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辛子,生活在日本的專欄作家。這才是日本微信號:riben-2
前幾天,有位博友aub19820204留言問我:
看到留言之後,我做了如下的回答:
您好,不知道您這段話的前後文是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正統的日本鋪子,絕對不會賣三文魚刺身」這句話不夠準確。正宗日本料理店,是出售三文魚刺身的,但所出售的三文魚刺身,一定是天然的,而不是養殖的。天然的三文魚汙染少,乾淨,專家們認為一周食用一次不會有健康問題。但養殖的三文魚,因為養殖範圍通常在近海區域,且養殖範圍窄小,容易受到汙染,有學者將天然與養殖二種三文魚做個取樣調查,發現養殖三文魚的汙染是天然三文魚的10倍以上,因此建議養殖三文魚要儘量不生食。另外:在日本商家銷售生魚刺身時,法律規定必須標明是「天然」還是「養殖」,以便於消費者識別。
因為連續有好幾位博友都來信詢問三文魚能否生吃的問題,因此,我將前幾天給博友aub19820204 的回覆,整理出來重新貼在博客裡,希望有同一疑問的其他朋友也能看到。
這兒再補充說明一下:
對天然和養殖二種三文魚進行取樣調查的,是美國康奈爾大學和印第安納大學二所學校的研究者,這二所大學的研究者在對二種三文魚的調查取樣中發現:養殖三文魚蘊含的不飽和脂肪酸「ω-3脂肪酸」,比天然三文魚要豐富,但同時養殖三文魚的汙染也超過天然三文魚的10倍以上。養殖三文魚的汙染主要是近海養殖場的汙染水質、以及為了令養殖三文魚更接近天然三文魚的粉紅,而使用摻合了色素的飼料。這些水質汙染和色素飼料,都含有破壞人體健康的成分。
因為養殖場的海水汙染程度不同,所以研究者們建議說:來自挪威、加拿大東海岸的養殖三文魚,建議一年食用不超過3次;華盛頓州、加拿大西海岸的養殖三文魚建議一年食用3-6次;而智利產養殖三文魚,建議一年食用6次沒問題;
養殖的三文魚不推薦生吃,而天然三文魚是可以生吃的,對於天然三文魚的生吃,調查學者們也做了這樣的建議:白鮭一星期生吃一次;紅鮭和銀鮭一個月二次;王鮭則建議一個月食用一次足夠。
以上的這段說明來源於下面英文網站的資料,懂英文的朋友,想了解更詳細,可以點擊下面的連接: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213244.php
此外,養殖三文魚和天然三文魚一般人很難辨別。有一個比較簡單的辨別方法是:凡商家標明產地為「大西洋鮭」的,一般都是養殖三文魚。而標明為「阿拉斯加鮭」的,一般都為天然三文魚,因為在阿拉斯加,為了保護海洋自然生態,從1990年開始,禁止包括三文魚在內的魚類養殖業。不過,這種「辨別法」的準確性,是建立在商家的誠信良知上的。
還有就是:日本的店鋪和超市每天都在賣三文魚,三文魚刺身在日本的餐廳和家庭都在照吃不誤。不過是天然的還是養殖的,都會如實標明。一般的日本料理店,如果有天然三文魚,一定會特別標記出來以招徠顧客,若沒有特別標明「天然」二字的話,完全可以考慮是屬於養殖三文魚了。
66位華裔用親歷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國,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結識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