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主日的說法有很多,並有人提出了好多疑問。例如,有必要在主日進行兩次(全天)敬拜嗎?在主日進行世俗的工作或娛樂有什麼不妥嗎?安息日與主日之間是否有連續性呢?我們以什麼方式去遵守主日呢?關於主日(安息日)的種種疑問,我想根據聖經和要理問答來解答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在現今的世代,雖然從安息日的真理中背道往往不受到重視,但我們認為它是最嚴重的背道之一。
看重主日是為了回歸聖經,回歸到神為我們所指明的善道上來,也為了保守教會信徒。荷蘭人曾稱主日為「上帝的堤壩」。在荷蘭這樣的低地國家,堤壩可以阻擋波濤洶湧的海水,從而避免受到大水的破壞。因此,主日是基督徒或教會的堤防,它可以遏制物質主義、享樂主義等洶湧浪潮。當然,堤壩也會有破口。信仰的堤防一但發生洩漏,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只有當安息日被基督徒所遵行,這樣的破口才可能被堵住。神的誡命告訴我們,記念安息日並守為聖日並不是一件小事。
首先,記念安息日並守為聖日是神的誡命。神吩咐說:「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的安息日」(出20:8-10)。從此吩咐之中,我們不僅要遵守安息日,神還吩咐了在什麼時候要遵守這聖日。「記念」在告誡我們不可忽略或忽視這聖日。「當記念安息日」對於基督徒來說是緊迫的事,就像堤壩阻擋不斷波濤洶湧的海水一樣。其次,我們也根據使徒約翰的見證,知道這「主日」(啟1:10)是關乎復活的,大有榮耀的耶穌基督的。我們要效法基督所行的。第三,藉著神的恩典,我們記念安息日是對我們大有裨益的,安息是無價的。主耶穌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可2:27)。神為人預備的是安息,這是祂所賜的。當到處都充滿動蕩不安的時候,不論是家庭,是教會,或是信徒的內心,我們所需要不正是神的安息嗎?我們若放棄或選擇遺忘主日就是極其愚蠢的做法。
在進一步談到安息日的重要性之前,正確認識安息日與主日之間的關係是必要的。
在新約中,這一點更清晰地啟示出來。我們的主耶穌是在七日的頭一日,即星期日從死裡復活(太28:1;可16:2;路24:1;約20:1)。耶穌基督復活以後,很明顯,七日的頭一日(星期日),而不是舊約的安息日,成為了記念耶穌基督救贖之工得以成就的日子。我們必須仔細關注這一點,是耶穌自己將門徒的注意力集中在第七日第一日上面的。基督是在星期日復活(約20:1),並且在同一天的晚些時候向門徒顯現的(約20:19),祂也是在星期日將聖靈澆灌下來的。
按照摩西律法所記,五旬節是逾越節後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利23:16);因此,不僅基督是在七日的第一日復活的,而且五旬節也是在七日第一日。在新約中我們讀到,信徒在七日的頭一日聚集在一起領聖餐(徒20:7);哥林多前書第16章第2節也說,信徒在七日的第一日收集奉獻。綜上所看,神把安息日從第七日改成了第一日,是記念耶穌基督的救贖之工。設立七日的頭一日的不是門徒,而是主耶穌自己。
正是在七日的頭一日,第七日的安息被再一次恢復了。這並非是出於偶然,摩西的律法早已預先提到這一點,神的計劃和時間表都是不會出錯的。基督的復活和五旬節都是在七日的頭一日,因此,七日的頭一次成為記念救贖之工成就的日子。
因此,耶穌基督的靈呼召一周的第一天,即「主日」,在啟示錄1:10中:「我(約翰)在主的日子裡在聖靈裡.」這一個,簡短的文字是 在整個安息日問題中,一個強大的,一個確鑿的,神的話語。 它本身就完全駁斥了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關於新約教會安息禮拜日的立場。 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它清楚地教導說,一周中的哪一天,即耶穌在榮耀中復活的那一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必須由那些愛上帝的主的人特別注意。 即使一周的所有日子都屬於基督。
此外,「安息」一詞在希伯來書第4章第9節中為我們揭示了主日存在的屬靈含義,「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存留」一詞指將來的事。這一安息的完整意義,是為將來、為永生預訂、保留的。我們現在所享受的主日安息是「永恆的安息」的開始。安息日使我們預嘗永生的滋味,是永遠安息之應許的憑據。
如何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在安息日中,我們是如何做到記念並遵行為聖日的?顯然,我們是通過把它奉獻給主耶穌來記念它。我們藉著敬拜、認識、與信徒的交通以及以被釘十字架的基督死而復活為樂來記念這日子的。
具體來說,我們通過殷勤地參加教會敬拜侍奉來遵守這日的。根據海德堡要理問答主日38的教導,在安息日,應當積極去神的教會,聆聽神的話語,參加聖禮,與會眾共同求告立約的神,並捐錢周濟窮人。
殷勤參加教會並非不能作必要的事情,因為有些必要的工作確實需要人來作。主耶穌也說,驢在安息日掉進井裡,誰不立時拉上來呢?但是,正如有人所說的那樣,如果我每個星期天都有驢子落入溝裡,我不應該填滿溝渠或賣掉驢嗎?
我們孩子的家庭作業也包含在這項誡命中。 正如我們的工作是農業或工廠工作或一些商業或家務勞動一樣,學童的工作是家庭作業; 上帝要求我們為了更美好的事情而放棄世俗的事。如果順服這種誡命,意味著會有經濟損失和經濟困難,那麼我們應該完全願意承受這種損失和困難。如果我們宣稱基督為我們的主,那麼我們就不要為了麵包而忘記神。
殷勤參加教會的人顯明他們是真正順服上帝第四條誡命的。殷勤參加教會是對安息日真正的記念。首先,它必須是一種信心行為; 不信之人不會在意安息日,也不會積極去神的教會。 其次,它必須是忠實的行為; 每個禮拜天,信徒都會積極聚會。 第三,必須是全心全意的; 我們參加聚會是熱切的,喜樂的,活潑的。正如詩篇122篇1節所描述的:「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
順服第四條誡命在今日常常受到威脅,正如堤壩有了漏洞一樣。有些人偶爾參加一次聚會,也有的人經常只參加一次的敬拜(半天)。越來越多的人是偶爾錯過教會的敬拜,因為主日會干擾很多人的假期計劃。主日常常被人所遺忘,就好像這日並不屬於復活的基督耶穌,而是被當作旅遊觀光或娛樂消遣日子。
在教會中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即第四誡可能會常常被違背。第四條誡命往往沒有比其他誡命更容易受重視。例如,當有人犯了偷竊或兇殺姦淫的罪,他們會被大家所重視並記住,但是第四條誡命卻常常不受關注。
殷勤參加聚會的另一個威脅就是形式主義。當牧師在講臺盡職盡責地講解聖經,臺下的聽眾也似乎在認真地聽講,或許心裡在想:「牧師什麼時候能講完,這講道時間怎麼那麼長?」初期的基督徒見面互相打招呼說:「耶穌基督復活了!」 我們今天可能會說,「今天天氣不好,不是嗎?」
順服第四條誡命最大的危險莫過於你參加一個虛假的敬拜!當我們身處一個虛假的教會,沒有真理可聽,那麼你的聚會就不是在順服第四條誡命。殷勤參加教會敬拜的不一定是在忠實順服這誡命。對於記念主日並守為聖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你殷勤地參加的是哪個教會? 這樣的教會是真的教會嗎?你有能力分辨她嗎?你是憑感覺或經驗來判斷基督的教會嗎?
記念安息日是全天獻給主基督嗎?
整整一天都要獻給敬拜,整天都要獻給主基督耶穌。這就是熟悉的問題「周日我們要做什麼?」的答案。
神希望我們有積極的行動。什麼都不做並不是在順服第四條誡命。主耶穌在約翰福音5章中表明了這一點。他在安息日醫治那個瘸腿的人,當法利賽人反對祂時,耶穌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17節)。 一個人通過無所作為守安息日的觀念是法利賽人法律主義的一部分。
然而,基督徒要完成的工作是屬靈上的操練 - 對上帝的個人崇拜。禮拜天有公共敬拜,但也要有個人敬拜。我們應該禱告。我們應該閱讀,但不是星期日報紙或電視節目及電子遊戲,而是聖經以及解釋聖經的書籍或雜誌。在主日,必要的工作包括「慈善工作」,海德堡要理問答提到捐錢周濟窮人,這是參加教會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還可以拜訪病痛中的信徒,安慰痛苦的人。
歷史上,主日是改革宗和長老宗的家庭的堡壘。我們對安息日的態度應當期盼它的到來,而不是盼望它早點過去。