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詞原創 | 《秋閨》許慧慧
唐詩宋詞品鑑·第8首原創詩詞《秋閨》作者·許慧慧秋閨涼似水, 露重月華深。
-
凱風寒泉:格律詩一輯
請點擊左上方「鴻漸風」關注我們格律詩一輯凱風寒泉
-
三十五年來詩詠百花冢
今謹鈔存其全目,並選錄關涉喬婧而格律較嚴者,以存一時之文獻。何鉅鴻 滿江紅·為紀念南園雙烈而作樊錦灶 力挽狂瀾黎元 詠百花冢主張喬二首李儉精 詠張麗人李儉精春雨潮頭別故人其為明萬曆年間羊城名妓,居廣州濠畔街,「美而工詩,琴棋書畫,無所不曉」。與士人彭孟陽相戀情篤,後一病不起,十九歲而歿。孟陽籌數百金為之脫籍,措棺於山中十二載方營葬。士人多有詩詞詠之。丘逢甲詩云:「五百年間幾劫灰。南園非復舊池臺。溶溶玉帶河邊水,曾見張喬照影來。」感喬娘情事與康嘉君鴻文,步丘氏韻得句數行,記之以備忘。特寄贈彭郎玉平教授。異卉奇花嶺表開。誰知濠畔有簫臺。
-
皛玊說詩詞:近體詩的格律與平仄,其實不難掌握
南北朝的鐘嶸在《詩品序》中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他認為天地陰陽之氣的運行感動了萬物,萬物生長變化又感動了人心,引起人性情的搖蕩,而藉以表現情感的最好方式就是詩歌。而詩歌的平仄格律美,更能展現其獨特的魅力。古典君分享近體詩格律與平仄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對初涉詩詞的朋友們能夠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歡迎留言互動。——皛玊題記
-
「「賤」說詩詞」田為,讓詞的格律規範起來
大家都知道,詩詞格律是中國古典詩詞形式美與內容美的高度集合。詩的格律產生於南北朝,規範於唐中期。那詞的格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規範的呢?就如詩中的律詩,有著嚴格的要求,字數、平仄、對仗、起承轉合都按修辭、審美、音韻等原則規定。有「文之精者為詩,詩之精者為律」的說法。關於詞,詞調與體的變化和創造原是沒有限制的,是根據韻律的作者自由創調和變體。康熙《詞譜序》:「詞寄於調,字之多寡有定數,句之長短有定式,韻之平仄有定聲,杪忽無差,始能諧合。」
-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跟王勃這個風一樣的男子,學寫詠物詩!
一提到「紛飛的柳絮」「一江春水向東流」「天涼好個秋」,我們一下子想到了「愁緒」的模樣,一叢叢,一汪汪地浮現在腦海中。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詠物」這種手法了!人人脫口而出的詠物詩莫過於「詠鵝」了!據說這是初唐四傑中的四號「駱賓王」的幼時作品。有人可能會問,「鵝」能體現作者的什麼思想呢?
-
春情短柳絲長,心思遠天涯盡;七首元曲,吟風詠月悠閒人
柳綠花紅遠離塵,吟風詠月悠閒人。今古典君分享七首唯美元曲,歡迎朋友們留言互動,多加指正。同時,把您的作品留下來,共同欣賞學習。——皛玊題記雅願《越調·綠么遍·雅願》不怕文根淺,不懼詩河寬。熬章煮句,夏暑冬寒。
-
人間有詩是清歡:大唐的格律(一)唐之前·格律的前身
一說到詩,我們就想到格律。而一說格律,又離不了大唐。中華文明五千年,瀚若星河。不過也可以簡而概之,那就是:「宋詞元曲楚歌賦,唐詩晉字漢文章。」 對詩歌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會知道,隸屬於近體詩的格律,是在唐代才真正擁有自己的姓名的。詩歌一般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唐代以前的詩,大多屬於古體詩。所謂古體詩,也稱「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所以即便是在唐代以後的、帶這仨字的作品,也多屬於古體的範疇) 經典的漢樂府、古詩十九首等名作都屬於古體詩。
-
「名家平臺佳作賞析」趙青山:略談倉央嘉措詩歌創作與傳播中的格律...
三、著作本身就是一部格律詩集。因為《詩鏡》是用韻文體寫的,藏文譯文實為656.5首(第二章梵文第309首藏文譯為兩首,第三章第161首譯文只有半首),絕大多數為七字句,共佔623.5首,其餘的六字句的1首,九字句的12首,十一字句的18首,十三字句的1首,十五字句的1首,以此觀之,整部詩集就是標準的詩體整齊的格律詩集。
-
詩詞格律術語
漢魏以下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的區別。後遂有「歌行」一體。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行」是樂曲的意思,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貞《索隱》。賦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為題之詩,題首多冠以「賦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賦得蘭澤多芳草》一詩。
-
「申江詩潮第193期」料得青楓紅未足 天香一點報庭秋(總551期)
料得青楓紅未足,天香一點報庭秋。節日見聞二首黃俊民一、河道保潔工落葉飄飄河面浮,輕舟竹罱一囊收。時逢雙節人忙碌,漾漾秋波淨似綢。二、送餐小哥鐘點廚娘長假回,冰箱徒留好炊材。詠秋李雙鳳時至秋分景色嬈,遠山近野彩顏描。高低藍白清波映,深淺紅黃碧水搖。北國蘆稷燃赤焰,南疆稻穀笑彎腰。城鄉季季藏詩意,華夏文壇湧韻潮。註:藍白,這裡指藍天白雲。蘆稷,高粱米的別稱。
-
『青花郎·經典詠流傳』重磅回歸 武漢一線抗疫英雄唱響「戰歌」 王源韓庚迪瑪希溫暖獻唱
節目一經播出,#王源將陶淵明的詩唱成歌#話題便登上微博熱搜排行榜,引發2.2億次關注,36萬網友熱議。除了頂級明星的加盟,在疫情陰霾散去的日子,經典傳承的目光還投向了曾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一首兩千年前的秦國戰歌『無衣』,用鏗鏘有力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唱進了全國人民的心扉,化為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傳承力量。
-
「詩詞格律」第一講:所謂平仄boom shakalaka……
別看「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這首在綜藝節目歌曲被在網上被發的很多,就仿佛很流行似的,但其中更多的是一種滑稽和戲謔的分享,仿佛是這也是唱的歌嗎?都不押韻。短暫的熱鬧後,你可能一點也不記得是怎麼唱的了。我們所說的詩詞格律,最主要的是聲律,而聲律有兩件事很重要:1,韻,2,平仄。這其中,平仄的規則最為重要,沒有平仄的規則就沒有詩詞格律。
-
相聚離開都有時,人間又一秋 |「為你讀詩」
萌芽的春、綠蔭的夏、凋零的秋、枯寂的冬在人類科學的進化中也逐漸迷失了。我們知道秋天的來臨,竟不再是從滿地的落葉,而是市場上的蟹黃,是電視、報紙上暖氣與毛氈的廣告,使我在秋天臨窗北望的時候,有著一種傷感的心情。 這種心情,恐怕是我們下一代的孩子永遠也不會知道的吧!
-
陳曉陳妍希大婚北京大婚感動全場,詩詠餵馬明食野甜到漏,許紹雄爆電影版「歡喜哥」會翻生??
而今早一眾兄弟團在玩新郎環節中,要用沾滿芥末的牙刷刷牙,故不少網民留言笑問張哲瀚:「芥末牙膏的味道怎麼樣?」、「你從此不會對芥末有陰影?」、「芥末好吃不?」藝人馬國明(馬明)與唐詩詠到北角出席剪綵活動,詩詠更即場炮製蛋糕給馬國明品嘗,他試味後笑說:「好甜呀,甜到漏。」
-
王勃《滕王閣序》後的《滕王閣》詩,連七律都不算,有沒有水平?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不過後世對此詩最大的質疑是這首詩雖然是56字,但卻連七律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一首七言古詩。多年來,很多人以是否能寫一首格律工整的律詩,來判斷詩人們的水平。唐代後眾人把杜甫捧為詩聖,和他在律詩格律上完美表現不無關係。而王勃這首詩,粗看上去確有七律之風,但細品下多處出律,所以怎麼也算不上是工整七律。明代文人胡應麟,也曾對此提出過質疑。本期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人參文化·252期】歷代詠人參詩輯錄(七)
上期微文:【人參文化·251期】歷代詠人參詩輯錄(六)本期輯錄人參詩五首《本草詩箋》清代· 朱鑰著人參功大益精神,甘苦微溫性自馴。《詠人參》 王雪庵(《沈故》卷三)瑤光星採散,紫氣蟠縹緲。唬聲出土中,千歲嬰兒小。
-
每日背詩 | 詠螢火詩
這首詩,緊緊扣住一個「火」字,多角度再現螢火蟲的形象特徵,四句詩,就是螢火形象的四次「造型」——「著人疑不熱」,從人的感覺寫。螢火蟲明明有火光一閃一閃,可附在人體,人會驚奇──有火怎麼不放熱,突出了其放光而不發熱的特點。「集草訝無煙」,從其棲息處所寫。螢火從腐草中產卵繁殖,故古人誤以為螢乃腐草所化。《禮記?月令》云:「腐草為螢」。
-
品讀◎格律詩詞:金縷曲.觀電視劇《孝莊秘史》有感(張新康)
擬出版發行格律詩詞集《半夏黎域》。點下邊的題目連結,閱讀公號最新熱文:品讀◎格律詩詞:破陣子·贈弟芳園(張新康 )品讀◎格律詩詞:金縷曲·詠西鄉(張新康)品讀◎格律詩詞:鷓鴣天·贈文友楊琀 (張新康)品讀◎格律詩詞:七律·贈友人(張新康 )品讀◎格律詩詞:詠陝西省西鄉縣旅遊景點 七首(張新康 )
-
「原創」詩二首:只怨蒼天變了心,相思縷縷付東流
「原創」詩二首:只怨蒼天變了心(電影《賭聖2》片尾曲)一、只怨蒼天變了心當落葉松林葉子變綠的時候我遇見了你你飄然的身影從此在我心中停留我用最真的心把你苦苦等候最初的你遇見我是否相信純真是否相信一見鍾情你長發飄飄我日夜情絲纏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