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風寒泉:格律詩一輯

2021-02-19 鴻漸風

請點擊左上方「鴻漸風」關注我們

格律詩一輯

凱風寒泉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

黌門課徒,讀安徒生此名篇,感而淚吟。

絳帳經年秋色深,火柴一讀淚沾襟。

朱門爐焰薰鵝樹,野巷寒風襲足心。

期暖惟從纖木取,思親竟向奈河尋。

回望渺渺升仙處,總把唏噓作苦吟。

 

夏日雨後晚眺


耽涼逢雨後,向晚意迷離。

久恨蟄居日,長欣騁目時。

錦雲燃夕嶺,清響出蔥枝。

暫別囂塵濁,憑欄止杞思。

 

麗江行


滇水悠悠自向東,留連只在課文中。

玉龍萬仞雪峰冷,南詔千年故影匆。

便向瀘沽夢神女,也從香格沐天風。

婀娜最是雀之舞,未待開屏心已融。


董師攜學友登深圳蓮花山


蓮花山上木森森,入得桃源興不禁。

百囀隨風枝上語,一涼入鼻腑中侵。

居高方小鵬城景,仰聖能崇赤子心。

吟罷胸寬神亦朗,紛紛猶似降甘霖。

編者註:「董師」 系作者的中學語文老師,亦即本公眾號投稿人「月如鉤」

「董師」月如鉤(左一)與「學友」合影

屏間苦吟


屏裡方知魍魎多,一聲喟嘆復如何?

涼城鐵騎真鷹犬,隴上兇徒實惡魔。

戲子文書偏可演,奸商疫劑竟能訛。

靈霄何日罡風降?拉朽摧枯掃舊痾。

 

次韻子雯兼寄諸詩友


學宋追唐歲歲同,螢屏輕點此群中。

多蒙老樹逢師友,盡仰高天訴曲衷。

書記圖中藏秀色,海波詩裡帶清風。

吟哦嬉笑天將晚,平仄誰知樂未窮?

 

詠玉宏兄夏遊北戴河


大浪淘沙賦錦篇,幽燕復唱打魚船。

神馳巨筆心猶闊,風展紅旗身與閒。

昨日含辛吟碣石,今朝駐足覽河山。

荊襄漫道激流少,浩浩東歸亦向前。

 

北戴河碣石


詠周校六一"剎車避童


竟陵風暖正佳期,處處垂髫歌舞嬉。

忽現頑兒穿道走,堪欣智叟剎車宜。

傷肢破服翁猶笑,遇險逢夷童亦奇。

極目楚天林木秀,豔陽照罷復霖滋。

 

賀周運潛先生《楓葉》付梓首發


漫道花開須值春,今朝覽卷最怡人。

柳營豪氣吭歌早,商海摯情吟詠頻,

鬢白猶能詩萬首,楓丹堪敬酒三巡。

從君畫虎案箋上,已覺和風拂我身。

 

憶鄉間舊房


憶昔茅簷立北風,土灰斑駁隱微蟲。

一梁脫榫曲朝上,兩柱移形俯向東。

頹檁多修晴日裡,塑盆總接瓦流中。

唏噓擱筆吟難盡,蓬蓽惟期夢裡逢。

 


參觀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平湖出峽世無雙,欣鎖蛟龍令爾降。

絕壁通航聽脆笛,危杆輸電賴長江。

圖推方略百年起,福澤春秋一壩扛。

三鬥坪中洩洪緊,雷聲陣陣吼高腔。

 壟上有作

己亥仲春,逢晴午鋤豆於壟,忽思先慈,乃作一律以記之。

 

潭水鳴蛙緊,人隨鋤壟行。

莢花新紫意,蜂影博虛名。

駒逝垂髫老,慈遊冢草生。

春陽襲身躁,日日復農耕。

    

 (責編:糊湯粉)

作者簡介:凱風寒泉,本名張大凱,天門蔣湖農場語文教師,市詩詞楹聯學會會員。喜格律,勤筆耕,得古體詩詞千餘首,散見於各網絡平臺,著有個人詩集《圍爐詩話》等。系首次在《鴻漸風》發表作品。

公眾號近期文章連結:

範齊家、蕭興國:陸羽對「六羨歌」命題應該說「NO」

張明:茂青和他的母親

舟帆:印象喀什

郭良原等:唱和集

漁人:一別漁薪三十年

小熬漿糊:在世界的盡頭

丁存寬:長篇鄉史連載《永漋紀事》(之七)

解智偉:骨子裡的秋風

敬請關注,敬請賜稿,歡迎留言(公眾號「發消息」處可留言)。編輯部組建了《鴻漸風互動群》,旨在增進編讀溝通,分享信息。有興趣者可在留言處告知您的微信號,編輯將邀您入群。本公眾號投稿郵箱:449822561@qq.com。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凱風寒泉:那些年一起追過的劇
    請點擊左上方「鴻漸風」關注我們      那些年一起追過的劇         (外一篇)凱風寒泉
  • 人間有詩是清歡:大唐的格律(一)唐之前·格律的前身
    一說到詩,我們就想到格律。而一說格律,又離不了大唐。中華文明五千年,瀚若星河。不過也可以簡而概之,那就是:「宋詞元曲楚歌賦,唐詩晉字漢文章。」  對詩歌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會知道,隸屬於近體詩的格律,是在唐代才真正擁有自己的姓名的。詩歌一般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唐代以前的詩,大多屬於古體詩。所謂古體詩,也稱「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所以即便是在唐代以後的、帶這仨字的作品,也多屬於古體的範疇)  經典的漢樂府、古詩十九首等名作都屬於古體詩。
  • 平仄——格律詩基本的音調規範
    但是,本七絕的格律規範決定了此處不能用「枝頭」替代「樹上」。這首小詩是按照仄起仄收的七絕格律規範寫的,如下所示: 格律詩的聲調現在,有必要跟大家談談人們俗稱的「平仄」,即格律詩的每一個字的聲調知識了。其實在現代漢語語音裡,所謂平仄非常簡單,只要學過漢語拼音就可以了。
  • 學不學格律?並不重要,當務之急是規範現代詩的韻律
    爭議的焦點是:古詩中的韻律(或者說格律),我們應不應該學。一、前提:是為了自己學呢?還是為了詩歌更好的發展?如果一個人閒的無聊,多學一點傳統知識,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所以您如果是為了自己多學一點知識,那麼您想學就學咯,這沒什麼應該不應該的。但是,如果是為了詩歌更好的發展,我認為,格律是沒有必要學的。
  • 詩詞格律術語
    漢魏以下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的區別。後遂有「歌行」一體。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行」是樂曲的意思,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貞《索隱》。賦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為題之詩,題首多冠以「賦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賦得蘭澤多芳草》一詩。
  • 格律詩合集
    緣來頁友文學社每天與你分享生活點滴、詩與遠方...
  • 皛玊說詩詞:近體詩的格律與平仄,其實不難掌握
    而詩歌的平仄格律美,更能展現其獨特的魅力。古典君分享近體詩格律與平仄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對初涉詩詞的朋友們能夠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歡迎留言互動。——皛玊題記詩情畫意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種。漢魏六朝的詩則稱為古詩(或叫古體詩、古風、往體),它一般包括文人詩及樂府古辭。
  • 李珮瑜、宋清秀丨《歷朝杭郡詩輯》考述
    隨著地域意識逐漸突顯,清代文人編纂浩繁的詩總集以鄉邦詩集最多。朱則傑《關於清詩總集的分類》:「在所有清詩總集中,地方類數量最多,所涉作家作品也最為廣泛。」〔1〕而在眾多地域性詩集中,江浙一地獨領風騷。以《中國古籍總目·集部·總集類》統計為例,《郡邑之屬》有清人詩總集250部,便有97部來自江浙,幾近四成,足見江浙輯詩之興盛。
  • 為什麼有些格律詩讀起來不押韻
    唐代大詩人寫的詩,讀起來竟然不押韻?如果有這個感覺,應該恭喜您,普通話還是挺不錯的,測試水平起碼過二甲了。這首詩從今天的語音角度讀,的確不怎麼合轍押韻。更要命的是,這一類的詩並不少見。今天讀著不押韻,唐人讀就押韻嗎?其實也未必,但這並不影響它是一首中規中矩合乎格律的五言律詩。
  • 寫古詩詞,是與時俱進創新,還是墨守成規嚴格遵循平仄格律?
    我們創作的古詩,如果遵守平仄格律了,就符合了近體詩的定義,被稱作近體詩,或者格律詩。如果不遵守平仄格律了,就稱作古體詩,或者古風。古風和格律詩一直都是兩種齊頭並進的詩體,是中國古詩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所有的古詩都可以依照平仄格律這個規則進行定義區分——這是定義,定義就必須是精準的,不變的。
  • 竹韻北方---格律詩詞(66)
    竹韻漢詩協會定期將優秀作品彙編成冊,與海內外讀者公開交流。詩友投稿方式:1. 點擊微刊下方「掃碼關注」發送作品,請標註「竹韻北方投稿」;2. 竹韻北方將在每期微刊「掃碼關注和郵箱投稿」中精選1—5首優秀作品發表到竹韻北方微刊(只限於非竹韻詩友),作品錄用視詩詞質量而定。
  • 平水仄韻丨原創五言詩《再說格律》
    《再說格律》風輕金芽嫩,霾罩月深沉。平水走韻者,多是格律人。注釋 :1. 再說說關於平仄格律這個爭論了近千年,李白和杜甫轉世也難以解決的話題。李白的很多詩不符合格律,毛主席的詩詞寫的很好,也不完全符合格律,而且認真守格律的人,不一定能寫出好的作品。
  • 當代古典詩詞,平仄格律該取消嗎?《中國詩詞大會》的創新是亂來
    但是,爭論也始終都是橫亙著的:「詩」,不管古詩今詩,還是中國詩外國詩,它的核心都是言說心志、抒發情感的,不過比一般文體更需「押韻」,便於吟詠而已,而中國舊體詩它的平仄格律,是最為繁複的,條條框框太多,是否會因律害意禁錮了詩人的表達自由?進而推論,時移世易,凡事都講求個「與時俱進」,平仄格律有沒取消的必要,或者適度鬆綁、改革,以降低難度換來復興與繁榮?
  • 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
    想了四分之一分鐘,既然這位老兄很激動,連「領域」都寫成了「領悟」,那自然不能語言對抗,所以只好認慫,希望能夠平息他的怒火。不過說句實話,平仄對於賞讀者來說,確實沒有任何意義。對於創作格律詩詞和對聯的人來說,當然是有意義的。
  • 這些膾炙人口的詩都是偽詩?專家:證據確鑿,不服來辯
    此詩被收錄於《中國古代愛國詩詞賞析》中,上面赫然署名:「清.石達開」的字樣。注釋也寫得有板有眼:「該詩是作者在被迫退往西南,最後進入四川的時候所寫。這時作者的處境十分困難,但從詩中可以看出他的豪邁的英雄氣概,依然不減當年,他所念念不忘的爭取目標仍是消滅敵人。」
  • 為什麼有些人不懂詩詞格律卻呼籲打破格律的束縛,這是什麼心態?
    這種人的心態其實與詩無關,與平仄格律無關。他遇到任何問題,首先考慮的是推卸責任,找人背鍋。可以負責任的說,這些口裡喊得很兇的,沒有一個是真正了解平仄格律是什麼東西的。是之謂外強中乾,踩人抬己而已。平仄格律到底是什麼?平仄格律是輔助詩人對漢字發音有正確認識,快速進入近體格律詩門檻的一套輔助工具。入門之後是否使用,看個人喜好。
  • 英子評詩微刊第131期||【群英點評】第三輯:「群英詩會」第27輯作品選評
    1947年1月生於湖南桃江一詩書世家,祖籍江西修水,大學中文系畢業。幼承父母嚴教,深受中華文化經典滋養。曾任知青、編輯、公務員,長期任教高中文史、大學古典文學、美學。畢生馳愛於美,潛心於善,求索於真,道法自然,共生融合,詩重境界、風骨、意象、氣象,愛和憂患是詩的靈魂。主編並編審《中華當代詞綜》《傅氏古今詩聯選》等多部大型選本,多次任全囯詩詞大獎賽評委。
  • 【唱詩】第二輯:打開手機,隨時敬拜
    投稿及奉獻支持,請聯繫jingjietougao@gmail.com本輯帶給你吳志林弟兄創作的五首歌曲(為避免失聯造成資源丟失,現推出第六輯童書繪本兩冊,內容包括成長故事、兒童劇場、品格故事、創意手工 ,請根據文末提示免費下載,提取碼 fh8y)親愛讀者家人,你們好。《境界》微信平臺的「境界如歌」欄目第一次響起讚美詩的旋律,還是2015年4月的事情。
  • 詩詞從0入門④:格律,什麼是句內平仄交替,簡單易懂,值得收藏
    詩詞從0入門④:格律,什麼是句內平仄交替前面的章節,主要講了押韻與平仄,這是寫詩的基礎內容,非常簡單易學,沒有看到的同學,可以返回專欄查看。接下來的章節,我們講一些格律詩的提高篇內容,也非常簡單易學,學會了後面關于格律的這幾個章節,大家所寫的詩,就可以算作格律詩啦,雖然簡單,大家也要集中注意力喲。一、格律格律——近體詩(格律詩)的寫作規則。自南北朝時期逐漸產生,在初唐時期定型,成熟於中晚唐時期,格律對寫詩有著十分嚴謹的要求,對字句的字數、平仄、押韻和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
  • 詩詞3個誤解,絕句一定是律詩,曹雪芹不學格律,孤篇壓全唐
    我這裡說說3種現象,您看看自己有沒有遇到過:第一,絕句一定是近體詩( 格律詩);第二、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林黛玉教香菱學詩的一段話,被人用來作為學詩不需要學格律的證據;第三、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認為「孤篇壓全唐」。第一、絕句一定要遵守格律我自己就碰到過,寫一首絕句時,在題目前註明絕句,就會有人來指點,這不符合格律,不是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