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後人愛新覺羅安林,在北京蹬38年三輪車,一小時賺150塊

2020-12-25 騰訊網

孔子《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生活向來是充滿著無數變化的,我們無法猜測到明天會發生什麼。對此,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擔憂不已,他們會忍不住去猜測,去幻想。有的人把一切事情都想的很好,這樣會讓自己對於明天更有自信,也會更加期盼明天的到來。而有的人卻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因為他清楚的知曉,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道理,因此當自己有了最壞的心理建設時,等到結果出來的那一刻,反而會覺得欣喜。

但與其將時間都花費在去思考明天的事情上,還不如讓自己睡個好覺,用一個最輕鬆的心態去迎接未來。當然,這也是因為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我們一直活在擔憂之中,那麼生活註定會越發的煎熬。但轉念一想,則不如是。

不過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的接受生活的巨變,尤其是對於那些從前養尊處優的人而言。但現實就是如此,逼得你不得不接受一切,也不得不在苦難當中成長。對於這一點,清朝皇室後人愛新覺羅安林就做得非常好。他在北京蹬了38年三輪車,甚至一個小時賺150塊,相比於大多數人,這位從前清朝的後裔生活的來說應該還是不錯的。

或許與現在的大多數人相比,愛新覺羅安林的生活看起來還是有些困苦,不然也不會在外面蹬三輪車,現在的安林已經70多歲了,依然風雨無阻的騎著三輪車在外面拉客。但之所以說他過得好,其實是與大多數清朝的後裔相比,安林並沒有借著自己是清朝皇室的身份招搖撞騙,也沒有活在從前的回憶裡,不敢面對現實。

這或許也是因為安林接觸到了生活的困苦,生存原本就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情,尤其是對於安林一家人而言。他們從前過慣了飯來伸手,衣來張口的生活,突然面對清王朝的覆滅,自然是無法接受現實,同樣也沒有辦法做到自力更生。然而現實就是現實,如果你不去付出努力,那麼將沒有任何的收穫,生活也自然無以為繼。

因此,在生活的高壓下,安林還是試著去從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公子哥,到學著去找工作,同時也明白,應該去承擔起一個家庭的責任。更何況當時安林的家庭陷入危機之中,原有的商鋪紛紛倒閉,自己只能跟父親去學習木工。不過木匠在當時並不是一個吃香的職業,而且安林的母親也生了重病,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但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安林後來找到了一個好的工作,那就是蹬三輪車。在老北京的胡同裡蹬三輪車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有許多純正的北京人都會選擇這份工作,畢竟對於在北京土生土長的他們來說,簡直是閉著眼睛都可以把所有的胡同走個遍。除此之外,去北京旅遊的人其實非常多,對於一些胡同小巷,他們大多數時候都會選擇叫一輛三輪車,一邊聽三輪車師傅講老北京的故事,一邊細細的看這些文物建築。

因此對於安林而言,蹬三輪車的確算得上是一個非常穩定的職業,而且因為自己是清朝的皇室,安林更是直接開出了一小時150元的高價車費。原本以為會沒人坐,誰知當遊客得知安林的身份,反倒更加感興趣,也就不吝嗇這點錢。不過安林也確實是能夠提供非常周到的服務,畢竟他在北京生活了一輩子,而作為從前的皇室,比起普通的百姓,安林對於歷史以及所見所聞,都有更多的認識,這也為他吸引了更多的顧客。清朝皇室後人愛新覺羅安林,在北京蹬了38年三輪車,一小時賺150塊。

風風雨雨38載,如果說最初的安林選擇蹬三輪車,只是為了生計,那麼現在的安林恐怕已經愛上了這份職業。許多外地來的遊客,聽說過安林的事情,都會尋找這位清朝皇室後人,也是想見一見他到底是何人。這些年來,安林其實已經跟其他蹬三輪車的人沒有兩樣,恐怕唯一有所不同的,就是安林蹬的這輛三輪車了。

最初為了開始這份工作,安林不惜花費了4000塊錢,就為了能夠買一輛不鏽鋼的三輪車。因為他知道,三輪車這個行業大多都是風裡來雨裡去,如果是正常的鐵質的三輪車,遲早會報廢生鏽,更要時不時更新換代。既然如此,他還不如一開始就買一輛好點的,這輛三輪車也陪伴著安林度過了一年又一年。如今在這位老人身上,已經看不到任何一點關於清朝皇室的氣息。任時代如何變化,人總是要想辦法適應這個社會的。

相關焦點

  • 愛新覺羅嫡系後人,在北京蹬38年三輪車,自稱王爺,一小時要價150塊
    1982年某個夏天,安林穿得乾乾淨淨出門接活了,一天辛苦12個小時他便賺了75塊,這比他過去幹一個月掙下的錢還多。 從那以後,安林就在南鑼鼓巷的胡同裡扎了根,三年後他花5000塊買下並且精心裝飾了全北京最早的一輛不鏽鋼三輪車,一蹬就是幾十年,車上掛著鈴鐺,裝著杏黃頂篷,看起來很特別,而安林還在車上安了塊牌子,上面寫著自己的名字「愛新覺羅·安林」,只要遊客發問,安林就笑著說,自己放在過去也算個清朝王爺了。
  • 他是滿清皇室後裔,在北京蹬了38年三輪車,一小時150塊不講價
    在北京有很多代表性的有風味的事情,比如你可以在胡同巷子裡能夠看到等著拉客的三輪車夫,在這一群等待著拉客的三輪車夫裡面,有一位顯得格外的特殊。 這位車夫的車棚是杏黃色的。他也是整座北京城裡最有名的車夫,他拉車的價格也比別人要更貴,一個小時就需要150元,但是有很多人哪怕知道了這個價格之後,還是會排隊去乘坐他的三輪車。
  • 他是清朝皇室後裔:自稱王爺,蹬了38年三輪車,半小時75塊不講價
    不可否認,大多數人都很在意名號,縱使清朝已經結束,但只要是清朝皇室後裔,依然能成為話題的中心,如果被王爺伺候過,內心也會湧現出不同的感受,而他是清朝皇室後裔,自稱王爺,蹬了38年三輪車,半小時75塊不講價。
  • 當年在北京踩三輪車38年,1小時賺150元的愛新覺羅後裔,後來如何
    而且即便是到了現如今仍然還是有一些清王朝的後人們存在於世。我們今天的這個故事主人公就是這樣,當年在北京城踩三輪車38年,一小時賺150元的「愛新覺羅」後裔,他的現狀如何了呢?一、北京城裡的他這個人名叫安林,他的姓氏是愛新覺羅。愛新覺羅,曾經是清王朝的皇家姓氏,所以,安林的祖先就是清朝的王爺。
  • 愛新覺羅的後裔,在京城蹬了38年三輪車,一小時150元不講價
    今天的主角就是這樣一位地道的老北京,他出生在建國前夕的北京,家世更是不俗。據說,這位老人是愛新覺羅的後裔,正兒八經的滿清皇室,如今在京城蹬三輪車已經有38年了,一小時150不講價,就值這個價。他就是安林。安林小時候家裡並不貧困,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家棺材鋪,並且會做一些木匠活兒,生活還過得不錯。安林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也因此很得長輩寵愛。
  • 溥儀堂弟之子:蹬38年三輪車,一小時150元,就值這個價
    在等候拉客的三輪車夫中,有一位很特殊,他的車頂棚是杏黃色,還是遠近聞名的「京城第一車」,這位「第一車」的要價可不便宜,一個小時要150塊,但仍然有很多人慕名而去家世顯赫這位車夫叫做愛新覺羅·安林北京城裡的三輪車,大多數都是紅色頂棚,但安林的卻是杏黃色,因為他祖上是滿族鑲黃旗,是正經的清朝王爺,他還在車子前掛了一個小木牌,上面寫著愛新覺羅·安林。
  • 愛新覺羅後人安林:老北京地道三輪車夫,一小時150元不還價!
    老北京的別樣青春今天的主人公安林,出生於1947年,在北京南鑼鼓巷的一座四合院內,在家中排行第七,連他的侄子都比他出生的早,幼年時期經常與大侄子一起搶奶水吃,所以他的嫂子待他非常親,宛如母親一般。安林的祖先姓愛新覺羅,他擁有皇族血統。
  • 她是清朝皇室後人,出道後堅決拒演清宮戲,受劉德華邀請破例一次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他們的生活似乎離我們距離更近,故事流傳下來的也相對完整豐富。據不完全統計,清朝滅亡時,當時的皇室成員大概有14萬之多,很多人都從那時起就隱姓埋名,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對於這個皇家姓氏,各自的態度截然相反,有人高調,
  • 關於聽歌一小時賺150,實在是忍不住的要說一說
    找到我,即可免費獲得本站年費VIP(下圖是網站,請自行搜索查看)正題:近期一直有小粉絲跑來問我聽歌一小時賺150,這個東西靠不靠譜?港真,聽名字就是不靠譜的項目!體育老師教的算數,此時此刻居然派上了大用,終於經過一系列的複雜換算得出:1h=1800個幣,可「官方明碼標價」1500幣=1塊,24小時不停的聽歌,那一整天,我們可以得到30塊!草(一種植物),這他喵(一種動物)說好的聽歌一小時賺150呢?3,怎麼可以達到1小時賺150呢?邀請好友聽歌。
  • 清朝現存的皇室後人,穿黃馬褂,為保血脈純正竟拒絕娶普通女子!
    清朝現存的皇室後人,穿黃馬褂,為保血脈純正竟拒絕娶普通女子!文/小辣椒到現在,清朝已經被推翻一百多年了,但是它始終是中國歷史中重要的一部分,畢竟它們維持了兩百多年的統治,在那個封建思想猖狂的時代,皇家貴族們為了維持自己血緣的正統性,幾乎不與外族通婚,而現如今,也有一個人,他說自己是清朝皇族的後代,過著與常人不同的生活,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 大清朝愛新覺羅後人,因搶不到火車票怒斥眾人:你們全都是奴才!
    曾經很多人以擁有愛新覺羅血液為榮,可是在清政府退出歷史舞臺之後,這些愛新覺羅後人又該何去何從呢?曾有一位愛新覺羅後人因為搶不到火車票,在火車站裡面怒斥群眾,不得不說這位愛新覺羅後人實在是太荒唐了,拜託,現在都已經是新時代了,你還以為是在清政府執政下的大清朝嗎!1.
  • 日本御廚後人,把皇室燒肉帶來魔都了
    皇室同款燒肉,魔都也能吃到了!總廚Albert Huo的是日本御廚的後人,從和牛的處理方法、切割刀法、蘸醬製作等,他全部嚴格按照日本皇室燒肉製作的技藝執行。整塊牛排比兩個手掌加起來還要大很多,至少有150g,吃起來足夠爽~
  • 清朝早已滅亡,曾經的皇室族人去哪了?原來吳京還是皇室後裔
    清朝早已滅亡,曾經的皇室族人去哪了?原來吳京還是皇室後裔學過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當中有非常多的封建王朝,有些王朝讓我們覺得特別的驕傲,但是有些王朝的腐朽也是讓人無可奈何,比如說清朝,從當年的康乾盛世,到後來慈禧掌權之後的沒落,讓自以為是的龐大國家被侵略的滿目瘡痍,現在的清朝早已滅亡,那麼曾經的皇室後人去哪兒了呢?
  • 他是愛新覺羅後人, 50多歲坐實皇家血統, 留辮子穿龍袍過皇室生活
    他是愛新覺羅後人,50多歲坐實皇家血統,留辮子穿龍袍過皇室生活我們國家的古代歷史有幾千年,封建王朝的歷史也有兩千多年。
  • 慈禧後人身家500多億,在北京擁有一條街,她不上桌全家不開飯
    慈禧後人身家500多億,在北京擁有一條街,她不上桌全家不開飯 清朝滅亡後,許多八旗子弟滿清貴族的後裔仍然在我國生活,而滿清皇室的許多後人如今也在各個領域非常活躍,其中很多人都自稱是慈禧太后的後人,我們都知道慈禧是葉赫納拉氏,但是新中國成立後,很多滿人都把自己的姓氏改成漢姓,比如我國曾經的女首富陳麗華
  • ...一小時收入80多元:做生意不圖掙錢只為玩,蹬三輪車一溜煙跑
    7月3日,在鄭州市沁河路金水河橋頭,馬路邊一年約八旬的老奶奶騎三輪車擺攤烙菜饃、煎餅,被過路市民裡三層外三層包圍圍觀。有市民稱,現場純手工製作,這就是小時候奶奶烙煎餅、菜饃的味道。3日上午8點多,在鄭州市沁河路工人路東約100多米的金水河橋頭,一年近八旬的老奶奶在馬路邊用三輪車擺攤,現場為圍觀路人手工製作煎餅、烙雞蛋菜饃。煎餅1元一張,雞蛋菜饃3元一個,純手工烙餅,物美價廉。因老奶奶忙著擀麵皮、烙餅,顧客憑自覺自己付錢找零。
  • 清朝亡後,愛新覺羅後人都去哪了?書法家啟功拒絕承認姓愛新覺羅
    眾所周知,在清朝滅亡之後,整個中國的社會發展環境就步入到了近代化當中,而那些從前的皇室貴族,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尊貴地位。在現代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人人平等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正因如此,中國傳統社會中那種人與人之間的地位階級劃分的思想也在逐漸消失。提到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清朝皇室的代表,愛新覺羅也曾是十分高貴的存在。
  • 《鄉村愛情》唯一實名演員,從小吃剩桔子、蹬三輪車,終成大器
    本來,在《鄉村愛情》第一部裡,範偉飾演的王木生喜歡做打油詩,但這一技巧並沒有被後來的演員田娃發揚下去,反而被宋曉峰用得活靈活現。雖然舞臺上的宋曉峰看著很年輕,但是1978年出生的他已經40歲了。生活在農村的他,小時候家境非常不好,8歲的時候才嘗到了桔子的味道,還是別人吃剩下的。為了支付學習戲曲的費用,20歲的宋曉峰與父親每天一起蹬三輪車賺錢餬口。
  • 苦難中的人性光輝:老實漢子蹬三輪車3000裡,護送被拐女子回家
    2002年,在山東單縣有一個叫孟照良的男人,他以蹬三輪車撿垃圾拉貨為生。一天在街上遇到一個遍體鱗傷、斷了雙腿的女人,向人哀求給點吃的,卻無人問津。苦難出身的孟照良於心不忍,給她買點吃的。善良的老孟委決不下,就用三輪車把女人帶回了家。老母親聽了女人的故事,心疼地直抹眼淚,對兒子說:「你儘管去送,有左鄰右舍在,我死不了。」母慈兒亦善,老孟連夜託鄰居照顧老母親,就揣著僅有的350元錢,騎著三輪車帶著女人上路了。
  • 那個自稱是滿族皇室後人,身穿黃馬褂希望能住進故宮,後來怎樣
    曾經就有一個男子,他自稱是滿族皇室多爾袞的後人,身穿黃馬褂,希望自己可以住進故宮。那麼,後來的他怎麼樣了呢?一起來看看吧。一、滿清時期的多爾袞講到滿清的多爾袞,大家肯定是不會陌生的。多爾袞是清朝的開國大臣,曾經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大人物,他在他40多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英年早逝,十分的可惜。那時,有關於多爾袞的故事,流傳過許多個版本,但是流傳的終歸是流傳的,帶有一定的虛假性,還是要參照一些真實的歷史,才有可信度。我們翻看史書,可以知道,多爾袞雖有許多的妻妾,但是他的子嗣卻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