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何為修行?
修行一詞,讓我們聯想到了很多玄幻小說中的高大上的情節,一個主角動不動就因緣際會加入到了一個門派裡學習某種特定的武功,然後又莫名其妙的各種狗血劇情,又要高資質,又要上好的根骨,說實話,這些玄幻小說,只要我看個開頭,就能猜到結尾,幾乎都已經成為了一個固定的模板,都是一個套路下來的,所以我現在幾乎不看。
而且書中寫的也並非修行,只不過是作者的中二病罷了。那啥叫修行呢?
很多人對於「修行」二字都有不同的認知。有人認為就是出家,有的人認為就是吃齋念佛,有的人認為參禪打坐等等說法,不一而足。這所有的說法加起來也不能概括什麼叫修行。假如修行就是一頭大象,所有的人都是盲人,然後每個人摸到的地方都不一樣,有的摸到耳朵,就說大象像蒲扇,有的摸到身子,就說大象像一堵牆,有的摸到腿就說大象像柱子等等,這些說法都是以偏概全。
前段時間又重溫了一些講經說法的書,我記得有這麼一句話,既從字面上解釋了這兩個字,而且也確實把曾經認為很深奧的東西,深入淺出的解釋一番,讓它更加容易被我們這些普通人所接受。
所謂修行,就是修正我們不好的行為和習慣。
大道至簡果然不虛,一句如此簡單的話,就概括了「修行」二字的真諦。
但是很多人對於修行的方式方法又有不同的看法了,有的人主張學佛讓心念清淨,而有的人則提倡修道養生,而有的人則喜歡儒家經典,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宗教徒也是各執一詞,例如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信徒等。
各種聲音不絕於耳,甚至上網查下資料也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反正都說自己的好唄。那今天咱們就大體看看它們的特點,以供大家做選擇。
不過當年的南懷瑾先生早就對三教特點做了總結,寫成了對聯。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02儒家修行養性,以求君子之道
說起儒家,就不得不提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
夫子在論語中,對自己的一生,有個小小的概括,在《論語·為政》中這麼說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周天子這個中央政府對諸侯的地方政府控制力與日俱下,各方諸侯對於霸主的地位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各國之間的戰爭愈發的頻繁,各國之中有識之士都已經看到了這個問題,都希望有一個方法,能實現自己國家的國富民強。
其中的孔子,總是想復興周禮,以德和仁為政治基礎,以禮樂治國,恨不得走到街上,看到的所有的人都是君子,動不動就總是希望人像堯舜禹時的國泰民安,就想著這朝堂上都是聖君。
可終究是人心不古,老百姓也不是堯舜禹時的百姓,自然這朝堂上的諸侯也不是堯舜禹時的官員。
所以孔子終其一生,與學生周遊列國,希望勸說當時的各國,效仿堯舜,可惜在當時複雜的政治環境下,各國諸侯更關注的是如何讓自己兵強馬壯,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就會被別人進攻,而孔子的政治思想顯然是非常的天真,無奈只能用晚年進行教學,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走仕途,在朝堂上延續自己的政治思想。
後來在漢朝,終於確定了儒家為治國的方略。所以要做官,就要先看一個人的德行,後來確定要考察孝廉,知道隋朝科舉制度確定下來,才把儒家的所有的經典列為教科書!
儒家的思想,是提倡全民提高思想道德覺悟,所有人都做君子,這樣就可以「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了。總的而言,儒家有利於提高個人的修養,走的是經世致用的路子。如果有朋友希望自己能夠有所作為,就多學習儒家經典,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在事業中遇到的挫折時,能夠快速調整狀態,及時找到癥結,解決問題,受到同事和領導的喜歡與擁護。
03道教修身,性命雙修之法,注重養生,以無為而無不為
提起道教的前身,自然想起了老子、莊子等這些先秦的大佬。他們的著述至今都還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雖然西方把我們國家的古代先賢都排名很往後,其實這都是西方人關起門來自己定的,我們中國人自始至終沒有參與,所以這些排名我們是不承認的,也無所謂。
但是提起道教本身,大家印象更多的是英叔演的茅山道士吧,動不動就跟殭屍鬥。也有的人印象是劍仙,能夠御劍飛行,斬妖伏魔。這個劍仙的原型其實就是呂祖呂洞賓。當然後世小說家也有誇張的寫法,所以寫的上天遁地無所不能,動不動就御劍飛行,甚是瀟灑。
再就是道教的五雷正法,可以祈雨、治病、更甚至可以驅魔。不過五雷法不論正統還是民間傳授都是可遇不可求。
其實道教的寶貝真的不少,單說這太極拳,先不說過去的實戰效果,但是作為導引養生,效果確實非常的好;而且醫易同源,於是道教就把易和醫都吸收到了,很多遊方道士又能治病還能給人測吉兇。
在咱們國家風靡一時的氣功,其實也是從道教分支出來的一種養生功法。
道士普遍都非常的長壽,可見他們都非常注重養生之道,而養生之道在道教就是修命功,當然在修命功的同時,心漸漸的靜下來也就是修性功。
04佛教修心,戒定生慧,慈悲為懷,金剛為用
佛法,是心地法門,是從心中下手,斷除心中的煩惱。
而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個過程,這個過程就需要通過對自己的約束,也就是戒,讓自己的心性定下來,在各種不同的事情和煩惱中磨礪,就有了人生的智慧,從而能夠更好的,更圓滿的處理各種問題,既使很多糟糕透頂的事來了,能夠化險為夷,實在是躲不過的,必須面對的就擺正心態,用最好的狀態,最好的心態,來迎接可能是最糟糕的結果。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脾氣也會越來越柔和,心性也會越來越慈悲,胸襟也會越來越寬廣,但是碰到問題時,該不妥協的時候,絕對不能妥協。
現在很多法師,動不動就讓人自己找毛病,這本來是對的,可是我發現,這跟當初於丹的心靈雞湯實在沒有什麼兩樣。
我個人不想去詆毀僧人,所以,我個人提倡的態度是,如果對方實在是故意的,就不用忍讓,倘若過分的妥協,這種人只會得寸進尺,反而使自己在職場,在事情處理上越來越處於被動的狀態,最終只能讓自己抑鬱。
這就是我提倡的金剛為用,倘若不做出回擊,我們永遠都是被人宰割的一方,除非我們有著很深的背景,或者有必須忍對方的理由,倘若沒有,就必須予以回擊。
很多人學佛,都走上了這個誤區,所以很多上了年紀的叔叔阿姨們也是被這些法師給洗腦洗的很不像話,畢竟現在的職場,出家人不曾參與,根本不懂得這勾心鬥角的厲害,有時候甚至讓一些人感覺比死還難受,逼得人要麼退出職場,要麼真的就是只能自我解脫,而這些法師還在說著那些不負責任的話,我覺得我們這些年輕的佛子們,應該提出質疑,應該對這些所謂的佛教權威發起挑戰,我就想問他們一句話,你們是否是用智慧說的那些話給尋求幫助的人聽,如果不是的話,就請閉嘴,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誤人子弟。
我建議大家學佛,不要馬上就聽那些高僧大德的講座,尤其是像那種心靈雞湯似的就更不用聽了,也許很多同修會說我在散播邪知邪見,可是我們要的是能夠讓我們乘色身船到智慧彼岸的方法,而不是再來背鍋受指責的。
尤其是最近我刷到一個視頻,告訴我們人不要立知見,不要有想法,別人有別人的想法,是他的事,讓我們自我改變,自己的敵人就是自己,這些周圍有想法的人都是自己的陪練,然後不斷的對自己出招,自己防不勝防就中招,自己中招了就不成才。
我對於這種言論,曾經是非常喜歡的,也努力的讓自己做到,事事順著別人,可是最後讓人感覺我這個在家居士就像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更有甚者把我當一個傻子,長輩也覺得我自己是爛泥扶不上牆那種,我人不被周圍的人接受,連累我的信仰都被這些人誹謗。最後我開始重新認識佛法,舍掉了這些從大師嘴裡聽來的話,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重新認識自己,有了自己的知見,才慢慢的能夠說服父母長輩,才能越來越感覺到生活中充滿了希望和陽光,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至於伊斯蘭和天主教、基督教,我個人從來沒有深入了解,沒有什麼發言權,今天就簡單的把國內的三個主流說一下,至於非主流的以後再說吧。
至於大家要選擇哪種修行方式都是自己的自由,信仰也是一種自由,最後借西遊記裡菩提老祖對孫悟空說的一段話,當做結尾。
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性命無他說。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洩。休漏洩,體中藏,汝受吾傳道自昌。口訣記來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涼。得清涼,光皎潔,好向丹臺賞明月。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裡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
我是一個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希望傳統文化能夠更多地幫到所以的朋友,大家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覺得我的文章能讓人受益的話,就請點讚、收藏、轉發,讓更多的朋友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