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念一遍《普賢行願品》,功德無量!

2021-01-07 學佛33天

每天至少要念一遍《普賢行願品》

往昔由無智慧力,

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

一念速疾皆消滅。

以前由於沒有智慧而造的過錯,惡行,以念誦普賢願王的力量一念頃就能消滅。

想要清淨罪業,就必須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心念誦《普賢行願品》,如果連信心都沒有,那不可能清淨罪業。

不管修什麼善法,菩薩佛陀都能感受得到你的誠心,所以弟子必須具足信心和智慧,有了信心和智慧才能圓滿得到功德。

如果缺了信心和智慧,修持任何善法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是有心無心,每個人都有業力障礙,有些惡業是能想起來的,有些惡業是想不起來的。有些人即使今生沒造過惡業,宿世肯定也造過惡業。

希望大家都能誠心發願:只要沒有特殊情況,每天至少要念一遍《普賢行願品》。

如果這樣發願並如實修持,每天誠心懺悔清淨一切罪業。對每個尋求大自在的修佛弟子來講,這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焦點

  • 「普賢行願品」今日念誦一遍功德無量、一切佛法無礙無盡!
    【 #普賢十忍 】【 #普賢行願品 】※#今日念誦一遍功德無量※在《華嚴經、十忍品》裡,普賢為菩薩摩訶薩提出十忍,若得此十忍,即能於一切佛法無礙無盡。(1)#音聲忍:菩薩對佛所說一切教法,不驚不怖不畏,深信悟解,愛樂趣向,專心憶念,修習安住。
  • 念誦《普賢行願品》能令一切眾生所發的清淨大願成就
    如果僧眾每天能如法念一遍《普賢行願品》,我住在世間也覺得有意義。」他老人家自己無論去去五臺山還是去印度金剛座發願是念《普賢行願品》,在學院每天講完課也是念《普賢行願品》作回向。作為高僧大德的隨學者,我們也應該重視《普賢行願品》,要將《普賢行願品》作為自己終生受持的法。當然,在受持《普賢行願品》的過程中,不僅口中要念誦經文,內心還要通達其意義,至少要知道字面意義。
  • 《普賢行願品》一心發願修持 所獲功德不可思議
    我們在那樣的大德眼前也罷,或是在普賢菩薩的像眼前也罷,應當常常那樣發願,這就是行持《普賢行願品》。一段時間益西堪布也會給大家傳講《普賢行願品》,那時候大伙兒便會搞清楚,那樣的發願十分關鍵。一件事本人而言,儘管每日必須念誦整部經典,如今早已念了二十多年了,但是僅用藏語講過一遍,還幾乎不起作用中文講過。
  • 法王如意寶,把《普賢行願品》作為大眾念修的核心課程
    《普賢行願品》: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已,善財童子踴躍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益西彭措堪布講解)這時候,普賢菩薩在如來面前宣講了普賢願王的清淨偈頌之後,善財童子踴躍無量,就是歡喜地跳了起來,在場的一切菩薩都生起了大歡喜心。
  • 《普賢行願品釋》音視頻講記 第09課
    因為一般人無法發起像他那樣的大願,也無法以自力實現那樣的大願,所以眾生應該向他學習。很多人學佛前不會發願,學佛後都在按照《普賢行願品》發願,這一點非常好。雖然有些人對《普賢行願品》的內容不太了解,但每天以清淨心念誦,同樣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將來必定會實現普賢大願。
  • 念《普賢行願品》回向比較圓滿
    現在的事物,本來可以被擁有者獨享,但他卻捨不得,而願與九個人共同分享,回向的含義也與此類似。人們在行善時所造的善根,能夠獲得善報,但大乘的修行人卻不能獨自享受此善果,二是將它分給普天下所有眾生,這就是回向的內涵。回向有兩種,一是有毒的回向,一是無毒的回向。1、有毒回向:有執著的回向。
  • 《普賢行願品》: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功德無量
    《普賢行願品》: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假如讓十方虛空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的佛剎充滿極微小的微塵,這麼多微塵數量的一切世界,充滿最勝妙的七種珍寶和人天最殊勝的安樂。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把他們全部都布施給我們所認知惡一切世界中的眾生,或是供養一切世界中的諸佛菩薩。
  • 你是有多大福報才能看到:本煥老和尚血書《普賢行願品》!看時別忘頂禮讚嘆!
    》三卷、《金剛經》、《普賢行願品》和《文殊師利法王子經》等共二十餘萬字,以此報答佛恩、眾生恩,以及無始以來,過去、現在一切父母撫養之恩,懺除累生累世的無明罪業。老和尚無限感慨道:「僧人將僅存的《普賢行願品》血經保護,付出了很多代價,由此可見,不僅護法之人得力,而更是佛法威力之功。能回到我手裡,實在是天大難事,於今思起,佛法之偉大,無與倫比!」佛門泰鬥本煥長老這部唯一僅存的《普賢行願品》血經原本,在發現後一直密不外顯,常人難得一見。
  • 最殊勝完美的回向文,《普賢行願品》漢藏念誦音頻
    高僧大德非常重視《普賢行願品》
  • 每天10分鐘念誦《普賢行願品》,獲得身心的平衡與和諧
    一先止後觀——念誦《普賢行願品》的方法一當我們的心還未經訓練,對《普賢行願品》中每一句話的境界沒有體驗時,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先體驗。正確的方法是跟著念,先不要思維。我們現在還沒有這麼大的心力,沒有修煉過的心是不和諧的,就像小孩端不平一碗水,很容易灑出來一樣。我們經歷了無始劫的生命體,身語意是不平衡、不和諧的。所以生命的技巧是鍛鍊身心的平衡,這也是念誦《普賢行願品》時不思維文意的原因。《普賢行願品》是真心的境界、生命的境界。我們明白也罷,不明白也罷,裡面的生機和光明都是真實存在的。
  • 上師教言:不需要觀想等其他要求,只要念一遍!就能遣除五無間罪業!
    很多高僧大德都非常重視《普賢行願品》。本煥老和尚直到 105歲時,依然每天早上四點鐘起床,然後念幾十遍《普賢行願品》。薩迦班智達也終生修持《普賢行願品》,據說他曾經用天人的語言宣講過《普賢行願品》。這一世噶瑪巴用血和墨水混在一起抄寫過《普賢行願品》。本煥老和尚也用血抄寫過《普賢行願品》。
  • 南懷瑾老師:初步學佛要以《普賢行願品》的教導為基礎
    這是菩薩發心,這一段可參考《普賢行願品》。每一個學佛的人都應該先讀《普賢行願品》,至少我當年學佛是這樣。《普賢行願品》裡有一句:「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虛空很大,沒有邊際,假如這麼大的虛空有邊際有窮盡的話,我救眾生的願力比虛空還要大。地藏王菩薩就是走普賢行願品的路線,「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注意!學佛的目的不只是自己要成佛,所有一切眾生都要讓他成佛。大乘佛法是先利他,再利己。
  • 結行回向(普賢行願品8句精華)
    《普賢行願品》八句精華。我們做結行回向基本都是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普賢行願品》中的精華八句話。普賢菩薩很多人可能會疑惑不解,回向文很多,為什麼偏偏要用《普賢行願品》中的八句精華做回向?現在解釋這八句話的含義。(1)文殊師利勇猛智。文殊菩薩無盡勇猛智。
  • 《普賢行願品》中短短2747個字,卻是宇宙的法
    文:如孝法師我們此生和《普賢行願品》結緣,我們只需要誠心地念誦,這叫做「拷貝成佛」。原理就是你本有佛性,所以你就能從《普賢行願品》裡「複印」出佛果。念誦的特別功德——「我說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圓」,念誦一遍《普賢行願品》,一念之間一切都會圓滿。
  • 讀《普賢行願品》講譯筆記若干
    二,魔障是各種各樣的:有些魔障是看不見的,比如有些非人入於你的心,使你內心逐漸產生惡念,行為也不知不覺往惡法方面轉;有些魔障是能看得見的,比如親朋好友以粗暴或者溫和的言行讓你離開學佛的正道,依靠《普賢行願品》的威力。一切有形無形的魔障都能得以遣除。三,行持普賢行願有什麼出世間果報呢?就是很快獲得佛果。
  • 《普賢行願品》 | ​ 菩薩總是修行無倦
    ——《普賢行願品講記》宗宙法師註解:[1] 《聖者賢行願王釋義》:【善能淨治剎土海,善能解脫有情海,善能觀察諸法海,善能通達於智海,善能清淨諸行海,善能圓滿諸願海,善能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所言「海」者,謂是無邊,無可推算之義。自於彼處當來成佛諸佛土海,善能修治其中器界、情界過失,令得清淨,有如極樂佛淨土等。由三神變,善能解脫諸「有情海」有寂怖畏。
  • 《普賢行願品》: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
    《普賢行願品》: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從禮拜至隨順的所有功德,全部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有人想:把所有功德回向一切眾生,自己的功德會減少嗎?回向以願為體性,我們把修積的功德回向到所願處,叫做回向。下面的回向文是普賢菩薩給我們的最好演示。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這是回向發願令諸眾生離苦得樂,沒有痛苦,想修行惡法都不能成功,所修的善業都能成就。關閉一切所有走向惡道的門,為眾生開示走向涅槃的正路。
  • 蘆荻 新書 ‖ 普賢行願品
    - 新書內容節選 - 229.00元《普賢行願品》作品集 + 書法作品備註:規格22*69,隸書6字以內吉語或齋號====== 229.00元《普賢行願品》作品集 + 書法作品備註:規格22*69,隸書6字以內吉語或齋號,限99名。
  • 【索達吉堪布】新的一年念誦《普賢行願品》,年初一最好念的經文、咒語
    一年之始的初一,早上起來後最好能念一遍八吉祥頌,三遍大自在祈禱文。蓮師心咒,觀音心咒,度母心咒各一百遍,如是一切都吉祥順利。有些不是佛教徒的朋友,前面二個若沒有法本,念後面的也一樣吉祥順利!祝大家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 念誦《普賢行願品》功德不可思議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