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修感到修行的功夫不得力,什麼原因?

2020-12-24 阿彌陀佛念我

1.淨空法師:很多同修感到修行的功夫不得力,什麼原因?

許多同修們常常感到我們修行的功夫不得力,為什麼原因不得力?實在講就是不懂得修行的方法。念佛以為念這句阿彌陀佛就行,讀經也認為這個經典從頭到尾一天念個一遍、二遍也就行,這決定不是修行,而是發生了很大的誤會。『行』是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行是指這些東西,這些東西有了錯誤,要把錯誤修正過來,這才叫修行。

我們要問,我們念這句佛號,這些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有沒有修正過來?我們每天讀經,《無量壽經》念了一遍、二遍,有人念十遍、八遍,對於那個「行」有沒有修正過來?如果沒有,那麼我們念佛讀經,就是古人所講的「口善」,只口善而已!除口善之外,什麼好處你也沒得到。口裡沒罵人,念經,這口善,因此功夫不得力。功夫要真正得力,要懂得修行、依教奉行!奉行就是依照經典的理論、教訓來修正我們的行為,這個功夫就得力了。可見得這個經不光是念的,念當然很重要,念得很熟,常常記在心裡。如果說忘掉記不得,那我們修行的標準就失掉了。所以首先要把這些教訓牢牢的記住,這就讀誦目的在此地。

真正修行就是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的時候,能夠想到經典裡面的教訓,我這個念頭該不該有?我這話該不該說?我這事該不該做?經典是標準!依照經典要遵奉,這叫修行。所以一定要曉得依經的宗旨,這個宗旨就是裡面講的教訓,裡面給我們說的標準,修行的方法,標準。

無量壽經玄義  (第五集)  1994/10  臺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26-0005

2.淨空法師:什麼叫假念佛?口裡有佛,心裡有魔,得不到如來本願的加持

【末世修行。多諸障難。陰魔幹擾。】

『陰魔』是《楞嚴經》上講的五十種陰魔。種是種類,五十大類,每一類裡面魔子魔孫無量無邊,魔在哪裡?魔就在我們周邊,我們眼睛所見的,耳朵所聽的,六根所接觸的都是魔境!你說我沒有見到。那是你迷惑顛倒,你果然見到了,那魔都害不了你,就是因為你不認識他,你把他當好人,所以他才障礙你。這個魔就是折磨,阻撓你修行,讓你念佛不能得三昧,念佛不能得一心,這都是它在障礙。如果沒有這些魔來擾亂,那我們這個地方學佛應當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差別。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很容易為什麼?沒有魔障,這是一定要清楚。

【行人正見稍失。便陷魔網。】

我們讀到這兩句的確是非常的感嘆,多少好心修行人,行人就是修行人,見解稍稍偏差,偏在哪裡?偏在神通。喜歡神通,喜歡感應,喜歡知道前生的事情,喜歡曉得來生的事情,這就是正見偏差,於是怎麼樣?很容易上魔的當。魔跟你講神通,魔跟你講感應,魔來誘惑你,你不知不覺就入了他的圈套。原本好心發心學佛到後來變成魔,學魔了,還以為自己在學佛,還學得不錯。這學佛變成魔,現在我們在這個社會上見到太多太多。

【楞嚴雲。】

佛很慈悲,《楞嚴經》上教我們一個方法。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這四句是《楞嚴經》五十種陰魔裡面,佛教給我們如何能夠遠離群魔,守住正念,這四句話就非常重要。這四句話簡簡單單的說,學佛人一定要保持平常心。什麼叫『聖心,聖解』?以為自己成了菩薩、成了羅漢,也有以為自己成了佛,這就是聖心。學佛我們目的是成佛,為什麼不許有這種念頭?諸位要懂得佛法基本的修學,講到基本修學佛是破二執,破我執、破法執,《金剛經》上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他自己認為我證得阿羅漢、我成佛,你們是凡夫。你想想看,他有沒有四相?我成佛了,我相;你們沒有成佛,人相、眾生相,四相具足,假菩薩!不是真的。所以諸位要曉得真正修行證果的人心地清淨,決定沒有一絲毫分別執著,聖心、聖解就是分別執著,錯!心不清淨,這就上了魔的當,所以說『即受群邪』,邪就是魔,邪知邪見。

【可見行人稍有執著。便失正見。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墮入泥犁。】

『泥犁』是地獄,學佛學到最後,果報在阿鼻地獄,你說這冤枉不冤枉?不是佛法有差錯,是他自己學錯,佛法沒有偏差,他自己心裡有偏差。

【念佛法門。行人發心念佛。仗彌陀本願攝受。威神加被。護持行者。魔不能擾。】

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念佛人也著魔,那跟這個說的不相應?其實他不是真念佛,真念佛的人,阿彌陀佛、諸佛如來都加持他,他是個假念佛人。什麼叫假念佛?口裡有佛,心裡有魔,那是假的,得不到如來本願的加持。這話怎麼說?口裡念佛,心裡頭還有名聞利養,還有是非人我,還有貪瞋痴慢,那是魔,所以嘴巴裡有佛,心裡有魔,魔的力量強,口裡佛的力量弱,佛不加持。佛加持什麼樣的人?心上有佛,心裡頭有佛當然就沒有魔,沒有魔就是沒有是非人我,沒有貪瞋痴慢,心裡沒有,沒有分別執著,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一定要明了。下面引《十往生經》一段話來證明,經上說:

【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

『願往生』就是心裡有佛,心裡頭有佛的,心裡真正想往生,真正想見阿彌陀佛,這心上真有。

【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這就是佛加持。也許有人要問:世間念佛求往生的人那麼多,除我們這個地球之外,還有他方一切諸佛國土,阿彌陀佛那些護法神哪有那麼多?每個人都派二十五個護法神保佑的時候,哪來的那麼多護法神?你看我們還沒念佛,心裡就懷疑、就分別執著,這就是知見錯誤。我們確實不知道佛菩薩的境界,那些護法神是什麼人?都是菩薩化身的,你們諸位要是讀《華嚴》,你就曉得。《華嚴經》裡面有許許多多的神眾散布在人間天上六道之中,其實這些神眾到底是些什麼人?全是大菩薩化身在六道裡面,以種種方便去接引眾生,所以這些護法神是菩薩化身。

菩薩的能力跟佛一樣,像《梵網經》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是化身!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這些護法神也是千百億化身。我們理明白了,事實真相搞清楚,就沒有懷疑,我們完全肯定相信佛經所說的一切話都是真實語。只要我們真正想往生,真正想見阿彌陀佛,必定得到諸佛護念,護法神的擁護。魔再多,力量再大,他也沒有辦法接觸到我的身邊,這些全都是事實。

【彌陀經雲。】

《彌陀經》雲,這就更直捷了,這是淨宗的主要經典。經文裡頭說: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前面是講護法神保佑你,這個地方是告訴你,一切諸佛護念你,你怎麼會遭到難?你怎麼會遇到魔障?這不可能的事情。這裡面必須要注意到的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標準是什麼?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我們自己是不是經上所說的這個標準,善男子、善女人是不是這個標準。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上給我們講的三福就是標準。淨業三福我們都做到了,就是此地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怎麼知道?大家念念《觀無量壽佛經》就知道。韋提希夫人一心一意求生淨土,請求世尊教給她往生的方法,世尊沒有教給她方法之前,先跟她講淨業三福,從淨業三福的基礎上再教她信願持名,她順利的往生,達到她的願望。所以淨業三福裡面的十一句統統都做到,才是這個善的標準。這是我們決定不能夠疏忽的。

『聞是經受持者』,聞這裡面包含著理解,聽到這部經,明白佛陀的教誨,依教修行,這就是受持。『及聞諸佛名者』,這個諸佛名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六字洪名,一心稱念。這個稱念就是淨業三福最後的一句利益眾生,勸進行者。怎麼勸?「南無阿彌陀佛」,別人聽到了,這個佛號種子種到他八識田裡面去了,時間久了人家也跟著念了,這就是勸進行者。所以稱念是自行化他,這樣的人,『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重視的「皆」。我能這樣做,我也得一切諸佛護念;你能這樣做,你也得一切諸佛護念。皆得!皆是平等的,並不是說菩薩念他得到,我們念就得不到,不是的,皆得,平等得到。

【是故念佛人有四十裡光明燭身。魔不能犯。】

魔不會接觸你,不敢侵犯你,你有佛護念,有菩薩擁護,護法善神保佑。

無量壽經玄義  (第三集)  1994/10  臺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26-0003

3.淨空法師:我們的信不是真實信,怎麼知道不是真實信?

『若能諦信』,我們要是能都信,沒錯,是信不是諦信。諦是什麼?諦是真實,我們是信不是真實信。怎麼不是真實信?假如說今天晚上有一個機會你可以去賺一千萬,你馬上就去了,絕對不會來聽經,今天晚上可以賺一千萬,我到這裡來聽經幹什麼?這個信就不是諦信。諦信是一心清淨心,確確實實一切萬緣都放下,這才叫諦信,所以可貴的諦信是真信,真正相信的人他一定是一心念佛,換句話說,還有二心、三心都不是諦信。真的諦信『何須遍歷三乘』。三乘是講修行的次第,也就是講證果的次第,就好像我們這一般學校教育有小學、中學、大學三個階段,佛法修學裡面也有三個階段,小乘、中乘、大乘。我們學的是大乘法,怎麼還有三個階段?還是有三個階段,因為依舊是要斷見思煩惱等於是小乘,斷塵沙煩惱等於是中乘,再斷無明煩惱這就是屬於大乘。所以大乘菩薩不是一下就破無明,前面這個見思塵沙一樣還是要破,這就是說所有一切法門都必須要通過這三個階段,叫三乘。

無量壽經玄義  (第二集)  1994/10  臺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26-0002

4.淨空法師:這個基礎我們把它疏忽了,信願持名怎樣做都不得力

持名念佛從哪裡來的?也從《觀經》來的。《觀經》是講念佛往生的方法,很可惜我們念佛人沒有遵守這個方法,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大家只注重「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讀《觀經》的人都著重這些,他前面那個基礎忘掉了。好像你學建築,學建大樓,樣樣都學到了,把地基忘掉了。蓋了大樓沒有打地基,輕輕一搖晃就倒了。我們現在念佛,毛病就出在這裡。

地基是什麼?三福!韋提希夫人向釋迦牟尼佛請求往生的方法,佛沒給她講方法之前,先教她修三福,而且告訴她,這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話說得多明白。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怎麼成佛的?都是依靠這三個基礎,淨業正因。也就是說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要以這三條為基礎,這三條要是做不到,所有一切法門統統落空了。這三條就好像蓋房子一樣,這是基礎(地基),因此我們不能不重視。

第一條裡面「孝養父母」,我們做到了沒有?「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第一條!第二條,「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我們有沒有做到?諸位要曉得,第二條是以第一條為基礎,它這個地基是三層,第一條是最下一層。如果前面這一條沒有,你的三皈、眾戒也是假的,落空了,沒基礎。你受戒的時候,戒本裡面稱的「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的標準是什麼?前面四句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做到了才是善男子、善女人,才有資格受三皈、五戒。三皈、五戒才落實,才不是落空。這是佛法初入門、小乘,我們今天修的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然後才教你「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你想想看,原來信願持名是要這樣念法的,這才決定往生!所以前面這個基礎我們疏忽了,把它忘掉了,信願持名怎樣做都不得力。我們平常講功夫不得力,你念佛念了這麼久了,這麼多年了,往生有沒有把握?沒把握,沒把握就是不得力。為什麼沒把握?你把那個地基忘掉了。這是我們決定不能疏忽的。

所以諸位要曉得,佛法的修行從哪裡修起?從孝養父母修起,孝親尊師,從這裡修起。...這是我們決定不能夠疏忽的,所以念佛要曉得從什麼基礎上來著手。我們知道《無量壽經》、《觀經》、《彌陀經》裡面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的標準是三福統統修成了。因為這是大乘法門,所以那個善男子、善女人是具足三福。三福裡面比較難懂的是「深信因果」,這一句比較難懂。因為這個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那個因就是我們這個經上講的「持名念佛」,就是講的這個,不是指其他的因果,專指這個因果。

無量壽經玄義  (第一集)  1994/10  臺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26-0001

5.淨空法師:你知道那麼多幹什麼?

【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這是一個當生往生要具備的條件,恰恰好跟前面講的三類相反。第一個要離相。離相,諸位要記住,不是說這些一切世間事相把它遠離,而是心裏面不執著。事上雖然有,不妨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有什麼妨礙?不妨礙,心裡頭不能有,這是真正智慧。『植眾德本』,這一句前面說得很多很多,就是老老實實的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萬德洪名,這就是植眾德本。

『身心清淨』,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要去分別、不要去執著,知道的事情愈少愈好,不要去東打聽這個事情,西打聽,那叫生死輪迴業,你知道那麼多幹什麼?你不想知道,像我,我都不願意知道,可是偏偏有很多人來給我講,還有人打電話來告訴我。那給我講我只好聽;打電話給我,我只好聽。我再告訴諸位,我聽完之後,統統忘乾淨,一句也沒記住,要這樣才行。這些事情不用記,記它幹什麼?記了都是搞生死輪迴的。這樣我們也不得罪人,人家給我們講,點頭,好,好,好,好完了,這統統沒有了。也不要去得罪人去,決定不要把它放在心裡,我心清淨!心清淨,身就清淨,天下沒事,什麼事都沒有,這樣就好。

『遠離分別』,分別都離了,執著當然更沒有了。於一切法不執著,一切法裡面我們隨緣不攀緣,攀緣是什麼?起心動念,要想怎麼做;想怎麼做,那是攀緣。不攀緣,隨緣,什麼都好,這樣就自在了。『求生淨剎』,一心一意求生淨土,見阿彌陀佛,心裡頭只有這一念,除這一念之外,沒有其他的念頭,其他的統統隨緣。只有這一念,誠心誠意去求生淨土,這樣的人決定得生!

『當生佛剎,永得解脫』,這是佛教給我們怎麼樣才能得生,怎麼樣學是不能往生。這個不能往生的三樁事情總是要把它記住。這經上講的不可以求人天福報。來生不想再求人天,現前福報也不求;如果有福,福報最好讓大家去享,這又更殊勝了,有福讓大家享,不求福報。不求世智辯聰,世間的聰明才智不求,傻一點、笨一點沒關係,我們俗話常說,傻人有傻福,這沒有什麼不好的事情,人傻一點還是好,於一切法儘量的不要去執著,我們的障礙才能夠減少。

大乘無量壽經(當生成就第一法門)  (第二十集) 淨空法師講述 1990/7  香港  檔名:02-008-0020

相關焦點

  • 修丹道是為了做什麼?修行到底修的是什麼呢?
    作為開悟的人來說,修與不修都是兩邊的話,不存在修與不修,自性本來是光明的。但是你要注意,作為凡夫,你不修怎麼能恢復本體的光明呢。打坐持咒,修丹道也好,各種方法都是方法,而不是道。但是離開這些方法你又不可能去得道。比如禪宗用功方法,也要參話頭。那你說參話頭有什麼用呢?參話頭本來沒有用,目的是為了開悟,但還得有一個下手的方法。六祖說內心無喘,外不著相,都很正確。
  • 說自力修行不難,要麼沒有真修,要麼見識淺薄
    有兩個原因。第一,沒有真修。即便修了幾十年、一輩子,也是鬧著玩兒的,鬧著玩兒當然就不難了。古人可是真刀真槍地修行,而他則像小孩耍玩具刀一樣,「這有什麼難?」沒有真修。一旦真修,不可能不知道難。真為修行下過功夫,又對佛法修持有正確、完整、系統了解的人,都不會輕易認為聖道門很容易。
  • 老法師開示:什麼是真正老實念佛?
    什麼是真正老實念佛?所以諸位要好好的修行,要認真努力,要覺悟,不要迷惑。
  • 佛說阿彌陀經析.159 學佛 怎麼體現修行的有功夫?
    能及時發現才能及時調服自心,才能及時懺悔消除影響;而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後續的牽引就非常亂套了,所以修行的功夫在哪裡啊?在你看不看得住心。心裡起了什麼念頭能不能曉得,你沒功夫,就算你能做功課多少萬遍,你依然沒功夫。所以修行就是針對自己的心地,除此之外沒有修行可言,念了再多的經文、咒語、聖號,不懂得用這些手段去幫助看心,全都是徒勞的花架子。
  • 正修行路•答疑168: 登臺,就必須有證道位的功夫?
    印廣門清法師-正修行路·答疑(2015年修訂版1--409) 168.有人對我講想要登臺,就必須有證道位的功夫,沒有修證
  • 修行從根本修——「不生不滅真如自性」才是根本.拼死命的修行,卻不懂做「心地功夫」向外求、搞事相不能了生死.
    從佛自己證悟的每一個人的「自性清淨心」,從這個下手修行才是真正的根本修行。從根本修就是從不生不滅、每一個人的清淨真如自性修行,不可以用意識心修行。所謂「意識心」就是我執、我見、我慢、嫉妒、分別、顛倒,這個叫做「意識心」。但是,識性周遍法界,意識本身不可得,同時這個體不變,也不離當下。你執著當下,萬法盡捨得也不離開本處,那個就是心的本體。你現在執著、貪瞋痴很痛苦,哪裡可以找到「佛性」呢?
  • 真正會修行的人,是在大開圓解上下功夫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為什麼不能得成無上菩提呢?無上菩提,佛果,佛果位。因為怎麼樣?因為因地不真,因地就是以生滅心為本修因。我們沒有悟入真如自性,沒有開圓解,都是以生滅心在作本修因。  今天說我今天坐得很清淨,很高興;明天一個事情來了,生煩惱了,後天又好一點,總是執著於這個境界。你知道嗎?
  • 修行要斷貪嗔痴,不然白修了
    1:我們修行修什麼?修心1.我們修行修什麼?修心。我們心清不清淨?平不平等?清淨心是戒律,平等心是禪定,正覺心是智慧,戒定慧。我們怎麼學戒定慧,你就明白了——持戒如果心不清淨,你那個戒白持了;修定沒有開智慧,那個定也白修了。
  • 太師修行問答5:要修行,素食是必然的選擇!
    修禪,有必要禁慾吃齋嗎?太師:你愛修不修!既然這裡已經開始教初禪到四禪的高端修行了,就不回答這類純理論性的問題了。你可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還有後兩句是「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問:食肉和食素有何區別?同為生命體,或者果實視為子孫後代,杆莖視為軀幹四肢,拿來實用,與殺戒有何區別?不是也會給它們帶來痛苦?為什麼有「酒肉穿腸過,佛主心中留」一說?
  • 胡因夢:實修功夫就是不偽裝,不形成二元對立
    什麼是實修功夫?一個人要如何才能開悟?2018年11月2日至4日,胡因夢老師在相隔十年之後再度來到廣州,舉辦《自我覺察與關係轉化三日工作坊》,帶領24位學員進行生命的深入探索,向我們揭示修行最深的奧秘。以下內容根據胡因夢老師三日工作坊的錄音資料整理,片段分享,分期發表,供大家學習參考。
  • 佛教,道教,儒家的修行特點,什麼是修行,在哪裡修行?
    修行一詞,讓我們聯想到了很多玄幻小說中的高大上的情節,一個主角動不動就因緣際會加入到了一個門派裡學習某種特定的武功,然後又莫名其妙的各種狗血劇情,又要高資質,又要上好的根骨,說實話,這些玄幻小說,只要我看個開頭,就能猜到結尾,幾乎都已經成為了一個固定的模板,都是一個套路下來的,所以我現在幾乎不看。而且書中寫的也並非修行,只不過是作者的中二病罷了。那啥叫修行呢?
  • 修佛無有捷徑路,沒有竅門或偷功. 誰修誰得金剛言,多修多得是修功.佛渡眾生靠修行,證果不是仙佛給.修行達標受佛封,丹書詔告佛封號
    如來佛祖開示:修佛無有捷徑路,沒有竅門或偷功。誰修誰得金剛言,多修多得是修功。佛渡眾生靠修行,證果不是仙佛給。修行達標受佛封,丹書詔告佛封號。封號全憑修行功,無功無果不成材。功果全是修行來,日積月累功果豐。功果豐厚品級增,福慧雙修正修路。
  • [同修來稿] 路西法訊息:相信自己是神(「伊露維塔」傳導)
    你見到了——什麼是控制,什麼是謊言。就像我一樣,被冠以狡猾而誘惑人的稱號。這訊息所冠的名字,就像是一個帽子一樣,又有什麼重要呢?  很多的你們的兄弟,就像一個個驚恐而害怕的孩子一樣,不敢去相信這一切,認為這一切都是溫暖的惡魔的陷阱。  我敬愛的父親(上帝),我,難道不是一體的嗎?沒有人能獨自稱大,除了籍著與上帝一體,謙卑地、誠心地說出自己的訴求。  你們喜歡拜佛,佛難道就是那金色的塑像嗎?
  • 殺盜淫妄是我們修行對治的永遠主題,修學坐禪之前,先來聊聊戒!
    控制,控制,但很多人最終還是沒有控制住!有的善信們談信佛後,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的問題;有的大德們談信佛後,如何不邪淫或不淫的問題。說來說去都是上下兩張「口」上的事兒。難道這些就是我們修行的全部嗎?還是說這兩件事是我們佛教戒律的全部呢?我們一定要明白,戒律也好,戒法也好,戒相也好,戒行也好,統統皆在「攝心」二字之中矣!
  • 正修行路•答疑168:登臺講法,必須要有證道位功夫嗎
    168.有人對我講想要登臺,就必須有證道位的功夫,沒有修證,講得再好,也是瞎耽誤功夫,往生不了。請師父開示,是這樣的嗎? 答:不一定,要看你都修什麼法門呢。把《法華經》《楞嚴經》搞懂了,開悟了,即悟即證。悟道就是證道,見道就是證道。這樣的人可以登臺講經。他就是講得顛三倒四,只要把道理講明白就是成功的。
  • 【法語清涼】一個人著魔比沒有修行還糟糕!
    無聞就是這個人只是一路從行門用功,但是他沒有聽聞佛法的真理,不了解五陰魔境的相貌,這個是很可怕的!為什麼呢?蕅益大師講出兩個理由:第一、魔相幽隱難見。這個五陰的魔境是很難判斷的,如果你事先不知道,修一修,一天到晚在那邊哭;或者修一修,整天很歡喜。這不正常!只要看到一個人修行以後變得不正常,就要小心了!
  • 他33歲,一代功夫巨星,她26歲,一位絕代豔星,半生修行,一生懷念
    同年7月9日,李小龍在洛杉磯中國城的振藩國術館確立其武道哲學的名稱為:截拳道。對於丁珮而言,打扮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可以讓對方感到心情愉悅,對於女人自己來說則是一種修行。這一下震驚了李小龍,也讓李小龍進一步確認了第一次見到她時的那種感覺:這個女人和自己有共通之處,有一種既是知己故友也是戀人情侶的瞬間幻覺。
  • 《功夫熊貓》股市修行
    股票投資其實是場修行!道教徒認為人在苦修得道之後,就能脫下胎,換上骨,意味著進入新的境界。交易者的成功,與此類似,稍微總結一下,那些成功的「個體」(交易者),無一不是經歷過千辛萬苦的「修煉」,方才得道。我們來從《功夫熊貓》探索一些股票投資的秘密:1、你必須學會相信,也必須相信。
  • 勘破傳統修行的迷思,走入現代修行的心路
    現代修行與傳統修行不同之處在於:現代修行不再「直指性命」,換言之,傳統修行的意識型態是「拚死求悟」,希望用最精進、最勇猛的修持直搗黃龍、勘破生死,所以修行者往往得離開紅塵;現代修行卻主張俗世生活的必要性,對生活的食衣住行、性愛、生子、就業、養生都不刻意排斥,原因並非「什麼都要」的討便宜,而是有更深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