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電視剝奪了孩子多層次的感官活動,並且阻礙孩子大腦的發育。
一個沒有被人撫摸過,同別人玩耍過和同別人說過話的孩子的大腦顯示出了20-30%萎縮(Healy, 1990)。而且,當年幼的小動物被置於一個封閉的空間且只能觀看別的動物們玩耍,而不加入時,它們的大腦也顯示出以被動觀看的時間為比例的縮小(Healy,1990)。
實際上,電視只對兩個感官提供信息:聽覺和視覺
而且,那種人為複製的劣質聲音對我們的聽覺以及那閃亮的,彩色的並且發著螢光的過於刺激性的圖像對我們的眼睛都會帶來發育及功能方面的問題。
(1)電視非聚焦的圖像傷害孩子的視覺完整性並影響孩子的神經內分泌系統。
首先,四歲前孩子的視覺的敏銳度和雙目(三維空間的)的完整性尚未完全發育好,而電視屏幕上顯示的圖像是非聚焦(由光點組成),這種兩維空間的圖像將我們的視野限制在電視屏幕上。電視中的圖像是由陰極光槍射擊屏幕上的磷光體上的電子而產生的。這種磷光和人工製作的跳動的(脈衝式的)光直接投射到我們的眼中,而且影響我們的神經內分泌系統(Mander,1978).屏幕上的圖像實際上是由光點組成的,模糊的,因此我們的眼睛,我們孩子的眼睛,都必須用力才能使圖像清晰。電視如同所有的電器產品以及電線,都會產生出無形的電磁波。去年六月一個由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召集的專題小組研究,認為有足夠的證據讓我們將這種無形的波(稱作電磁場或EMFS)視為人類的可能的致癌物。那篇文章建議孩子看電視時離電視至少 4英尺,離電腦至少18英寸(Gross,1999)。
(2)看電視損害視覺系統搜尋、瀏覽、聚焦和辨認的能力
我們的視覺系統搜尋、瀏覽、聚焦和辨認我們視野內東西的能力,在看電視時會受到損害。而這些視覺功能的健康發育才能保證有效閱讀,孩子們在看電視時瞳孔不會放大,眼睛基本不動,(即直視屏幕),而且缺少在閱讀時從一行到另一行的跳躍動作。
眼球在看電視時活動的缺失會導致閱讀的問題,因為閱讀要求眼球不斷地從印刷品的左邊移動到右邊。由於使用過少,導致眼部肌肉弱化會對眼睛在閱讀時的工作能力產生負面影響,此外,我們的專注能力也依賴於視覺系統。擴大瞳孔,搜尋和跟蹤都是網狀激活系統的組成部分(RAS)。網狀激活系統是通向左腦和右腦的大門,它決定我們的關注點,關係到孩子是否有專注的能力。當孩子看電視時,RAS就運作得不好,一個不完整的低級腦不能夠完全地進入高級腦。
(3)電視節目圖像飛速的變化和單一的色彩基礎組合導致左腦的作用減弱,腦橋也未被使用。
很多節目中的圖像每5-6秒鐘就飛速地變化一次,在廣告中甚至是2-3秒鐘變化一次,如此高級腦根本沒有機會消化這些圖像。據研究,我們的思考腦需要5-10秒鐘來處理一個外來信息(Selieidle,1994)。新皮質是我們的高級腦,但它也需要更長處理信息的時間來開始活動。電視屏幕上所有顏色組合都源自於僅僅三種類型的磷光體的活動:紅色藍色和綠色。由這三種磷光體活動產生出的可見光的波長,展示的光譜,相對於我們看到的有太陽光照射在戶外物體上的全光譜來說是極度有限的。另一個關於彩色電視的問題是,電視中的色彩僅僅只被右腦處理,而左腦的作用因此減弱,連接左右腦的通道也未被使用。
(4)電視讓孩子深陷欲望的控制而無法感受到滿足的快樂
讀一本書,在大自然中散步或者同另一個人談話,花時間來思考,所有這些活動的教育意義都遠遠大於看電視。電視和電腦遊戲正在取代這些無價的體驗,如交談、講故事、讀書、玩「假裝」的遊戲(使用孩子創造的內在的圖像,而不是由電視中複製來的固定的圖像),探索大自然。看電視對孩子們來說是一種無止境的,無目的的,身體無法滿足的活動。人們總有吃飽飯和睡夠覺的時候,而看電視卻不同,身體感受不到一個滿足的終點。它使孩子不斷地想要得到更多,而從不覺得滿足(Buzzell,1998).
2.電視麻痺我們的高級腦的功能,幹擾左右腦之間的互動和平衡。
也許有人會問:那麼,如何看待「芝麻街」,難道它對孩子沒有教育意義嗎?它不是在教育孩子們閱讀嗎?
Jane Healy博士在她的《陷入危險的心》一書中有一章專門寫「芝麻街」和閱讀的消亡。除了上面提到的關於看電視帶來的問題,「芝麻街」和大多數的兒童節目似乎在將左腦和部分右腦引入被動的短波狀態(阿爾法波段)。電視麻痺我們的高級腦的功能,幹擾左右腦之間的互動和平衡。
腦波可用腦電圖來測量,測出的腦電波的變化與大腦的不同活動狀態相應。一般說來,閱讀產生活躍的快速的貝塔波段,而看電視使左腦的阿爾法波段增加,有時甚至在右腦也出現阿爾法波段(Buzzel 1998),再強調一下,左腦是負責閱讀、寫作和說話的中心。在這裡抽象的標誌(例如字母)同聲音聯繫起來(聲音技能)。而電視中閃動的磷光有可能會引起慢電波的活躍。新奇的事物會喚醒我們的大腦,而重複「無趣的」信息會讓大腦昏昏入睡,廣告商和許多兒童節目(包括「芝麻街」)為了防止孩子們無聊,便增加了新的圖像的頻率,並使用閃亮的顏色,特寫以及驚人的響聲,這樣我們的大腦雖然很專注,但只有我們的低級腦(行為腦)和邊緣腦(情感腦)在工作。
最後,當我們大腦同時接受視覺(如電視圖像)和聲音刺激時,我們傾向於更關注於視覺方面。這種現象戲劇性地體現在下列例子中:人們給一組6-7歲的孩子看一個錄像片,而這個電子音響同圖像完全不相符,但孩子們被問及時居然表示完全沒有發現這個不一致。因此,即使是在「芝麻街」裡,研究發現,孩子們並沒有吸收節目裡的內容(Healy,1990)
3.也許反對看電視最重要的理由是:
看電視會對我們人之為人所特有的三個特徵產生負面影響。
孩子的頭三年裡學著走路,說話和思考,電視卻把我們定在座位上,只留下很少的談話空間,而且嚴重地損害我們的思考能力。
4.看電視破壞了孩子的想像力
還會有人問:把看電視作為一種娛樂有什麼不合適的嗎?
我很享受看像「白雪公主」這樣的迪斯尼片子。
(1)看電視容易造成孩子身心分離
電視似乎對我們的感情生活有著很深的影響,因此也被認為對我們的心靈有很深的影響。看電視的時候,我們人實際上是脫離了真實的生活,我們坐在舒適的椅子上,房間裡暖洋洋的,大量的食品擺在面前,同時看著電視裡播放著饑寒交迫,無家可歸的人們的故事。我們的心和這些人在一起,但我們的身體卻一動不動。有人會說,那讀書不也同樣地使人們處於一種非真實的生活中又毫無行動嗎?那些「關上電視」,「把你的鼻子叢書中拔出來」,以及「幹點什麼吧」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儘管如此,讀書的過程中(那種插圖不多的書),孩子的想像力在創造自己的圖畫,並有時間去思考,而這些思想可以進一步啟發成人或孩子的行動。
而電視卻很少給予人們高層次思考的時間,因此行動更難以產生。
(2)看電視時我們的左腦被閒置一邊
電視透射出的圖像直接進入我們的情緒大腦,有這樣的說法,我們聽到的言語進入知識裡,而我們看到的圖像進入我們的靈魂,那些誘發出情緒的圖像是由情感系統和思考腦的右部來處理的。如果沒有留出足夠的時間來思考這些情緒化的圖像,左腦就沒有啟動它的工作。再說一遍,看電視時我們的那部分負責思考、分析、理解的大腦被閒置在一邊。
(3)看電視會使孩子們習慣於不再使用他們的想像力,他們不再去鍛鍊創造圖像的大腦部分(新皮質腦)。
我們不會忘記看見過的東西,情感腦是同記憶有意識無意識或潛意識地聯繫在一起的。比如,當你看過「白雪公主」的電影以後,你基本上不大可能再讀這個故事時再自己創造出一個自己的白雪公主的形象。事實上,人們在讀完一本書後再去看電影時常常很失望。我們的想像力比電視裡呈現的東西要豐富得多得多。
而問題是,看電視會使孩子們習慣於不再使用他們的想像力,他們不再去鍛鍊創造圖像的大腦部分(新皮質腦)。孩子們閱讀得不夠,而我們也沒有常常給他們朗讀或講故事來幫助他們的心靈創造出圖像來。創造圖像不僅僅是娛樂,它是我們的夢想和高層次思想(直覺靈感和想像力)的基石。我們是用圖像來夢想,思考和想像我們未來的可能性。
5.看電視會阻礙孩子心的智力的發展
最後,心臟是被視作一個感受的器官,它接受外來刺激時會做出反應並分泌出一種像激素一樣的物質,而這種物質會影響大腦的活動,這種現象同我們的心臟智力(Pearce,1992)有關。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對於這種智力非常重要,當我們面對面站著,看著另一個人的眼睛,我們的靈魂會相遇,並感知到對方真實的自我。我們能察覺到他們是否真的如同他們說的那樣,換句話說他們是否對他們所說的內容有發自內心的熱情或激情。我們能體會到他們的非詞語性的語言。比如他們身體如何動,他們的聲音和他們說話是否目光游離。這也是我們在學習辨別語言和非語言的提示是否一致,即辨別真相。
而電視不能給我們這種心的智力,它可以震撼我們的情緒,我們可以哭,笑,或變得非常生氣,但這些情緒僅僅是反應。當電視開著,有人在裡面說話時,孩子們常常同時在做作業,做遊戲或同朋友們聊天。這些活動雖然使他們的眼睛受到的傷害少一些,卻同時傳遞給孩子們一個信息,那就是當別人在講話時,或者在哭泣時,你不用注意聽或者安慰別人。如果我們的心臟同我們的大腦以及身體其它部分一樣釋放出電磁波的話(Pearce 1992,Tiller 1999),那麼有一種微妙的能量只能在處於同一物理空間中相互關聯的人與人之間才能體驗到。這種微妙的能量無法對著電視裡的人體驗到,正如我們必須用所有感官去建構關於一樣東西的高層次的思想或圖像,對於其他人的同情和愛也無法從觀看電視中的人產生,而且需要面對面地在一起,通過互動因此發生關聯。
我們能夠做什麼
最後,孩子的未來和我們的社會的未來
取決於我們孩子身、心、靈的發展和保護。
Willian Blake的美好的小詩最好的體現了我們關於孩子的目標:
感謝本文作者及所有對此有貢獻的人們
(本文內容來自上海華德福博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