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餐廳和米其林輪胎什麼關係?為啥美食需要有標準?

2020-12-23 清泉美食

每年米其林餐廳都會走遍世界各地品嘗各個國家的特色美食,然後以他們自己的標準來對世界各地的美食劃分一個等級,這原本就不是一個什么正規的操作,因為用一個標準來衡量世界各國的美食文化,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每個人的審美和口味都不同,所以米其林也自然無法代表所有人的觀點和口味,然而實際上雖然是個笑話,可是米其林卻得到了世界上很多人的支持,而且米其林的價值選擇也成為了一個飲食風向標。

對於中國美食,米其林始終就是在用一種玩鬧的態度來對待,法國人吃中餐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呢?對於中國餐飲文化,他們始終都在用西餐的方式去品評,倒是一些比較有特點好玩的食物成為了她們關注的焦點。在2019年的米其林標準出爐時,所有的中國人都將其當成是了一個天大的笑話,因為我們不知道米其林都走了哪些餐飲品牌,但是我們卻看到,米其林評選出來的餐廳甚至連中國人自己都沒有聽說過,而且米其林看好的餐廳,基本上在國內都很難有活路。

米其林是啥?很多人表示,這不就是一個輪胎麼?對的,你並沒有看錯,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兩個米其林,兩個米其林其實就是一家,也就是說,其實我們吃飯的標準是根據一個賣輪胎的廠家來的,那麼這個所謂的米其林標準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或者說米其林的由來是怎樣的呢?其實這個問題說完之後大家也就知道了。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米其林是一家非常著名的造輪胎的企業,一開始的時候輪胎的確是很好賣,米其林也是賺了一大筆的錢,可是後來逐漸人們對輪胎的需求就下降了,因此這也導致米其林的產業收入下滑嚴重,眼看企業經營出現了問題,這個時候米其林適時地打出了駕車旅遊的新觀念,同時將全國各地值得一去的經典和餐廳做出了匯總,這就好比目前國內比較流行的資訊類網站一樣,將國內值得一去的好地方一網打盡,並且根據顧客需求,做出評比,其實這也就是米其林標準的雛形。後來米其林發現,這一標準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可能在那個時候也的確是缺少資訊類的平臺,於是大家都按照米其林的標準前去嘗試,這一去便發現,這米其林給出的標準還真的是不錯,於是這個米其林的標準就逐漸延續了下來,並且為很多人提供了更大的幫助。

我認為:米其林標準到底怎麼樣?其實不用我說大家也應該有個最起碼的判斷,按照米其林自己的標準來看,的確這是一個比較嚴格的機構,而且評選的時候,會根據餐廳舒適度,菜品質量以及服務和酒品搭配的質量來進行判斷,而且前前後後米其林餐廳會派專門的品評人匿名到這家餐廳消費和體驗,然後還需要經過總部的複議,最後才能決定結果,所以從理論上來說,這一套規定還是相對嚴格的,但是對於我們卻始終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米其林的所謂這些標準,看似人性化,但是仍舊存在著很鮮明的法國特點。

法國人比較注重餐廳環境,服務和酒品搭配,但是中國飲食卻跟這些標準沒有什麼必然的關聯,除了菜品的質量外,可能中國人更加關注的就是比較實際的東西了,比如說價格,或者說是否能跟朋友們之間玩得盡興,這些都是中國食客們關注的焦點,總體上來說,米其林說白了就是一個法國標準,它從根本上就沒有去考慮清楚各國人們的風俗和飲食特點,因此這個標準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近些年我們可以看到,前一年米其林給日本壽司之神頒獎,第二年就給壽司之神的星級給撤了,而理由竟然是這家餐廳不親民。但是我們卻都知道一點,那就是一個人已經將壽司給做到了極致,你又怎麼可能保證讓每一位普通民眾吃得上,而且按照米其林的標準這一點都沒有違背米其林的宗旨,所以對於米其林的星級評選,如今大多數人都選擇無視。其實美食是一種非常深遠的文化傳統,這個文化傳統不是任何一個標準可以評價的,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任何一個標準都無法將中國飲食描述的清楚,知道這一點其實也就好了。

相關焦點

  • 賣輪胎的米其林,和餐廳有什麼關係?
    前不久,素以美食評鑑專家號稱的「米其林指南」首次發布了北京版的餐飲指南,還評出了21家「星級餐廳」以及62家「餐盤餐廳」,該名單一時在網上刷了屏。我們知道,米其林指南一直享有「美食界聖經」的美譽,它對於餐廳的認證就好比金榜題名一樣,許多餐廳和高檔酒店都以在米其林指南上露名而倍感榮耀。被評上星級的餐廳往往會吸引來自國內外的食客光顧。而指南本身也被當作是了解一個地方美食的最絕佳途徑,很多人旅遊之前便會仔細翻看。
  • 中國美食,米其林懂個輪胎
    和兩家2星級餐廳京兆尹和屋裡廂但是!!!北京的美食文化這些年發展很快,也走在時代趨勢與前沿之列。米其林評選力有未逮,也是可以理解的。包括米其林評選所抱定的文化優越性,對於北京小吃更多的是獵奇的態度,這會讓國際社會以為中國老百姓的美食水平就是爆肚、下水和內臟,而這顯然不是中國美食的主流和大雅。
  • 米其林一個「賣輪胎的」如何成了美食專家?
    1889年,米其林輪胎公司在法國成立。當時,汽車還沒有普及,整個法國的機動車數量也就有3000輛左右。於是,創始人安德裡·米其林就想出一個激發大家買車欲望的辦法:推出導遊手冊。大家愛旅遊了,就自然想要買車。車賣得多了,輪胎也就賣得多了。簡單來說就是鼓勵大家:「世界那麼大,幹嘛不去看看?」
  • 米其林三星餐廳被吹捧的如此厲害,確定不是賣輪胎的?
    第一次聽見米其林餐廳是在電視節目當中,節目把米其林餐廳講述的如何高大上,裡面的廚師又是如何厲害;這無疑令我產生了探知欲,那麼米其林餐廳究竟是什麼?於是我開始上網查詢------米其林是做輪胎?怎麼又牽扯到餐廳了?按照國人的思維,這個兩個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 法國的米其林,憑藉什麼評判中國美食?
    那麼,榜單背後的米其林評審員到底是如何評選的呢?提起米其林指南,無數餐廳都希望自己能被「金榜題名」,成為米其林餐廳中的一員。同時,米其林餐廳也是很多食客心中不二之選。昨日,首版北京米其林指南發布,「新榮記」(新源南路)等23家餐廳上榜。有專家認為,米其林指南作為一種外國餐飲行業的評判標準,在中國是否能夠成功本土化,將決定其在中國的影響力。
  • 米其林星級餐廳到底有多好吃
    那麼以輪胎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米其林」怎麼搞起了餐廳推薦?傳說的星級米其林又是如何評級的?米其林星級餐廳又到底有多好吃?下面就為大家說說顏值爆表的米其林星級餐廳美食。紅色封面的《米其林指南》一百年來是銷售量最大、收錄最齊全的全球第一流餐館、旅館大全年鑑。五分之一以上的法國人隨時使用它或閱讀它,目前全球超過7億的發行量。而如此成功的一本美食指南為什麼竟然是出自一個輪胎公司之手?做輪胎的怎麼做起了餐廳評級?
  • 吃貨必看:米其林一、二、三星餐廳到底有什麼區別?
    微信公眾號:酒百科(baikejiu)米其林輪胎公司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們的標誌就是這樣一個可愛的大胖子,人送外號「輪胎大白」,其實他有自己的名字「必比登先生(Bibendum)」。米其林輪胎先生以他迷人的微笑,可愛的形象,成了該公司個性鮮明的象徵。
  • 【添好運】什麼是米其林一星的標準?
    作為一家全球連鎖的知名米其林一星級點心店,添好運一直以其地道美味的口感和親民實惠的價格吸引著廣大食客前來品嘗。那麼,究竟什麼是米其林星級餐廳?他的評判標準又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米其林星級餐廳呢?在法國,有一家全球聞名、歷史悠久的為廚師和餐廳做權威鑑定的機構:「米其林」。
  • 米其林餐廳的大帽子
    #米其林#120年前,米其林輪胎公司的創始人米其林兄弟對未來吃著火鍋開著車的汽車旅行業相當看好,他們覺得要讓大家都喜歡上去旅遊,旅遊要開車,開車多了輪胎也就換的多,輪胎換得多他們的輪胎生意也就更好了。那麼,讓我們旅行吧,怎麼促使大家去旅行呢,民以食為天,不如把各地的美食餐廳搜羅一下,咱們挨個去吃個遍吧。於是,在萬國世界博覽會期間,他們推出了一本《米其林指南》,就類似於現在的地圖app,裡面有餐廳、地圖、加油站、維修廠、旅館等衣食住行一體化導遊項目,小小的一本方便攜帶。
  • 知道米其林餐廳嗎?就是做輪胎的那個米其林
    小鎮似乎沒什麼名氣,但是每年的速度節卻人山人海,全英國甚至世界各地的賽車和車類愛好者都會聚集於此,共享盛事。這幾天報姐作為車盲,跟著米其林看熱鬧也看的特別興奮,畢竟現場大部分賽車都用的米其林Pilot Sport競馳系列車胎,對車來說,就是很牛逼的跑鞋了。現場很燃,到處是草垛的味道,你能感受到英國的古老優雅和賽車狂野的完美結合,氣氛超讚。
  • 為什麼米其林星級餐廳在中國這麼少?瞧瞧米其林怎麼說!
    米其林之前是一個造汽車輪胎的,後來米其林兄弟有了一個奇思妙想「在世界各地收錄知名餐廳,帶動人們駕車旅行,從而消耗汽車輪胎,帶動汽車輪胎產業。」可以說這個想法是非常棒的,但他們並沒有想到因為米其林紅色寶典對老外的實用性,可能賣書已經成為他們另一個產業。
  • 米其林評委都怎麼打分?米其林餐廳有的廚子壓力大抑鬱有的拒絕上星...
    還是值得參考的 更多觀點和故事 我們來聽美食大V和餐飲從業人員怎麼說 我們來聽聽今天節目的錄音吧 城 市 文化範 雖然你不想吃成米其林輪胎,但要了解米其林輪胎歷史
  • 米其林輪胎用一本冊子告訴你,低頻商品也可以被記住
    被《米其林指南》掉一顆星星,意味著損失25%的營業額。對於老饕而言,紅色封面的《米其林指南》。無疑是至高無上的美食聖經。它是目前銷售量最大、收錄最齊全的歐洲乃至全球的餐館和旅館年鑑。五分之一以上的法國人隨時使用它或閱讀它,即便只是為了做一次美食神遊。它強大到甚至可以左右消費者和從業者。
  • 米其林星級餐廳怎麼選?
    但就像所有精緻的藝術一樣,了解它都有一點門檻,需要一些基本的文化背景知識。這一次,我們邀請到了米其林美食達人、旅法美食作家謝忠道,帶我們一起走入法餐的大門。法國餐廳的不同類型你都了解嗎?當然它不見得擁有米其林星星。它不過是在一間高級酒店裡所提供的一個餐廳的氛圍。裡面提供的料理也相對可以呼應它漂亮、奢華的裝潢。通常指米其林一、二、三星餐廳,憑藉菜品和服務進行分級,裝潢好壞並不是主要評判標準。
  • 輪胎品牌副業哪家強 米其林指南成標杆
    [愛卡汽車汽車文化原創] 提到輪胎品牌搞副業,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到米其林。作為頂級輪胎品牌,世界美食的標準居然也由它說了算,也是很神奇了。而且米其林在餐飲業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輪胎領域,成了標準的制定者。但其實除了米其林,另外幾家輪胎品牌也沒閒著,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輪胎品牌都做了哪些副業。
  • 乾貨|臺北米其林餐廳吃不起?你錯了!快來看看這些米其林推薦的臺北平價美食店!
    在這110家餐廳中,有20家餐廳摘星!其中三星由君品酒店頤宮獨得、兩星有祥雲龍吟Ryugin和臺北喜來登請客樓兩間餐廳上榜,一星則總計17間餐廳摘星成功。君品酒店頤宮美食吃貨們快搬好小板凳記筆記了!這些摘星的臺灣餐廳的人均消費基本高於800元,最高人均消費可達2000多元(默默捂住自己的小荷包)。 但面對美食佳餚,偶爾奢侈一次,倒也值得。點擊文末原文連結可獲取各家上星餐廳的詳細介紹,有財力的杏仁們可以選一家,好好感受一下什麼是星級待遇,享用一頓高級的晚宴!
  • 除了米其林,還有什麼餐廳指南值得看 ?
    這些權威餐廳指南排行,都是如何誕生的?評測標準是什麼?評委是誰?弊端和限制在哪裡?看完這篇文章,你的心裡也多少有個譜了。先來看一張精(zuo)華(bi)表告訴你哪裡有好吃的,是為了鼓勵你上路旅行,在那個公共運輸欠發達的年代,上路總要開車,開車麼,當然要消耗輪胎啦,於是米其林輪胎不就更好賣了?有點繞,不過好在蠻有效。
  • 有一種流行病,叫米其林三星餐廳
    」是為了多賣輪胎。現在的「米其林指南」早已滲入到大眾潮流文化之中,人們提及米其林星級餐廳,差不多都會給自己這樣的暗示:好棒噢,我想去吃!本意是為多賣輪胎而製作的「米其林指南」,更像是旅遊攻略,集合了餐飲、加油站、旅館、汽修廠等資訊,它鼓勵人們出行,多開汽車,唯有如此,米其林的輪胎生意才能夠越做越火。但米其林兄弟哪會想到,正是這個歪打正著的招數,製造了一個風靡世界的餐廳評價標準。
  • 米其林成功之道:不造輪胎的廚子不是好廚子
    把原本小眾的輪胎品牌,做到了家喻戶曉。它不但擁有美食界「奧斯卡」的美譽,出版的手冊被全球美食愛好者追捧為「美食聖經」,還在2019年以72.3億美元的品牌價值坐上輪胎行業的頭把交椅。不但能一心二用,跨界創造出美食品牌,還能把兩個品牌的價值,都提升到各自行業第一名,米其林究竟有什麼妙招兒呢?
  • 一分鐘了解米其林餐廳評選!臺北首屆米其林最新榜單!大嘴哥臺北探
    被喻為美食聖經的《米其林指南》,上星期率先公布臺北36家獲「必比登推介」、價格平實的美食店家後,今天(14)日公布臺灣餐廳的評鑑結果,也是臺灣第一次將有「星級餐廳」誕生,引發全世界關注!我頗感榮幸,受臺北米其林頒獎典禮邀請,出席活動,與全球餐飲界同仁分享臺北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