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中為何需要性命雙修,對精氣神血液會產生什麼影響?

2020-12-22 閻子龍講丹道

身體好修丹道的話相對容易,但是身體好,同時心理要很健全,情志很關鍵,有些人情志敏感,或情志低迷,或容易亢奮,這個是容易出問題。在丹道中煉己很重要,就是說對事物的認知,對人事物的看法,在丹道修煉過程中對景象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後面火候的把握。

所以聖人傳藥不傳火,關鍵在於人心叵測,我們有種種的貪慾,人心很重要,人心是偏的,道心是圓的。大部分人都是固執己見,以自我為中心,認識事物的時候總是以偏概全,執著於此,失之於彼,分善惡美醜,高下長短,陰陽一對立就不能稱之為煉丹了。丹就是圓,就是滿,就是一的意思。

身體的筋骨堅實,臟腑穩固,氣脈調和肯定更好。年輕人練的話很快,在十七八歲這個年紀,如果方法得當,根本不需要築基練己的功夫,從命功來說一兩個月就能有一陽來復的徵驗。

年輕人雖然在命功上好下手,好成就,但是心性不純,不穩定;老年人雖然心性相對穩定,理解力也有了,經驗的事也多了,但是習氣也更重了,同時身體也更虧虛了,損耗了多少。

三十歲不能和二十歲比,四十歲不能和三十歲比。一年神往外耗散多少,精氣往外耗散多少,那不是同日而語的。十六歲為純陽,在卦象上為乾卦,純陽之體,然後一個陽爻一個陽爻地減,到六十四歲為純陰,為坤卦,所以陽很關鍵。

純陽為仙,純陰為鬼,所以當然身體好修丹道好一些,但同時心性也很關鍵。如果是年輕人,十六七歲就不存在築基的問題,直接就可以調藥產藥,但是真正在那個年紀能修道的人又有幾個呢?所以肯回首是岸頭,莫待風波壞了舟。不斷地練,不斷地養,這樣才行。而不是什麼方法都沒有,直接禁慾,那幾天就成神經病了。要想斷淫慾,精滿才能不思淫,同時心理上認識到這個問題,知道他不好,不能壓制,而是轉化,開源節流,最終精滿才能不思淫,究竟上來說,真正完成小周天的功夫,真正脫離欲界,才能真正斷除淫慾。

淫慾的問題,作為初學者不一定要去禁慾,但一定要節慾保身。精氣神三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元精流布於周身,藏於血中,變交感精的時候匯於命門,然後通過外腎出去,直奔陽關,交感精漏洩的時候,同時會傷到元精,傷到元精又傷到血,傷到血又傷到臟腑,又傷到氣又傷到神,所以一傷聚傷,一損俱損。

人的身體很有意思,我們說人都是秉先天之氣而生的,先天氣又根植於腎,先天之氣同時又克化飲食在腸胃,腸胃裡有清有濁,清的化為脂膏,濁的化為糞便,飲食所化的清氣,這個就是我們的後天之氣,後天之氣又可以默化後天氣,又變成先天氣。氣聚才能成液,先天氣燻蒸這個液,就可以變成血,液變為血,血又經過兩腎又變成精,所以精與血是一回事,精藏於腎,然後流布於下丹田。

如果說貪淫慾,這個地方固不住,腎往外滲漏,就會造成下田虛耗,然後百骸空損,因為精還可以生髓,所以丹道說築基,築基就是過去的祖師所說的懲忿窒欲。同時往回收攝補益,然後再通過後天的飲食來調和,節制飲食,行住坐臥的時候能夠息息歸根,又能夠調息,通過心息相依的方法,慢慢的才能鼓動這個坤元之火,這個才能再把後天的水谷之氣化為精,然後再補充下田。

所補的精又能夠消融流成液,然後再盈潤在百骸之間,補百骸之損,你只有補全了充盈了,才能夠有所謂的上升夾脊,流通運轉,才有所謂通任督的現象。有欲望的時候,既不是刻意克制,而是要調節,要轉化,打坐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得法,如果空坐也不行,伏不住那個慾念。其實對於多數人來說,有慾念的時候練習一些功法,練一練動功反倒好,坐在那兒煩躁,靜不下來,因為沒有根基。打坐如果僅是定神的話,可以,但是真正的打坐必須是神氣相抱,心息相依。有欲望的情況下,如果說打坐得法,會有幫助,如果打坐不得法,反而慾火會更炙盛。

閻子龍老師丹道實修問答

相關焦點

  • 性命雙修是什麼意思?
    性命雙修,是指身心全面修煉,是道教重要的教義之一,也是中國古代體育哲學人體觀的範疇之一,屬於傳統養生的基本理論。性指人的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的身體、生命、能量、命運、物質等。性命雙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煉。《中和集》、《性命圭旨》、《天仙金丹心法》、《天仙正理直論》、《金仙證論》等書中,都有關於「性命雙修」的論述。
  • 雙修專輯23-陰陽雙修防漏補益法
    不能控制,很容易影響身體健康,遺精陽萎,陰虧陽損,是一般人的常見病。修道路上,更是基礎的基礎。說一個人沒有感情,不發生走失現象,是不現實的。但固精功法真正學會而且煉成了,就可以達到隨心卷放,自動控制的能力。不但在煉丹時,不會產生走漏危險,即使夫妻同睡一床,甚至在性生活的時候,也有可能避免損失。
  • 《性命雙修》問答
    🔥《性命雙修》問答🔥          文:袁亞囡
  • 性命雙修金丹正法口訣+功法修煉
    修行圈在此向道家養生的志士仁人推介由易吾散人所傳的性命雙修金丹之正法秘訣——金丹正法前六轉之煉己築基,又名丹道周天。現將入手應知和須知簡介如下。  丹道的修煉實際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名為「人元金丹」,為金丹大道的小乘功夫;第二步名為「地元神丹」,為金丹大道的中乘功夫;第三步名為「天元大丹」,為金丹大道的大乘功夫。
  • 性命雙修,簡單點返老還童,牛逼點羽化登仙
    (本文經由微信群"【呂波國學】」2015-10-1的聊天記錄整理而成)前天在分享道家的「抽坎填離」的時候,順便提及了道家的「性命雙修」之說。因為性命不二,「本來」如此,所謂:同出而異名。 若從功法說「修命」,命又從何說起,遠矣。 想到一點就先說一點,拋磚引玉。聲明,我沒道派,也無師承。隨口說說,為了高興。所謂「雙修」,本就是從「後天,二元」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是根據「人」這個大自然造化產物的生命特徵來說的修煉,所謂「道法自然」;不是道家在修性之外又自己單獨製造了一個修命。
  • 性命雙修
    比如在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中,表現為預言導致預言的實現,自由意志不堪命運摧殘。曾經我也是這樣理解命運的,直到後來讀到老師的一篇講稿,講的是東方哲學中的倚命論對西方命運觀的超克。剛剛好那會在擔任世界哲學大會的志願者,會議的主題是學以成人,可是當時焦灼中的我還有很多疑惑。當時我急需解決的是生理上的一些症狀,比如失眠、行動力低下、情緒起伏、記憶力減退等等。
  • 性命雙修金丹正法(九轉還丹功第一轉)
    ☆無上至尊之道 最上一乘妙訣☆性命之道在此向道家養生的志士仁人推介由易吾散人所傳的性命雙修金丹之正法秘訣——金丹正法前六轉之煉己築基,又名丹道周天。現將入手應知和須知簡介如下。近代以來,由於派別門戶的競爭與局限,對於三元丹法各執一說,多有偏頗,尤其忽略了「修心」的重要性,將性命雙修曲解,現流行於社會的基本上都是以中下品漸法為主的旁門小道小術,根本談不到什麼得道成真,充其量達到個卻病或延年的效果而已。而一些有成績者,如少數藏秘佛教修真者,則須拜師經多次灌頂修行後,也不過達到個地仙(即鬼仙)陰神水平罷了。
  • 探秘道家房中術 雙修之路
    男女媾精,萬物化生」的說法,老子的《道德經》講:「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道家也很少板起禁慾的臉,來修建男女之防的長城,但是將男女的雙修與房中術劃上等號,對隱修於山林中的道士們來講,的確是莫大的冤屈。起碼是唐宋以下,當修行的道路,由外丹轉向內丹之後,沿著「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的漫長道路摸索的真人們,就已經與房中術劃清了界限。
  • 修丹道是為了做什麼?修行到底修的是什麼呢?
    見地高,但也要有一個可以下手的方法去修行。慧為火,定為水,慧沒有定水的滋養 ,就是狂慧 。持咒,打坐,念經無非都是得定的方法,有了禪定的功夫,才能有智慧,沒有禪定的功夫,所得的智慧都不是自己的,是靠不住的,是書本上的。所以要解行並進,一方面要去理解,有正確的見地;另一方面,又要在事上去修,在生活中修。但在生活中應人接物時,沒有定力,怎麼辦呢,還得加強訓練。
  • 佛教,道教,儒家的修行特點,什麼是修行,在哪裡修行?
    修行一詞,讓我們聯想到了很多玄幻小說中的高大上的情節,一個主角動不動就因緣際會加入到了一個門派裡學習某種特定的武功,然後又莫名其妙的各種狗血劇情,又要高資質,又要上好的根骨,說實話,這些玄幻小說,只要我看個開頭,就能猜到結尾,幾乎都已經成為了一個固定的模板,都是一個套路下來的,所以我現在幾乎不看。而且書中寫的也並非修行,只不過是作者的中二病罷了。那啥叫修行呢?
  • 孫悟空學的大品天仙決,是修行真訣嗎?
    作者:三一道人 一、訣法大品天仙訣是《西遊記》裡菩提老祖傳授孫悟空的修仙妙法,口訣: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性命無他說。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洩。休漏洩,體中藏,汝受吾傳道自昌。所以道學和修真界認為《西遊記》乃是道家「證道奇書」,大品天仙訣主旨是講述「內丹」修煉原理: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性命無他說。顯、密、圓、通,指顯教,密宗,剛柔不拘,執中用權,深造自得,能圓明通達真正的修行妙訣。珍惜性命雙修,了命了性,無其他的說法。
  • 站樁、打坐宜雙修
    本是喻意於拳形中的(試力),現在很多人練太極拳變成了拳練拳、變成了擒拿,倒因為果,真意亦是盡失。再看看意拳、形意拳,為什麼要練十幾、二十年才能成為高手,才能產生內功,很多形意拳名家的回憶錄中都提到了站樁,都似有所悟,內功站中得,為何呢?王先生在《修真心語》認為,對這些人來說,內功是自己走過的路,但是其不知所以然。
  • 古人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點靈光無用處.」《王鳳儀嘉言錄 第二十二節 性命》
    以下內容節選書籍《王鳳儀嘉言錄》第二十二節 性命  ○因為種族不同、風俗不同,所以各教教主所創的教也不同。可見人的命不好,都是被性子累的。所以我教人化性,人能化性,就算得道。  ○性是命的根,有德的人性量必大,性量大,命也必大。人的命都是好命,因為性子不好,把命也拐帶壞啦!道是什麼呢?就象木匠打的中線,不論別人好不好,你先給他打個中線,取長去短就合道了。  ○道就是命,德就是性。性是保命的,命有消長,必須保全才好。
  • 「歡喜佛」與雙修的真相
    這位師兄就很擔心,希望我們能為她解答這個問題,但我們不知該怎樣回答她。請問師兄有沒有關於解釋這方面的文章?回覆:分享一篇嘎瑪仁波切的開示來回復這個問題吧。現在有很多人,提到藏傳佛教,就謬傳說:藏傳佛教,一定要「雙修」,還給藏傳佛教造像中的雙身像,起名字叫「歡喜佛」。藏傳佛教根本沒有所謂的「歡喜佛」;雙修、雙運,不是指男女交合。
  • 三家相見結嬰兒:悟空的修行的缺陷在哪裡?為何非要去取經?又為何必須是唐僧師徒五人?
    《壇經》中六祖惠能偈云:「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就是指人人心地中都包含有這個「真種子」,眾生同一佛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西遊的設定中,悟空的「金公」是代表性命雙修的「命」,八戒才代表「性」;而在真正的道家修行中,「金」這個字往往直接用來代表明心見性的那個「性」,也就是真如本性。《參同契》說:「三教根源,同一金性」。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同呢?
  • 立志修行證道之人,健康是必要條件嗎?
    三十九歲出家,住廟修行。廟裡有時坐禪。他一上坐便睡覺。香板挨了不知多少。依然如故。自認罪孽深重。這一輩子修行開悟是不可能了。難道,修行必須是身體健康,無疾患才有開悟的可能嗎?答案是否定的。我舉幾個案例來佐證。首先是禪宗二祖慧可大師,開悟之前剛剛斷去一臂。血染白血。在極度痛苦難忍的情況下還能開悟得道。
  • 內丹學以「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為修煉的根本,這就決定了其「性命必須雙修,功夫還分兩段」的修持特點.
    性命,是大道修煉的主體。經云:「大道在性命之內」。內丹學以「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為修煉的根本,這就決定了其「性命必須雙修,功夫還分兩段」的修持特點。這裡講的「雙修」、「兩段」,不是要將性命分別對待,而是強調「以性促命、性命合一」,進而實現「合一還道」。(此為性命雙修,陰陽和合,為無極。無極者,0也,圓融無礙。)簡要地說:性,指心與神。命,指精與氣。
  • 雙修專輯-陰陽交合竅中竅(5)
    什麼是陰陽雙修呢?雙修是相對於清修而言的一種修煉方式。雖然自身的神氣交合也可稱雙修,但這只能稱性命雙修,與通常所稱的陰陽雙修是有根本的不同。陰陽雙修的「陰陽」兩字,都是直指夫妻(或男女)兩性而言,只有夫妻兩人共同參與的實際修煉,方可稱謂真正的陰陽雙修。這便是雙修與清修明確的定義與界限。 陰陽雙修中三個陰陽是如何合練的,這便涉及到古代道家最上乘的丹法修煉的總體精神。
  • 陰陽雙修與彼家丹法
    也有中和派提出「清靜頭,彼家尾(雙修尾)」。如果你是一個真誠的修真者、證道者,只有「清靜頭、清靜尾」,一路清靜到底,才最為可靠!就近代而言,公認實際修持到究竟境界、有權威著作傳世的真人,如伍衝虛、柳華陽、黃元吉……都是清修而成就的,都嚴厲批判過各類「彼家丹法」的雙修法門。《周易參同契》:「同類易施功,非種難為巧。」什麼是同類?
  • 藏傳佛教中的「雙修」是不是佛法?讓佛祖親自告訴你答案
    一直以來關於藏傳佛教中「雙修」這個問題的討論非常激烈,筆者早欲正諸佛子耳目,適才偶路過一名佛學寫手的文章,標題是關於藏密雙修的秘密,甚感好奇,於是進去看看,結果讀完這篇文章才發現作者的意思是贊同雙修的,但估計也閱過佛祖制定的戒律以及《楞嚴經》等諸了義經中對淫慾的警示,又恐懼因果,故而不敢明確表示,文章結尾語焉其詳兼含糊其辭的把這個問題拋還給了讀者,不禁令我莞爾,於是我便設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