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現存的皇室後人,穿黃馬褂,為保血脈純正竟拒絕娶普通女子!

2021-01-09 小陽說史

清朝現存的皇室後人,穿黃馬褂,為保血脈純正竟拒絕娶普通女子!

文/小辣椒

到現在,清朝已經被推翻一百多年了,但是它始終是中國歷史中重要的一部分,畢竟它們維持了兩百多年的統治,在那個封建思想猖狂的時代,皇家貴族們為了維持自己血緣的正統性,幾乎不與外族通婚,而現如今,也有一個人,他說自己是清朝皇族的後代,過著與常人不同的生活,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我們都知道,在清朝末期,那是一個令中國人蒙羞的時代,大家受盡屈辱,在清王朝統治被推翻以後,那些皇室子弟大都改名換姓,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但是有些人還夢想著清朝的復闢,就比如說當年的溥儀,退位後還當了皇帝,最終被日本人扶持要挾。

今天小編說的這個人就是這樣,有著古代人的思想,過著現代人的生活,其實他之前也跟普通人沒什麼兩樣。在他年紀還小的時候,與父母一同出逃到香港,並且在香港安家落戶,所以他並沒有認為自己有什麼與眾不同。但是一次父母告訴他是滿清皇族正黃旗後裔,擁有純正的皇族血統,從那以後,他就整天神經兮兮,總感覺自己是僅存的皇室後代,更加高貴,這個人就是愛新覺羅州棠。

在生活中,他將自己打扮的跟清朝人一樣,慢慢將頭髮留長,穿著一些價格不菲的黃馬褂,還把自己家裡搞造成皇宮的樣子,最瘋狂的就是自己學習八股文。除了他之外,他的母親也非常支持兒子的行為,所以家裡的裝修風格都是清朝時候的樣子,就連妻子兒女都要像他一樣打扮。為了保證自己的皇族正統血脈得以延續,他要求自己的妻子一定要有八旗血統,兒子娶媳婦也要是皇族血統。當談及自己的行為時,他便會說道,自己是一個正統八旗血脈的人,所以必須尊重祖先,將家族血脈傳承下去。

平常他外出散步,別人都用詫異的眼光看他,甚至有路人還會認為他是個演員,問他為什麼不換衣服就那樣出門了,這讓他非常憤怒。還有很多人對於他的處事風格,穿著打扮非常不理解,都說他是為了找存在感,提高關注度,對於這些,他早已麻木了。小編認為,清朝都滅亡這麼久了,現在是21世紀,他這樣打扮確實不妥,就算自己是皇室後代,那也要跟隨時代的發展啊。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大清亡了107年,仍有皇族後裔穿黃馬褂,為延續純正血脈拒娶漢人
    作為一朝之主的皇帝,身邊少不了趨炎附勢的人,同時,能被皇帝看中的人,要麼就是真正為國家考慮,為皇上考慮,要麼就是皇上身邊的紅人,能影響皇帝的決策。而作為皇親國戚又是另外一股勢力的存在,他們過的生活也是相當優渥的,往往因為自己與皇朝沾親帶故而為所欲為。如今距離清朝滅亡距今已有107年了,但仍有皇族後裔留著大清的習俗,小辮子、黃馬褂,不娶漢族人為妻,這是怎麼回事呢?
  • 他自稱正統大清皇室後裔,至今還留辮子,為保血脈拒絕娶普通女子
    他自稱正統大清皇室後裔,至今還留辮子,為保血脈拒絕娶普通女子在古代人們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對於血統是比較注重的,漢人,猶太人以及英國的貴族
  • 男子自稱多爾袞後代,留長辮穿黃馬褂,為保血脈純正拒娶普通人
    不過在當今社會,就有這麼一個人,總是高調的宣稱自己是多爾袞十世孫,甚至還依舊保留著清朝的傳統,留長辮身穿黃馬褂,先讓一份清朝王室的做派。這身打扮放在現代社會勢必會引起很多人的圍觀,可面對其他人奇異的眼光,他總是不以為然,甚至還覺得很是驕傲。可惜滄海桑田,時代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也不再流行這種封建傳統。
  • 大清亡了108年,仍有皇族後裔穿黃馬褂,為延續純正血脈拒娶漢人
    但是卻有這樣一個家族,他們表示,自己是多爾袞的後代,和普通人不一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愛新覺羅·州棠,他自稱為多爾袞的第十世孫子。雖然現在的漢服也比較的流行,很多人也會去敘起長發,穿一些帶有古代特色的服飾,但是這個家族卻不一樣。
  • 大清亡了108年,皇室後裔至今留辮子,為保血脈純正拒娶普通人
    廣州的八旗子弟現如今的廣州就有一位這樣的奇人,他堅稱自己是清王室的後人,不僅自己留著清朝象徵著封建落後的「豬尾巴」,還讓自己的家人也和自己過著清朝的「古代貴族式生活」。按照古人的習慣,從來都是以父係為傳承,母系是附屬的外人。也就是說,就算州迪真的是多爾袞的後代,那也不可能認多爾袞為祖宗吧?何況他自己都說是10的祖先了,怎麼可能族譜還叫《愛新覺羅氏多爾袞家族譜》呢。這是明顯的自相矛盾。
  • 他是皇族後裔,至今不肯剪掉辮子,為了皇室血統純正不娶普通女子
    導語:中國上前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有大部分都是出於封建時期,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清朝政府被推翻,封建王朝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不過,雖然封建王朝已經不在了,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對皇族生活念念不忘,其中就有一個人自稱是溥儀堂弟,多爾袞的10世孫,是大清皇室的後裔。
  • 清亡了108年,多爾袞十世孫留長辮穿黃袍,為血脈純正拒娶普通人
    可以為天下仰望之心,可以吸四方和恆之福。」 後來乾隆皇帝為多爾袞平反,他說:「朕念王果萌異志,兵權在握,何事不可為?乃不於彼時因利乘便,直至身後始以殮服僭用龍袞,證為覬覦,有是理乎!」於是乾隆給多爾袞平反:復還睿親王封號,配享太廟;按親王陵寢規制,修其塋墓;多爾博仍還為親王后。
  • 愛新覺羅後人,現在還留辮子穿龍袍,為了血統純正不跟漢人結婚
    距離推翻朝廷統治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了,很多發生在清朝的事,都離普通百姓的生活遠去,那些好的或者不好的,也都只是記載在書籍上。
  • 此人自稱清朝皇帝堂弟,至今留辮子穿黃袍,不屑娶平凡女子
    1912年,作為皇帝的愛新覺羅·溥儀寫下退位詔書,清朝正式滅亡,統治了中國近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正式退出歷史舞臺。皇室的隕落讓很多皇室後裔的生活過得非常艱難,為了生存四處散逃。現如今距離封建帝制毀滅已經過去百餘年時間,但皇室後裔卻一直是人們為之關注的話題。那麼這些皇族後裔們現如今怎麼樣呢?
  • 清朝皇帝賞賜黃馬褂是什麼意思?為何侍衛和大臣都可以穿黃馬褂?
    另外一種是用來賞賜給獲得軍功和立了大功績的臣子的,這種賞賜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大臣可以隨時穿上這件黃馬褂,彰顯身上的恩榮。總的來說,乾隆帝以前很少賞賜黃馬褂,可鹹豐帝以後,黃馬褂就不值錢一般,賞賜人的數量漸漸多了起來。清朝的黃馬褂真的很神奇嗎?
  • 大清僅存的正宗八旗後代,恪守滿族文化,為保血脈純正不娶平凡人
    清朝,一個滅亡了100多年的封建王朝,除了留下了數不盡的清宮劇素材,還留下了一群天天做著痴人夢的皇族後裔。愛新覺羅·棠就在此列,他將自己稱為「大清現存僅有正統八旗後人」。老闆也不一般,全身穿著明黃色的褂子褲子,剃了個清朝頭,留著個大長辮子,金光閃閃乍一看,還以為是古裝劇裡穿越出來的清朝皇族。這位老闆名叫愛新覺羅·州棠,這身裝扮,這個裝修據他所說也不是什麼噱頭,而是符合他身份定位的情景。是的,這位老闆把自己定義為皇族後裔,如果大清未亡,州棠現在就是個王爺。
  • 清朝的黃馬褂,到底能有多少特權?
    這類人員穿著的黃馬褂,稱作「行職褂子」,用料沒有花紋圖案,只能上班時間穿,下班以後就不能再穿出來了。等於是「工作服」。第二種是皇帝狩獵時賞賜的。清朝皇帝發跡於白山黑水之間,向來有狩獵的習慣。若是有人在皇帝狩獵期間時表現出眾,或是向皇帝進獻的珍禽異獸眾多,便會有機會得到黃馬褂的賞賜。
  • 那個自稱是滿族皇室後人,身穿黃馬褂希望能住進故宮,後來怎樣
    曾經就有一個男子,他自稱是滿族皇室多爾袞的後人,身穿黃馬褂,希望自己可以住進故宮。那麼,後來的他怎麼樣了呢?一起來看看吧。一、滿清時期的多爾袞講到滿清的多爾袞,大家肯定是不會陌生的。多爾袞是清朝的開國大臣,曾經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大人物,他在他40多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英年早逝,十分的可惜。那時,有關於多爾袞的故事,流傳過許多個版本,但是流傳的終歸是流傳的,帶有一定的虛假性,還是要參照一些真實的歷史,才有可信度。我們翻看史書,可以知道,多爾袞雖有許多的妻妾,但是他的子嗣卻是很少的。
  • 黃馬褂到底是啥?為什麼清朝皇帝喜歡賞賜黃馬褂?
    黃馬褂是一種衣服,它是淡黃色的,而在清朝,顏色的使用是要分等級的,並不是隨意著色,只有君主可以使用淡黃的顏色,宮裡的其他人只能使用深黃色,而到了百姓,則只能使用杏黃色,這是嚴格的規定。而黃馬褂可以用淡黃色說明他是君主信賴的人,或者專門為君主服務的。
  • 他是愛新覺羅後人, 50多歲坐實皇家血統, 留辮子穿龍袍過皇室生活
    而每一次的朝代更迭就意味著一個皇室的族群走向衰落和平凡,因為他們不再擁有皇室的光環,慘一點的有可能還會遭到後一個王朝的統治者的追殺或斬草除根。不過在所有的皇室後人之中,可能清朝的皇室後人是比較幸福的,因為安全啊!而且也是我們比較感興趣的,因為畢竟時間隔得沒有那麼久,血統應該還比較的濃,並且這是我們和古代接軌的最近的方式。
  • 清朝黃馬褂,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穿?晚清誰的黃馬褂最值錢?
    從這個定製看,起初,黃馬褂基本是皇帝侍衛穿的,主要是因為馬褂衣長只及股,袖長至肘,行動起來方便利索。從這個定製還可以看出來,起初黃馬褂主要由兩類人穿:第一類是皇帝出行時,各內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衛等隨從。
  • 他自稱大清「皇室」後裔,參加節目要求觀眾跪安,網友的回覆亮了
    如今清朝雖然已經滅完了一百多年,但還是有很多的清室的後人存在著,甚至有的依舊保持著「老祖宗」的傳統,留辮子穿黃馬褂的也不在少見。    比如說清朝最後一位女性掌權者慈禧這一脈的後人就有很多,慈禧是葉赫那拉氏,這個氏族在清朝可是十分有名的,《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納喇氏「為滿洲著姓,其氏族散處於葉赫
  • 清朝的4種黃馬褂有何特權?最出風頭的黃馬褂,要數李鴻章那件了
    「黃馬褂」在清朝有關的電視劇和電影中經常有出現,而且具有「免死金牌」的用處,只要有人穿上了黃馬褂,刑罰就不能加之於身。但其實這都是編劇自己編出來的,因為在清朝黃馬褂有4種,不僅僅只是賞賜給有功之臣而已。
  • 黃馬褂在古代有什麼用?黃馬褂分哪幾種?
    一些影視劇中,罪臣在被即將處刑的時候突然亮出黃馬褂就免除了死刑,那麼這個黃馬褂究竟有什麼用處呢?是不是有了黃馬褂就能為所欲為呢?其實,黃馬褂就是一件很普通的衣服,不過他的材質和做工都是上品的,在古代有件衣服穿就很不錯了,很多人都會把衣服拿去典當,就代表了古代衣服還是很值錢的,再加上又是皇上的黃馬褂,那肯定就更不一樣了。黃馬褂黃馬褂,顧名思義,這衣服就是黃顏色的。
  • 清朝皇室後人愛新覺羅安林,在北京蹬38年三輪車,一小時賺150塊
    對於這一點,清朝皇室後人愛新覺羅安林就做得非常好。他在北京蹬了38年三輪車,甚至一個小時賺150塊,相比於大多數人,這位從前清朝的後裔生活的來說應該還是不錯的。 但之所以說他過得好,其實是與大多數清朝的後裔相比,安林並沒有借著自己是清朝皇室的身份招搖撞騙,也沒有活在從前的回憶裡,不敢面對現實。 這或許也是因為安林接觸到了生活的困苦,生存原本就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情,尤其是對於安林一家人而言。他們從前過慣了飯來伸手,衣來張口的生活,突然面對清王朝的覆滅,自然是無法接受現實,同樣也沒有辦法做到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