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人到中年,不喝3酒,不比3物,不走3親,多飲3茶

2020-12-22 大醫本草堂

《黃帝內經》講: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聰明人,懂得調和陰陽的重要性,不做對養生不利的事。

他們順乎自然,以安閒清靜為最大快樂,使自己的精神意志始終保持無憂無慮的境界,因而可以長壽。

聰明人活一世,不會只被外物牽絆,因為欲望是一個永遠不能滿足的無底洞。

人到中年,該活明白了,不喝3酒,不比3物,不走3親!

不喝三酒

1、不喝醉酒

人到中年,身體走下坡路,喝醉一次,等於得一次急性肝炎,無益於健康。

人到中年,全家老小的重擔都在身上,喝酒誤事,喝醉一次,就容易惹大麻煩。

人到中年,要心裡有底,應酬往來,要拿捏分寸,感情好的,不會逼你喝酒,讓你難受。

2、不喝無名酒

人到中年,立身要穩,全家老小都在身上,別冒險。沒有正經名堂的酒局,就不要湊了。

喝酒要有名,不要來者不拒,讓那些想灌酒的沒有可乘之機,要學會拒絕,把握好分寸。

如果不是非要喝一杯,就別往酒館湊了。人到中年,修身養性,清茶伴書,才是延年之道。

3、不喝不敬之酒

酒桌上,那些不對付,話裡話外諷刺你的人,就不好跟他喝酒了。

愛憎分明,別掉自己的價。你瞧不起我,我也瞧不起你。

人到中年,要有骨氣,沒必要冷臉貼熱屁股。

不比三物

1、不比錢財

親朋好友,不攀比錢財。錢買不來幸福,買不來快樂。

錢不用太多,夠用就好。

有錢沒錢,都是三個飽一個倒。

人不懂知足,再多錢也不快樂。知足者富,小富即安就是幸福。

2、不比孩子

孩子有自己的路,不要拿別人的孩子跟自己孩子比。

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你也不肯換不是?

孩子有沒有出息,沒那麼重要。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就是福氣。

3、不比房子

房子大小不重要,一家人和和睦睦就挺好。

房子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家在心裡的位置。

房子的裝修不重要,溫馨快樂比什麼都好。

人到中年,不走三親

1、不走勢利眼的親戚

富在深山有遠親,貧在鬧市無人知。

很多親戚不是衝著人去的,是衝著利去的。

你得意的時候,他圍著你轉。你失意的時候,他在旁邊看。

高了捧,低了踩。

這樣的親戚不走也罷。

2、不走太算計的親戚

處處算計的親戚不要走了。

見便宜就上,一點虧也不吃。

斤斤計較,被利益蒙蔽了雙眼。

認錢不認人,這樣的親戚,沒有交的必要。

3、不懂感恩的親戚

他有難的時候,你傾盡全力去幫。

你有難的時候,他假裝看不見。

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你怎麼對我,我怎麼對你。

不懂感恩的人不能交。

白白浪費感情不說,甚至還會培養出落井下石的白眼狼。

人到中年,豁達一些才是長壽的秘訣。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例子,一個「老好人」往往活得很累,因為這種人不懂得拒絕,凡有求於他就會去幫忙,殊不知這只是別人在利用自己的善良......

還有的人,就喜歡「炫耀」,其實生活過得怎麼樣誰都清楚,在嘴上爭個高低,很可能轉身就會被戳脊梁骨......

《黃帝內經》有言:「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盡終其天年。」

相傳在上古時候,有葛天氏之民,人人都能活到百歲。

老人們鶴髮童顏,充分享受上天賜予的壽命。

人到中年,就該注意養生了,世間的紛紛擾擾皆讓他們遠離。

人到中年,多飲三茶

一、第一茶,脾胃之茶

中醫認為,調理胃病是一個很長期的過程,平時不妨喝點養胃茶,對胃病可以起到很好的調理。

胃部不好的人,一般都是喝白開水的,是不是已經厭惡了白開水的寡淡無味,這裡有一個老中醫推薦的養胃小食方,我們可以在水中放入一些食材。

丁香麥桂茶選用丁香、大麥、砂仁、桂皮、紅棗、乾薑6種地道食材,這些食材結合各自的性質、對胃的協同作用,搭配很有講究,6種原材料的共同點是養胃護胃、輔助調理老胃病應用廣泛

1、丁 香

丁香能養胃健胃清胃毒、並可殺菌除口臭。緩解胃寒、排除毒素等奇效、是難得的養胃佳品。

2、砂 仁

砂仁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可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

3、大 麥

大麥味甘、性平、能去食療脹、消積進食、平胃止渴、大麥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及胺基酸、可助消化、解油膩、、養胃、暖胃、健胃。

4、幹 姜

乾薑性熱,味辛,歸脾、胃、心、肺、胃經、屬於我國的傳統中藥材、脾胃虛寒的良藥、能調理脾胃,暖胃暖身,促進健康。

胃不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吃些養胃食物,不僅能促消化、防脹氣,養胃還修復胃黏膜,能夠緩解胃部不適,養成一個健康的胃。

二、第二茶,益肺之茶

肺,害怕燥,喜歡溼潤,多飲茶,可潤肺排毒,還可緩解呼吸道黏膜的緊張狀態,保護肺部。

其實,古人對養肺很早就有非常高效的調理方法,比如自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面有鼎鼎大名的——羅漢清肺茶,只要在開水裡加這些就可以達到養肺的效果。

經方如下:來源:《本草綱目》

配方:針對肺熱或肺燥咳等症狀  

藥材:羅漢果、胖大海、蒲公英、菊花、枇杷葉、甜杏仁、桔梗

功效分析:

羅漢果:羅漢果味甘性涼,歸肺、大腸經,有潤肺止咳、生津止渴、潤腸通便的功效、適用於肺熱或肺燥咳嗽、百日咳及暑熱傷津口渴、血燥便秘等。

枇杷葉:《本草匯言》:枇杷葉,安胃氣,潤心肺,養肝腎之藥也。沈孔庭曰:主嘔噦反胃而吐食不止,安胃氣也;或氣逆痰滯而咳嗽靡寧,潤肺氣也;

蒲公英:《本草綱目》記載,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熱解毒、甘,寒,入肝、胃經,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溼退黃、通淋止痛之功。

這三種搭配在一起效果奇佳,同時最好搭配一些潤肺化痰的食材,如菊花、胖大海等等,突破單一從口入手的常規療法。在養肺排毒的同時,達到了清咽利肺、止咳化痰、生津止渴的效果。

建議從戒菸的第一天開始,就養成喝茶的習慣,不僅能緩解菸癮,還能緩解戒斷症狀,改善口乾口渴、咳嗽等症狀。

三、第三茶,護肝之茶

保護肝臟,適合喝藥食兩用的花草茶,如:蒲公英根、抗白菊、金銀花,調理肝臟,效果尤為明顯。

蒲公英:歸肝、胃經,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

金銀花:疏通肝氣,減少鬱結;

杭白菊:降肝火、養目清肝;

枸杞子:清肝明目,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甘草:用於心氣虛,心悸怔忡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

紅棗:養胃、健脾、益血、滋補、強身。

以上6種材料組合一起飲用,有助於減少肝損傷,肝會慢慢變好的。

空閒的時候可以不妨閉目養神,特別是在飯後閉目20分鐘左右,可以使身體血液更多地流向肝臟,供給肝細胞氧和營養成分,從而起到護肝消食的這一作用。

相關焦點

  • 俗語:「人到中年不喝3酒,不比3物,不走3親」,你知道麼?
    中國的俗語博大精深,尤其是古代留下來的多得不計其數,而有些俗語至今還被人們所沿用。它能夠很直觀的告訴我們做人、處事等生活中的道理和準則。相信所有人都聽說過,就是「人到中年不喝3酒,不比3物,不走3親」。大家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 人到中年:不喝三酒,不比三物,不走三親
    01人到中年,不喝三酒。1. 不喝醉酒。人到中年,身體走下坡路,喝醉一次,等於得一次急性肝炎,無益於健康。人到中年,全家老小的重擔都在身上,喝酒誤事,喝醉一次,就容易惹大麻煩。人到中年,要心裡有底,應酬往來,要拿捏分寸,感情好的,不會逼你喝酒,讓你難受。2. 不喝無名酒。人到中年,立身要穩,全家老小都在身上,別冒險。
  • 溼氣重的人,有這3個危害,醫生建議:經常吃3物,或不讓溼氣再來
    一、溼氣重的人,有這3個危害,醫生建議:經常吃3物,或不讓溼氣再來1、食欲不振溼氣和脾密切相關,溼氣過重時,脾會受傷,導致脾胃不和,因此就會出現消化問題。具體地說,也就是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痛、腹瀉等情況。
  • 夏天「無病三分虛」,少喝3茶,少吃3物,養護3處,安然度夏
    少喝3茶,少吃3物,養護3處,安然度夏少喝3茶1.濃茶犯困疲乏的夏天,不少人喜歡泡杯濃茶,認為茶越濃越能提神。2.燙茶常聽人說,茶要趁熱喝。確實有點道理,喝熱茶能夠「以熱解熱」,等到身體出汗後,會有種身心舒暢的微涼之感。但這茶,熱是有度的,不是越燙越好!如果茶水溫度超過65℃,就不養生反傷身。
  • 人為什麼會有疾病?《黃帝內經》這3點早講透了!
    那些臺上風光無限的人,實際上身體多差只有自己知道:38歲的主持人華少忙到血管爆掉,一次吐了500cc的血。45歲前的李冰冰打戲摔成腰椎間盤突出、冬季淋雨患過肺炎、過度勞累引發氣胸。26歲時林依晨為拍戲連續6天6夜不眠,而後檢查出腦部囊腫。
  • 哪些酒容易傷肝?營養師提醒:這3種酒,酒癮再大也別沾
    50歲以後,我們的身體已經開始走下坡路,身體的老化,讓器官的功能也開始不斷下降,如果這個時候,你依然繼續喝酒,那麼你罹患疾病的風險就特別高了。 營養師提醒:最好別再喝三種酒了,因為它們對肝臟的傷害真的很大。
  • 60歲後,想要身體更健康,謹記:改掉2習,多補3物,常喝3水
    60歲後,想要身體更健康,謹記:改掉2習,多補3物,常喝3水 【改掉2習】 1、餐餐吃「飽」 《黃帝內經》記載: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意思是說,如果長期貪多求飽,會增加胃腸的消化吸收負擔 ,影響身體健康。
  • 《易經》與《黃帝內經》相通,有3點精華智慧,領悟的人受益一生
    整段話的意思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人的行為要符合自然規律。這些規律包括,要有天地的德行,要像日月那般光明磊落,要與春夏秋冬四季時序相契合,而《黃帝內經·素問》從第一章上古天真論就開始重點講述: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
  • 《黃帝內經》:「肝藏血,肝氣虛則恐」,4個症狀別忽視,3物養肝
    4、急躁易怒、失眠多夢:如果最近一段時間突然覺得自己老是心浮氣躁的,一點點小事也會大發脾氣,總有一種無法壓制的衝動,這時候,大多也是肝有點不好的表現。這樣的人,大多還有睡眠不好的情況。比如晚上睡不著、睡著了又喜歡做惡夢,半夜容易驚醒等等。
  • 不用太擔心,少吃3物,多做3事,失眠或慢慢變好
    不用太擔心,少吃3物,多做3事,失眠會慢慢變好。一、總是失眠怎麼辦?不用太擔心,這3種食物要少吃,或能助你緩解失眠1、烤肉燒烤後的食物味道不同,吃起來更好吃,但燒烤的食物也不能多吃。會導致我們越喝越多,從而導致失眠情況的出現。3、不消化的食物雖然我們晚上都要吃飯,但是如果睡前吃太多難以消化的食物,容易加重胃腸的功能負擔。胃腸功能活躍時,神經信號的傳導自然會受到影響,釋放更多興奮信號,使人無法入睡。二、失眠有什麼危害?
  • 幽門螺桿菌「賴」著不走,導致胃不舒服?堅持3吃3喝,殺菌又養胃
    幽門螺桿菌是造成胃病的一大原因,70%以上的胃部不舒適,都是由幽門螺桿菌造成的,所以幽門螺桿菌成為我們預防胃病治療胃病的重中之重。一、堅持3吃1、吃荸薺荸薺中含有一定量的抗菌物質,能夠抑制幽門螺桿菌的滋生,改善胃中菌群的分布,還能疏通腸道,加速排出體內垃圾,改善便秘,有助於預防口臭。2、吃烏梅烏梅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能夠保護我們的腸胃,所以,如果你的腸胃不適的話,一定要經常性的多吃烏梅,可以讓你身體更加的健康,而且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 從黃帝內經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來看四季養生
    人來於自然,故,人也要遵循自然規律,順天應時,天人合一。以達氣血運行舒暢,健康長壽的目的。四季養生之【春生】《黃帝內經》記載:「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臟所對應的是春天,春天養生自然應以養肝為主。
  • 《黃帝內經》中僅有的13個藥方,為何不主張用中藥
    來源:經方大醫傳承我們知道《黃帝內經》主要是醫理養生為主,不強調藥理治病。其中的治療措施,多以針刺為主,而略於方藥,且大部分是藥食兩用。對方藥的運用,僅提出了十三首方劑,通稱「內經十三方」。由於怒狂多由惱怒傷肝,肝氣不得疏洩,鬱而化火,煎熬津液,結為痰火而成。因此,近世治療多佐以化痰開竅之品。3、左角發酒《素問·繆刺論》說:「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
  • 高山族:水可以不喝,酒不能不飲
    高山族的阿束社流傳著這樣一首《頌祖歌》:「我祖翁最勇猛,遇鹿熊活捉,鬥走直同馬,遇酒縱飲不醉」,從中可以看出高山族祖先的勇猛不凡,豪氣沖天的氣勢。飲酒的習慣與高山族居住的環境、勞作的需要和與大自然搏擊時需要的勇氣是有直接關係的。酒,在高山族的飲食文化中佔據相當重要的地位,除了阿美人之外,其他地區的高山族人幾乎都嗜好飲酒。在他們日常生活和社交生活中,到處可以尋見酒的影子。
  • 每天喝點白酒,3個好處或「不請自來」,誰說喝酒只有壞處?
    每天喝點白酒,3個好處「不請自來」,不如來了解下1、緩解糖尿病的症狀因遺傳、生活不規律等因素而得糖尿病的人們,如果可以每天喝點白酒的話,不僅不會危害身體健康,而且還能夠起到穩定血糖水平、減輕糖尿病的症狀的效果。
  •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3)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3)【原 文】膀胱出於至陰,至陰者,足小趾之端也,為井金;溜於通谷,通谷,本節之前外側也,為滎;注於束骨,束骨,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俞;過於京骨,京骨,足外側大骨之下,為原;行於崑崙,崑崙,在外踝之後
  • 冬令進補3注意事項,天草丹參保心茶更養健康身
    因此,大家要注意以下3個事項,切不可盲目進補,走入「食補」的誤區。  注意一:遵循「因地原則」,忌盲目跟風補  眾所周知,我國幅員遼闊,天南地北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皆不相同。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甚至是人體生理活動與病理變化也各不相同。各地區居民對於補膳的食材、效用選擇,自然也就各有異同。
  • 血糖持續高時,身體一般會出現這3個「麻煩」,別不放在心上
    導語:如今大多數人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而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壓力,其實還是想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過得更好一些,但是長期的高壓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各種不注意,導致自身很容易發生一些慢性疾病,比如高血糖。而當身體血糖非常高之後,如果不及時控制也會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這些併發症所帶來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 冬至後養生,牢記「3養3忌」!照做從頭補到腳、不聽勸小心吃大虧
    三九天天寒地凍、天乾物燥,人體容易被寒邪、燥邪所傷,因此養生上必須用點心。那麼,這個時間段到底該怎麼養生呢?其實,總結下來就是「3養3忌」。下面小編給大家一一介紹~冬至後宜「3養」,跟著做從頭補到腳養 肺冬季天氣乾燥,人體易被燥邪所傷。尤其是肺為「嬌髒」,最易中招。
  • 【安身之道•黃帝內經】3.13 內經逐句-大怒薄厥
    你如果"氣血和 "不會大怒,對不對?不會說"唰一下子"氣就上來了,為啥"形氣絕"?你用勁用得太猛了嘛!對不對?本來應該是一點點地推動。這個氣呢,氣為血之帥,氣在前面領著血在走,它在前面走,然後血後面跟著。我們看經常有儀仗隊啊!儀仗隊前面有拿著那個指揮的,前面走,領著後面的隊。如果是大怒這種情況,儀仗隊是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