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女生做壽衣模特#
01.
我們國人自古以來,就忌諱談論死亡,甚至連帶跟「死亡」有關的東西,也會視作不吉利的象徵。
更別提一個跟死亡或者「死人」打交道的人了,人們一定會疏遠他,避諱他,認為他這個人也沾上了不吉利的因子,生怕跟他挨得太近,會倒黴。
人們對喪葬行業,有著深深的誤解,認為那都是一些「非普通人」才會接觸的工作,其實,這都是偏見。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
有人喜迎你的出生,也應該有人哀悼你的離世。
有人為你的出生,忙著賺取利益,也應該有人為你的離世,提供服務。
95後女生任賽男,在一家喪葬服裝網店當壽衣模特和主播,最開始,人們對她存在偏見,將她當成「瘟神」一般看待。
就連她的親媽,也會勸她離職,說你這麼年輕一個小姑娘,什麼工作不能幹,偏要幹這個?多晦氣啊。
任賽男說:剛開始入行的時候,會不敢看一些產品,不敢試穿,心裡很害怕。後來,見得多了,放開自己了,跨越了心理恐懼的那一道坎,也就不再害怕。
也沒有接受到一些網友的惡意攻擊,相反,大家反而會真誠地跟她說出自己的故事。
02.
其中,有位老年客戶,想買年輕款的壽衣,因為她女兒病情惡化,醫生說要提前準備一下。
她推薦的那款年輕款,客戶一下就看中了,她女兒穿在身上,在走廊裡微笑,看得出來很滿意。
當我看到視頻這一段,不由得眼眶發酸,淚水在打滾。
誰也不想遭遇病痛,但無力與病魔抗爭時,我們能做的,就是走好人生最後一程。
作為家人,能做的就是儘自己的能力,給病患最好的照顧和滿足她的需求。讓她開開心心,了無遺憾地去另一個世界。
人的能力有限,作為喪葬行業的人士,他們所做的,也不過是為人服務,為生命服務而已。
每一份正當工作,都應該得到尊重和肯定。
靠自己的勞動賺取收益,不丟人。
反而,那些一把年紀,還在家啃老,不務正業,以及放不下所謂的面子和尊嚴,寧願伸手向人要錢的人,才是應該讓人唾棄和鄙視的人。
03.
前幾日,我在網上看到一則帖子,有個樓主發帖說:真想不明白,為什麼老家十八線那些四五十歲的女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整天在家閒著,找不到事幹,伸手向男人要錢,男人不給,罵罵咧咧,她們就俯首帖耳,有意思嗎?
孩子小的時候,要帶孩子,沒辦法,抽不出身來工作,或者不得已離開職場。現在孩子大了,可以獨立生活、學習甚至工作,她們有時間了,卻不想再踏入職場,成了伸手黨。
一線大城市,北上廣深的保姆工資簡直不要太高,萬元難找一個好保姆,甚至工資比上班族還高,有些大學生甚至研究生都做保姆,送外賣,而這些四五十歲的大姐,卻在老家無所事事。
我認為這個樓主說得很有道理,人到中年,沒點技能,沒點本事,沒點收入,這個階段過不好,你的晚年也好不到哪裡去。
人性是現實的,談錢傷感情。就算是家人,給你錢,是出於親情,不給錢,你再怎麼怨恨,用親情綁架他,咒罵他,也無濟於事。
所以,一切靠自己,趁你現在還有勞動力,還幹得動的時候,放下面子,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的網友評論說:是我也不樂意,誰喜歡被人呼呼喝喝,當保姆使喚啊,在家呆著多舒服啊。
在人們的認知裡,保姆就等同於低人一等。這也難怪,幾千年來的封建等級制度,將人分來三六九等,奴隸、下人、僕人都是最低等的人群。
直到現在21世紀了,人們還存在這樣的思想,覺得保姆就比人低級。
這一切都是偏見和刻板印象。
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職業區分。
04.
香港一位38歲的男演員莫家淦,因為疫情導致無戲可拍,通告減少,就連經營的六家眼鏡店,也因為人流減少縮減為四家,收入大大減少。
再怎麼收入大減,他也比普通人的收入高,就算無戲可拍,他還是老闆不是嗎?
為了生存,增加收入,他去兼職當搬運工,每天工資900港元,照樣吃外賣。
別人問他:難道你不怕被認出來嗎?丟面子嗎?
他大大方方地說:別人都能幹的活,我為啥不能幹呢?我又有啥優越感呢?
李嘉誠說:「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懂事了。
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
當你用面子可以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是人物了。
當你還停留在那裡喝酒、吹牛,啥也不懂還裝懂,只愛所謂的面子的時候,說明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其實,面子是最沒用的,卻是人們最難捨棄的東西。
只有等你的裡子足夠充實,足夠硬氣的時候,你才會有面子,別人才會給你所謂的面子。
想要自己的裡子充實有底氣,有什麼辦法?
唯有努力工作,實現自己的人生小目標。你的努力,別人會看見。在努力的過程中,你也會逐漸成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end-
【深情解讀】:一個有深度、有態度、讓你更幸福的專業自媒體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