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點靈光無用處.」《王鳳儀嘉言錄 第二十二節 性命》

2021-02-13 自然是道

以下內容節選書籍《王鳳儀嘉言錄》第二十二節 性命

  ○因為種族不同、風俗不同,所以各教教主所創的教也不同。他的宗旨都是替天行道,他的目的都是為了度人,使人改惡向善,以救人的性命。

  ○性命是人的根,我得到了人根,那道根也就算得著了。道根是人的性,人根是人的命,性根若是好了,那命根也沒個不好。可見人的命不好,都是被性子累的。所以我教人化性,人能化性,就算得道。

  ○性是命的根,有德的人性量必大,性量大,命也必大。人的命都是好命,因為性子不好,把命也拐帶壞啦!道是什麼呢?就象木匠打的中線,不論別人好不好,你先給他打個中線,取長去短就合道了。

  ○道就是命,德就是性。性是保命的,命有消長,必須保全才好。大家細心考查一下就會知道,凡是以天性為主,不拿習、稟性當家的,命都大了。不以天性為主,專拿習性、稟性當家的,命大的變小,命小的就滅亡了,真令人吃驚呀!

  ○性是根、命是果,紮下根才能結果。人若定不住性就是沒紮下根,若不認命,也難結果,好似開個謊花。學道的人,一要化性、二要認命。性化了就不生氣,不生氣才肯吃虧,吃虧就是佔便宜;認命就不怨人,不怨人才能受苦,受苦才能享福。可惜世人都不知道,把性命看輕,把名利看重啦!

  ○人的性命是相連的,定住性才能立住命。當兒子的命,就得定住兒子的性。當父母的命,就得定住父母的性。什麼命就得定住什麼性。如果有好命,沒有好性,那叫性不歸命,也就是沒定住性。定不住性,命就壞了——可見人要一動稟性,就得先問問自己是什麼命?那性就不敢妄動了,這叫「性歸命」,性歸命的人,氣質準變,天命也準長,準能當個成人。

  ○命好似燈,德好似燈罩。燈要罩起來,才能大放光明。人修命也要養性才能靈,和燈要罩起來是一理。

  ○道象燈芯,德似燈罩。德不足擋不住外界的惡風,沒有道不能大放光明。所以說:「有道無德道中之魔,有德無道一座空廟。」

  ○古人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點靈光無用處。」這話把性命雙修的重要,說得太透徹啦!

【老人無德,一家災殃】

【子女不孝,沒有福報】

【男人無志,家道不興】

【女人不柔,把財趕走】

王鳳儀微信平臺每天分享王鳳儀善人道德倫理思想,請首先推薦家人親戚關注微信公眾平臺!

回復關鍵數字查看往期內容
1—王鳳儀簡介
2—婆媳道
3—姑娘道(未出嫁前)
4—妻子道
5—夫妻道
6—丈夫道
7—父母道(中年道)
8—慈道
9—兄弟姐妹道
10—婦女道
11—朋友道
12—老人道
13—孝道
14—家庭道
……每次最多回復一個數字即可查詢

王鳳儀善人公眾號: wangfengyi1864

分享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化性
  • 《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有聲書 · 重排序
    此無他,蓋未詳審通途、特別法門之所以,及自力、佛力大小難易而致然也。使詳審之,能不附於華藏海眾之班,一致進行,同求往生乎!光自束髮讀書,即受韓、歐、程、朱闢佛之毒。幸無韓、歐、程、朱之才,使稍能相埒,則必致自誤誤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矣。自十四五後,病困數年,從茲遍思古今,詳繹經書,始知韓、歐、程、朱之作此說者,全屬門庭知見,絕不計及堂奧中事之所致也。
  • 嘉言錄 之一
    嘉言錄 之一前 言  王老善人(1864——1937年)是位農村長工,未曾讀書,因篤行忠、孝,自誠而明。年三十五,往救友人楊柏,行至中途「黑夜見白日」明道。三十八歲,父逝世,守墓至百日,大徹大悟,發明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世,普度群倫。  善人講道,語似俚俗,而意境深遠,均由自性中所流露,不拘經教,權宜說法,活潑自然,不僅足為圭臬,且為經天緯地之大經大法。
  • 《印光大師嘉言錄續編》勉居心誠敬10
    ,並無一致屈之字。光作此說,非求人恭敬也,理當如此。若不說,彼一生也只是一不洞事人耳。清順治皇帝,拜玉林禪師為師,法名行痴。與玉林法徒行森書,署名尚寫法弟行痴和南。和南,乃磕頭也。皇帝與同門尚如此,況與其師乎。此種芳規,豈可不知。古人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非曰深下於人,人則盡心教導也。以自己不能生恭敬心,縱人肯教,自己心中有傲慢象相障,不得其益。譬如高山頂上,不存滴水,故不能受滋潤也。
  • 性命雙修,簡單點返老還童,牛逼點羽化登仙
    性命參照起來說,若知:法是法,性是性;則知:功是功,命是命。 從本質上,如果你承認修心只是假說,你無法對「本性」做些什麼,那麼你也同樣無法對「真命」做些什麼啊。因為性命不二,「本來」如此,所謂:同出而異名。 若從功法說「修命」,命又從何說起,遠矣。 想到一點就先說一點,拋磚引玉。聲明,我沒道派,也無師承。隨口說說,為了高興。
  • 存誠子談內丹,一開口,就洩盡修行之「萬古機密」!
    如得真情,將心中真性下降於真命之處,謂之和合凝集之法,亦即性命雙修,養神養氣之法也。慶餘兄認為,真修道者,應福慧俱全,身心共煉,性命雙修,不能只做半邊功夫;否則,非但補不了天漏,可能連地漏、人漏也補不了,反而會被漏下的汙泥濁浪衝走,以致於望漏興嘆。(東寶註:千峰老人趙避塵說,傳道者猶不知性命為何物,疾病叢生,自顧不暇,自誤之罪固能寬,而誤人之罪不能逃。)
  • 性命雙修金丹正法(九轉還丹功第一轉)
    ☆無上至尊之道 最上一乘妙訣☆性命之道在此向道家養生的志士仁人推介由易吾散人所傳的性命雙修金丹之正法秘訣——金丹正法前六轉之煉己築基,又名丹道周天。現將入手應知和須知簡介如下。近代以來,由於派別門戶的競爭與局限,對於三元丹法各執一說,多有偏頗,尤其忽略了「修心」的重要性,將性命雙修曲解,現流行於社會的基本上都是以中下品漸法為主的旁門小道小術,根本談不到什麼得道成真,充其量達到個卻病或延年的效果而已。而一些有成績者,如少數藏秘佛教修真者,則須拜師經多次灌頂修行後,也不過達到個地仙(即鬼仙)陰神水平罷了。
  • ——王鳳儀善人《嘉言錄》
  • 王鳳儀思想【性命之學】【三性】一、天性(二、稟性(三、習性【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陰命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關注 微信號 wangfengyi1864即日起微信平臺開始分享:《門翼屏居士講五行性》這本書!性命之學  「性」與「命」不同,性是根,命是果,紮下根來才能結果。性命是相連著,人定住性才能立住命。性是天生之本性,命乃與生俱來之命數(包括時辰八字)。一般人不懂得化性,因而被命數所拘。若能化性,命也準好,故要性、命雙修。漢朝的大文豪董仲舒,博古通今,尤精於易、書等經。也懂得算卦,靈驗異常,故云:「學道要有靈機,就能說出數來。」
  • 內丹學以「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為修煉的根本,這就決定了其「性命必須雙修,功夫還分兩段」的修持特點.
    性命,是大道修煉的主體。經云:「大道在性命之內」。內丹學以「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為修煉的根本,這就決定了其「性命必須雙修,功夫還分兩段」的修持特點。這裡講的「雙修」、「兩段」,不是要將性命分別對待,而是強調「以性促命、性命合一」,進而實現「合一還道」。(此為性命雙修,陰陽和合,為無極。無極者,0也,圓融無礙。)簡要地說:性,指心與神。命,指精與氣。
  • 見著性光是功夫
    最近,筆者接到一些讀者來信詢問這個問題,故特在這裡介紹一下有關性光的古典理論和實踐經驗,供讀者參考。 古人對性光的評價是十分高的。清.柳華陽在其《慧命經》一書中說:「成佛作祖,是本性靈光。」他解釋道:「蓋本性靈光者,其名雖二,源頭則一也。在定則謂之性;定中慧照,則謂之光矣。」這就是說,靜定就能看到自己的本性(本來面目),所謂明心見性;靜定中觀照(迴光返照)就能看到光。
  • 性命雙修是什麼意思?
    性命雙修,是指身心全面修煉,是道教重要的教義之一,也是中國古代體育哲學人體觀的範疇之一,屬於傳統養生的基本理論。性指人的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的身體、生命、能量、命運、物質等。性命雙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煉。《中和集》、《性命圭旨》、《天仙金丹心法》、《天仙正理直論》、《金仙證論》等書中,都有關於「性命雙修」的論述。
  • 《嘉言錄》論理事
    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此未達理性,而但依事修持也。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心具者,自心原具此理。心造者,依心具之理而起修,則此理方能彰顯,故名為造。心具即理體,心造即事修。心具即是心是佛,心造即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即稱性起修。是心是佛,即全修在性。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雖悟理而仍不廢事,方為真修。否則便墮執理廢事之狂妄知見矣。
  • 性命雙修金丹正法口訣+功法修煉
    修行圈在此向道家養生的志士仁人推介由易吾散人所傳的性命雙修金丹之正法秘訣——金丹正法前六轉之煉己築基,又名丹道周天。現將入手應知和須知簡介如下。  丹道的修煉實際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名為「人元金丹」,為金丹大道的小乘功夫;第二步名為「地元神丹」,為金丹大道的中乘功夫;第三步名為「天元大丹」,為金丹大道的大乘功夫。
  • 修行筆記丨淺談修行第一病
    我對修行開始迷茫,好像自己修來修去,聽師父的話也老老實實的做功課了,實修也實修了,心性品德各方面,也得到了很多前輩的認可,但是這一切,都沒有用,還是能切身的感受到輪迴沒有停下來,這一切的心態好、心態差,都是命運,並不是我能控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