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95後姑娘任賽男,畢業後選擇了一份不太一樣的職業——壽衣模特。她的工作就是穿上壽衣,在鏡頭前展示。
廣大網友大讚她這是「積功德,會有福報的」,卻也有一小撮人不能接受自己孩子從事這種職業。
父母在孩子擇業問題上,發揮了多大作用,又能發揮多大作用呢?
0195後女生做壽衣模特,大V直言:我女兒做,不行,我會罵慘她
95後姑娘任賽男,是一位網店壽衣模特。因為忌諱,媽媽勸她辭職,一些之前玩得好的同學,也漸漸與她疏遠。她只有一遍遍告訴自己:「總要有人站出來,為人們和世界的最後告別做一點不一樣的事情。」
她穿上這些為逝者準備的漢服、旗袍,她說:「做壽服的時候,會把它做得像禮服一樣。希望它們能給人們在生命最後送去安慰。」這份特殊的職業,也為她帶來許多溫暖的回憶。
有一對夫婦,29歲的女兒病情惡化了,醫生讓提前準備一下。賽男為女孩挑選了一款年輕款漢服。幾天後,夫婦高興地給賽男發了一張照片,是他們女兒在醫院走廊穿上這款漢服,臉上是淡淡的笑。通過一件美麗的衣服,賽男給生者和即將離去的人都帶去了一絲安慰。
我想到我外公去世那天,因為走得突然,壽衣也沒準備。我跟著我媽媽、我姨媽去大街上買壽衣,最後只買到一件肥碩、老式的黑衣褲。我媽媽和姨媽一直耿耿於懷,帶著當時13歲的我,在大街上哭,有對親人的思念,更有對送走親人時、一身合身衣服都沒有的深深遺憾與自責。
而賽男的職業,如她所言溫暖了自己,更溫暖了很多人。
這條熱議話題下,廣大網友一片點讚:
這是積功德的事!是會有福報的!姑娘好樣的,你要是我朋友,我絕對不會疏遠你。能自食其力,沒偷沒搶,有什麼問題了!
其實一份職業,對自己而言,能管溫飽;對社會而言,能夠有意義;還需要什麼呢?
可有些不這麼看,不知這大V是求流量,還是吐真言?
道理我都懂,靠自己的努力生活,所有工種都令人尊敬,只有混吃混喝啃老犯罪的人才令人不齒。但是,如果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要是我女兒做這個工作,我都罵死她,多不吉利啊,難以接受。
而點讚同意的2萬6千餘人,也是同樣站在了家長的立場:「你做可以,但我家孩子不能幹這個。」
為什麼不能幹呢?表面理由是不吉利,實際更多的是說出去不夠「長臉」。
就這樣,父母對成年子女的職業,也有著種種幹涉。
「這是為你好!」「你身體不好,幹不了那個!」「離家那麼遠,出個事誰護著你呀,快回來吧!」
02父母在孩子擇業問題上,發揮了多大作用呢?
我有個曾經當過護士的女同事說過,最好不要當外科護士,尤其是外科手術的護士。男醫生喜歡說黃段子。一次幾小時上十小時的手術,不說點顏色的,容易犯困。這麼說起來,當護士,當內科的似乎還是好點。很多家長願意培養孩子當老師,尤其是女孩子。有寒暑假,也穩定,身份也受人尊重。第2位同事姐姐,她女兒去年高考,超過重本線40分,最後果斷給孩子選了一所師範院校,她說女兒想學經濟學,她覺得太虛了,還是將來當老師靠譜。第3位同事,就曾是某高中政治老師,專門教政治、經濟兩類,其實她自己最喜歡哲學。但讓她離開學校的倒不是因為這點,是因為每次有教育局的人來,都要他們這種年輕老師一起去陪一陪,她偏偏最討厭這類應酬。只想下班回家,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插插花,烹烹茶。現在她在我們單位,一位小小職員,還沒有編制,薪水少多了,但她活得自在。上班打卡,下班自由,因為是小職員,也沒有她不喜歡的應酬要她陪。
我不知道第2位送去讀師大的女孩,後來會不會像第3位女孩一樣追求夢想,換種活法。但更多家長確實憑著「我吃過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的社會經驗,左右著孩子的職業選擇,甚至可能從小就耳濡目染、循循善誘。
03父母在孩子擇業問題上,能發揮多大作用呢?
我也為人母,我家是一對3歲的雙胞胎男孩,他倆現在最大的願望,是當工人叔叔。在堆積木他們會說是在工作、在建房子;看到吊車,他們會挪不開步子;圖書館裡,他倆可以抱回家一堆工程車的書。
因為他們問吊車上是什麼人,加工食品的是誰,衣服是誰做的,機器人是誰修好的;我都會回答是:工人叔叔。所以他倆對「工人叔叔」有著迷之崇拜。我相信很多小男孩,一定也喜歡大型工程機械,而他們如果說:「我長大想當工人叔叔」,說不定會遭來父母的反對甚至咒罵。
還有喜歡機車的小女孩,長大想當汽修師,估計爸媽聽到也是會哭慘的。
過去工農兵是光榮的,如今可能又覺得太累太苦錢太少,輕蔑鄙夷更多。大家開始喜歡穩定的公務員、教師等行業,喜歡多金的企業家。而往前挪幾百年幾千年,中國是一直重農輕商的,看重的的懂詩書禮儀的秀才。商人如呂不韋,即使富餘買得起宅邸僕役,卻買不來看戲的位置,因為商人不允許坐上席。
而這種時事的變遷,現今作為家長的我們,又真的一定能看懂猜透?
12年前,我高中的地理老師在講臺上,給我們口若懸河地講GPS定位,講遙感技術,講無人機;12年後,真的實現了他當初說的這些無異於天方夜譚的東西。但是沒有一個同學選擇相關行業,可能我們喜歡的更多的是帥氣的地理老師,而非地理。
現今的人工智慧、電商行業的發展,衍生出來的產業,相關的製作、研發,相關的新職業,一定不是每個人在20年前,或者10年前,甚至5年前能夠預料到的。
等到孩子需要選擇幹什麼的那一天,說不定又有更多新興的更好的職業在等著他們。
04結語
農民有當起主播,賣起自家水果、玉米的;縣長也馬上馳騁宣傳起自己縣城了。
其實孩子將來的路,選什麼職業,更多還是根據孩子興趣愛好和擅長的來吧。每種職業都有它的好與不好,可能你眼裡的好,不會是孩子眼裡的好。孩子眼裡的不好,可能在別人眼裡卻是一種優勢。
成年前,多些陪伴和引導,多培養孩子的各種技能;成年後,走哪條路讓孩子自己選吧!
誰當父母不迷茫,迷茫可以讀讀《親子滋養 讓孩子活出最好的樣子》。這本書帶你重返教育現場,從孩子的感受出發,看見孩子的內在需求,讓孩子活出最好的自己。
不坑蒙拐騙,能快樂地接受並熱愛自己的職業,能保障自己的生活所需,就是一份值得所有人尊重的好工作。
有多少人被父母影響了自己的就業呢?又有多少人,正在計劃著影響自己孩子的就業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作者原創文字,侵權必究。
歡迎關注百家號【右右細毛和爸媽】3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爸爸IT男,項目管理師,善於篩選育兒知識,去偽存真;媽媽人力資源管理師,曾經職場,如今全職,一定最懂你的心。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