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行業外的投資者不同,只要足夠資深,從業人員對於明星投資大佬多多少少一定是懷疑的,部分甚至是否定的。
如果活得夠久,又會去總結研究數據,總能知道一些普通人看不見的結論。
大家應該知道金牛獎是行業內基金和基金經理的最高榮譽,比喻成基金業的「奧斯卡」。
在投資過程中,大家肯定買過投資明星的基金。
不怪你,我們天性就是追漲殺跌的,我們吃這一套。
畢竟太有誘惑力了。「金牛基金經理、」金牛基金公司「、」金牛基金」通常被用於各類銷售渠道銷售推廣的殺手鐧之一,常用來形容產品有多好。
所有已知的信息都告訴你,不買就是虧。
能怎麼辦?剁手買買買!
從業人員的優勢在於本身在這個行業,見過了太多起起伏伏,升升落落。
幾年前眾星捧月的明星大佬,幾年後可能被人遺忘,毫無熱度。
所以敏感的從業人員會本能的懷疑明星產品的可持續性,毫不意外。
畢竟是金融行業的遮羞布,世面上只有零星的統計:
比如某論壇ID為「基民的名義」做的統計2011.11.10-2019.5.17
他得出的結論很殘酷:明星基金組成的金牛混合業績還不如普通的混合基金。
但只看一個統計總是不全面的。
另一個ID為「北落的師門」的朋友統計2005年至2019年上半年的結論則是:
金牛基金組合是能跑贏滬深300指數,也能跑贏整體股票基金。
有很多人看不懂了,兩人的統計其實並不矛盾。
這裡面的對比標準不一樣,關鍵詞在於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
股票基金整體的倉位更高,基本都在80%以上,混合型一般是60-95%可以擇時加減倉。
從歷史收益看,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裡,混合型基金的歷史收益是最好的。
專業人士的價值就體現在這裡,混合型體現了基金經理的主觀倉位控制。
明星基金大都屬於混合型基金,所以跟混合型基金的對比才是更適合的。
最重要的結論呼之欲出:
雖然明星基金能長期跑贏始終高倉位的股票型基金。在同為專業人士的內部控制倉位比賽中,明星基金經理並沒有長期優勢。
意思是什麼呢,從概率上講,長期持有,所謂的金牛基金組合不見得比你隨便挑一批混合型基金強很多,還可能弱一丟丟。
這就非常尷尬了,普通投資者當然不知道這點。
行業內的普遍做法就是迎合消費者心理,有過幾年輝煌歷史的基金經理拉出來被迫營業,成立新基金,非常受普通投資者歡迎。倘若要是沒有明星基金經理,成立新基金是真的很難賣的動啊。
業內人員既然對明星經理有疑問,總是要想個辦法給自己的投資找條出路。
幸運的是,只要時間足夠久,總能得出規律的。
美國,歐洲等先驅市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經驗告訴我們。
大消費長期是最厲害的。
時間長了,管他牛鬼蛇神,吊打所有熱點及周期行業。
現在部分金融機構定義大消費為傳統吃喝+生病治療,這比較容易理解。
確切的說,大消費可以理解為大家日常離不開的消費,除了吃喝醫療,比如微信和QQ,其實大家日常也已經離不開了,即使不需要直接花錢,但捫心自問,它間接引導你花錢還少麼?所以從這個角度,科技行業中的部分企業(消費電子產品,會員充值等形式)後期也可以轉型為大消費。
總結完國外經驗,來看看國內,哎,真巧,國內同樣如此,幾乎所有長期表現好的基金持倉裡,總能發現不少消費和醫療相關的投資標的。
明星基金更是如此,不誇張的說,金牛基金半壁江山以上約等於大消費基金。
反過來說,如果你是做消費類的基金經理,本身你成為明星經理的概率比隔壁做鋼鐵煤炭等周期行業研究的大的多得多。
名字上花裡胡哨的掛羊頭賣狗肉基金太多了,我們只取大名鼎鼎的張坤管理易方達中小盤,其他就不逐一對比了。
看的就是消費類的明星基金與消費指數基金的對比:20171220-20201220
左邊4個易方達中小盤重倉白酒,易方達消費行業,匯添富消費混合,中歐消費主題,
重點:個個都是多年評級5星的明星基金,深受投資者喜愛。
右邊4個上證消費,中證消費,中證食品飲料,中證白酒,消費指數基金的代表。
中間留下滬深300指數作陪襯,場面太殘忍,滬深300被圍毆。
近三年所有時間段,看好了,是所有時間段,被動的消費指數完勝,一次小敗都沒。
當然有人會說白酒行業太BUG,仔細看圖,即使剔除中證白酒行業指數後,剩下的3大消費指數平均水準仍略勝一籌。
前面4個明星基金的基金經理很多老基民耳熟能詳,而收益更能封神的消費指數基金經理卻默默無聞。
大家只看到內行吊打外行(滬深300),卻不知道內行中,明星基金其實並非頂尖。
業績對比是門套路很深的學問,此處不贅述。
大家只要知道一點:只要大方向對,誰管理都差不多,只能錦上添花,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這好比別人出生的起點就是你奮鬥的終點,很現實也很殘酷。
道有了,術呢?
眾所周知,打新是我國資本市場的禮物,暫時幾乎沒有破發風險,中到就是賺到。
根據監管要求,證券從業人員是不能炒股的。
有的公募基金會做收益增強,一大來源就是機構網下打新。
借道打新的公募基金是證券從業人員為數不多的打新獲益選擇。
直接上結論,統計上規模2億左右的權益類基金打新收益每年大概可以增強收益10%以上。
每年10%的增厚收益啊,想想都眼饞。以後這個福利會不會減少甚至消失不清楚,但至少這幾年是這樣,抓緊享受。
秘訣就是如此簡單:
找幾隻規模1-5億在打新的大消費賽道公募基金,組合持有即可。
遲早在朋友圈可以實現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歡迎關注本人,了解更多輕鬆又厲害的投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