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歌德和黑格爾在一次「面試互評」中曾都不給對方臺階下
公考結構化面試第一大題型綜合分析題,基本的解題的方法是「辯證分析」。辯證法也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要義。說到辯證法,德國思想家哲學家黑格爾是主要創立者。而歌德,也是德國著名的思想家、詩人、著作家。兩人都是舉世矚目的大人物。馬克思對兩人都十分推崇。
馬克思這樣評價黑格爾「我公然宣稱自己是這位大思想家的學生。」 馬克思在「我的自述」表格裡填寫到:最喜愛莎士比亞和歌德的著作。 然而鮮有人知,歌德和黑格爾之間曾就「辯證法」有過一次短暫的交鋒。短短一個回合,雖唇槍舌劍,但是點到為止,都顯示了大師的風範。
1827年10月18日,歌德和黑格爾在魏瑪都參加了一個小型聚會,互相認識且互相尊重的兩個人並不算太熟悉,私下並沒有過多交流。當天黑格爾是主講人,他主要闡述辯證法。在演說結束後,黑格爾總結說「歸根到底,辯證法不過是每個人所固有的矛盾精神經過規律化和系統化而發展出來的。這種辯證才能在辨別真偽時時起著巨大的作用。」
歌德突然表示「但願這種伶巧的技藝沒有經常被人誤用,把真說成偽,把偽說成真。」 黑格爾把目光轉向歌德,說「你說的那種情況當然也會發生,但是僅僅局限於精神病。」 歌德繼續說「幸好對於自然科學的研究使我沒有患上精神病。因為在研究自然時,我們所要探索的是無限的、永恆的真理。一個人如果在觀察和處理題材時,不抱著老實認真的態度,他就會被真理拋棄掉。我還深信,辯證法的許多毛病可以從研究自然中得到有效的治療。」 場面一度變得尷尬。幸好,此刻兩人的注意力都被站起身來告別的一位朋友打斷了,他們的交鋒沒有再繼續。隨後,大家就別的問題繼續相談甚歡,都沒有再提及此事。
樊燁在面試話題中講這個橋段,並不是評價此事。而是想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尤其是在哲學社會科學、文化文藝領域,沒有所謂的「唯一」性。世界頂級的思想家們就一個問題還會爭論,所以這個領域在學術層面來不得半點行政化,來不得官大一級壓死人,來不得為尊者諱。所以高校去行政化是極為有必要的,否則就禁錮了學術的爭鳴和探索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