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當91歲的汪奇老先生與《故事裡的中國》連線,再次以小號手的身份奏響國歌第一聲時,71年前開國大典上眾人齊唱國歌的震撼場景,歷歷在目。從那一刻起,《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響徹中國大地,迎接著每一個安穩的黎明,見證著每一個榮耀的瞬間,也鼓舞著每一個國人不斷前進!
12月12日晚8點檔,由瀘州老窖·國窖1573攜手電視臺綜合頻道獨家冠名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播出《國歌》。本期節目中,王源飾演青年聶耳,王洛勇飾演田漢,共同帶領眾人聆聽國歌背後每一個熱血生命的決然吶喊,繼續唱響民族魂的頌歌。
田漢揮筆、聶耳作曲
用全部熱血譜寫中華強音
本期《故事裡的中國》特別請到了田漢先生的孫子歐陽維教授、聶耳先生的侄外孫青山導演,以及《義勇軍進行曲》第一個版本的錄音師司徒慧敏先生的女兒司徒恩湄女士,他們細膩還原了當年田漢先生和聶耳先生歌曲創作的始末。
1931年,33歲的田漢和19歲的聶耳在明月歌劇社相識,兩人因為共同的音樂追求一見如故,自此成為藝術和革命道路上的知己。
1932年,日本侵略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轟炸機經過明月歌劇社的樓頂,「那個時候聶耳先生的日記裡面寫到,他一抬頭就可以看見俯衝的日本轟炸機中飛行員那張猙獰的臉」,青山回憶道。1934年底,田漢接手創作了一個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電影劇本《風雲兒女》,並在劇本原稿的最後一頁,寫下了《義勇軍進行曲》的初版歌詞。
不久之後田漢被捕,聶耳找到夏衍,主動承擔了《風雲兒女》主題歌作曲的創作任務,當他拿到歌詞後,很大一部分作曲工作正是在司徒慧敏的家中進行。司徒慧敏先生的女兒司徒恩湄女士回憶道:「他在創作的過程當中,總是一邊寫一邊唱,又跺腳又指揮又唱,很激動,吃飯的時候靈感來了,拿著筷子又接著唱,有時候都能打到碗上。」
王源真情演繹青年聶耳
展現國歌力透時空的永恒生命力
1935年5月24日,電影《風雲兒女》上映,隨後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迅速傳遍大江南北。
本期節目通過戲劇演繹的方式重溫國歌創作背後的故事,由王源飾演聶耳,王洛勇飾演田漢。在王源看來,聶耳是一個對音樂有熱愛、感觸民間疾苦的人,更是一代有志熱血青年的代表,他坦言自己在詮釋這個角色時壓力很大。經過多次排練和情緒的揣摩,王源不斷向聶耳靠近,也收穫田導點讚:「好極了,你只要敢演就行!」
為了讓講述更加立體,本次戲劇呈現採用了多重「跨時空」式場景,展現出《義勇軍進行曲》中那種超越時空的勇氣、鬥志和生命力。戲劇總導演田沁鑫談及劇情設計時說:「田漢和聶耳最後一次合作是沒有見面的,我們設計了一個比較巧妙的戲劇表達,主要是表現兩個人在不同的環境裡面創作出了《義勇軍進行曲》。雖然是跨越時空,但情緒是層層遞進的,那麼兩個人的心靈在詞和曲的共鳴中產生了一次共情。」
在精神接力中完成《義勇軍進行曲》
田漢在開國大典替知音見證國歌響 遍神州
作為藝術上的知音,理想道路上的知己,田漢和聶耳超越了年齡差距和時空距離,在精神接力中完成《義勇軍進行曲》,也結下了一生的深厚友誼。
得知好友田漢被捕入獄後,聶耳冒著被捕的風險,第一時間「搶」到了田漢為電影《風雲兒女》主題曲撰寫的歌詞,聶耳把它當作好友的最後一個作品來譜曲,但這首《義勇軍進行曲》實際上成為了聶耳的絕唱,也是聶耳和田漢的最後一次合作。當時,被列入黑名單的聶耳在黨組織的安排下經日本赴蘇聯留學,當他把修改後的歌譜寄回國內後不久,便在日本不幸遇難,將23歲的年輕生命定格在昂揚激越的音符之中。
1949年10月1日下午,伴隨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在開國大典上奏響,聶耳沒能感受到歷史性的這一刻,但是田漢當時在天安門的觀禮臺上,見證了他和聶耳最後一次合作的歌曲,帶著生命的熱度,澎湃而又鏗鏘地響遍中華。
民族企業代表瀘州老窖
弘揚民族精神振興民族工業
以田漢、聶耳為代表的無數中華兒女,以無比的愛國熱情與民族責任感,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及血肉之軀,築成了中華民族「新的長城」,彰顯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作為民族企業代表和《故事裡的中國》獨家冠名企業,瀘州老窖攜手動情講述《國歌》誕生背後不能忘卻的故事,共同唱響了每個人心中的國歌。
中華民族精神貫穿於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激勵著中華兒女前赴後繼,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中國白酒是中國民族產業代表,瀘州老窖是從明清36家古老釀酒作坊群發展而來的國有大型骨幹釀酒企業,有著數百年的悠久釀造史。在企業誕生、發展的歷程中,一代代瀘州老窖國窖人充分發揚勤勞勇敢、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腳踏實地勞動、堅守匠心耕耘,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中華釀酒人的愛國主義情懷,為振興民族工業、實業報國貢獻了力量。
1952年,瀘州老窖被評為首屆中國「四大名酒」,並在其後三十餘年間蟬聯歷屆「中國名酒」。上世紀60至80年代,瀘州老窖將「濃香鼻祖」的歷史地位化為實業興國、造福社會的責任,在全國各地舉辦了數十期釀酒技術培訓班,為行業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釀酒技術人才,推動了中國白酒工業的快速發展。
瀘州老窖還致力於守護好、傳承好中國白酒行業共同的歷史文化財富——447年來不間斷釀造美酒的1573國寶窖池群,和歷經690餘年、23代的瀘州老窖酒傳統釀製技藝,將中華釀酒文化發揚光大、永續傳承。
進入新時代,瀘州老窖將企業發展與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致力於釀造高品質白酒,提倡健康生活,讓中國白酒的質量看得見,推動中國白酒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書寫了「天地同釀 人間共生」的中國白酒故事。
讓故事照進現實,讓世界品味中國。《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致力於打造出新時代中國故事的影像經典,瀘州老窖也將繼續攜手,當好經典的守護者、傳承者和創造者,講好更加多元的、無愧於時代的中國故事。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