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 | 別吃了!三文魚養殖場黑幕曝光:魚身潰爛、扭曲畸形、真菌感染,已流入市場

2021-02-18 CBRLife堪生活

近日,一則視頻在網上被瘋狂轉載,講述了三文魚養殖業中不為人知的黑暗場面: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其實這段視頻是從Patagonia於Youtube上傳的Artifishal中截取(52分開始),該影片探討了野生三文魚走向滅絕的過程,魚類孵化場和漁場所帶來的威脅,以及我們對大自然持續失去信心的過程。

(圖片來源:Youtube)

三文魚又稱作鮭魚,是一種洄遊魚類,淡水出生、海裡長大。而因為它富含蛋白質、維他命、礦物質、Omega-3,被食客所喜愛。

而一提到三文魚,資深食客一定就會想到挪威。因為挪威生長自然環境好,那裡的水溫夠低,魚的生長慢,進食少,脂肪消耗大.魚體內脂肪含量低,比水溫較高水域生長的魚口感好,並且一年四季都能供給。

但你以為三文魚都是千辛萬苦從北冰洋中捕撈出來的嗎?實則不然,現在的三文魚大多都是養殖的。

然而,

養殖三文魚的生長環境真的衛生嗎?

在挪威,鮭魚產業幾乎是所有的河邊小鎮的重心,同樣漁業也是挪威賴以生存的第二大產業。

該影片中,

Mikael FrÖdin偷偷潛入了

一個位於挪威的Alta的三文魚養殖場。

一排排圓柱樣的巨大網箱遍布在海邊,

這就是著名的「三文魚養殖場」。

Michael通過潛水悄悄抵達了其中一個養殖網箱,並用水下攝像頭記錄下了這可怕的一幕...

攝像頭一入水,

就是渾濁不堪

並漂有大量白色絮狀排洩物的海水中,

迎面而來擁擠的三文魚群。

到處都是生病的魚!

有的感染了真菌,

有的身體已經畸形,

扭曲得「不成魚樣」,

有的身體潰爛,

傷口比手掌還大!

看到這一幕,不光是屏幕前的我們震驚了,Michael也驚恐的表示:

「沒有人願意吃這種東西!

應該把這段視頻給想給孩子吃三文魚的母親們,

她們再也不會買這些魚了!」

「就像是你走進一個牧場,一群奶牛都有著巨大的淌著血的傷口,它們躺在那裡奄奄一息。」

「沒有人會知道這一幕,

這都是暗地裡發生的,

端到你面前的仍舊是看起來肉質鮮嫩的三文魚。」

據悉,

僅在2019年1月至9月,

蘇格蘭就有230萬條三文魚死亡(約4200噸),

死因為各種疾病、細菌感染以及寄生物。

這種高死亡率引起了人們對水產養殖業的高度重視,畢竟該行業對蘇格蘭經濟貢獻極大。

然而這似乎並未導致市面上的三文魚庫存告急,這不由得讓人懷疑,是否這些死去的三文魚經過多次加工,重新又回到了人們的餐桌上。

因為人們對三文魚需求的急劇上升,野生三文魚的數量已不足以滿足人類。養殖三文魚成為了如今的主流。

然而,那些我們自以為美味無汙染的三文魚,已經不止是挪威這個三文魚養殖場中這樣可怕的「汙染」了。

在影片中,Michael還提到了一種駭人聽聞的存在—— 


一種叫海蝨的生物。

三文魚飽受這些寄生物的侵擾。

這種海蝨會殺死河裡剛出生不久的小三文魚,

它們寄生在三文魚的體表,

以寄主的黏液、表皮組織及血液為食。

輕則表皮潰爛、

血肉模糊,

重則性命不保...

據BBC報導稱,

曾經數過一條三文魚上最多有747隻海蝨!

 (圖片來源:BBC)

僅在2015-16年間,就有19%的挪威養殖三文魚主要因為海蝨的侵擾死在了網箱中。

這些潰爛、扭曲變形甚至被感染的三文魚就照常被打撈上來,要麼經過加工後出售,要麼做成寵物罐頭...

這或許就是三文魚可能攜帶病毒的原因之一吧。然而人們對三文魚最為看重的營養價值似乎也要被衛生健康問題所抹滅。

而當檢測出新冠病毒這一事還未結束的時候,

法國又曝出有部分三文魚被檢測出感染了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會導致發燒、頭痛等症狀,嚴重的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腦膜炎或敗血症!主要是通過誤食受汙染的食物所導致。

(圖片來源:CGTN)

據法國《費加羅報》報導,家樂福等多家法國大型超市自12日起下架了相關商品。

家樂福發布公告稱,「所有相關商品已經下架,但部分商品可能已經售出。已經購買的消費者請立即銷毀或到購買處退貨」。

另一家連鎖超市Système U也在社交媒體上公布相關商品名稱,呼籲消費者不要食用並及時退貨。

據官方數據表示,

法國平均每年報告300至400例確診病例,

死亡率在30%至40%之間。

(圖片來源:CGTN)

因此專家已發出警告,

稱暫時不要生吃三文魚!


而這樣的大規模養殖帶來的不僅僅是寄生蟲的問題,還給三文魚帶來了一系列疾病。

可能沒有人能想得到,三文魚也能患上肥胖症和糖尿病。

這是因為在生人工飼養的過程中,三文魚的飲食結構被改變。

為了讓肉質看起來更加誘人,也為了讓三文魚迅速長大,原本以磷蝦類生物為食三文魚被迫吃下魚油和小魚,轉基因飼料,大豆和雞肉脂肪,還有人工合成的蝦青素。

(圖片來源:Youtube)

也正是因為如此,原本「食客們」最看重的Omega-3含量也遭到破壞。

根據BBC的一篇報導,人工養殖三文魚的Omega-3的含量在5年內就下降了一半,營養價值遠不如野生三文魚。

我們吃進嘴裡的是三文魚,但早已不是我們原本想像中的那個三文魚了。

(圖片來源:BBC News)

為了安全起見,在不知道你嘴裡這口三文魚是不是像上文那樣養殖出來的時候,還是儘量不要去碰了吧。

畢竟不是只有影片中一家養殖場是這麼驚悚的,據BBC報導稱,1/5的蘇格蘭三文魚養殖場都不符合標準,可想而知,三文魚的「危險性」有多高了...

(圖片來源:bbc)

相關焦點

  • 挪威三文魚被曝養殖黑幕:病魚身上布滿潰瘍,寄生蟲泛濫
    最近,北京新發地突發疫情,新增病例破零增長,一舉將三文魚推上風口浪尖,引發「三文魚會不會感染病毒?該不該背鍋」的激烈討論。 肉質鮮嫩、營養豐富的三文魚搖身一變成為人們避而遠之的食物,而媒體相繼曝光的挪威三文魚種種養殖罪惡,更是讓人觸目驚心,深感驚詫。
  • 挪威三文魚養殖場被曝水質汙濁,病魚滿身潰瘍,三文魚還能吃嗎?
    德法公共電視臺6月9日紀錄片曝光了挪威三文魚養殖鏈的「數宗罪惡」:水質汙濁,魚身布滿潰瘍,養殖三文魚的死亡率高達20%。同時每年約18.3萬條養殖三文魚逃離養殖場進入海洋,也威脅到野生三文魚的生存。那麼三文魚還能吃嗎?
  • 外媒曝挪威三文魚養殖:擁擠骯髒,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三文魚肉質鮮嫩,受到無數「吃貨」的喜愛,然而媒體近日曝光了挪威三文魚養殖鏈的「數宗罪惡」,讓喜愛三文魚的消費者頗感驚詫。然而近期外媒曝挪威三文魚養殖:擁擠骯髒,病魚身上布滿潰瘍!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德法公共電視臺(ARTE)14日的調查報導稱,為弄清楚2018年全世界養殖三文魚死亡數量達到5000萬條之多的原因,該臺記者深入三文魚故鄉——挪威進行了實地調查。作為三文魚生產和出口大國,挪威的三文魚年均銷售額達500億歐元。
  • 糞水池裡的三文魚,卻成為餐桌上的美味!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截至6月25日已確診280人,不過疫情初期「三文魚案板檢測到了新冠病毒」,一度讓「三文魚」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三文魚」在很多人心中是一種「高端食材」,味道鮮美、肉質鮮嫩、富含營養、乾淨、售價不菲...
  • 談談挪威三文魚
    雖然疾控中心已為三文魚『平反』,這場針對挪威的大型批鬥現場,卻才剛剛開始。網絡偵探們用挖維京海盜祖墳的熱情,揪出兩個陳年紀錄片,精心裁剪,炮製了一篇篇頗具視覺衝擊力的文案:女俠要有這標題功力,估摸現在也是個野雞意見領袖。老讀者應該知道,女俠日常一大愛好就是黑北歐。但這回,大伙兒有點太離譜了。
  • 一文讀懂三文魚:你吃的真是三文魚刺身?
    然而,自今年5月份一則「中國市場上1/3的三文魚產自青藏高原」的新聞引發公眾熱議後,時隔不久,一份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同13家企業共同編制並發布的「將虹鱒魚歸為三文魚」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又將三文魚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同樣熱愛日料的小西學姐帶著諸多疑問,請教了高級營養師張豔紅,請專業人士為大家詳細解讀這三文魚與虹鱒魚的「迷之疑團」。
  • 「三文魚」竟然不是一種魚?!
    不論是吃日料還是吃西餐,各路饕客們總是繞不過一種魚——三文魚。橘紅色的魚肉和細緻的白色脂肪堆疊出完美的紋理,豐腴的肉質和迷人的香氣讓人怎麼吃都吃不厭。
  • 你吃的魚頭,其實是人造畸形
    它的身子和尾巴,魚刺又多又細,肉質柴,所以魚身極其便宜(比如魚頭十幾塊錢一斤,魚身只要幾塊錢),以至於很少有人吃,甚至只有拿去作飼料。這種市價的嚴重差異對待,令養殖者十分無奈:就沒有一種只長頭,不長身子的胖頭魚嗎?於是多年前,「縮骨大頭」作為新的鱅魚品種,橫空出世,甚至上了農業科技頻道,作為魚農致富的典型。
  • 外媒曝出挪威三文魚農場養殖真相!擁擠骯髒,患病潰爛!法國超市緊急下架三文魚!
    「誰想把這些魚做給自己的孩子們吃?你給她們看這些景象,她們永遠都不會再買這些魚。」不只是挪威,加拿大、蘇格蘭等地的三文魚養殖場也都是海蝨的重災區。兩年前,蘇格蘭狹長海峽的三文魚養殖場也被曝出恐怖的一幕。實際上,在三文魚工業化養殖以前,三文魚幼魚身上很少有海蝨。三文魚的高密度養殖,為海蝨創造了繁殖生長的完美場所。
  • 被曝「養殖罪惡」 風口浪尖上的挪威三文魚
    「三文魚在亞洲是高端產品,主要是生吃。如果人們開始質疑三文魚的安全性,他們當然就不會再生吃了,除非被證明完全安全。」北歐聯合銀行研究主管Kolbjorn Giskeodegardz指出,「一旦歐洲和美國的消費者也開始害怕吃三文魚,那問題就真的嚴重了。」目前,包括挪威皇家三文魚在內的數家歐洲三文魚生產商已經確認,其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三文魚進口已暫時停止。
  • 加拿大三文魚養殖場發現ISA,美威、庫克受牽連
    加拿大三文魚養殖場發現ISA,美威、庫克受牽連2020-08-18 09:1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瀏覽量: 1124 次 我要評論 作者/&nbspJason&nbspHuffman編譯/&nbsp胡路怡&nbsp近期,三文魚生產商美威
  • 梧州小夥伴們還能愉快地吃三文魚嗎?走訪了一圈市場超市…
    近日,相關部門抽檢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時,從進口三文魚的切割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此消息一出,北京多家超市連夜下架三文魚,國內其他城市的部分商場、超市、餐廳等也已下架三文魚。梧州的三文魚市場情況如何?6月15日,零妹對市區的部分市場、超市及商鋪進行了走訪。
  • 頭條|還敢生吃三文魚?海蝨和病毒血水會讓你瞬間沒了胃口!
    報告稱,BC省Clayoquot Sound附近養殖場中發現的海蝨對常用殺蟲藥已出現抗藥性。養殖場中有96%的三文魚幼魚都感染了海蝨,平均每條感染8隻以上,情況最嚴重的魚感染海蝨超過50隻,這種蟲子有可能會造成三文魚的滅絕。
  • 濟南最大海鮮市場三文魚檢測結果出爐!三文魚還能吃嗎?
    - 記者探訪 - 濟南海鮮大市場停售三文魚 濟南海鮮大市場是濟南最大的海鮮市場。14日上午,記者在這裡轉了一圈,一條三文魚都沒有見到,詢問商戶後,得到的答案都是市場已經禁止銷售三文魚。
  • 三文魚品種這麼多,到底選哪種才最正宗?
    說起生魚片,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三文魚。不過,三文魚這個品類在市場上是十分混亂的,甚至有很多人會拿虹鱒魚來充當三文魚,即便是同屬於三文魚這個品類,也有很多不同的品種。在眾多品種當中,大西洋鮭被全世界公認為是正宗的三文魚。
  • 日本人真的不吃三文魚刺身嗎?
    這才是日本微信號:riben-2前幾天,有位博友aub19820204留言問我:「辛子姐,請您幫求證個事,今天在網上看到這麼一段話「原來,日本人從來都不用三文魚做刺身吃的。蔡瀾:"正統的日本鋪子,絕對不會賣三文魚刺身,因為他們老早知道它的蟲極多,只能用鹽醃製過後燒熟來吃...三文魚魚肉顏色一直保持鮮紅,即使腐壞了也不變,又聞不出異味,要非常非常小心" 愛魚生的各位,要小心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網上也查不出特別準確說明,在日本是三文魚只能用鹽醃製過後燒熟來吃麼?」看到留言之後,我做了如下的回答:您好,不知道您這段話的前後文是什麼?但可
  • 【舌尖上的日本】什麼樣的三文魚最名貴?
    舌尖上的日本推出3集以來,不停有粉絲在後臺留言說,娜娜,這個日本的美食啊,八了這麼久,都不帶點葷腥,全是素材,這不過癮啊。其實本來我是想把這些肉要放到後期去發大招的,禁不住大家再三的要求。不過日本和魚關係特別深厚,基本上要說好幾期都說不完,而且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內幕你們都沒聽說過,看完之後一定可以漲姿勢的。
  • 魚也被染色?!這種魚已流入市場,吃多了會中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不法商販用勾兌的染料將魚鰭和魚尾染黃,再衝洗一遍,整個魚體就會顯得很鮮亮。什麼是鹼性橙II?多吃會中毒!多吃會中毒!多吃會中毒!研究表明,過量攝取、吸入以及皮膚接觸該物質均會造成急性和慢性的中毒傷害。如何避免買到染色黃花魚?看外觀 辨顏色自然生長的黃花魚黃顏色較淡、較柔和,魚體背面和上側面黃褐色,下側面和腹面金黃色,胸鰭和腹鰭黃色,黃色自然有光澤,唇部橘紅色。
  • 如何客觀地看待進口養殖三文魚? 中國水產頻道 | 網聚全球水產華人
    水裡布滿魚蝨的三文魚亦是野生的三文魚,而不是在養殖場裡的三文魚。  而且,事實上,挪威的養殖場對網箱24小時監控,一旦發現被魚蝨侵襲的三文魚,會立即被清理出網箱。除此以外,在出口地的挪威和進口地的中國,都有著非常嚴格的檢驗檢疫標準,避免了遭受魚蝨侵襲的養殖三文魚流入中國。  李斯特病菌?
  • 美食教父蔡瀾:我為何絕不吃三文魚
    我說:「日本人吃的金槍魚也不全是在日本海抓到的,真正的金槍魚HONMAGURO已被他們捕殺至幾乎絕種,在日本本土吃到的,多數來自印度和西班牙,還談什麼標準金槍魚呢?」但是,日本人一向對食物的要求甚高,沒有水準的他們不會用,也不敢亂來。亂來的倒是外國人開的壽司店,大量供應三文魚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