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一種外表黃,內心更黃的水果,每天都飽受著被人「評頭論足」的壓力。
看到香蕉後,相信大家都會聯想到一樣東西——大便。
很多人認為,吃香蕉能通便是因為「以形補形」。
關於香蕉的外形,還有另外一些說法,一直迷惑著大家。
比如長相全黃的香蕉是不是打了激素?吃了長斑點的香蕉是不是會中毒?
它只是一根平平無奇的香蕉,卻背負了那麼多罵名。
今天,家醫君就要剝開香蕉皮,讓你們徹底看清它的「內心世界」。
打激素?還能不能愉快地吃蕉?
「摘下來後是綠色的,到了水果鋪就變成黃色,肯定是打了激素!」
事實上,香蕉由綠轉黃,是正常的成熟變化,可能它就是依靠自身努力變黃的。
另外,由於成熟後的香蕉軟糯且容易發黑腐敗,為了方便運輸,避免磕碰損壞,農民伯伯往往是在香蕉青澀狀態下採摘的。
這樣的香蕉,省去了很多運輸上的麻煩。
當香蕉被送至目的地後,為了能儘快賣出,商家會先用乙烯利對香蕉進行催熟。
但姑且不用擔心,乙烯利會在水果表皮上迅速分解,最終殘留量不會超過國家規定標準。
而且,家醫君相信大家吃香蕉都是剝皮的吧?
長相全黃的香蕉,放心吃!
不過,當香蕉越來越熟後,果皮會出現大大小小的黑斑點。
於是有人借勢說:吃了這種蕉就會中毒,別吃!
香蕉:我這是招誰惹熟了?
吃了長斑點的香蕉會中毒?瞎扯!
香蕉皮長黑斑,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自然氧化。
(自然氧化的香蕉)
平時的時間,細胞膜將氧化碳素牢牢包裹住,當處於低溫環境或發生磕碰時,細胞膜便會破損。
隨後,氧化碳素跟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變成黑斑點。
這樣的蕉,可以吃。
第二個是香蕉得病。
在香蕉界有一種破壞力極大的疾病,叫做炭疽病。
當香蕉感染了香蕉刺盤孢菌後,就會得此病。
(感染了刺盤孢菌後的香蕉)
不過大家可以放心,這種病菌不會感染人類,這種蕉也能吃。
總之,無論是全黃蕉還是黑斑蕉,只要果肉沒出現問題,就是好蕉,都可以放心食用。
買「直蕉」還是「彎蕉」?這些知識點快記下
買直的還是彎的?
其實,香蕉一開始就是直的,後來才被「掰彎」。
香蕉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陽光的滋潤。
在向陽性的作用下,香蕉會努力向上翹起,以便吸收更多的陽光。
再加上重力的作用,久而久之,香蕉就變彎了。
(香蕉的向陽性促使它努力向上翹起)
白天能充分沐浴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晚上又能靜下心來,減少呼吸消耗。
這樣的話,有助於保存糖分含量,導致彎的香蕉更加香甜,就跟吐魯番的葡萄特別甜是一樣的道理。
吃熟香蕉,會攝入更高的熱量
人體不能直接吸收澱粉。
通過唾液和小腸的加工後,澱粉才能被分解成更小的葡萄糖,被人體吸收利用。
香蕉成熟前,含有一種不能被消化的澱粉——抗性澱粉。
不能被酶分解,就不能被人體吸收和利用,自然也就沒有熱量了。
香蕉成熟後,澱粉酶像甦醒了一樣,活性大大增加。
隨後,澱粉酶不斷向抗性澱粉發起挑戰,徹底破壞它的結構,使其淪為平庸的澱粉,自然也就被消化系統「徵服」了。
空腹吃香蕉會導致心臟不適?
營養學會發布消息稱,攝入過多鉀或鎂會導致心臟不適。
作為含有較多鉀和鎂元素的香蕉,自然躲不過口誅筆伐。
事實上,即使空腹吃香蕉,鉀和鎂也是逐漸進入體內的,而且吸收量有限,又不是像打針一樣瞬間全部進入血液。
另外,人體有自動調節功能,會隨時留意鉀、鎂含量,通過腎臟和皮膚把「冗雜人群」代謝出去,維持人體平衡。
除非腎功能不全,否則空腹不能吃香蕉,就跟空腹不能吃早餐一樣胡說八道。
吃香蕉真的過「糞」嗎?
便秘,說白了就是缺乏膳食纖維或者年齡增大,影響腸胃蠕動,又或是喝水太少,大便卡在腸子裡。
理論上來說,香蕉富含膳食纖維和果膠,能促進大便排出。
不過,這個理論是建立在香蕉熟透了的基礎上。
偏生的香蕉由於含有大量的鞣酸,能讓蛋白質凝固,吸收大便的水分,讓它硬上加硬,哪還能排出來?
上面也提到,我們現在吃的香蕉多半是催熟的,鞣酸成分早就深深埋在香蕉裡了。
通便就別想了,治腹瀉倒還差不多。
(圖片來源:文獻截圖)
從小,香蕉兄弟就註定要在鏡頭下長大,想低調一點都不行。
科學家現在甚至還通過基因修改的方式,幫助卡文迪什香蕉(這世界我們吃的99%的香蕉都是它)抵禦TR4病毒的攻擊,避免香蕉滅絕。
總之,人們對於香蕉的議論和探討,是一直都不會停息的。
香蕉:生而為蕉,我很抱歉。
編輯:小譚
香蕉 水果 鞣酸 膳食纖維 澱粉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