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終結者:是否真的存在選秀大小年?

2020-11-17 騰訊網

記憶可能會產生偏差,但數字永遠不會說謊,本賽季我們將從數據方面為您帶來NBA的另一面。拒絕印象流!

距離2020年選秀大會僅剩下不到一周的時間,許多人都將今年稱作是「選秀小年」,因為到目前為止仍然看不到有哪位球員能夠穩坐狀元的位置。而上一次狀元的歸屬如此充滿不確定性還要追溯到七年之前,當安東尼-本內特成為當晚第一個被肖華念出的名字時,結果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之外。

但就算是在這樣一個被公認的「選秀小年」,仍然誕生了許多優秀的球員,無論是順位靠前的奧拉迪波、麥科勒姆,或是中段的字母哥、施洛德,乃至首輪末的戈貝爾都已經成長為各自球隊甚至聯盟的門面。要知道狀元秀年年都有,但MVP可不是每屆球員都能染指,2013屆球員的成色可能說不上是數一數二,但也算不上最差。那麼所謂的「選秀大小年」究竟是有理有據的預測,還是缺乏發展觀的斷言?

由於最近十年進入聯盟的球員許多生涯尚無定論,我們統計了從1991-2010這20年間的被選中的1154位球員,其中包括像1996屆和2003屆這樣公認的「選秀大年」和2000屆和2009屆這樣的「小年」。對每屆球員的生涯表現進行了四大類的分類,分別為超巨級別、全明星級別、合格輪換以及低於平均或未登陸NBA的球員。雖然在NBA球隊中效力各有分工,每種類型的球員不可或缺,角色球員也可能左右一場比賽的走向,但真正影響某一屆球員整體實力的,還是全明星級別以上的球員,我們暫且將其定義為精英球員。

通過上面的柱形圖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發現,每屆全明星級別以上的球員數量還是有著一定差別,平均每年出產的精英球員數量為7.6人,最為高產的1999屆多達12人,96黃金一代以11人緊隨其後;而最少的1997和2000年甚至達不到巔峰年份的一半,僅有5人。但如果僅以此來衡量是大年還是小年的話,我們所熟知的03白金一代又處在平均數之下。那麼是否就意味著「選秀X年」的說法其實並不準確?

仔細想想,諸如96和03屆之所以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為誕生了科比、詹姆斯幾位歷史級別的超級球星,而且總體來說數量也領先其他年份。相較來說,雖然1999屆的成材率是這20年中最高的,但未來能夠穩進名人堂的也只有馬努-吉諾比利一人。在選秀前就不被看好的00屆新秀,不僅精英球員數量最少,也是唯一可能無人有機會入選名人堂的一屆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小年」。總的來說,評價一屆球員的總體質量,上面兩項數字均要有所參考,因此「選秀大年」和「選秀小年」的說法的確有一定道理,但這種超前性的預測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例如以庫裡、哈登為首的09屆球員,在選秀夜之前並不被外界所看好,一部分是因為球探認為當年的NCAA缺乏對抗性,尤其是庫裡、哈登等人的身體素質並不出眾;另一方面是當年並沒有太多出色的中鋒人選,然而在數年之後,正是這批被輕視的球員改變了聯盟的潮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傳統中鋒的作用。

而當初被寄予厚望的2007屆新秀,不僅包括讓媒體們在狀元最終歸屬的問題上「打」得不可開交的杜蘭特和奧登,佛羅裡達內線雙子星霍福德、諾阿,以及眾星捧月般來到美國的「太空易」。但最終因為傷病以及其他等等原因,最終成為超級球星的只剩下KD一人,成為了大年變小年的典型。

因此,在新秀們正式登上NBA賽場之前,一切都只能是基於大學或海外聯賽表現的預測,大年或小年雖然存在,但也只是根據上述預測所做出的判斷。而今年與往年相對特殊的一點是,由於疫情影響NCAA取消了瘋狂三月以及後續的全部比賽,這部分橫向比較的關鍵樣本缺失,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球探們工作的難度。

同時懷斯曼由於違規只打了3場比賽,拉梅洛-鮑爾和漢普頓等人又前往海外聯賽徵戰,再加上疫情導致的球員曝光度降低減弱了整屆球員的知名度。往年有許多大學生球員藉助「瘋三」或者「甜四」的亮眼表現提升自己的選秀順位,例如2018年MOP迪溫琴佐,從模擬選秀的落選到首輪第17順位被雄鹿選中,成功完成了逆襲。因此今年的選秀小年可能意味著,更多球隊或許可以在相對較低的順位淘到寶貝。

如果說在天賦爆棚的選秀大年中挑選球員更加輕鬆地話,那麼小年則更加考驗球隊管理層和球探的眼光。如果要說聖安東尼奧馬刺是聯盟中最善於識人的球隊的話,恐怕沒有太多人會否認。從1999年在倒數第二順位選中了吉諾比利之後,每年幾乎都能在低順位有所收穫,從帕克、斯科拉,到希爾、德拉季奇,再到小卡、穆雷,也成為了這支小球市球隊久盛不衰的成功之道。

休斯頓火箭也是低順位淘寶的常客,姚麥時期的蘭德裡、布魯克斯,到帕森斯、卡佩拉,以及哈登時期的哈雷爾,火箭管理層的精打細算使得他們不得不在選秀花上大把力氣。但這種建隊思路所帶來的問題是,休斯敦一直走在選擇潛力新秀——打出身價——換取即戰力——衝冠失敗——繼續低順位淘寶的道路上。除了哈登所有人都是打工人,這對於建立球隊文化是非常不利的事情。

另外一支以選秀眼光獨到著稱的則是金州勇士。在四年間先後選中庫裡、湯普森、巴恩斯和格林四位核心,乃至於他們在2015年捧杯的時候還有四位主力輪換(另一位是費斯圖斯-艾澤利)處在新秀合同當中。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幕後功臣——勇士前任總經理拉裡-萊利和顧問傑裡-韋斯特,正是他們一手為後來的勇士王朝奠定根基。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勇士再度奪取總冠軍之後,「Logo Man」韋斯特離開金州飛赴洛杉磯快船,勇士在此後的三次選秀總計得到的五位新秀當中,只有帕斯卡爾能夠勉強拿得出手。

但低順位中淘金顯然不是現任總經理鮑勃-邁爾斯所擅長的事情,要知道這支曾經的常勝之師已經連續7年沒有在前27順位挑選過球員了,不知今年手中稍顯陌生的榜眼籤,還能否幫助他們重拾往日風採。

相關焦點

  • 讓無數人愛上科學的《流言終結者》終結了 這不是流言
    終結者流言認證LOGO主持人是傑米·海納曼和亞當·薩維奇。終結者們不信。他們根據泰坦尼克電影裡的尺寸,做了一塊同樣大小的木板。海尼曼(飾演露絲)趴在木板上,薩維奇(飾演傑克)從水中爬上板。 2006年,《流言終結者》對古希臘阿基米德用鏡子退敵的傳說進行測試。節目組組織了麻省理工學院的300名學生,讓他們每人手持一面鏡子反射陽光,照射木船。結果顯示,木船雖然有燒焦的痕跡,但始終無法被引燃。美國總統歐巴馬作為粉絲向節目組發出質疑:如果有更多的鏡子,能點燃木船嗎?面對質疑,《流言終結者》決定重新測試。
  • 《流言終結者》前主持格蘭特·今原因病逝世 年僅49歲
    《流言終結者》前主持格蘭特·今原因病逝世 年僅49歲 美國科普電視節目《流言終結者
  • 《流言終結者》前主持人格蘭特·今原去世
    《流言終結者》前主持人格蘭特·今原去世 澎湃訊 2020-07-14 15:50 來源:澎湃新聞
  • 最真實的流言:拜拜啦,《流言終結者》!
    《流言終結者》(Myth Busters)即將在下一季結束後完結,終止長達12年的播出。這消息一經傳出,網絡上「哀嚎」一片。《流言終結者》才不會只聽信他的一面之詞。海尼曼和薩維奇在測試中發現,傑克泡在冰冷的海水裡超過一小時,就會因為體溫過低而死。他倆煞費苦心,想看看傑克能不能也爬上門板。他們根據泰坦尼克電影裡的尺寸,做了一塊同樣大小的木板。
  • 這檔吊打《走近科學》的科普節目,用最爆炸的方式終結流言
    節目組為了測試泰坦尼克式沉船,是否會將遇難的人吸進海裡,真的去加州奧克蘭的船塢,買了一艘廢棄的老船,想法設法把它沉了。《流言終結者》是一檔從2003年開始,在Discovery探索頻道播出的紀錄片式科普節目。
  • 《流言終結者》日裔主持人格蘭特·今原突然離世,享年49歲
    《好萊塢記者》消息,美籍日裔電子和遙控專家、《流言終結者》等節目主持人格蘭特·今原(Grant Masaru Imahara,日語:今原真申)當地時間周一(13日)因腦動脈瘤突然去世,享年49歲。《流言終結者》所播出的Discovery頻道的代表在周一的一份聲明中說:「聽到有關格蘭特的不幸消息,我們傷心欲絕。他是我們Discovery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人。我們向其家人寄以哀思和祈禱。」圖片來源:Getty Images今原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擁有電子工程學士學位。
  • 流言終結者:賽季中換帥是否存在蜜月期?
    那麼賽季中期換帥之後,新帥與球隊之間是否存在所謂的蜜月期,能夠短暫提升球隊的表現或實力呢?接下來我們選取過去十年中賽季中換帥的記錄作為樣本,對此假設進行分析。一、 換帥後的短期勝率要想弄清是否存在蜜月期,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比較換帥前後的戰績以及勝率。參考NBA的賽程,一支球隊在一整個月度的比賽數量大約在15場左右,我們選取換帥後10場比賽作為一個節點,涉及20天左右的賽程期間。
  • 澳洲真實街訪《流言終結者》第二彈 | 「澳洲會因為新冠疫情歧視...
    《流言終結者》第二彈Q澳洲會因為新冠疫情歧視中國留學生嗎?澳洲真實街訪在上周,我們推出了澳洲真實街訪《流言終結者》系列之第一彈終結山火流言篇,回顧傳送門: 而在第二彈,我們要終結的是關於「歧視」的流言。
  • 流言終結者:湖人濃眉當家? 淺析真實正負值
    翻開本賽季洛杉磯湖人的數據統計,你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詹姆斯沒有出現在球隊得分榜第一的位置上,而這在老詹17年職業生涯裡還是頭一遭。其實早在濃眉剛剛加盟湖人時,他就得到過詹姆斯的承諾,「這是你的球隊,我來做二當家,我們圍繞你打,我會做你的輔助。」我們在本賽季也屢次看到,在比賽的關鍵時刻,勒布朗將球交到戴維斯手中完成終結的情景。
  • 《流言終結者》前主持格蘭特·今原因病逝世 | 每日D.ROCK
    「《絕地求生》累計銷量破7千萬份」文 | D.ROCK駐火星聯絡部文章圖文視頻來源網絡美國科普電視節目《流言終結者》前主持人 格蘭特·今原 因患腦動脈瘤逝世,年僅49歲格蘭特·今原 從2005年《流言終結者》第3季開始參與主持這檔節目,一直到2014年,之後還主持過網飛的《白兔計劃》。
  • 《流言終結者》的主持人格蘭逝世了
    今天下午的消息,《流言終結者》的主持人,日裔美國人格蘭·今原突發疾病病去世,年僅49歲。《流言終結者》有五位常規主持人,格蘭在第三季中間加入,登場最晚,給人的印象卻非常深刻。他是團隊的智多星。第一次出場,他就錘碎無數個動物骨頭,來研究最能模擬出人骨頭強度的配方。他還製作了一個巨大的八足蜘蛛機器人,能馱著一個成年人行動。
  • 流言終結者:特雷楊的防守是否真那麼不堪?
    對於特雷-楊來說,在選秀時就已經被冠以了「攻強守弱」的標籤,那麼他的防守是否真的如此不堪?或者說這位未來的聯盟球星改如何改善自己的防守?一、 特雷-楊的防守真的如此不堪?要想弄清楚特雷-楊為何在DRPM上排名倒數第一,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何為正負值與真實正負值。
  •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大戰終結者》真的存在,3大經典的過去和未來
    這個系列的氣數有可能會在這一部走到盡頭了,因為曾經《創世紀》的表現就不亮眼,一度流出官方想要停止開發任何續集的消息,所以這部《終結者6》的誕生也並不容易。然而,這次如果失敗得更慘的話,這個系列真的前途暗淡。同樣是經典系列,《終結者》與誕生於相同時期的《異形》系列和《鐵血戰士》系列的命運是何其相似。
  • 流言終結者:女角色的隱藏屬性
    隨著火線版本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可用角色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不過伴隨著這些角色而來的也有各種流言,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為什麼你一定要看《流言終結者》?
    這一集很簡單:三人組回歸,與傑米亞當一起回憶14年來的點點滴滴。 ,從他們如何進入《流言終結者》劇組,到許多不為人知的往事。在第一次看《流言終結者》的六年之後,我成為了我們家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女生。 現在,又是四年過去了,我正在準備攻讀化學工程碩士。你們是我的榜樣,你們的節目改變了我的人生。我不知道該如何感謝你們。在傑米讀信的時候,亞當沒有忍住自己的眼淚。
  • 【流言終結者】 過去的一個月,你的朋友圈被這些「流言」刷屏了嗎?真相在此…
    春運期間,一則關於充電寶的流言讓很多人擔心,傳言稱「充電寶超過2萬毫安不得上飛機,甚至要被機場沒收。」這是真的嗎?  國家民航局規定,乘坐飛機僅可攜帶額定能量在160瓦特小時(Wh)以內的充電寶,屬於「三無」產品的充電寶一律禁止攜帶,並且嚴令禁止託運充電寶。
  • 【流言終結者】這些年來,斯諾克球檯的袋口到底有沒有變大?
    近年來,關於世界斯諾克巡迴賽(WST)球檯袋口是否變大的問題被頻頻討論。為了終結這一流言,WST 的多位重磅人物現身說法,從歷史變遷、袋口模具、袋口的製作流程、臺尼和溼度的影響,等多個方面做出解析,細節極度豐富,千萬不要錯過。
  • 前「流言終結者」將波士頓動力Spot機器人改造成電動車夫
    波士頓動力公司的大狗(Spot)機器人,已經被前「流言終結者」之一的亞當·薩維奇(Adam Savage)改造成一位電動車夫。在周四分享的 YouTube 視頻中,其表示自己花了大約 5 天時間來定製,最難的是為人力車和機器人之間打造一套專用的接口。
  • 做一個聰明的「流言終結者」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矛盾的地方,就避不開流言。
  • 「流言終結者」亞裔主持人去世
    =CNN 2020.7.15=Grant Imahara, host of 'MythBusters' and 'White Rabbit Project,' has died《流言終結者根據Discovery頻道聲明,探索頻道《流言終結者》和《白兔計劃》的主持人格蘭特·今原去世。享年49歲。The host was known in Hollywood for his work in electronics and animatronics.這位主持人以他在電子和動畫方面的工作而聞名好萊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