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就是道,道就是丹,丹道的概念,不僅僅是你認為的打坐或者是練氣,那只是一個方面。丹道和禪宗最終的見地是一模一樣的。作為開悟的人來說,修與不修都是兩邊的話,不存在修與不修,自性本來是光明的。但是你要注意,作為凡夫,你不修怎麼能恢復本體的光明呢。打坐持咒,修丹道也好,各種方法都是方法,而不是道。但是離開這些方法你又不可能去得道。
比如禪宗用功方法,也要參話頭。那你說參話頭有什麼用呢?參話頭本來沒有用,目的是為了開悟,但還得有一個下手的方法。六祖說內心無喘,外不著相,都很正確。關鍵是你怎麼做到呢,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見地高,但也要有一個可以下手的方法去修行。慧為火,定為水,慧沒有定水的滋養 ,就是狂慧 。持咒,打坐,念經無非都是得定的方法,有了禪定的功夫,才能有智慧,沒有禪定的功夫,所得的智慧都不是自己的,是靠不住的,是書本上的。所以要解行並進,一方面要去理解,有正確的見地;另一方面,又要在事上去修,在生活中修。
但在生活中應人接物時,沒有定力,怎麼辦呢,還得加強訓練。所以要打坐,持咒,站樁等等,都是為了加強定力。將你的定力最終運用到生活當中。按你所說,內心無喘外、不著相就是定。但是誰能做到外不著相?金剛經上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理解了這個之後就知道用功的方法。但是好多禪宗的祖師,開悟之後,還要返回來念佛,藉助一個方法去保任見性,還要悟後起修。
修丹道初期唯一的辦法就是擺正身體,微微把目光放在肚臍內,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心神相依。時間長了,自然產小藥。 那麼老師,常人一般每日多久練功,每次練多久,才能在3個月左右產小藥呢? 多久時間沒有效果,應該自己明白需要重新修正自己的方法呢?每次什麼感覺算是有效果呢?
方法正確的話,一定會有反應,自己就會知道。但是修丹道不僅僅是簡單的方法對不對的問題,還有個心性修養的問題,也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性命雙修。你如果心不平和,精氣也自然不會充盈.
築基雖然說百日築基,但是現在的人有幾個能在百日之內產藥的?生活特別的規律,飲食特別的合理,再加上能夠不起妄念,不起淫慾之心的能有幾個。但凡一動這個念頭,元精就已經動搖了。當然不是說完全不能有,但如果是真正要產藥,這方面確實得有所克制。
可是要克制是克制不來的,這其實是性命之間的互相依存。心只有真正能夠寧靜下來,才能使精氣充盈,才能不生念頭。但人往往是欲望擾擾,雜念紛紛,不斷消耗著精氣,是不可能能充滿的。而人的習性慾望,只能靠自己不斷修正,才能漸漸由多變少,而不是克制壓制。對於現在的人來說,百日能見效驗,幾乎是不太可能的。時間長短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意志力,以及自己生活的環境。
我們現在修習丹道,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也不必急於追求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因為如果按古人來說,我們現在都做不到,這是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所決定的,這是客觀的問題。所以修習丹道,我們起初無非是把身心調理到一個相對健康的狀態。
另外,修丹道會改變對事物的認知,對事物的理解會更加的明朗,通過自身修練之後身體的一些宿疾會消除,這是一個初步的效驗。一般常人能達到這個狀態就已經是不錯啦。如果說產小藥,年輕人十七八歲的時候,用不了百日。但作為我們現在這個年紀,中年包括老年,甚至64歲之後就更難了。中年的話,時間長短取決於一個是環境,另一個就是正確的理論的指導,同時自身還得勤而習之。
正常情況下,普通人在正確的指導下,一般在三個月左右即使達不到產小藥,也會有微陽初動,就是小腹發暖,發熱,然後感覺周身氣脈融合,很舒暢的感覺,這個是一定會有的。但是每個人因為體質不同,如果是身體有病,在這之前還會出現氣衝病灶的種種反應,這個時間就需要相對要長一些,所以還取決於你自己身體的這個健康狀況,但不是時間久,我們就不練,丹道其實就是大道,大道是人人都應該去學去修的。
有的人認為修道,感覺好像離生活很遠。其實道就在目前,道就在當下,頭頭是道。我們常人只不過是不知道,修道就是要知道,然後行為合於道,這樣的話才能讓我們健康,自在逍遙快樂。那有的人說我吃吃喝喝,男男女女也挺快樂,但那個一定是短暫的,而且那種快樂帶來的後果就是痛苦,那種樂不是樂,恰恰是苦的因。
總之修丹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不要有一個刻意求道的心,只要上了這個道,慢慢的去做,步步為營,每一步一定有他的效驗,有他的功用和感受。但是這些感受都不要去執著,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地就往前面走。但走而非走,以退為進,為道日損。
老師!心性該怎麼去修? 用什麼來作標準? 怎麼可以在根本上修好心性? 有時候白天清醒的時候很多都可以做到!但是在做夢的時候又都暴露無遺! 老師該怎麼做才可以把潛在的本性修好?
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我先說用什麼來做標準。真正從禪宗說叫明心見性,道家說叫玄關竅開,儒家說叫明德。心性不是孤立存在的,修性的同時,如果沒有命功也不可能真正的見性,否則那個腳跟不穩。單純就從心性上說,真正見性之後的標準起碼是三教的經典無所不通。你可以沒有學過,但是一看就知道他說什麼。並且生活當中所有的疑惑,心裡頭都洞然明白。但是見性之後,只不過是理上明了,習氣尚在。正因為習氣還有,所以說還得在事上去磨練,歷境練心。如果沒有經歷過事情的磨礪,躲到深山老林裡頭去練出來的,恐怕那個是不可靠的。歷境練心的同時,還需要定功。
從佛教來說,還需要繼續修習禪定;從道家來說,還需要繼續修行命功。 你說白天即使能做主,晚上卻做不了主。其實白天能夠做主已經很不容易了。 見性之後,習氣尚在,這個習氣不是你今生的,是多生累劫以來的習氣煩惱種種,有粗的,有細的,粗的還好伏,細的更難斷除。從佛教來說叫見惑、思惑,那個需要很長的時間。真正說能在睡夢中能做得了主宰,那麼生死也就有把握了。心性具體如何去修?那就需要先是有為有作的方法。從佛教來說,叫戒定慧三學也叫三無漏學;從道家來說,皈依道經師三寶,當然不一定非要有真正的皈依宗教的形式,但是要明白什麼叫真正的皈依。這個相關的問題可以去看王常月祖師的《龍門心法》。但是不管怎麼樣說,身心是一體的。如果說身體上的氣脈不調和,那麼也坐不住,心性也很難清淨。同時如果沒有相對清靜的心性,氣脈也不會調和。
真正道家的丹法下手就是煉己築基,是身心兩方面。煉己很關鍵,所以說修丹道不難,難就難在練己築基,這是個貫徹始終的。在相對靜的時候、獨處的時候,儒家叫做慎獨,道家就是無欲以觀其妙時,在靜中保持一個覺照,去觀察自己的妄念,一起即覺。不怕念起,就怕覺遲,這就是性功的下手的方法,在應人接物的時候,能夠常應常靜。
我再說句根本上的話吧,天人本來先天是一體的,後天分為小我和大我。要想合於先天,首先要把後天的習氣去掉。所以要虛極靜篤,只有自己的私慾越來越少,雜念習氣越來越少,越來越清淨。只有把後天的習氣掃除,這個先天才來了,也就是先天真陽來的時候,也就是玄關竅開的時候,也就是明心見性,見本來面目的時候。但是後天的這些習氣煩惱放不下,自己又那樣執著於名利,分別人我,這樣永遠和丹道沒關係。練練氣功,鍛鍊鍛鍊身體,那就是氣功功法,不能說是丹道,這個概念一定要清楚,不要混淆。
閻子龍老師丹道實修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