳。這是一場早有預兆的死亡。早在阿里星球倒下之時,蝦米音樂就失去未來,傳聞只是加速了它的死亡。失意收場的音樂故事裡,曾經有兩位關鍵先生。
  • 阿里星球的更新,真的是一場錯誤嗎?
    所以,你發現,阿里星球一個APP,承載了4個APP的功能。行業內對阿里星球的質疑,宋柯、高曉松和整個阿里音樂團隊不會不知道,但就算事實證明阿里星球走的路是錯的,也需要一個這樣的「事實」,不是麼,不可能宋柯和高曉松今天聽了質疑的聲音,明天就把已經籌備了很久的新產品給否定掉。
  • 一波三折音樂夢,阿里音樂路在何方?
    該年12月底,高曉鬆通過微博宣布何炅加入阿里音樂擔任CCO。2016年,阿里音樂舉行盛大發布會,娛樂圈眾多明星前來捧場,站在舞臺中央的高曉松、宋柯一時風頭無兩。該場發布會是為由高曉松、宋柯主導的新產品阿里星球造勢。發布會的高光時刻並未延續到阿里星球的命運上——這一由天天動聽強行改版而來的產品,囊括了音樂播放器、粉絲社交、直播等眾多功能,承載高曉松、宋柯打造在線音樂交易全產業鏈的夢想。
  • 高曉松和宋柯,兄弟消失在2020
    早在阿里星球倒下之時,蝦米音樂就失去未來,傳聞只是加速了它的死亡。失意收場的音樂故事裡,曾經有兩位關鍵先生。他們當年為阿里星球和蝦米音樂締造了宏大藍圖,如今都在各自生活中閒庭信步,並默許了這場死亡。阿里音樂的總設計師高曉松最近剛剛減掉了26斤肉,挽著13歲的女兒遨遊飯局;而另一位領袖——宋柯,在去年出任LIVE NATION中國地區董事長之後,便從公開場合人間蒸發。
  • 高曉松卸任阿里音樂:成也版權,敗也版權
    有人這樣埋怨高曉松,說他把阿里音樂做成了音樂界的淘寶,完全錯失了崛起的時機。然而事實上,阿里音樂的落寞,不能全怪高曉松一人,真正的原因,是整個阿里系都沒有將開拓音樂市場的重心放在版權上。在2015年,當時的音樂市場與現在不同,當時像騰訊、網易雲這樣的音樂寡頭還未成形,音樂市場群雄割據。而在那時,高曉松和宋柯也是剛剛到任阿里。
  • 阿里音樂集團成立:高曉松宋柯你好,劉春寧再見
    本著「詩和遠方」的理想離開綜藝圈的高曉松,轉身與其清華大學校友宋柯一起加入了阿里音樂,這倒也與高曉松此前所說的「在音樂上踏踏實實做事
  • 高曉松和宋柯,兄弟消失在2020
    早在阿里星球倒下之時,蝦米音樂就失去未來,傳聞只是加速了它的死亡。失意收場的音樂故事裡,曾經有兩位關鍵先生。他們當年為阿里星球和蝦米音樂締造了宏大藍圖,如今都在各自生活中閒庭信步,並默許了這場死亡。高曉松負責開炮,宋柯負責執行。2015年的阿里星球發布會,是兩人最後一次雙打配合。二人與何炅別彆扭扭地在臺上跳完一支太空舞之後,開始輪番上臺講述阿里星球的雄謀大略。當時在高曉松眼中,阿里星球格外崇高,它是一種商業的理想主義樣本。
  • 蝦米音樂是怎麼被搞垮的?
    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沒有抓住機會找到一條既對用戶有價值,同時又能符合集團音樂產業商業化發展戰略的道路。」 2019年6月,根據阿里巴巴宣布的新一輪組織調整,蝦米音樂由大文娛劃入創新業務事業群。三個月後,網易雲音樂宣布獲得來自阿里巴巴、雲鋒基金等共計7億美元的B2輪融資,阿里佔股網易雲約10%。
  • 調查|購買數位音樂專輯,你遭遇過哪些尷尬?
    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QQ音樂、阿里音樂、網易雲音樂三家數位音樂平臺的高層負責人,從他們披露的直觀數據和一手資料中,你也許能夠更加了解「會員包月+付費專輯」這個音樂盈利模式新生兒的現狀及問題。 其中,蝦米音樂繼續專注音樂人領域,不過,宋柯說,阿里星球籤下的全方位合作藝人版權增加,去年用戶量和日活量翻了一倍以上,「蝦米已經不是僅僅專注在小眾音樂人和長尾效應,早已經是一個主流播放器。」
  • 蝦米之死:健康的音樂商業模式到底在哪?
    大家對當下的音樂大環境有多麼不滿,對蝦米就有多懷念。甚至選擇性地放大了它優良的用戶體驗,忽視了它曾被音樂人批評是沒有底線的盜版者。繼而,引發了一輪輪的文字反思,阿里成為了千夫所指,似乎理所應當為蝦米的死亡負責。阿里的大公司病成為害死蝦米的罪魁禍首。但不要忘了,在蝦米發展的關鍵節點上,替它做選擇的人中,不乏對音樂充滿情懷的業內人士。
  • 你好蝦米,再見蝦米|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阿里巴巴|阿里星球|蝦米網
    作者 / 喬治蝦米離開的第一天,想它……在關停消息傳了一個月之後,昨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於2021年1月5日0點,正式停止服務。告別微博的評論區,一片不舍與惋惜。「爺青結」、「眾籌可以留下你嗎?」、「我的網絡淨土,就這麼沒了」……但蝦米,終究是要和他的用戶們說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