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河》裡,牡丹和美美,一樣的面容。美美最後看到牡丹屍體時才肯相信。牡丹的故事存在於馬達的講述中,他可愛活潑,朝氣蓬勃,對「愛情」單純的熱情。美美與牡丹其實不能產生任何關係,但是由於「美人魚」,兩個原本沒有聯繫的女孩被串聯起來。美美出現在畫面中的第一個鏡頭,她裝扮成美人魚,美人魚柔軟,婀娜多姿,美美的特寫非常性感。美人魚來自童話,如此美好的虛幻在鏡頭裡體現得淋漓盡致。美美的故事在和劉先生同居過後停止。
美美的生活的改變從馬達將她誤認為「牡丹」。馬達對美美的凝視投射了自己的欲望。馬達將美美看成是牡丹,是自己思念和欲望的投射。美美起初是抗拒的但是在一次次的講述中,美美開始去認同「牡丹」的愛情。她不相信馬達所說的話,但在一次次的傾聽中將牡丹標記在了自己身上。美美的欲望在馬達是和牡丹一樣的關於「美人魚」的悽美愛情故事。一次次的逼近欲望核心,卻一次次的遠離。最後美美留下一張紙條渴望得到劉先生愛時 ,劉先生卻用等待打破美美的欲望。
牡丹,在這部以骯髒河流為北京的故事中,牡丹的純淨的不合情理也不真實。她活潑,敢愛敢恨,熱情主動天真。她鍾愛自己的美人魚玩偶,幾乎從未離手。牡丹在跳入蘇州河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時她要變成美人魚。在這裡,美人魚成為一個重要的意向,不僅是牡丹的心愛玩具,也是美美扮演的角色,更是牡丹和美美最直接的橋梁。美人魚代表的悽美的愛情故事,對於牡丹類來說,美人魚的一心一意的純美愛情成為一個夢靨。牡丹愛上馬達似乎輕而易舉,愛情突然和炙熱更多印證了牡丹在尋找的只是美人魚白馬王子,而非馬達。成為美人魚才是牡丹的欲望對象。為此只有佔有馬達,牡丹才能成為幻想中的那個欲望對象「美人魚」,延續美人魚為愛而生為愛而死的傳說。
一個小時二十二分鐘零二十秒
我認為這是一部電影最好的長度
這次看《蘇州河》,我試圖從我一貫的感受中抽離,告訴自己,這只是一部電影
果然,我的腦袋更加清醒,不再像一個朝聖者,或者一個信徒
這部片子並不完美,甚至不怎麼美
可《蘇州河》裡仍有我最無法抗拒的婁燁
他不躲避鏡頭中群眾的目光,好奇、疑惑、新鮮或冷漠
他不需要讓你感覺舒服,他甚至像是刻意要讓你覺得不自在,他沒把你當成上帝,他不需要取悅你
你喜歡,我謝謝你
你不喜歡,沒關係
我一直對周迅喜歡不起,即使她是中國電影裡唯一配得起靈氣二字的女演員
可能我實在不喜歡她的嗓子
她實在太純粹,如果是假的,那她也演的太好了
看這部片子之前,我就知道賈宏聲已經死了
今天是2014年4月30日,《蘇州河》。髒的發硬的窗簾幫我擋住了刺眼的光,頭頂巨大的吊扇在不斷轉動,有些冷,班裡沒幾個人,很安靜,我突然很悲傷,突然想問問你為什麼要死,在這個最好也最浮躁的年代。
所以可能我恨她,是嫉妒
這部片子動人,因為這部片子裡有賈宏聲
最好、也是最壞的賈宏聲
這次看的時候終於知道了我的夢想,那個跟心愛的人躲在陰暗的屋子裡看盜版碟片的夢想,是因為他
你躺在沙發上,我靠著沙發,坐在地上,給你唱歌
我希望你聽,但是我不在乎你聽不聽
果真,你睡著了,那我就唱給自己聽
我是那個拽著你衣服把你拉到我面前的牡丹
摘掉你的頭盔,不說話,只擁抱
我是那個在大雨中穿過城市來到你身邊的牡丹,也會哭,只是我會帶上一把傘
他把她帶到了陌生的地方,她知道他要拿她換錢
但是她是想擁抱他的,她恨他,但是她也害怕
有一點,馬達錯了
牡丹是不會跑的
後來她跑了,再後來,她跳下去了
他遇到了美美,一遍又一遍地講他跟牡丹的故事,我總覺得他打動不了我,也打動不了任何人
他也不想打動任何人,可是我卻抗拒不了他眼神裡的光亮
他直勾勾的看著你,不渴望你的理解和認同
自始至終,這個攝影師都沒有露臉,我們無法猜測他臉上的表情
於是,他走了,他找到了她,他跟她死在了一起
婁燁拍的是一種不確定的感覺,所有的支離破碎都變成了理所應當
讓我再看別的片子中的精緻美好都變成了矯揉造作
《蘇州河》就應該存在於那樣的年代,有那樣的畫面,「既真實、又難過。」
片中的上海一瞬間比九十年代的北京更令我著迷
那裡潮溼、黯淡、汙濁但是性感
其實牡丹和美美都不是周迅
只有那個靠在馬達肩膀上,對他說,「馬達,帶我回家吧。」的女孩子,才是她
「馬達,送我回家吧。」
後來有一個吊起摩託車的畫面,我想,是不是他們喝醉了後,像剛認識的時候開進蘇州河死的。
還有最後攝影師說話的時候,說到「我沒有撒謊,你會看見……」然後一個聲音好像跳到了另一個船上。
於是,內容轉折「可我不會再去找美美」,「我想我只要回到陽臺上去」我想,美美是否是死了呢,來找她就是也讓攝影師一起去死呢?
所以,他不去找美美,他想回到陽臺上去,他換了一艘可以回到陽臺的船,然後閉上眼睛等待下一次愛情。
美美變成了牡丹,可是他不是馬達。
關注小編,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