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丹道是為了做什麼?修行到底修的是什麼呢?

2021-01-18 閻子龍講丹道

丹就是道,道就是丹,丹道的概念,不僅僅是你認為的打坐或者是練氣,那只是一個方面。丹道和禪宗最終的見地是一模一樣的。作為開悟的人來說,修與不修都是兩邊的話,不存在修與不修,自性本來是光明的。但是你要注意,作為凡夫,你不修怎麼能恢復本體的光明呢。打坐持咒,修丹道也好,各種方法都是方法,而不是道。但是離開這些方法你又不可能去得道。

比如禪宗用功方法,也要參話頭。那你說參話頭有什麼用呢?參話頭本來沒有用,目的是為了開悟,但還得有一個下手的方法。六祖說內心無喘,外不著相,都很正確。關鍵是你怎麼做到呢,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見地高,但也要有一個可以下手的方法去修行。慧為火,定為水,慧沒有定水的滋養 ,就是狂慧 。持咒,打坐,念經無非都是得定的方法,有了禪定的功夫,才能有智慧,沒有禪定的功夫,所得的智慧都不是自己的,是靠不住的,是書本上的。所以要解行並進,一方面要去理解,有正確的見地;另一方面,又要在事上去修,在生活中修。

但在生活中應人接物時,沒有定力,怎麼辦呢,還得加強訓練。所以要打坐,持咒,站樁等等,都是為了加強定力。將你的定力最終運用到生活當中。按你所說,內心無喘外、不著相就是定。但是誰能做到外不著相?金剛經上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理解了這個之後就知道用功的方法。但是好多禪宗的祖師,開悟之後,還要返回來念佛,藉助一個方法去保任見性,還要悟後起修。

修丹道初期唯一的辦法就是擺正身體,微微把目光放在肚臍內,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心神相依。時間長了,自然產小藥。 那麼老師,常人一般每日多久練功,每次練多久,才能在3個月左右產小藥呢? 多久時間沒有效果,應該自己明白需要重新修正自己的方法呢?每次什麼感覺算是有效果呢?

方法正確的話,一定會有反應,自己就會知道。但是修丹道不僅僅是簡單的方法對不對的問題,還有個心性修養的問題,也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性命雙修。你如果心不平和,精氣也自然不會充盈.

築基雖然說百日築基,但是現在的人有幾個能在百日之內產藥的?生活特別的規律,飲食特別的合理,再加上能夠不起妄念,不起淫慾之心的能有幾個。但凡一動這個念頭,元精就已經動搖了。當然不是說完全不能有,但如果是真正要產藥,這方面確實得有所克制。

可是要克制是克制不來的,這其實是性命之間的互相依存。心只有真正能夠寧靜下來,才能使精氣充盈,才能不生念頭。但人往往是欲望擾擾,雜念紛紛,不斷消耗著精氣,是不可能能充滿的。而人的習性慾望,只能靠自己不斷修正,才能漸漸由多變少,而不是克制壓制。對於現在的人來說,百日能見效驗,幾乎是不太可能的。時間長短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意志力,以及自己生活的環境。

我們現在修習丹道,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也不必急於追求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因為如果按古人來說,我們現在都做不到,這是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所決定的,這是客觀的問題。所以修習丹道,我們起初無非是把身心調理到一個相對健康的狀態。

另外,修丹道會改變對事物的認知,對事物的理解會更加的明朗,通過自身修練之後身體的一些宿疾會消除,這是一個初步的效驗。一般常人能達到這個狀態就已經是不錯啦。如果說產小藥,年輕人十七八歲的時候,用不了百日。但作為我們現在這個年紀,中年包括老年,甚至64歲之後就更難了。中年的話,時間長短取決於一個是環境,另一個就是正確的理論的指導,同時自身還得勤而習之。

正常情況下,普通人在正確的指導下,一般在三個月左右即使達不到產小藥,也會有微陽初動,就是小腹發暖,發熱,然後感覺周身氣脈融合,很舒暢的感覺,這個是一定會有的。但是每個人因為體質不同,如果是身體有病,在這之前還會出現氣衝病灶的種種反應,這個時間就需要相對要長一些,所以還取決於你自己身體的這個健康狀況,但不是時間久,我們就不練,丹道其實就是大道,大道是人人都應該去學去修的。

有的人認為修道,感覺好像離生活很遠。其實道就在目前,道就在當下,頭頭是道。我們常人只不過是不知道,修道就是要知道,然後行為合於道,這樣的話才能讓我們健康,自在逍遙快樂。那有的人說我吃吃喝喝,男男女女也挺快樂,但那個一定是短暫的,而且那種快樂帶來的後果就是痛苦,那種樂不是樂,恰恰是苦的因。

總之修丹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不要有一個刻意求道的心,只要上了這個道,慢慢的去做,步步為營,每一步一定有他的效驗,有他的功用和感受。但是這些感受都不要去執著,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地就往前面走。但走而非走,以退為進,為道日損。

老師!心性該怎麼去修? 用什麼來作標準? 怎麼可以在根本上修好心性? 有時候白天清醒的時候很多都可以做到!但是在做夢的時候又都暴露無遺! 老師該怎麼做才可以把潛在的本性修好?

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我先說用什麼來做標準。真正從禪宗說叫明心見性,道家說叫玄關竅開,儒家說叫明德。心性不是孤立存在的,修性的同時,如果沒有命功也不可能真正的見性,否則那個腳跟不穩。單純就從心性上說,真正見性之後的標準起碼是三教的經典無所不通。你可以沒有學過,但是一看就知道他說什麼。並且生活當中所有的疑惑,心裡頭都洞然明白。但是見性之後,只不過是理上明了,習氣尚在。正因為習氣還有,所以說還得在事上去磨練,歷境練心。如果沒有經歷過事情的磨礪,躲到深山老林裡頭去練出來的,恐怕那個是不可靠的。歷境練心的同時,還需要定功。

從佛教來說,還需要繼續修習禪定;從道家來說,還需要繼續修行命功。 你說白天即使能做主,晚上卻做不了主。其實白天能夠做主已經很不容易了。 見性之後,習氣尚在,這個習氣不是你今生的,是多生累劫以來的習氣煩惱種種,有粗的,有細的,粗的還好伏,細的更難斷除。從佛教來說叫見惑、思惑,那個需要很長的時間。真正說能在睡夢中能做得了主宰,那麼生死也就有把握了。心性具體如何去修?那就需要先是有為有作的方法。從佛教來說,叫戒定慧三學也叫三無漏學;從道家來說,皈依道經師三寶,當然不一定非要有真正的皈依宗教的形式,但是要明白什麼叫真正的皈依。這個相關的問題可以去看王常月祖師的《龍門心法》。但是不管怎麼樣說,身心是一體的。如果說身體上的氣脈不調和,那麼也坐不住,心性也很難清淨。同時如果沒有相對清靜的心性,氣脈也不會調和。

真正道家的丹法下手就是煉己築基,是身心兩方面。煉己很關鍵,所以說修丹道不難,難就難在練己築基,這是個貫徹始終的。在相對靜的時候、獨處的時候,儒家叫做慎獨,道家就是無欲以觀其妙時,在靜中保持一個覺照,去觀察自己的妄念,一起即覺。不怕念起,就怕覺遲,這就是性功的下手的方法,在應人接物的時候,能夠常應常靜。

我再說句根本上的話吧,天人本來先天是一體的,後天分為小我和大我。要想合於先天,首先要把後天的習氣去掉。所以要虛極靜篤,只有自己的私慾越來越少,雜念習氣越來越少,越來越清淨。只有把後天的習氣掃除,這個先天才來了,也就是先天真陽來的時候,也就是玄關竅開的時候,也就是明心見性,見本來面目的時候。但是後天的這些習氣煩惱放不下,自己又那樣執著於名利,分別人我,這樣永遠和丹道沒關係。練練氣功,鍛鍊鍛鍊身體,那就是氣功功法,不能說是丹道,這個概念一定要清楚,不要混淆。

閻子龍老師丹道實修問答

相關焦點

  • 網友丹道修煉十多年的感悟(實修分享)
    所以無論你選擇做什麼,都必須先明理,而且要多看多悟。看別人走過的路、看元老的感悟點滴,慢慢自己會積累起經驗。如果沒有師傅,又沒有較好的領悟能力,缺乏辨別和判斷能力,不善於解讀別人的感悟文字。練丹道很容易誤入歧途(走偏入魔)。尤其在當今開放性的網絡上,想要什麼都有。昨天我了解到著名詩人海子的死因可能也是與他迷上丹道有關,最後醫生的判斷是精神分裂症。
  • 12.19-20北京丹道文化傳承與禪密養生實修
    女士沒有修女丹傳承還在修男丹?練功中有了景象沒有名師指導?如何通過練功延長壽命呢?如何能永遠不生病呢?如何佛道雙修呢?如何白髮變黑髮呢?如何永遠心情快樂呢?如何激活各種功能呢?如何獲得五眼六通呢?如何不讓記憶力減退呢?如何面色紅潤,皮膚細膩呢?
  • 煉陰精築基補漏,修丹道八十還丹!
    師兄你好:中華道家修煉,源遠流長,而丹道是修行中的最高法門,對人命運的根本改變,由之解脫生死、長生久視
  • 什麼是修佛的境界
    使自己深受其境的去以佛心的姿態,再以佛法的經文和佛的心,來面對自己的修行和做人做事。雖然我沒有皈依三寶,但我知道怎麼去做一個佛家弟子,那就是應該像佛一樣的善道慈悲,因為我們不是學佛念佛,而是去如佛和做佛最後成佛。這才是真正的佛性和修行的佛法給我們的心靈開示,這也是給修佛的弟子真正的光明指引和心靈的改變。如果,我們每個修佛的弟子能夠做到這些,這才是真正的修行和修佛的境界。
  • 雙修專輯24-丹道鑄劍功與神仙胎息
    (41章)老子所傳之道,究竟什麼事使「下士」聽到就「大笑」呢?翻看現代各家對《道德經》的注釋及現代漢語譯本,沒有一個釋譯本是讓人讀了就要「大笑」的,然而「不笑不足以為道」,這就是說《道德經》中必然還隱藏著某些不為人理解的「道」沒有破譯出來。老子師容成,而容成公所傳之道乃先秦房中之學,即馬王堆漢墓竹簡裡的容成公「七損八益」之道。
  • 牧心問答 | 為什麼實修不起來?見和修的關係是什麼?
    喜歡聞思,想要修行,說明你是有正念的。修不下去而感到愧悔、絕望,代表你知道佛法的價值。實修不起來,是見地不夠。見地上去了,就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該如何解決。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或是看到問題但是解決不了,沉溺於懊悔、慚愧、絕望等等情緒之中,這些都是無明的表現。無明是非常隱蔽的存在,隱蔽到無法察覺。
  • 很多同修感到修行的功夫不得力,什麼原因?
    1.淨空法師:很多同修感到修行的功夫不得力,什麼原因?許多同修們常常感到我們修行的功夫不得力,為什麼原因不得力?實在講就是不懂得修行的方法。念佛以為念這句阿彌陀佛就行,讀經也認為這個經典從頭到尾一天念個一遍、二遍也就行,這決定不是修行,而是發生了很大的誤會。
  • 修行中為何需要性命雙修,對精氣神血液會產生什麼影響?
    身體好修丹道的話相對容易,但是身體好,同時心理要很健全,情志很關鍵,有些人情志敏感,或情志低迷,或容易亢奮,這個是容易出問題。在丹道中煉己很重要,就是說對事物的認知,對人事物的看法,在丹道修煉過程中對景象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後面火候的把握。
  • 兼論丹道是否分男女
    這裡談談女性修持丹法斬赤龍的問題。這個問題源於很多女性丹道修持者,通過閱讀丹經,對男、女丹道修行的差異產生的疑問。那麼,到底斬赤龍到底是何涵義?乾道與坤道修行丹法,到底是同還是不同?同的是什麼?不同的是什麼?
  • 入道修法靠的是什麼?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標準!
    這個「道」是指什麼?「道」指道理、規律。日升月落、晝夜交替是規律,春夏秋冬四季變換是規律,有陰有陽、有光有暗是規律,五行相生相剋也是規律,其中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規律,就是萬物守恆,也叫能量守恆。首先道士是有功德在身,三寶護身的,為了維護祖師爺的道場香火,使之能正常運營,不斷學習完善自身,修心、修身、修行,起到度化人心的作用,這都是功德;其次道士得天地人三界認可,有資格可以行法召將,賦予靈符靈力。這就是為什麼古代當道士要先做幾年苦力雜役的原因,都是在磨鍊性情、培養積累功德福報。
  • 什麼法是一切修法的重中之重?
    因此,我希望在座的佛教徒,尤其是一些年輕人,學佛不能只為求福報,求佛保佑自己身體健康、家庭和合、財源滾滾、官運亨通……其實,就算佛陀加持你得到了這些,人生只有幾十年,為了追求這短暫的快樂而耗盡一輩子,值不值得呢?所以,作為一個佛教徒,理應為了今世和來世而修行、為了自己和他人而修行。如果沒有這樣,那根本方向就搞錯了。
  • 說來說去,修煉丹道還是要有真師,而且是要講傳承的!
    先比一個例子,比如想學相聲,你想拜誰為師呢,是郭德綱,還是那些成天吹,我祖師如何如何的人呢,正所謂明師出高徒,師傅的成就,就是你明天的成就。丹道也是一樣的,所說的那個丹法上一屆祖師如何如何,鬼知道,除非你去下面或上面問,所以不要看他們說的祖師如何,萬一那些有成就的祖師,是他們亂說的。
  • 性命雙修,簡單點返老還童,牛逼點羽化登仙
    以下是群內一些朋友的分享:墨二先生 09:30【性命不是功法】現在群裡的朋友,對「心性」的概念應該都有了一定的認知水準。如果有人說,抄經念佛是修心,你可能會啞然失笑;同樣,如果有人說「提襠咽津」是修命,又何嘗不是一個模子的翻版呢。?
  • 專題| 《修學札偈》(73)夢觀與覺察
    這次又做了同樣的夢,請問陳老師這是丹道夢嗎?」我簡要地解釋說:「夢象,是丹道夢,象徵著金光大道,象徵著精氣神,每一個夢象都符合丹道密意。黑色石榴和老虎都象徵精氣。好好修持即可,不必太在意夢象本身。不論是否解釋,丹道信息已經在你的性命裡了。」我在《問答集》、《增益集》、《同成集》、《修身集》、《轉身集》裡有很多關於夢修、解夢的問答,有很多道友請我解夢的時候我開始拒絕。
  • 道家丹道築基,胎息和神氣的清虛是必要條件!
    很多丹道養生愛好者認為丹道築基很容易,以為丹法就是打坐,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所很多愛好者,修持多年,都沒能正式踏入丹道正功的門,甚至尚不能真正地入靜,這都是忽略丹道修行的基礎,邋等而求的結果。那麼,丹道築基都包含哪些內容?需要達到什麼目的呢?簡單說,就是調、孕出真藥物,即先天真一之炁。
  • 學佛修行的三大境界——看看你修到哪裡了
    想了解佛教,看更多佛學故事,搜索並關注:宜青禪寺在線今天跟大家講修行,許多人都說自己會修行,但是都不知道修行是什麼,今天給大家講講修行,希望大家看後能夠對修行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學佛的最高境界就是修出大慈悲心!「修行」這一個詞,現在變得越來越生活化、大眾化、世俗化了,不是僅僅局限於出家修行學佛的人。
  • 都說人生是一場修行,可你知道該怎麼修嗎?
    「人生是一場修行」這句話很多人都在說,但是如果真的問他們修行到底是怎麼回事,該怎麼做才是真的修行時,許多人恐怕都難以說出一個所以然來。這個問題,不要說一般人,就是經修多年的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想要給人提出一個完備的答案,似乎都有點難以周備,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不同見解。
  • 殺盜淫妄是我們修行對治的永遠主題,修學坐禪之前,先來聊聊戒!
    我們誦經也好,行善也好,乃至於做其他一些佛事也好,固然都是修學佛法的一部分。但真正的佛法起修必須是由修學禪定開始!偉大的佛陀教導我們無量大眾「以戒為師」。那我們到底要向這位「戒老師」學習什麼呢?我們這裡不談具體四眾弟子的戒條,只是聊一聊戒律作用於我們每一個眾生的意義和目的。戒者有三,一者身戒,二者口戒,三者意戒。
  • 修佛無有捷徑路,沒有竅門或偷功. 誰修誰得金剛言,多修多得是修功.佛渡眾生靠修行,證果不是仙佛給.修行達標受佛封,丹書詔告佛封號
    如來佛祖開示:修佛無有捷徑路,沒有竅門或偷功。誰修誰得金剛言,多修多得是修功。佛渡眾生靠修行,證果不是仙佛給。修行達標受佛封,丹書詔告佛封號。封號全憑修行功,無功無果不成材。功果全是修行來,日積月累功果豐。功果豐厚品級增,福慧雙修正修路。
  • 虛雲大師:修與不修
    修與不修  講修行,講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話,你我透徹了自己這一段心光,當下了無其事,還說什麼修與不修。試看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表顯,出家訪道,苦行六年證道,夜睹明星,嘆曰:「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清淨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現前。」以後說法四十九年,而曰「未說著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