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三文魚養殖場發現ISA,美威、庫克受牽連

2020-12-25 水產養殖網

加拿大三文魚養殖場發現ISA,美威、庫克受牽連

2020-08-18 09:1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UCN國際海產資訊        瀏覽量: 1124 次 我要評論
作者/&nbspJason&nbspHuffman
編譯/&nbsp胡路怡
&nbsp
近期,三文魚生產商美威(Mowi)旗下的加拿大東海岸養殖公司Northern&nbspHarvest&nbspSea&nbspFarms(NHSF)位於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的養殖場報告疑似爆發傳染性鮭魚貧血症(ISA),約60萬尾養殖大西洋鮭受到影響。

據加拿大紐芬蘭水產養殖業協會網站公布的資料,NHSF公司位於Cinq&nbspIsland&nbspCove地區一口網箱約有20萬尾三文魚可能被感染,同一地區另外的兩口網箱(相同數目的三文魚存量)被當地漁業與土地資源局要求隔離。

Northern&nbspHarvest是加拿大東海岸最大的三文魚養殖公司,2018年由美威斥資3億加元購得。



去年秋季,Northern&nbspHarvest報告,加拿大紐芬蘭南部海區水溫上升,達到18-21攝氏度,導致約260萬尾大西洋鮭(5,000噸)死亡。加拿大政府隨即暫停了Northern&nbspHarvest所有的養殖執照,並出臺一系列新規定,要求企業限期整改。

美威承諾遵循政府新規,一旦發現養殖病害須在24小時內將具體信息通知社會和政府部門,並將患病魚類立即轉移至隔離區。因需接受嚴格環境評估,今年二月份紐芬蘭高級法庭叫停了美威紐芬蘭三文魚孵化場的擴張計劃。

在加拿大紐芬蘭,美威並非最近唯一一家感染ISA疾病的養殖公司。上周,加拿大庫克水產(Cooke&nbspAquaculture)也曾報告在紐芬蘭Hermitage養殖場發現問題,7口網箱約48.9萬條三文魚受到影響。

庫克強調,ISA病毒對人類健康與食品安全均不造成威脅。(出處:&nbspUCN國際海產資訊)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如何客觀地看待進口養殖三文魚? 中國水產頻道 | 網聚全球水產華人
    水裡布滿魚蝨的三文魚亦是野生的三文魚,而不是在養殖場裡的三文魚。  德法公共電視臺的記者選擇一個陰天潛入養殖場,因光線陰暗就斷言養殖場海水渾濁不清,不得不令人懷疑其真實意圖(從紀錄片可以看出該記者是個狂熱的野生三文魚垂釣愛好者,不能排除其因野生三文魚數量減少而遷怒於三文魚養殖業之嫌疑)。
  • 挪威三文魚又殺回來了
    幾百年前,漁民在大西洋沿岸發現了一種洄遊魚,由於洄遊時會奮力躍起遊向上遊,而給他起名為「salmo」(意為「上升「),後來這個名字演變成了salmon,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大西洋鮭。後來,人們在太平洋沿岸也陸續發現了一些習性、外形相似的魚類,索性就把它們統稱為「salmon」。
  • 美威波蘭工廠發現29例新冠陽性病例
    作者/&nbspNeil&nbspRamsden編譯/&nbsp胡路怡&nbsp三文魚生產商美威(Mowi)向UCN確認,其歐洲一工廠發現29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
  • 黃海的「財產」:5000億方冷水團,國產三文魚成功「上位」?
    人工養殖的大西洋鮭幼魚然而,黃海冷水團的發現徹底打破了這一僵局,國內很多水產專家都對這股冷水團寄予厚望,這很有可能是養出「國產三文魚」的最大「籌碼」。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黃海冷水團。而在2018~2019年,我國進口的三文魚也只不過6萬多噸,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能充分利用黃海冷水團,國產三文魚完全可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況且,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國產三文魚」也更加安全、有保障,比挪威的三文魚更讓人放心。在黃海養殖三文魚的設想最早是在2012年提出來的,經過多年的反覆論證和試驗,這種觀點在技術上被證明是可行的。
  • 美威=低年份嗎?
    本文作者為美國烈酒協會中國區「美國威士忌大使」Lawrence Xie,美威專家,Executive Bourbon Steward 高階波本侍酒師。那個世紀的絕大部分美威,無非都陳年2至3年後便匆匆上市。即便是熬到了1958年以後(乃至今天),生產陳年超過20年的超高齡美威,都是一場與「天使分享」進行冒險時間競跑的稅務博弈。額外承擔的那一部分「無法變相轉嫁」的消費稅,一定會精打細算回加到商品成本之中。
  • 三文魚養殖場黑幕曝光:魚身潰爛、扭曲畸形、真菌感染,已流入市場
    該影片中,Mikael FrÖdin偷偷潛入了一個位於挪威的Alta的三文魚養殖場。一排排圓柱樣的巨大網箱遍布在海邊,這就是著名的「三文魚養殖場」。然而這似乎並未導致市面上的三文魚庫存告急,這不由得讓人懷疑,是否這些死去的三文魚經過多次加工,重新又回到了人們的餐桌上。因為人們對三文魚需求的急劇上升,野生三文魚的數量已不足以滿足人類。養殖三文魚成為了如今的主流。然而,那些我們自以為美味無汙染的三文魚,已經不止是挪威這個三文魚養殖場中這樣可怕的「汙染」了。
  • 被曝「養殖罪惡」 風口浪尖上的挪威三文魚
    而作為全球農場養殖三文魚產量最大的國家,挪威股市三文魚股受此負面消息影響齊齊下跌。▲貨架上的挪威三文魚。圖據Salmon Business業內人士指出,比股價更令人憂慮的,是消費者對「三文魚」的信心受損後很難立即恢復。
  • 全球三文魚的戰爭:一切都是為了滿足中國吃貨
    但1974年挪威漁業代表團的日本之行改變了這一切,當他們發現日本有刺身、壽司等吃生魚的飲食習慣,但當地產鮭魚不能生吃,挪威便在80年代把無菌魚塘裡人工繁殖、安全且鮮美的挪威三文魚引入日本這個潛力市場,並成功打入「日料」界。
  • 頭條|還敢生吃三文魚?海蝨和病毒血水會讓你瞬間沒了胃口!
    無獨有偶,近日,加拿大環保組織發布報告稱,BC省西海岸三文魚養殖場中大量三文魚被海蝨感染,養殖業受到巨大衝擊。報告稱,BC省Clayoquot Sound附近養殖場中發現的海蝨對常用殺蟲藥已出現抗藥性。
  • 挪威三文魚養殖場被曝水質汙濁,病魚滿身潰瘍,三文魚還能吃嗎?
    德法公共電視臺6月9日紀錄片曝光了挪威三文魚養殖鏈的「數宗罪惡」:水質汙濁,魚身布滿潰瘍,養殖三文魚的死亡率高達20%。同時每年約18.3萬條養殖三文魚逃離養殖場進入海洋,也威脅到野生三文魚的生存。那麼三文魚還能吃嗎?
  • 日本人真的不吃三文魚刺身嗎?
    但可以肯定的是「正統的日本鋪子,絕對不會賣三文魚刺身」這句話不夠準確。正宗日本料理店,是出售三文魚刺身的,但所出售的三文魚刺身,一定是天然的,而不是養殖的。天然的三文魚汙染少,乾淨,專家們認為一周食用一次不會有健康問題。
  • 外媒曝出挪威三文魚農場養殖真相!擁擠骯髒,患病潰爛!法國超市緊急下架三文魚!
    由於太受歡迎了,導致過度捕撈,野生的三文魚已經很少了。在挪威北部海域的海岸線上,布滿了一個個圓柱體形狀巨型網箱,作為三文魚生產和出口大國,挪威的三文魚年均銷售額達500億歐元。調查記者Mikael Frödin冒險潛水,靠近了其中一個擠了3萬隻三文魚的海底牧場「養殖網」,推廣
  • 總投資2500萬元,美威銅業入駐武漢市漢南區
    近期,武漢市漢南區幸福園北路上大型的工業鋼架廠房正在建起,施工大門前顯示其為美威銅業項目部。相關資料顯示,武漢美威銅業公司主要經營範圍為空調與製冷配件的生產、銷售等。目前,蔡甸區有一家美威銅業公司,應該與漢南這家是同一從事空調製冷的銅管材深加工企業。漢南美威銅業項目部位於金瀾灣工業園,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整個鋼結構面積就達到15661平方米(工業建築),總投資2500萬元。
  • 一文讀懂三文魚:你吃的真是三文魚刺身?
    然而,自今年5月份一則「中國市場上1/3的三文魚產自青藏高原」的新聞引發公眾熱議後,時隔不久,一份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同13家企業共同編制並發布的「將虹鱒魚歸為三文魚」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又將三文魚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同樣熱愛日料的小西學姐帶著諸多疑問,請教了高級營養師張豔紅,請專業人士為大家詳細解讀這三文魚與虹鱒魚的「迷之疑團」。
  • 三文魚回歸受待見麼?探訪日料店等銷售平臺
    ◆超市 多數超市恢復上架三文魚,顧客持觀望態度多數仍存顧慮 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三文魚的回溫多停留於日料餐廳,超市的銷售相對「慘澹」。一些超市在進入9月後才恢復三文魚銷售,且銷量平平。
  • 究竟是什麼樣味道,可以讓三文魚一步步佔領世界?
    幼魚在北大西洋沿岸的淡水溪流裡出生,從歐洲北部的斯堪迪納維亞半島,到德國、法國、西班牙甚至葡萄牙,以及北美洲的美國東北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都有分布。它們一旦脫離了幼魚階段,就會返回並生活在北大西洋,直至產卵期才重回幼時的河流。1990年代中期,利用基因分析,科學家發現大西洋鮭魚的祖系來自數百萬年的西班牙北部,阿斯杜裡亞和坎塔布裡亞之間的蔥蘢山谷中,後來演化為冷水水域繁衍。
  • 三文魚這麼貴的原因找到了!那它和金槍魚誰更貴呢?
    三文魚是很多西式餐廳或日式餐廳中常見的食物之一,而且在很多大型海鮮市場也可以見到,但是三文魚的價格相對大多數魚類來說都要貴一些,那麼三文魚為什麼那麼貴呢?產量比較少三文魚是部分鮭科魚類的俗稱,一般指的是鮭屬的大西洋鮭魚,隨著養殖業的發展,有一些商檢也將太平洋鮭等魚類稱為「三文魚」,但是這種說法尚存在爭議。一般野生三文魚的產量比較少,主產於美國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地區,而他們對於三文魚的資源有很嚴格的保護措施,每年只有三個月可以出海捕撈,且還有配額限量,這樣就導致三文魚的產量減少,市場需求大於供給,價格也就比較昂貴。
  • 糞水池裡的三文魚,卻成為餐桌上的美味!
    不過就在此次北京新冠肺炎疫發生後,德法公共電視臺(ARTE)曝光了挪威三文魚的養殖環境,「大量三文魚擠在骯髒、充滿它們排洩物的糞水裡」,而高密度的養殖也讓魚蝨泛濫成災,養殖場海水裡「充滿了病魚」。而這樣的三文魚運到國內,卻可能成為很多人餐桌上的美味!糞水池裡的三文魚,卻成為國人餐桌上的美味!
  • 三文魚品種這麼多,到底選哪種才最正宗?
    說起生魚片,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三文魚。不過,三文魚這個品類在市場上是十分混亂的,甚至有很多人會拿虹鱒魚來充當三文魚,即便是同屬於三文魚這個品類,也有很多不同的品種。在眾多品種當中,大西洋鮭被全世界公認為是正宗的三文魚。
  • 外媒曝挪威三文魚養殖:擁擠骯髒,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三文魚肉質鮮嫩,受到無數「吃貨」的喜愛,然而媒體近日曝光了挪威三文魚養殖鏈的「數宗罪惡」,讓喜愛三文魚的消費者頗感驚詫。然而近期外媒曝挪威三文魚養殖:擁擠骯髒,病魚身上布滿潰瘍!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德法公共電視臺(ARTE)14日的調查報導稱,為弄清楚2018年全世界養殖三文魚死亡數量達到5000萬條之多的原因,該臺記者深入三文魚故鄉——挪威進行了實地調查。作為三文魚生產和出口大國,挪威的三文魚年均銷售額達50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