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歌像極了中國的哀樂,這是咋回事呢?從歷史背後找到了答案

2021-01-09 果果說史

在我國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歲月的變遷換來了多少朝代的更迭,一代王朝的興衰,只是這歷史長河中一條小小的支流,有多少人為了王位而最終丟掉自己的性命,一個朝代的最高統治者的登臺,腳下踩得卻是無數人的屍首,戰爭的背後是權力與地位的爭奪,流血的背後是歷史上的另一個時代準備登上舞臺,到了最後,一切都成空。

大家好,這裡是果果說史。國歌,是展現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的象徵,是被國家政府與公民認為能代表該國家政府與人民意志的樂曲。所以一個國家的國歌,不僅可以鼓勵國家的自信心,也能促進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以至於國歌在一個國家之中被賦予了極高的意義,其本身會帶有十分強烈的愛國主義色彩,在唱起自己國家的國歌的時候,可以喚醒自己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它在國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十分的重要,所以它的地位神聖不可侵犯。而日本這個國家的國歌,大家又聽過嗎?聽過的朋友都知道,日本的國歌聽上去與我國傳統的哀樂十分的相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這背後的原因。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國歌的歷史,國歌誕生的歷史並沒有多久,而世界上的第一首國歌則是出現在荷蘭這個國家,在1569年的時候,當時荷蘭的人民為了抵抗西班牙的壓迫統治,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不知名的荷蘭人帶頭唱起了《威廉頌》,於是大家便跟著一起唱,之後所有人在這個過程中的情緒越來越激動,唱歌的氣勢也十分的高漲,有的時候,音樂的力量的是十分強大的,就這樣伴隨著高亢的歌聲,荷蘭人主動對當時的西班牙發動出擊,最後全國人民的力量下,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於是,這首《威廉頌》自然而然成為了荷蘭這個國家的國歌,之後世界上其他國家見證了一首國歌帶給民族的力量,於是紛紛效仿,製作自己國家的國歌,所以我們在世界各國的國歌之中,在不同語言的情況之下,依舊還能感受到一種振奮人心,熱血沸騰的氣勢,但是在日本這個國家,他們的國歌聽上去十分的悲傷,像極了中國傳統留下來的哀樂,而日本對此作出了自己的解釋,說是我們國家「剽竊」他們的國家的國歌,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日本的國歌叫作《君之代》,也是效仿荷蘭後,趕快制定出來了自己國家的國歌,在1869年的時候,日本國歌《君之代》正式誕生。在這首《君之代》一經頒布之後,沒有讓日本政府想到的是,這首國歌並沒有得到日本民眾的認可,所以又在1880年,在日本宮廷音樂的基礎有加以改變,同年,在日本明治天皇的生日當天重新發布新的國歌,之後便一直流傳到了今天。大家都知道,日本歷史上與我國的關係十分的密切,而且本國的很多的經濟、政治、文化制度都是從我國學習效仿而來,其中最有力的證據就是在我國歷史上的唐朝時期,日本出派遣唐使來到大唐學習交流,所以在日本傳統的建築中,已經可以發現我國大唐時期的風格。

在日本歷史學者藤田友治所寫的書籍《君之代的起源》中,有著對日本國歌《君之代》創作的詳細記錄,當時藤田友治為了製作出日本的國歌,對大量史書進行了考察,最後將日本國歌《君之代》寓意為歌頌日本天皇的「輓歌」,而所謂的「輓歌」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哀樂。所以對於日本的解釋純屬沒有一點歷史依據,說「剽竊」純屬就是無稽之談。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文章的下方留言評論,與小編分享你的觀點。

參考資料:《君之代的起源》、《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為啥日本的國歌聽起來像中國式哀樂?其實,答案就在這5句歌詞裡
    而要了解日本國歌所代表的含義,就要了解一下日本國歌的歷史了。不得不承認的是,日本這個國家也是擁有著千年的歷史,並且日本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日本僅僅依靠一個明治維新,就讓日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日本的國歌也是吸收了中西方的文化。
  • 日本國歌一共才四句聽著像哀樂,翻譯成中文,徹底暴露日本天皇的野心
    每當國歌響起,很容易喚醒內心的自豪感。 然而,戰爭時代當敵國的國歌在本國土上響起時,恨意總會湧上心頭。抗戰期間,很多老兵對日本國歌記憶猶新,認為日本國歌聽起來像葬禮哀樂一樣,而且很短。老兵們的說法沒有錯,日本國歌確實很短,只有四句,翻譯成中文只有28個字,名字叫《君之代》。
  • 日本國歌歌詞只有28個字,但句句體現其心性,野心絲毫不遮掩
    國家文化體現在方方面面,對於完全陌生的國家來說,國徽,國旗以及國歌就是最基本的了解途徑,相比之下國歌的信息更多一些。畢竟不同國家的音樂風格也是大相逕庭。就拿我國國歌來說,表現的就是我國人民堅強勇敢不屈不撓的精神面貌,那麼其他國家的國歌又是什麼情況呢?
  • 日本國歌君之代的逸聞
    我皇御統傳千代一直傳到八千代直到小石變巨巖直到巨巖長青苔用有些人的話就是,這是首像(中國)哀樂一般的國歌不錯,1991年第一次聽到這首國歌(亞運會交接儀式)的我也是這個想法。不過後來才知道日本的國歌「君之代」的詞出自一首古詩。是公元10世紀的《古今和歌集》和公元11世紀的《和漢朗詠集》,但作者不詳。如果論起長度來,這首國歌是世界上最短的。但是論起有文字的歷史來。他卻是最長的。當日本國歌誕生的時候正好是中國的晚唐時期,你別看晚唐時節唐詩膾炙人口的不少,還真沒那個委員提議說用晚唐唐詩做國歌的。(當然我相信會有某個代表提出這種動議的,時間問題而已。。。。)
  • ...青年聶耳——《故事裡的中國》走進國歌誕生背後不能忘卻的記憶
    當91歲的汪奇老先生與《故事裡的中國》連線,再次以小號手的身份奏響國歌第一聲時,71年前開國大典上眾人齊唱國歌的震撼場景,歷歷在目。從那一刻起,《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響徹在中國大地,迎接著每一個安穩的黎明,見證著每一個榮耀的瞬間,也鼓舞著每一個國人不斷前進!
  • 王源演繹青年聶耳 《故事裡的中國》走進《國歌》背後不能忘卻的記憶
    本期節目中,王源飾演青年聶耳,王洛勇飾演田漢,共同帶領眾人聆聽國歌背後每一個熱血生命的決然吶喊,繼續唱響民族魂的頌歌。  王源真情演繹青年聶耳  展現國歌力透時空的永恒生命力  1935年5月24日,電影《風雲兒女》上映,隨後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迅速傳遍大江南北。  本期節目通過戲劇演繹的方式重溫國歌創作背後的故事,由王源飾演聶耳,王洛勇飾演田漢。
  • ...演繹青年聶耳《故事裡的中國》走進國歌誕生背後不能忘卻的記憶
    當91歲的汪奇老先生與《故事裡的中國》連線,再次以小號手的身份奏響國歌第一聲時,71年前開國大典上眾人齊唱國歌的震撼場景,歷歷在目。從那一刻起,《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響徹在中國大地,迎接著每一個安穩的黎明,見證著每一個榮耀的瞬間,也鼓舞著每一個國人不斷前進!
  • 日本國歌只有28個字,譯成中文後,才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麼?
    但我國國歌整體的節奏慷慨激昂的,而大部分的國歌也都是慷慨激昂的。但有一個國家,卻將用哀樂這種曲調來充當國歌。那就是日本的《君之代》,這首歌的原曲就是一首輓歌。日本的國歌《君之代(君が代)》曲調是由宮廷樂師林廣守、奧好義一起德國的音樂教師FranzEckert為此歌譜曲。在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由文部省發布定為日本事實上的國歌。
  • 羅浪:這一次,哀樂為他而奏(圖)
    那是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年僅29歲的他擔任聯合軍樂隊總領隊和總指揮,沉著地率領200名樂隊隊員,將新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奏響。   「他是我們中國軍樂的一棵大樹。」 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第八任團長、現任音樂總監於海說。上個世紀50年代初,羅浪在拮据的經濟條件下,將1000多人的軍樂團培育起來。由他改編和配曲的許多作品到今天還在被經常使用。
  • 唱中國國歌的日本芭蕾舞團火了!背後的真正原因是……
    這 是 場 庫 的 第 2364部 每 日 一 片今天早上,一段日本芭蕾舞團唱中國國歌的視頻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這是12日來自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在演出時,特意排練製作的一段視頻聲援中國。視頻一開始,便用中文字幕打出:「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向中國人民致以最深切的問候」。
  • CCTV-1今天20:00檔,《故事裡的中國》帶你走進國歌誕生背後不能...
    當91歲的汪奇老先生與《故事裡的中國》連線,再次以小號手的身份奏響國歌第一聲時,71年前開國大典上眾人齊唱國歌的震撼場景,浮現在眼前。從那一刻起,《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響徹在中國大地,迎接著每一個安穩的黎明,見證著每一個榮耀的瞬間,也鼓舞著每一個國人不斷前進!
  • 日本國歌僅28個字,翻譯成中文後,才明白日本到底說的什麼?
    當年清朝就遭遇了這個問題,1878年曾紀澤任駐英法兩國公使在外交場合當中必須有國歌演奏,情急之下,多才多藝的曾紀澤自己編了一首《普天樂》,這首歌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清朝的「非正式」國歌。 日本軍樂團在1869年接到了熱心的英國軍樂團教師約翰·威廉·芬頓的建議,他向日本人介紹了英國國歌《天佑吾王》,並且給日本人說明在現代國家外交當中國歌的重要性。
  • 幾度滄桑 國歌的誕生及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國歌同國旗、國徽一樣,是國家的象徵。賦予國歌與國旗、國徽同樣的憲法地位,有利於維護國歌的權威性和穩定性,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國家認同感和國家榮譽感。為了解國歌的誕生及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為更準確地唱出國歌,我們特刊登有關國歌由來的專題文章。
  • 日本的野心有多大?28字日本國歌翻譯後,你就知道了
    國家是我們的驕傲,國歌更承載著民族的歷史。在我們的國歌中,彰顯出那段英勇抗戰的歷史以及中華兒女團結一致、不懼外敵的英勇氣節。當大家聽到國歌時,會覺得熱血沸騰。國歌振奮著每一個國人的心,讓我們銘記歷史,讓我們以史為鑑,不斷砥礪前行。在1931年時,日本曾經發動「九一八」事變,這是我們長達14年抗日戰爭的開端。當年,日本還侵佔了東三省,建立「偽滿州國政權」。
  • 日本國歌翻譯成中文,短短28個字野心暴露無疑,中國需保持警惕
    當然曾經侵略中國的日本,在戰爭結束之後並沒有對我們道歉,他們的野心至今也沒有消退,而他們國家也有屬於自己的國歌,然而他們將這種野心藏在了自己的國歌當中,日本國歌短短只有28個字將其翻譯成中文,野心暴露無遺,中國需要保持警惕。日本的國歌名叫《君之代》,這首歌的原曲是宮內省式部察樂師奧好義譜寫的,詞是由大師薩摩藩步兵隊長大山巖寫的。
  • 日本國歌只有28字,翻譯成中文後,才知道日本野心到底多大
    日本國歌只有28字,翻譯成中文後,才知道日本野心到底多大我們都知道,國歌是一個國家對外的形象所在,也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它體現著一個國家的價值觀導向,甚至是這個民族的歷史進程。以我們的中國為例,每次當國歌響起時,每個人聽到後都會非常的振奮人心。
  • 日本國歌僅28字,把它翻譯成中文後,你就知道日本的野心有多大
    1869年,正在日本工作的英國軍樂團成員約翰·威廉·芬頓聽說日本居然還沒有一首屬於自己的國歌,所以他跟日本的軍樂團的負責人促膝長談,反覆陳述國歌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日本軍樂團的人深以為然,所以便開始著手準備創作一首屬於日本人的國歌。為了能有一首能夠完整提現日本文化、精神、社會風氣的國歌,軍樂團找到了薩摩藩步兵隊隊長大山巖,希望他來幫忙寫歌詞。
  • 日本國歌只有短短28字,被譽為最不好聽的國歌,但卻露出狼子野心
    各個國家的國歌,都代表著不同的精神力量,中國的《義勇軍進行曲》用詞鏗鏘,曲調恢弘莊嚴,代表了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精神,描述了中國人民艱苦奮鬥的歷程,每當國歌響起,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湧動著無限的愛國之情。國歌的內容和曲調由於國家理念的不同有著較大的差異,比如離我們很近的日本國,這個讓我們不知用何種情感去認識的國家,他們的國歌中沒有描述國家的歷史,而是反映了他們心中真實的想法,而將其翻譯成中文之後,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日本國歌中所敘述的情感。
  • 香港「國歌快閃」,為什麼他說唱國歌天經地義?
    它是一首歌曲,但不只是歌曲,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苦難與奮進、歷史與未來,國歌就是中國精神的化身。回望歷史的深處,香港與內地從來都是攜手並進,香港最亮的底色永遠是愛國主義,這早已刻進了香港的基因,而內地,在香港有需的時候,從來都堅決支持,從未遲疑。
  • 日本國歌僅28字,翻譯成中文後,才知道日本天皇的野心有多大
    作為一個中國人,無論何時何地聽到《義勇軍進行曲》精神都會為之一振,國歌,是一個民族最具有凝聚力的歌曲,同樣它見證了中國一路走來的歷史進程。 最後的新國歌就是《俄羅斯,我們神聖的祖國》,主要是以俄羅斯壯美和鮮明的民族風格為主,所以每首國歌都有著自己的凝聚力,那麼日本的國歌又是什麼呢?日本是否又是以武士道為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