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三國演義》第006回

2021-02-10 相伴好時光

  第006回 討董卓曹操詔群英

陳宮舉起寶劍要把曹孟德給殺嘍。可是劍也舉起來了,他這手也下不去了。怎麼回事兒呢?陳宮轉念這麼一想,我是為了報國呀,才跟隨著這不義之人來到了此地。今兒個我要是把他殺嘍,我豈不也落一個不義之名啊。怎麼辦吶?唉!我不如離開他得了,另尋去處。

陳宮想到這兒,把劍輕輕地還入鞘內,把門兒拉開來到院內,找到自己的馬,出了店房,陳宮走了。

陳宮剛走,曹操醒了。他回頭一看,哎?陳宮怎麼不見了?曹操就起來了。點著燈他這麼一找,不單陳宮不見了,馬也沒了。噢~~他這才明白,公臺是棄我而去呀。人家離開我了。為什麼呢?不用問,這準是我那兩句話,他傷了心了。我說,寧願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陳宮看我是個不仁不義之人,這才離開我。

到了陳留這兒見著了他的老父親曹嵩。他父親一看,「哎呀,孩子,你闖了這麼大的大禍,天下各地都在繪影圖形捉拿於你,你是隱藏起來呀?還是就呆在陳留?」

「老爹爹,孩兒想盡散家財,打刀槍制盔甲,招兵買馬聚草屯糧,聯合天下各路英雄好漢,滅董賊,重整漢室。」

「哎~~呀~~」老曹嵩一聽高了興了,我這兒子行啊,有這麼大的志向。「好,老父情願,把所有的家財散盡。」

這老頭,開始典房子,賣地,把錢全拿出來了,買鐵,買馬。買鐵幹嘛呀?打刀槍沒這玩意兒不行啊,制盔甲也需要鐵呀。然後又插旗一桿大旗來,上寫「忠義」二字。曹操就在陳留這兒招開了兵了。一聽說殺董卓扶漢室,大家甭提多高興了,都爭著搶著來啊。還有往這兒送糧草的呢。

來了好多英雄好漢,樂禁、李典,曹仁,曹洪,夏侯敦,夏侯淵。這夏侯弟兄可不是外人,感情是曹操的本家兄弟。曹操的父親曹嵩啊,是宦官曹騰的一個過奉兒子,所以這么姓了曹了。自己的幾個兄弟來了,曹操更高興了,而且夏侯敦、夏侯淵的本領還非常好呢。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啊。這次聽說曹操在這兒招兵,他們帶來了好幾千人馬。嘿喲,曹孟德真是平地一聲春雷呀。這氣派可大了!

他馬上,就給各路諸侯把信發出去了。請諸侯到這兒來,是共議國家大事。扶漢室,討董賊。曹操這第一封信,就寫給袁紹。因為袁紹最恨董卓啦,袁紹看不慣董卓那驕橫霸道胡作非為。倆人不是在酒席宴前打起來了嘛。後來袁紹一氣之下走了。董卓怕他造反吶,封他個渤海太守。袁紹手下有人馬呀,所以這第一封信給他了。

袁紹接著曹操這封信,當即就起了兵了。袁紹這一起兵,各路諸侯是紛紛而至啊。

第一路諸侯來的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路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伷(袁闊成讀作 「孔秀」,發音實為 「孔宙」)

第四路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路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路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路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路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路濟北相鮑信

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路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路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路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路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路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路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只有第十四路諸侯北平太守公孫瓚還沒到,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公孫瓚怎麼來晚了呢?原來他在路上遇到了幾位英雄好漢。他碰上誰了?不是旁人,就是張飛鞭督郵之後離開安喜縣的劉關張兄弟三人。

公孫瓚怎麼認識劉備呢?因為公孫瓚和劉備是同窗好友。沒想到今兒在這兒碰上了。他一問劉備,劉備把前番經過這麼一說,自己現在在哪兒呆著呢?在劉恢那兒避難呢。

「哎呀呀~~賢弟呀,你趕快跟我去吧。咱們和曹操曹孟德合兵一處,滅董賊重扶漢室。」說到這兒公孫瓚看了看劉備身後的二兄弟,「啊這是什麼人吶?」

玄德這才給引見,「這是我的二弟關羽,三弟張飛。」

「哎呀!」公孫瓚一聽,「久仰大名啊!現在不知道兩兄弟官居何職?」

「呵呵,我二弟,是馬弓手,我三弟是步弓手。」

公孫瓚一聽洩氣了,這麼大本事的人,才是個馬弓手步弓手哇。這簡直是兩顆明珠埋在土裡一樣啊。「得了,別在這兒呆著了,快跟我走吧。」

因為這個公孫瓚晚到了兩天。總算趕到了,他把人馬扎住了一看,哎呀!聯營扎出去二百多裡呀,那帳篷角壓著帳篷角啊。稱得起是旗分十色,真是兵是兵山將是將海。站到遠處手打涼棚這麼一看啊,無邊無沿。將如猛虎,馬似蛟龍,盔明甲亮,刀槍躍眼,鼓號聲聲,旌旗蔽日。中軍好似斑斕虎,巡營小校似狻猊。

曹操一看諸侯都到了,他是殺牛宰馬大宴群雄啊。這麼多的諸侯,得選個盟主哇,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費,不能群龍無首哇。那麼誰擔當這個盟主呢?

曹操提了一個人,說只有袁紹袁本初,能有資格擔當這個盟主。袁家四世三公,德高望重。

袁紹心裡是挺高興啊,不能說好就是我吧,怎麼也得客氣兩句啊。「哎~~~不行不行,孟德,袁紹無能啊。我怎麼能擔當這樣的重任呢?還是選別位諸侯吧!」

大家一聽,「唉~~~袁紹公您就不用客氣啦,只有您夠資格能擔當這一盟主。」

空口無憑不行啊,就這么喝著酒一說就完啦。怎麼辦?明日一早,得登臺拜印。當天晚上就修起一個臺子來,這個將臺高三丈,一共是三層啊,分天地人三才。旗分五色,紅黃藍白黑。分金木水火土,東西南北中。東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左有白旄(方言土話讀作「毫」),右有黃鉞。白旄,就是旗子頂上扎這麼一撮子羽毛。這黃鉞呢,斧子出尖兒叫鉞。光有這鉞還不行,還得拿金色兒把它塗了。擺這麼兩綜東西幹什麼呀?為了顯示莊嚴,和權威。

袁紹袁本初,衣冠楚楚,環佩叮噹,肋下佩劍,是挺身走上將臺。拈香下拜,然後是高聲朗讀盟約。盟約這個大意呀,就是漢室不幸,賊臣董卓專權,毒死了皇帝,殺害黎民百姓。以袁紹為首的各路諸侯同心協力滅賊興漢。是誰也不準有二心,黃天后土祖宗明靈啊。

隨後這些諸侯跟著都跪下了。磕完頭起來,歃血為盟。什麼叫歃血為盟啊?這歃血為盟是古代人盟約的一種重要形式。把血抹到嘴上,這就表示決心已下是永不悔改呀。

袁紹走下將臺,升了中軍寶帳。中軍官,捧印官,傳令官,叉手而立。捆綁手,刀斧手,列立兩旁。袁紹看了看各路諸侯,「列位大人,袁紹不才,承蒙諸公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大家異口同聲,「我等,有令則行哇~~~~~~~~」

袁紹拿起一支令箭來,「袁術聽令!」

「在!」

「我賜你令箭一支。」

「不知盟主哪廂使用?」

「命你,為督糧官,押解全軍糧草,不得有誤!」

「得~~令!」

「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聽令!」

「在~~~~!」孫堅,啪,一挑魚踏尾,幾步走到帥案前。這位可了不得啊,素有江東猛虎之稱。

「命你統兵十萬,為全軍先鋒官,逢山開路,遇水疊橋。兵法汜水關,不得有誤!」

「得~~令!」孫堅立刻率領自己手下四員大將,程普,黃蓋,韓當,祖茂,當夜領兵,兵進汜水。

這汜水在哪兒啊?就是現在河南滎陽以西。虎牢關,就在那兒!

人馬還沒到汜水呢,汜水關的流星探馬已經報進了相府。可把董卓嚇壞了,當即升殿議事,把文武全找來了。「如今各路諸侯兵犯汜水,我們該怎樣迎敵呀?」

董卓的話還沒說完呢,呂布就過來了。「相父,這有什麼可怕的呀。您就給我一支將令,我視這群諸侯如草芥。」草芥?就是小草籽兒。「我把他們的首級全拿來,你把它高掛國門!以儆效尤。」

「哼哼~~」董卓一看,「我有溫侯呂布,老夫無憂矣。」

董卓剛要把令箭交給呂布,在殿腳下惱了一位,他大喊了一聲:「且慢!殺雞焉用牛刀!此區區小事,何勞溫侯大駕!某家不才,在汜水關前,殺這些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

呀嗬,董卓一看,我這兒能人不少哇。這是誰啊?他舉目一看,在殿腳下站立一員大將。

此人身高九尺開外,生的是虎體狼腰,豹頭猿臂,面如生蟹蓋。那臉跟生螃蟹蓋似的,青鬚鬚藍汪汪綠不嘰紫拉毫青。眉橫一字,是赤眉虯髯。虯髯?別人那鬍子都一綹一綹的,他這鬍子全打著捲兒,用手這麼一揪,二尺多長,一撒手,突嚕嚕~~~~~又全回去了,捲毛鬍子。頭戴青銅獅子盔,朱纓倒掛,摟頜帶密排金釘,身穿大葉青銅甲紫戰袍,上繡海水江涯,寶藍色中衣,足蹬五彩戰靴。此位乃是關西好漢,大將華雄。在他身後有一名小校,給他扶著那口大刀。誒喲我的個天,這口刀叫三亭冷豔朔合扇板門刀,刀頭長三尺三寸三分三,背兒厚一指刃薄一絲光閃閃明亮亮冷森森逼人之寒奪人的二目,刀上的血槽都滿了,是殺人不計其數。

方才那幾句話說的是多狂吶,殺這些諸侯的腦袋就像由兜裡往外掏點兒東西一樣。一點兒也不狂,這人是真有本領。

董卓心中大喜呀,當時是派精兵五萬,以華雄為大帥,胡軫為先鋒,趙岑為副將,派李肅為謀士。叨嘮嘮一聲炮響,兵離京城來到汜水關。

剛到了汜水關,有人討戰,華雄領人馬殺出城外剛把隊伍列好,華雄一看,對面有一面大旗,旗上寫著一個「鮑」字,感情不是孫堅的人馬。哪兒來這麼一哨人馬呀?感情是第九路諸侯濟北相鮑信他兄弟,鮑忠的人馬。

鮑忠從哪兒來呀?袁紹一傳令派孫堅走了,鮑信心裡就不痛快。哎呀,這孫堅要去了,打進汜水關直搗洛陽,這功勞不就是他的了嘛。他秘密地把他兄弟給派出來了,抄小路,奔汜水關來了。

鮑忠跑的挺快,到這兒一見華雄她也不知道華雄多厲害。剛一報名,一個照面兒,連個回合都沒走哇,叫華雄手起刀落,斬鮑忠人頭於馬下。

剛把鮑忠給殺了,孫堅就趕到了,是兩軍大戰。這一通兒殺呀,由打晌乎殺到晚上,結晚上殺到了掌燈,殺的是伸手不見掌對面不見人馬仰人翻吶。孫堅的人馬,叫華雄殺得大敗啊。孫堅還沒吃過這虧吶,一下子大敗了三十裡才算扎住了營寨,收拾殘兵敗將。

打了敗仗就夠慘的了,糧草還接濟不上了。督糧官袁術哪兒去了?袁術吶,根本就沒給發糧。袁術想啊,孫堅乃江東一猛虎吶,這要把糧食給他供足了,他取下了汜水,然後到洛陽殺死董卓,這功勞不就全歸他了。我呀,我不給你糧草。

軍無糧自亂。果然,孫堅這人馬就慌了。沒有糧草怎麼打仗呢。

汜水關的李肅來見華雄:「華將軍,孫堅大營裡沒糧啦。將軍何不趁此時偷營劫寨,生擒孫堅。」

「先生,言之有理。」

他們人穿軟甲,馬摘鑾鈴,前來偷營劫寨。孫堅,一點兒防範都沒有。華雄的人馬到了大營營門這兒還不知道呢。一聲炮響,殺進大營。孫堅是慌忙披掛上馬,忙中出錯呀,怎麼能抵擋得了華雄?讓華雄殺的呀,人馬是四散奔逃。

祖茂保著孫堅且戰且走,好不容易殺出一條血路,可是奇怪呀,孫堅往那邊兒跑哇,華雄的人馬往哪邊兒追。怎麼回事兒呢?孫堅頭上戴著一頂飛龍烈焰冠,他這帽子上,有很多珠寶,晚上在月光下一照哇,這頂帽子通紅,特別醒目。

有人就告訴華雄了,「華將軍,那戴赤冠的,就是孫堅。」

華雄傳令,一定要將他生擒活捉。

所以孫堅往哪兒邊跑,華雄的人馬就往哪邊兒追。祖茂這麼一看,明白了,「主公哇,您這帽子太扎眼了,您把冠給我得了,我把頭盔給您,您往北走,我往東去。」

「好好好。」

他和孫堅把頭盔換了,孫堅往北去了,祖茂往東邊兒跑,華雄就拿祖茂當了孫堅了,是死追不舍。祖茂跑著跑著,一看路邊有一片樹林,在這個大道口這兒啊,孤零零有這麼一棵樹剃,有一人多高。祖茂心生一計,他把這帽子摘下來,奔兒,就扣這樹樁子上了。然後他一撥馬,藏到樹林子後邊兒去了,他打算,要暗算華雄。

華雄領著人追著追著一看,嗯?孫堅怎麼站那兒不走了?他吩咐人,「亂箭齊發,給我攢死他。」

隨著一陣幫鑼聲,那箭像冰雹雨點一樣,射了半天吶,嘶,這人還在這兒站著,奇怪呀。他派幾個小校到跟前去看。幾個小校摸過來這麼一瞅啊,嗨,感情是樹樁子。我說射他,他不動地方吶。這麼射,射到五月節,他還得在這兒站著。

華雄一抖韁繩,剛到近前,祖茂從樹林子裡邊竄出來了。祖茂的刀還沒等舉起來呢,華雄一個大鵬展翅,劈祖茂於馬下。然後,人家掌得勝鼓回城了。孫堅他們,大敗而歸。

袁紹一聽到稟報可嚇壞了。這還了得?江東猛虎叫人家給殺敗了,而且華雄刀劈祖茂,誒呀!立刻升帳!把所有的諸侯全都請來了,商量商量這得怎麼辦吶?華雄這員將怎麼這麼勇啊?

這些諸侯來到中軍帳剛坐下,小校來報:「華雄討戰!」

這華雄來的也太快了,想開了口子的水一樣,這人馬就擁到袁紹的營前了。不單來討戰啊,他讓他手下的軍校,用一根兒五丈多長的大杆子,挑著孫堅那頂烈焰冠,在營門前罵戰。你說,這多寒磣人吶。

袁紹一想,這還了得了?「什麼人,到陣前取華雄首級?」

旁邊兒過來一員小將,「末將願往!」

袁紹一看,是小將俞涉,「多~~~加小心。」

「料也無妨。」俞涉披掛上馬,殺出營門。

工夫兒不大,小校來報:「啟稟盟主,華雄刀劈俞涉!」

「嘶~~啊?」出去連一個回合都沒走上就讓人給宰啦?「哎呀!這華雄如此厲害嗎?」

「慢來!盟主休得長華雄的威風滅我們的銳氣!末將不才,我願生擒華雄於帳下!」

袁紹一看不是旁人,是大刀潘鳳,「潘將軍,接令!」

潘鳳提刀上馬,一聲炮號殺出轅門。沒有片刻之功小校慌忙來報:「報~嗷~~」這報那音兒是從腦後出來的。「啟稟盟主大事不好!潘將軍到陣前會華雄未戰三合被華雄砍於馬下!」

「哎~~呀!」袁紹一聽有點兒嚇傻了。這華雄這麼勇麼?「還有哪位將軍討令去戰?」

帳裡邊兒沒一個言語的。誰還敢接這令,袁紹看了看,「嘿嘿~~~可惜啊,我手下兩員大將,顏良、文丑,一個都沒來。今日如有二將在我身邊何懼華雄?」

袁紹剛說到這兒就聽有人冷笑,啊?他舉目一看在公孫瓚身後站立一人,此人身高八尺開外,生的是面如重棗臥蠶眉丹鳳眼胸前飄灑~~五綹長髯,頭上戴鸚哥兒綠匝巾,身穿鸚哥兒綠的戰袍。

「冷~~笑~者~~何人?」

這員將一聽問他,搶步上前叉手施禮,「末將不才,姓關名羽字雲長。願討盟主一令,到陣前取華雄首級。」

「官拜何職?」

「馬弓手!」

「嗨嘿~~」還沒等袁紹說話,把袁術給氣暈了,什麼什麼?馬弓手也敢討令?那還不得讓人華雄笑話死啊?「小小的馬弓手,也敢搶令迎敵,還不給我打出帳外,更待何時?」

「且慢!」讓曹操給攔住了,「術公差矣!此人既然口出大言,必有驚人本領。讓他陣前一戰又奈何妨?戰得華雄還則罷,戰不得華雄回來再治罪也不遲。」

「嗯~~」袁術不言語了。袁紹一聽有理,把令箭舉起來。舉起令箭他看了看,又把令箭放桌上。「列位大人,關羽到在陣前,若被華雄得知是一馬弓手,豈不笑殺我等?」

「哎~~~」曹操擺了擺手,「本初何出此言?你看,關雲長氣度非凡相貌堂堂,到陣前華雄怎麼能知道他是馬弓手呢?」

「呃~這個……」袁紹沒詞兒了

曹操把令箭接過去了,吩咐人,帳外給雲長備馬。就在備馬這時候,曹操,親手給關羽倒了一杯酒,舉到他的面前,「雲長,飲下此酒,再戰不遲!」

雲長手捻鬍鬚看了看曹孟德,「多謝曹公厚意,此酒先暫放此處,關某,去去就回!」

說完了,他走出帳外,手提青龍偃月刀,跨馬出營。工夫不大,就聽營門外,是旌鼓大作號角長鳴。震天動地,好像山崩地裂一樣。那鼓敲得都震心吶。這些諸侯哇,都坐不住了,一個個面有驚慌之色。袁紹一聽,完了!關羽此時,早已被人斬於馬下。這時候替關公擔心的,得說是劉備劉玄德啊,玄德替二弟捏把冷汗,能打得了華雄嘛?更著急的,是張飛張翼德,他站在大哥身後一勁兒擦拳磨掌,後悔剛才,沒討一支令,到陣前,給二哥助助威。袁術坐那兒冷眼看著曹操,心說,關羽被斬我看你這臉往哪兒擱。曹操坐那兒若無其事。

就在這時就聽大帳外馬走鑾鈴之聲,跟著騰騰幾步,雲長打外邊兒進來了,他高挺胸膛手捻長髯微合二目用手一抖,騰~~咕嚕嚕嚕~~~把華雄的首級扔進了大帳。

曹操用手一摸剛才那杯酒還沒涼呢。

雲長停杯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

相關焦點

  • 連麗如說青梅煮酒論英雄 | 評書三國演義
    78.00元這是年過古稀的評書名家連麗如每周六下午在北京評書宣南書館現場評說《三國演義》第一部分的合集,共30回。挖掘整理出版連闊如《江湖叢談》《東漢演義》《卅六英雄》,李鑫荃《雍正劍俠圖》,出版口述評書文本《評書三國演義》《康熙私訪》。2012年,賈建國、連麗如口述自傳《我為評書生》出版。2013年,連麗如獲第二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2014年,連麗如獲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
  • 連麗如 評書 三國演義 第二回 桃園三結義
    》、「三國傳」、《三國全傳》、《三國英雄志傳》,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近代較著名的校注本有吳小林《三國演義校注》,沈伯俊《校理本三國演義》。其中沈伯俊《校理本三國演義》,校正了原本中的大量「技術性錯誤」多達七八百處,得到國內外學術界同行高度評價,受到廣大讀者歡迎,被著名學者陳遼先生評論為「迄今為止最好的《三國演義》版本」,被稱為「沈本」,但也被批評有缺失。
  • 《三國演義》有聲朗讀版在線聽書MP3 第006回 討董卓曹操詔群英
    第006回 討董卓曹操詔群英曹操這第一封信,就寫給袁紹。因為袁紹最恨董卓啦,袁紹看不慣董卓那驕橫霸道胡作非為。倆人不是在酒席宴前打起來了嘛。後來袁紹一氣之下走了。董卓怕他造反吶,封他個渤海太守。袁紹手下有人馬呀,所以這第一封信給他了。袁紹接著曹操這封信,當即就起了兵了。袁紹這一起兵,各路諸侯是紛紛而至啊。第一路諸侯來的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 評書《三國演義》第214回
    第214回 計中計厚葬雲長孫權把關羽的人頭給送到曹操這兒來了。曹操一聽說關羽死啦,嘿喲嗬~~他長長出了一口氣呀。這回~~我可能睡個安穩覺啦。讓關羽把我鬧的,是寢食不安吶。這回關羽死啦~哼~~等於~由我身邊~~跑了一隻老虎。我不至於那麼擔心了。曹操是哈哈大笑啊。剛笑了半截兒,司馬懿從外邊兒進來,說:「大王您不能笑。」
  • 評書《三國演義》第120回
    第120回 諸葛亮一氣周瑜周瑜在南郡城中中箭落馬。好危險吶,這麼大的周瑜周公瑾吶,恐怕他自從出世以來他也沒吃過這樣的虧上過這樣的當啊。開始他以為人家曹仁吶~~要棄南郡而逃呢,其實哪兒是這麼回事兒。敢情人家這是一計。這位周瑜呀~~愣沒看出來。
  • 評書《三國演義》第041回
    第041回 掛印封金關羽尋兄關雲長在白馬坡前刀劈了顏良,又在延津渡口誅了文丑,是連斬河北袁紹兩員上將。可把袁紹給心疼壞了,當時把他氣得,差點兒把劉備給殺嘍。劉備這才跟他說,他告訴袁紹:「您不能殺我,這是曹操一計,他正想借您的手把我給殺嘍。
  • 評書《三國演義》第040回
    第040回 誅文丑劉備訪雲長關雲長在白馬坡前躍馬揚刀,刀劈了顏良。方才有這麼這麼回事情,你還在這呵兒給我裝糊塗哇。」「嗨呀呀~~」劉備笑了。這一笑啊,袁紹愣了,嗯?怎麼回事兒?「我要殺你,你也不求饒,你笑~什麼?」「明公,您怎麼不想一想,這天下,長得一樣的人不太多了嘛。難道說赤面長鬚一員大將,就能說明是我兄弟關雲長?自從我們弟兄徐州失散之後,現在我家兄弟,死活下落,我一概不知。不單我二弟雲長,三弟翼德也是如此。
  • 評書《三國演義》第014回
    第014回 呂奉先濮陽燒曹操劉玄德和孔融來到徐州助陶謙。劉備,先給曹操寫了一封信,他勸曹孟德退兵。曹操一見這個信吶,氣不打一處來,你劉備是何如人也?膽敢寫信勸我?而且這信裡邊兒話裡話外的,還把我給損了一頓。不行,這徐州是非打不可。他剛要傳令,把下書人斬了!
  • 評書《三國演義》第007回
    第007回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關雲長在陣前刀斬了華雄,他高挺著胸膛微合著二目,手捻長髯,提著華雄的首級走進了大帳。騰~~~咕嚕嚕~~~~~把華雄人頭往地上這麼一扔。當時就把這大帳之中各路諸侯,都給驚呆了。華雄真的讓這馬弓手給斬了嗎?誰敢說是假的啊?華雄腦袋這不在地上這兒擱著呢嘛?哎呀呀。就在這時候,張飛樂了。
  • 評書《三國演義》第088回
    第088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吳主孫權給孔明擺了個陣勢,他讓魯肅領著諸葛亮先到集賢堂,會一會他東吳的謀臣,然後我再接見這位孔明先生。實際呀,孫權也想是亮一亮他的實力。魯肅沒多想啊,就把諸葛亮,給陪來了。等跟張昭這麼一見,誒喲~敢情東吳所有的謀臣都在這兒坐著呢。
  • 評書《三國演義》第113回
    第113回 張文遠捨命救曹操周公瑾,乘東風,火燒赤壁。把曹操燒得是亡魂喪膽吶。他手下的將校,中箭的,被燒的,落水的是不計其數。曹兵啊,幾乎都要把這大江給填滿啦。此時風~~越刮越大,火~~越燒越兇啊。再看人家江東的那些軍校,好似神兵天降。
  • 評書《三國演義》第013回
    第013回 報父仇曹操戰徐州反賊李傕殺進了長安,包圍了皇城,他們指名點姓,要王允王司徒。王允是非常忠烈,他不是那貪生怕死的人,如果要是那樣,當時他隨著呂布一走,不就完了嘛。可王允沒這麼做呀,現在他挺身而出,在漢獻帝的面前,怒斥反賊的罪惡,然後,他一縱身,由城樓上跳下來。李傕幾個賊人往上一擁就把王司徒給殺死在皇城之下。
  • 評書大師袁闊成去世 曾完成評書的多次"第一"(圖)
    住了大概半個多月,腫基本消了,醫生診斷他是先天性心臟病,心臟上有個洞,因為袁闊成年事已高,又一向信奉中醫,不願意住院動手術,家人就接他回了家,但只過了一周又出現血壓低等症狀,只好再去住院,直到春節前。「老爺子之前老擔心沒法在家過年,我們就在臘月二十八讓他出了院,初八才再送他回醫院,也算是在家過了一個完整的年。」
  • 評書《三國演義》第027回
    第027回 許田圍獵曹操僭越曹孟德水淹下邳,呂布因戒酒錯打了侯成,侯成、宋憲、魏續幾個人定了個計,就把赤兔馬給送到曹營去了。而且和曹操規定好了,見城頭以白旗為號,讓曹丞相領兵攻城。曹丞相一看吶,城頭果然出現白旗了,他帶著人馬就攻上來。
  • 《三國演義》第006回 討董卓曹操詔群英
    第006回 討董卓曹操詔群英給大家推薦一個免費聽書平臺曹操這第一封信,就寫給袁紹。因為袁紹最恨董卓啦,袁紹看不慣董卓那驕橫霸道胡作非為。倆人不是在酒席宴前打起來了嘛。後來袁紹一氣之下走了。董卓怕他造反吶,封他個渤海太守。袁紹手下有人馬呀,所以這第一封信給他了。袁紹接著曹操這封信,當即就起了兵了。袁紹這一起兵,各路諸侯是紛紛而至啊。第一路諸侯來的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 評書《三國演義》第362回
    第362回 司馬昭一計除三將司馬昭帶著皇帝曹奐要兵下長安,來監視鍾會。這田續~~提著鄧氏父子的人頭回了成都。嘿喲嚯~~衛瓘~~一塊石頭算落了地了。他沒有什麼憂慮啦。但是這成都亂得不象樣子啦,誰也說服不了誰誰也管不了誰。簡直是亂搶亂奪,把這成都鬧得是烏煙兒瘴氣呀。正在這時,那賈充來了。賈充不是奉令領三萬兵走斜谷嘛,他從斜谷過來他這一路上很順利,一路無阻擋,一直到成都。賈充進城這麼一瞧~誒呀~~這還了得。
  • 評書《三國演義》第083回
    第083回 趙子龍單騎救阿鬥糜竺不幸,讓淳于導把他給捉住了。淳于導把糜竺給捆到馬上,押著他呀,在這些黎民百姓當中走,他讓他認一認哪個是甘夫人和糜夫人。這個淳于導還不知道糜竺哇,跟玄德是親戚呢。反正他看著糜竺先生,這個著裝和舉止啊,起碼,也是劉備手下的一個幕僚。他準能認識這兩位夫人。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第十一回 徐元直力薦臥龍 劉皇叔三顧草廬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 評書《三國演義》第092回
    第092回 巧用計孔明說二喬魯子敬陪著孔明來見周瑜,周瑜聽說孔明先生來了,他是接出中門吶。這是表示,很尊重。因為孔明是江東的一位尊貴的客人。子敬一給引見,他們互致問候,然後來到屋裡頭分賓主落座。子敬在下首相陪。剛一坐下,子敬這心裡很著急,他就先開口了:「都督,如今曹操領雄兵百萬,是陳兵於漢上。
  • 評書《三國演義》第032回
    第032回 彌正平裸衣罵曹操劉備捉住了曹操派往攻打徐州的二將劉岱與王忠,沒殺他們,又把這倆給放回許都來了,這兩個人對劉備是感激不盡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