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曆又換了一本。
其實沒有撕日曆的習慣,也沒有看日曆本的習慣。想知道今天幾號,打開手機一看便知。可我喜歡日曆本,看到漂亮的總會想收集,細想買過的日曆——有明星的如胡歌、五月天(五月天的年年買),也有故宮的,理想國的,動漫的,還有電影的——各式各樣,堆在我的床頭櫃裡蒙塵。
曾經看到遲子建的文章,裡面說「會過日子的人家不撕日曆,用一根橡皮筋勒住月份牌,將逝去的日子塞進去,高高掛起來……」這多麼有儀式感,我喜歡。
於是我桌上總會放一本檯曆,放在某個角落,不常光顧,也不常在上面記錄,只是空閒之時偶然瞥見絲毫未動的日子,像是時間停止了腳步,催人懷念。
然後傷春悲秋或忍俊不禁一番,打開手機核對日期。夢幻與現實,在翻頁間飛速流轉,時間的腳印,留在細碎的聲響裡。
今年沒有在辦公桌上放日曆,似是一種遺忘。有些傷痛不願記起,好像主觀不記得,可以讓客觀模糊。
但每一個親歷者,都無法忘卻那些日子的至暗與光明。
我始終相信,沒有抹不掉的記憶,除非刻骨銘心,刻到每一寸肌理,每一根寒毛裡,一次戰慄,就是一場前情回顧。
這是怎樣的一年呢?短暫的相聚,長期的分離。分離中又有慌亂。
武漢的封城是一場分離,這是明智的,也是偉大的,但我們平凡人依然會為未知恐懼。我天天刷微博到深夜,為主動請戰的戰士們落淚,為守望黎明的傷者而心疼,為那日益飆升的數字而緊張,也為在此刻噴湧而出的愛國熱情而感慨萬千。
每次看到那些感染者的症狀,都會移覺到自己身上,感覺呼吸不暢,四肢酸軟。「我會不會也感染了?少峰是從武漢回來的呀!」
「你只是躺太久了。」我哥無奈地回復。
我們在武漢封城前剛和武漢回來的朋友短暫相聚,也就一餐飯的時間。
雖然他說他早早戴上了口罩,也沒有去過華南海鮮市場,但依然緊張,天天自我懷疑,天天期盼著疫情趕緊過去。這期間也常慰問少峰是否有感覺異樣,草木皆兵。好在他大度,不在意我這樣的計較。
到底還是思想狹隘,我是希望他說什麼呢?如果他沒感覺異樣,我也不會如釋重負,猜疑猶存,自傷了感情。
後來只能算自我隔離的日子,儘管慌張也不去打擾他。每天起床下樓,都會看一眼掛在樓梯口的日曆,慢……太慢了,日子怎麼突然變成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了?十四天觀察期還沒有過!心跳驟然加速,戰到了正月十五,危險安全解除,可以上班去了!又可以見到那批愛搞怪的戲精學生了!
然而一月過去了……二月過去了……三月又過去了……
日子將我們關在了彼此隔膜的一隅之地,只有靠網絡衝破阻礙,連接感情、獲取知識。但是長期的分離,需要充足的準備才能維繫感情,才能正常教學。
於是慌亂地發書,慌亂地一天天統計,又慌亂地準備上網課,在慌亂之中,我已經拋棄了個人形象,一身睡衣走天下,一頭油發行江湖。
今年老師們都說不想再上網課了,因為網課對大部分學生來說不僅沒有作用,而且管理方面鞭長莫及,對教師來說束手束腳,內容局限,不夠自由靈動。
最關鍵的是!我被學生嘲笑了倆月的電腦卡,如果真的再來一次,恐怕要大出血換一臺電腦了,然後再來一次身心俱疲。每天看著日子緩慢地滾動,看著數字飛速飆升,人心惶惶。
所以誰都不想,自私地不想,也偉大地不想。
而與在家上網課、天天盯著數據的煎熬不同,上班以後,總覺時光如梭,人人化身補天的女媧,天天對學生耳提面命,自己忙的腳不沾地,焦頭爛額,卻覺得踏實、舒心。
俗話說,由奢入簡難,誰還願意天天處在茫然與緊張之中呢?
可是,時間卻是忽地走了。是那場疫情讓時間亂了陣腳,在我們身前狂奔。我們奮力追趕,還是只能於今日感嘆時光飛逝,孔大聖人之「不舍晝夜」,所言非虛。
如今我也站在川上,望著滾滾東逝之流水,掬一捧裝進玻璃杯中,看其蕩起的漣漪,泛起的浪花,看它偶爾洶湧,時而平靜,日子也都在這裡了。
人活於世,總要熱愛點什麼,給自己留個念想,或是前行的動力。
過去的記憶是全國的,如今我要獨創一份屬於我們班級的記憶,在這兵荒馬亂的一年中停下腳步喘息,呼出美好。
很早就想到了元旦匯演的機會,想在那天演個情景劇,記念我們的三年。但是時間不允許,只能拙劣地合唱,簡單加個朗誦。
朗誦詞寫了兩個小時,構思卻花了一周時間,怎麼都不滿意,找不到切入點。就在我快要放棄,連推脫的字都打好了的時候,靈光乍現了。我的野心勃發,想要讓大家都知道我們是九零二班,我們是和你們每一個人一樣,從懵懂無知的年紀走到現在的成熟,從劍拔弩張的叛逆回歸性格的平和的九零二班。我們犯過錯,我們也收了獲。
我們就是獨特的九零二班學生。
視頻只做了幾分鐘,因為相冊裡素材很多,都是學生或誇張,或搞怪,或埋頭,或昂首的照片,還有課本劇、吃肯德基唱《卡路裡》、運動會奔跑的視頻,記憶滿滿,內存也滿滿當當。
我或許不是一個好的領導者,教育太精深,至今無法處理一些突發情況,也無法解決班裡脾氣暴躁的學生的問題,但是我也就這一顆心還是赤色的、砰砰跳動的、與臉上的細紋相比還算年輕的。
今天學生約我跨年,我雖是答應了,但實在太困,熬不了夜了。
曹嘉穎送我一個「熬夜防脫」的護身符,真是別具一格,雖然不熬夜,但防脫還是重要的。心下歡喜不已。
這位曹才女我也歡喜得緊。她雖然時常不著調,走進自己的世界就把外界隔絕,但她的想法天馬行空,卻又能付諸實踐。為人異常瀟灑豁達,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當你覺得她超然絕俗之際,她又會非常接地氣,給你一個憨憨的笑容。
下面這副畫,是她在上周五熬夜肝出來的,據說她差點猝死,我驚悸之餘,又很驚喜,畫上的每一個人,她都能一一說出特點,穿著、外形、說話特點,都評價得準確、精闢。從她如數家珍的言談中,一種情感在流淌。這也是不凡,裝點了我平淡日子。
新的檯曆到了,今天才拆封。把辦公桌收拾乾淨,仔細展開檯曆,2021的字眼跳躍眼前,一年中第一天的數字,那麼普通,跟千千萬萬的「1」沒有任何區別。
但不凡不就是出自平凡麼?「1」是初始,是新生,是一切生命力量。新的一年,願萬事勝意,不負初心。
我又要開始新一輪的與時間博弈,當日子翻新數月,在檯曆拉住時光的假象裡,我又能在另一時空款款而行,回顧我的難忘旅程與不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