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這本書的時候,好多場景讓我感覺都似曾相識,金智英的一生是極其平凡的一生,從金智英的童年、學生時期、職場生活到走進婚姻,沒有任何意外,都是在人們的意料之中一步一步發生。在面對外界的不公時,她內心也想反抗,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忍氣吞聲。
在社團裡,學長議論金智英和男朋友分手的時候說她是被人嚼過的口香糖,這些詆毀打破了學長在金智英心中端正、幹練的形象,當第二天,遇見那麼學長時,學長用溫柔的口吻關心金智英:「眼睛怎麼這麼紅?是昨晚沒睡好嗎?」雖然當時金智英心中冒出一句話「口香糖睡什麼覺啊」,但是,她最後還是選擇咽了回去。
在找工作時,面試快遲到了,金智英最後決定搭計程車前往面試地點。計程車司機說:」我原本每天第一個顧客是不載女生的,但我一眼就看出你是要去面試,所以才願意載你一程「。這種自以為是體恤他人,實際上無禮至極。雖然金智英很想跟對方爭辯,」難道是要讓我付錢感謝一輛空計程車司機願意慷慨相助嗎?「,但最後她還是選擇閉上眼睛,不予置評。
在結婚後,金智英和先生鄭代賢都還沒有生小孩的打算,在給公公過生日那天,鄭代賢的姑姑對金智英的婆婆說:"你這當婆婆的在幹什麼呢?還不快幫兒媳婦抓些中藥來補補身子?可別讓她埋怨你啊!"。雖然金智英對這一次又一次的過度關心感到難以承受。她很想大聲說自己很健康,一點也不需要吃什麼補品,生子計劃應該是和丈夫兩個人商量,而不是和你們這些初次見面的親戚商量。但她最終還是選擇說」沒有啦,沒關係「等場面話。
在職場中,公司為了關照有身孕的女性員工,規定可以晚三十分鐘上下班。當金智英宣布自己懷孕的消息後,男同事假裝羨慕地調侃道:」哇,真好啊,那以後不就可以晚三十分鐘上班了?「金智英心裡暗想,那你要不要也試試一直噁心想吐、吃不好、睡不好、想睡又不能睡、身體到處酸痛的感覺啊?但最後卻什麼話也沒說。
在得知金智英最後生的是女寶寶時,金智英的母親說:」下一胎生男孩就好「。鄭代賢的母親雖然說沒關係。金智英知道,她們一定很希望要男寶寶。雖然金智英很想大聲說,她也可以抬頭挺胸走路,吃自己想吃的東西,這些都跟孩子的性別無關。她感覺這樣說了只會讓自己更難堪,最終選擇了沉默。
金智英在面對這些不公時都選擇了隱忍,但她並非一開始就願意這樣,而是經歷了太多的差別待遇,她認識到他所生活的社會對女性並不友善,光是生為女性就足以讓自己身陷危機,反抗只會給自己招來跟多麻煩。
當懷孕的她聽見男同事語帶調侃地表示羨慕她以後可以享有上下班時間「特殊待遇」時,馬上說自己並沒有打算比別人晚來公司。然而隨即後悔,因為一方面自己的身體真的吃不消,另一方面覺得自己反而剝奪了其他女職員的權利,害她們也不敢使用應該享有的福利。
金智英為了孩子決定離職時,面對先生的安慰,她也曾經怒吼過:「能不能不要再說幫我了?」但到最後依舊感到抱歉而主動道歉。因為她發現,儘管為自己勇敢發聲,情況還是會依舊,甚至只會更糟。金智英就這樣漸漸地選擇沉默。
相比金智英,我更欽佩她母親吳美淑女士。金智英的母親原本只是小學畢業,之後便幫助家裡務農,直到十五歲那年才北上首爾。當年年僅十幾歲的母親和姨媽就開始工作賺錢,用辛苦賺來的錢供大舅當上醫生、讓二舅當上警察、讓小舅當上教師;但是她們的付出卻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被誇贊充滿責任心、一肩扛起了整個家的卻是身為長子的大舅。母親很後悔因為家人和手足放棄自己的夢想,這種委屈和埋怨讓她與家人的關係日漸疏離,到最後母親和舅舅都不再來往。母親也認識到只有靠自己,她白天上班晚上讀書,通過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初、高中文憑。成家以後,一個人撐起了自己的家庭。在父親失業後,她憑藉自己的能力幫助父親在經商的道路上越走越好。當有一次父親和老同事見面喝酒回來,得意地說道:「我今天放眼望去,只有我過得最好,就是這樣!我的人生走到今天已經算是成功了!辛苦你們啦!我們都過得還算不錯啊!」母親說:「明明粥品店是我說要開的,這間公寓也是我買的,孩子們是自己讀書長大的,你的人生走到現在的確已經算成功,但這絕對不是你的功勞,所以以後要對我和孩子們更好,聽見沒有?看你這渾身酒氣,今天你就睡客廳吧。」 「是,當然!一半都是你的功勞!小的聽命!吳美淑女士!」 「什麼一半,少說也是七比三好嗎?我七,你三。」 能有底氣並敢於說出這樣的話的女性又有多少呢?
像母親吳美淑這樣的女性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是像金智英一樣選擇逆來順受,選擇隱忍和沉默。世俗的偏見一步步成為束縛她們的枷鎖,讓她們逐漸失去自我。在這樣的社會裡,最終導致金智英只能通過別人的角色來替自己發聲,但她至少讓別人聽到了自己的聲音。《82年生的金智英》刻畫了當今女性的普遍人生,也讓社會開始關注到,女性在這個社會中所面臨的困境。希望在未來,「金智英」可以做回自己,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勇敢而自由地存在於人世間。
像本書開篇寫的那樣,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82年生的金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